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孔子“里仁为美”到荀子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从“孟母三迁”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国古人向来非常重视人际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卢梭、杜威,西方的哲人渐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德育人际环境的系统理论。人,作为社会性存在,总是处在一种特定的人际环境中,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关系性的存在。”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高等学校,从来就不是世外桃源。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各种思潮蜂拥而入,大学生的思想正在经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荡,这就给高等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屡屡见诸媒体的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案例让某些高教工作者茫然不知所措,如:女大学生当三陪女问题、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杀人惨案,大学生跳楼悲剧……显然,用“道德滑坡”“道德失范”批评“刘海洋”、“马加爵”们,未免失之草率;用“老年人爱跳舞,青年人爱跳楼”来诠释校园轻生者的举动,未免过于肤浅。正确的应对当是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我特地向大家推荐邵阳学院副教授张伟强先生的一部新作——《大学德育人际环境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相信这部体大思精、有裨实用的著作在诸多方面能给我们这些高教工作者以有益启示。
首先我认为这部新著体大思精,不仅深入本学科的前沿阵地,而且构建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说其“体大”,是因为该书完整的理论体系。《大学德育人际环境论》全书除“导论”外,以七章结构全书。“导论”先通过案例引出问题,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问题的严肃性、紧迫性;然后叙说了大学德育环境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这是立论依据,探讨其必要性;接着简要阐述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方法,指出其可操作性。
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这是该书的主干,全书理论架构得以完美体现。第一章,作者在极为有限的文字里,纵横捭阖、吞吐回环,把中外古今德育人际环境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情况勾勒出来,特别是引入了社会资本理论的新视角,为该书增色不少。看得出来,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明确学科发展的前沿,以此作为自己研究的逻辑起点。从第二章开始,作者引入系统论,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实证法、结构—功能法、逻辑推论法等多种方法,把大学德育人际环境这个极为复杂的系统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透视,让读者依次看到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本质特征、文化指向、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的构建方法,并且透视了这个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关联系,由此理据照应地建构了完整的理论框架。
说其“思精”,是因为本书深入了本学科的前沿,提出了一些颇具指导性的创新理论。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决定一本学术著作有没有价值,而对问题研究的深入程度则决定一本学术著作价值的大小。著名伦理学家唐凯麟教授在该书的《序言》中感叹:“从整体上看,目前德育界对德育环境的认识很不令人满意。相关的论述大都只是一种感性经验的描述,通过社会调查与统计得出研究结果是比较少的;而且只是描述德育的外部环境——社会,而忽视了德育的内部环境,即校园内的制度、文化与人际环境。究其原因,从客观上讲,由于环境本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这是次要的;主要的原因,是德育环境问题至今没有引起学界的注意。”张伟强先生这本专著所瞄准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个属于学科前沿的、学界“认识很成问题”的、“认识上有困难”的德育环境问题。能发掘出这样的问题,作者的学术眼光与学术胆识就令人钦佩。
本书的理论贡献就在于:它初步创立了关于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理论,解决了大学德育环境理论中的核心理论问题,为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场域确认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推动大学德育的学科发展,对于指导大学的德育实践,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部只有26万字的新作,内容厚重,新见迭出。如第二章中关于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相互性、开放性、多层次性、功利性以及身心不平衡性的阐述,第五章中关于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系统育人、整合、导向、激励四功能的阐述,第七章中关于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管理原则与方法的阐述……总之,作者遵循“从纷繁中求条理”的学术研究方法,成功地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恰当的理论抽象,实现了理论创新。
其次我认为这本书“有裨实用”。在当今社会,学术的尴尬是理论的创新并不一定伴生实践的成功。学术的目的虚化、学者的心血虚掷,成为一种普遍的存在。据可靠材料,我国现有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足30%,有理由认为,我们有一种从来没有引起重视的浪费,这就是理论的浪费,而且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张伟强先生志的《大学德育人际环境论》也许就可以避免这种弊端的出现,这当然缘于他扎实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张先生没有当今社会浮躁、急功近利的通病,二十年如一日,辛苦耕耘于大学这块神奇的土壤;他不擅高谈阔论,有的只是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他大学毕业就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非常丰富的大学德育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特别是近几年,利用自己担任校学工部副部长的有利时机,大量接触学生,掌握了大学生德育人际环境的第一手资料,为本书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年磨剑,旁搜苦检,烛照幽隐,厘清析明,经历了多少艰难辛苦,才初创了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理论。当然,这个理论的价值是远远高于研究者所花心血的。
不仅如此,作者还在构建起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同时,设专章阐述了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的管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作者认为:“德育人际环境管理是德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在本章中作者主要介绍了具有广泛指导意义上的三种管理方法,即科学的管理方法、柔性管理方法和目标管理方法,这就使得理论与实践联系更为紧密,更具有操作性。
