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策略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w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是近些年在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当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思考的关键性问题。基于此,笔者提出“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方法:培养核心素养”“内容:渗透文学常识”等在核心素养的观念下开展小学语文知识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其他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在其提出之际就引起了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语文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主动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 目标:指向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开端,同时也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学目标的优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下进行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师应当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以及教材当中对语文知识的安排,从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出发进行教学目标的细化设计,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进行《我们爱你啊,中国》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当前教材当中的内容安排,以及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出发,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文章当中的生字,理解生字所组成词语的含义;(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问题的引导,掌握文章解读的方法,提高基本文章阅读理解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文章中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不难看出,在上述教学目标当中不仅含有对学生认识生字等基本语文知识的要求,也有对学生“审美情趣”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都明确指向了当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教师在以上述教学目标进行《我们爱你啊,中国》这节课的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语文核心素养,满足教学的要求。显然,在当前小学语文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从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出发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从而指向核心素养,促进教师更好地做出教学的安排,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 方法:培养核心素养
  教学方法是实现一节课教学效果的形式,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不但能够推进课堂教学的进程,还能够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多样的能力。在当前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下开展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使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促进语文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实现合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提高,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展开《鞋匠的儿子》这节课的教学。但是,从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得知,每名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在智力的发育方向和发育水平当中存在差异化,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分配的过程中,应当将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其中,从而使得每个小组当中既有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一般和较弱的学生,促进学生在互帮互助间实现《鞋匠的儿子》这节课中合作学习的价值。之后,教师根据本节课当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在《鞋匠的儿子》这篇文章的学习中,你有什么体验?”的合作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以之前分好的小组形式展开《鞋匠的儿子》这节课的合作学习,并在相互的语言交流中,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满足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对学生的要求。显而易见,在核心素养的观念下开展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使用合作学习等教学活动展开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完成语文知识探索的同时,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
  三、 内容:渗透文学常识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当前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要求,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观念下开展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内容,向学生进行文学常识的渗透,从而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进行《学与问》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哥白尼和沈括的生平经历,哥白尼的讲演以及沈括的《梦溪笔谈》文学常识讲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学与问》这节课的同时,认识哥白尼和沈括这两位名人,实现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可见,在进行小学语文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借由教学的内容向学生渗透文学常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从而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逐步优化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
  参考文献:
  [1]張红霞,吕俭平.小学语文课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OL].学周刊,2018(36):42-43[2018-11-27].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6.025.
  [2]李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121.
  作者简介:
  闫惠敏,江苏省徐州市,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飞来峡水利枢纽泄水闸计算机监控系统按照安全、经济、先进、实用、易维护的原则设计为集中控制级和现地控制级。集中控制级采用2台HP计算机作主机,GE CIMPLICITY组态软件为操作系统,主机分设
摘 要:自主管理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笔者作为广东省省级课题的成员,积极主动开展研究与实践工作。本文从班级基本情况、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自主管理的分工、实施效果及思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相信对读者会有较好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职生;自主管理;研究;实践  自主管理是指在班主任的培养与引导下,学生能自觉投入到班级管理中去,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
摘要:一节课的高效与否,与教师的提问质量有着直接关系。有效的提问是具有引导性、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避免学生的思维懈怠。  关键词:高效问题;有效提问;发挥作用  一、 如何设计高效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好的问题能激发思维,引导思维。那么,在问题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高效问题是关键,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问题设计要“
综合研究呼和浩特市大排水系统的构建规划及控制措施,并对大排水系统在应对城市内涝灾害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总超标雨水量采用芝加哥降雨过程线水力模型法计算,呼
狱中八条防止领导成员腐化;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切勿轻视敌人;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
摘 要: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所在,可以培养学生数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十分关键,也具有一定意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之后还需要对学生的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分析,找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缺失的原因,最后再分析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的教育就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育实行新的体制也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