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层次教学,是解决这种差异、落实因材施教的最有效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实施有差异的分层、分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针对性地对待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给学生以自主选择、主动发挥的条件和机会,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 农村小学 信息技术 分层教学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结合我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展开了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的探索。
  一、我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我校是一所乡镇完小,每班约20多人,班级每周的信息技术安排一节课。学校在2011年下半年配置了一个新机房,以满足每生一台的上课需要。由于学校以前没有可以用的机房上课,并受到家庭条件的限制,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及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家里条件较好的学生,因为家里有电脑而对计算机的掌握情况较好,反之,家里没有电脑的学生对计算机一无所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的授课带来了不少困难,最终我尝试对五年级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二、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分层教学理论的理论基础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B.S.Bloom)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规定的学习目标。”与此相关的是掌握学习目标,“要求教师对应各级教学目标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措施”,“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学习方式和个性特点进行。
  三、分层教学的探索
  1.根据学生的水平分层
  在开学初对学生调查如兴趣、操作水平、上网经历、有何不足等方面,以此进行具体的分层计划。根据调查情况,发现信息技术学科,学生的兴趣没问题,大家都很喜欢,这一点值得我欣喜。通过他们的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我把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有一定的电脑知识,对电脑某几块知识操作已经很熟练,譬如上网、电脑画图、打字等,如卢宇栋、褚创、孙生平等;第二层次,有一定电脑基础,理解接受能力较好,但操作不太熟练;第三层次,没有任何基础。第一个层次的学生就6-8个人,而第二个层次的学生占大多数,第三个层次的学生5个人左右,几乎没有接触过电脑。
  2.课堂内分层
  对于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由于学生基础的差别,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实现有效教学目标的要求,必须采取一定的分层教学措施组织课堂教学。具体有:
  (1)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基础的不同情况设置各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实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例如:在教学第1课《相聚在网上》时,我设置了三个不同的目标。对于没有接触过的学生,我只要求他们认识网络,了解网络是怎么一回事;对第二层次的学生,要求掌握本课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对第一层次的学生,我希望他们发挥主动性,注册成为网站中的一员,并添加自己的内容,了解学生的信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针对不同的学生层次完成任务后要提出相应的适当要求,并及时给予鼓励与赞扬,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2)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必然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如果再以同一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的话,就不能有效反映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3)分小组学习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学好学到知识,我采取了分小组学习。我给每小组定下一位小组长,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和责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上课时,有任务下达后,我会提醒组长照顾到第三层次学生的情感,千万不能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忽视第三层次的学生。而且在课堂内巡视时,我会倾向性地关注第三层次和第二层次的学生,尽量把时间放到他们身上,发现问题并帮助解决。而且我还要求第一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指导组内其他学生,让其他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
  另外,教师的评价机制也显得十分重要,在评价时我要求评价全组学生的作品,如果一个小组其他三位学生把作品都完成得很好,而有一位学生没有完成,这个小组就不能评为优秀小组。
  通过一学年的分层教学,我发现五年级的23名学生,每人都有所提高,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进一步促进学生更积极地探索信息技术知识,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而且平时教学时,学生的层间、层内、组内合作变得活跃和突出,这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
  通过分层教学,课堂效率大大提高。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极大地优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备课时估计了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总之,我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力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当然,分层教学的尝试对于老师来说是很辛苦的,备课时要详细地考虑每一个学生、考虑不同的学习任务、不同的提问、不同的评价等。如果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勤于钻研,对于信息技术教师便很值得。
  参考文献:
  [1]黎志明.《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分层教学》课题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体育学科开设的初衷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其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前,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偏重于教学各类体育运动技能和技能,忽视对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与锻炼,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且机械化趋势严重,违背体育学科设置的初衷。为此,有必要改变现状,采用趣味性教学法,寓教于乐,实现体育、教师及学生三者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步入正轨。  关键词: 小学体育 趣味性教学 应
摘 要: 大学课堂普遍存在的沉闷现象严重影响大学教学质量,为了提高大学课堂的实效性,本文把MS(Materials Studio)软件应用到材料专业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感官的情景模拟,使学生直观地观察、体验、发现、干预所学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MS软件 情景模拟 材料专业  1
摘 要: 微课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教学活动中,它以短小精悍为亮点被老师和同学喜爱,教师将某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录制成视频供学生观看,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从而变得更便捷高效,尤其是在技术应用型课程教学方面的优势更突出,将软件操作的过程通过微课形式表现出来,使用BB FlashBack Pro录屏软件技术进行录制,并设计交互,使学生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软件技术,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本
摘 要: 为响应国际普及计算机教育的号召,以及考虑学生毕业后对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应用状况,在尊重学生思维特点的基础上,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需要创新教学内容,把Photo shop和Flash的基础引入教学中,并改变教学方式,积极应用嵌套、样例、任务教学方式。  关键词: 中职学前教育 计算机 教学措施  目前的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为响应政府和社会对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相关要求,普遍开设计算机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日趋增多,侵袭性烟曲霉菌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甚至已经超过了最常见的真菌感染—侵袭性念珠菌病,成为威胁免疫受损
摘 要: 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工具不断进化。推动着学习和教育的变革,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信息时代,可以通过教育情境化策略、学习个性化策略、网络协作化策略、多向互动式策略,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关键词: 网络技术 深度学习 学习策略  深度学习是一种把知识学习与经验的拓展、思维的发展、情感价值的建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整合起来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以促进学生批
摘 要: 目前,平板电脑已作为一种现代化教育装备被引入学校课堂。平板电脑可以提供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平板电脑与“天士博”智动课堂平台整合,实现交互式学习。  关键词: 平板电脑 学习资源 学习工具 自主学习  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史上亘古不变的话题,传统教育千人一卷的模式无法解决个性化和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