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探究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tuo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对初中地理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教学必须要重视学生能力和品格的培养。为了适应课改对初中地理教学提出的要求,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创新,采用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和方式,加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地理 核心素养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核心素养成为了地理教学过程中主要研究和培养的内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具备相应的品格和能力。但是就目前而言,经调查发现,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受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影响,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一直不太明显。为此,本文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对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实施进行了探究分析。
  一、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指培养学生能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备的人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專业知识、道德品质、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可以归纳为三大内容板块,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通过这三种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社会输送全面型的优秀人才。
  二、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习惯尚未养成,限制了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初中阶段,多数学生尚未完全实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确立,基于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难以有效展开对于相关地理知识的自主探究与分析,从而不利于学生地理知识掌握能力的提升与优化。 对于教学工作而言,这一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地理知识理解与掌握水平的提升造成了影响,从而进一步对地理知识教学工作的质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与限制。
  (二)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实践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带来了有效的技术支持。由于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在地理教学活动中,难以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导致初中地理教学活动难以高效稳定开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而传统的教学方式,降低了初中地理课堂整体的趣味性,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再加上受到课时的限制,过于生硬的教学过程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目标作为指导。
  三、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培养方法
  (一)使用地理图像,提升识图技能
  地理核心素养包括识图技能。所以,如何正确弓导学生使用地图,并通过阅读与分析地图获取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无论了解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明晰地理现象的分布情况,还是研究地区或国家的地理特征,分析地理现象与成因,都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地理图像,以获取丰富的地理信息。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地理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激发学生分析、观察地图的兴趣,降低阅读地图的难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识图技能。
  不少学生习惯于阅读文字,而不愿意查阅地图。例如,文字呈现“某处有一座山,东边山坡比较陡峭,而西边山坡坡度平缓”,学生很好理解。但在地图上,是无法展示山坡陡峭程度的,学生只能通过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还有学生知道我国西北地区是干旱地区,但是为什么干旱则不太理解。通过查阅地图就可以知道,西北地区之所以干旱,是因为一系列的高大山脉阻断了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的途径,从而导致缺乏降雨的基础。地理学得好的学生,一定是习惯查阅地图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地图贴在桌子上,随时可以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地图类型,并以地图为基础来进行研究。
  (二)开展趣味活动,培养地理实践
  在初中地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重视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重视提升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在切实参与、真实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会学地理、会用地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为此,为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可以开展课外活动,以组为单位,在激发学生自主实践参与的基础上,培养地理实践素养,增强独立学习能力,使其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感悟、体验人地关系。
  如,在香港和澳门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春晚节目中所呈现的壮观、美丽的港珠澳大桥视频,营造出相关教学情境,同时,设计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香港和澳门两地的地形、气候特点、人口情况、当地物产情况、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等,使学生认真研读教材,并安排小组同学利用网络查找拓展相关地理问题,以增进学生对香港和澳门两地的综合地理情况形成全面的了解和认知。
  (三)调整评价机制,種个性化发展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过于关注学生成绩,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调整评价机制,不能把成绩当作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要从不同角度合理评价学生。因此,教师要实时记录和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学生的未来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此外,教师还要客观分析和及时弥补自身教学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完善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结语:
  总之,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不断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落实素质教育。在具体的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做好创新,采用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海涛. 初中地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04):130.
  [2] 王莉, 王连勇. 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19, No.100(02):38-38.
  [3] 付裕. 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 000(005):P.1-1.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起点,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而数学是伴随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学科,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引导发展作用。数学学科具有十分突出的工具性,包括理论性与应用性。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应用性特征较为明显,同时新课改对小学数学中学生应用能力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对应用题解题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是现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文章从现阶段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但目前很多中学及老师还是只注重英语语法讲解与练习而不注重听说训练,英语教学长期处于被动局面,成绩一直不理想。所以,目前的境况促使我们要大胆改革教学方式,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关键词:多媒体;中学英语;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现阶段,信息技术已经充分进人到人民的日常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人民学习、生活、学习的便捷性,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中仍旧是沿用以往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背景下中学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改进方向,导致计算机教学工作水平普遍较低,学生的能力难以通过教学工作得到显著的提升,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本文对现阶段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要:信息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速促使幼儿教育改革有了新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兴趣,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进而全方面对幼儿素质教育进行发展。这既是新时代幼儿园教研工作的重要趋势,也是优质学前教研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当前人们对于信息技术
期刊
摘要:在中小学教学中,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在任何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在潜心研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调动培养过程。本文中专门以小学音乐欣赏课为例,简要研究分析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正确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提升欣赏课教学水平,丰富学生欣赏课学习体验。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核心人物,也是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指路明灯”。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教师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应当渗透进德育教育工作,以德育内容呼应管理内容,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时,首先明确整理德育渗透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价值,然后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德育渗透问题,最后再探索渗透优质德育教育内容的策略。通过有效的策略,班主任最终能够将管理与德育进行有效的
期刊
摘要:土木建筑工程领域中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不仅具有一定的耐久性,还能增强可模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新时期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应重视混凝土结构的研究,遵循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效果和强度、稳定性,充分发挥先进施工技术的优势和价值,为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优势价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语文能力。而针对作文写作,教师在进行对学生作文写作教学时,必须要从学生实际的语文学习情况出发,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素材的积累与选择,有效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为此文章针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 量的有效对策,推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优化与创新。  关键词: 小学; 语文写作;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举措,同时也是提升现代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下,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形式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学生综合素養的发展。文章立足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实践,首先简要阐述了核心素养背景下音乐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并对当前音乐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积累和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优秀的、足够的精神食粮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并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基! “语文主题学习”倡导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大量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内外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阅读;语文主题学习;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