至于此书富有文采的语言也让读者印象深刻。诚然学术著作是以概念、判断、推理为其基本内容的,是科学而不是文学。因此,准确性永远应该是学术著作语言的第一要求。但学术著作语言不排斥生动的表达,它以不影响准确表意为前提。怎样创造这种有限的生动性?《大学德育人际环境论》作了成功的尝试。26万余字的品读,竟让人丝毫感觉不出一般学术专著中常见的刻板,阅读的兴趣总是被阵阵充满睿智、富有思辨的生动语言所激活。这种激活来得太频繁,读者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如果太少,则易流于贫乏,而使人昏昏然。作者总是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位置给你增添语言的佐料,让读者会心,放松阅读的情绪。如:第二章之“所谓社会,犹如立体状的网,若无网点间的连接,就不成其网;任何人(个体)不与其他任何人(个体)产生交互作用,则不成其网点,犹如网外游离、虚无的点,有如在狼群中成长的‘狼孩’,虽有人类的外形及心理,但与人世隔离,在人类社会的网中无从体现,无法显示其存在。”第三章之“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苍蝇、蚊子也会随之而来。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具有两重性,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既有机遇又有风险”等等,不一而足。
当然我们评介《大学德育人际环境论》这部新著“体大思精、有裨实用”,并不意味着其至善至美。任何一部著作都是瑕瑜互见,唯其互见,才至为真实。《大学德育人际环境论》也毫不例外。我以为这部新著在以下两个方面还可加强:一是可以增加更多的案例。无论是论述其本质特点、文化指向,还是结构功能、系统构建方法,丰富的调查报告和详细的统计数据总会增加观点的可信度。当然作者已经为我们准备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依然可以有加大力度的空间。譬如:第六章《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的构建》中在谈及师生关系转变的时候,为了增加说服力,完全可以将师生关系的现状用调查报告或统计数据进行说明。二是第七章《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的管理》在谈及管理方法时,对其可操作性的探讨还有待加强。尽管如此,这依然是一本理据照应、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可操作性的好书。
责任编辑龙建刚
首先我认为这部新著体大思精,不仅深入本学科的前沿阵地,而且构建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说其“体大”,是因为该书完整的理论体系。《大学德育人际环境论》全书除“导论”外,以七章结构全书。“导论”先通过案例引出问题,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问题的严肃性、紧迫性;然后叙说了大学德育环境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这是立论依据,探讨其必要性;接着简要阐述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方法,指出其可操作性。
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这是该书的主干,全书理论架构得以完美体现。第一章,作者在极为有限的文字里,纵横捭阖、吞吐回环,把中外古今德育人际环境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情况勾勒出来,特别是引入了社会资本理论的新视角,为该书增色不少。看得出来,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明确学科发展的前沿,以此作为自己研究的逻辑起点。从第二章开始,作者引入系统论,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实证法、结构—功能法、逻辑推论法等多种方法,把大学德育人际环境这个极为复杂的系统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透视,让读者依次看到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本质特征、文化指向、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的构建方法,并且透视了这个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关联系,由此理据照应地建构了完整的理论框架。
说其“思精”,是因为本书深入了本学科的前沿,提出了一些颇具指导性的创新理论。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决定一本学术著作有没有价值,而对问题研究的深入程度则决定一本学术著作价值的大小。著名伦理学家唐凯麟教授在该书的《序言》中感叹:“从整体上看,目前德育界对德育环境的认识很不令人满意。相关的论述大都只是一种感性经验的描述,通过社会调查与统计得出研究结果是比较少的;而且只是描述德育的外部环境——社会,而忽视了德育的内部环境,即校园内的制度、文化与人际环境。究其原因,从客观上讲,由于环境本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这是次要的;主要的原因,是德育环境问题至今没有引起学界的注意。”张伟强先生这本专著所瞄准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个属于学科前沿的、学界“认识很成问题”的、“认识上有困难”的德育环境问题。能发掘出这样的问题,作者的学术眼光与学术胆识就令人钦佩。
本书的理论贡献就在于:它初步创立了关于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理论,解决了大学德育环境理论中的核心理论问题,为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场域确认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推动大学德育的学科发展,对于指导大学的德育实践,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部只有26万字的新作,内容厚重,新见迭出。如第二章中关于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相互性、开放性、多层次性、功利性以及身心不平衡性的阐述,第五章中关于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系统育人、整合、导向、激励四功能的阐述,第七章中关于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管理原则与方法的阐述……总之,作者遵循“从纷繁中求条理”的学术研究方法,成功地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恰当的理论抽象,实现了理论创新。
其次我认为这本书“有裨实用”。在当今社会,学术的尴尬是理论的创新并不一定伴生实践的成功。学术的目的虚化、学者的心血虚掷,成为一种普遍的存在。据可靠材料,我国现有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足30%,有理由认为,我们有一种从来没有引起重视的浪费,这就是理论的浪费,而且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张伟强先生志的《大学德育人际环境论》也许就可以避免这种弊端的出现,这当然缘于他扎实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张先生没有当今社会浮躁、急功近利的通病,二十年如一日,辛苦耕耘于大学这块神奇的土壤;他不擅高谈阔论,有的只是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他大学毕业就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非常丰富的大学德育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特别是近几年,利用自己担任校学工部副部长的有利时机,大量接触学生,掌握了大学生德育人际环境的第一手资料,为本书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年磨剑,旁搜苦检,烛照幽隐,厘清析明,经历了多少艰难辛苦,才初创了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理论。当然,这个理论的价值是远远高于研究者所花心血的。
不仅如此,作者还在构建起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同时,设专章阐述了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的管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作者认为:“德育人际环境管理是德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在本章中作者主要介绍了具有广泛指导意义上的三种管理方法,即科学的管理方法、柔性管理方法和目标管理方法,这就使得理论与实践联系更为紧密,更具有操作性。
至于此书富有文采的语言也让读者印象深刻。诚然学术著作是以概念、判断、推理为其基本内容的,是科学而不是文学。因此,准确性永远应该是学术著作语言的第一要求。但学术著作语言不排斥生动的表达,它以不影响准确表意为前提。怎样创造这种有限的生动性?《大学德育人际环境论》作了成功的尝试。26万余字的品读,竟让人丝毫感觉不出一般学术专著中常见的刻板,阅读的兴趣总是被阵阵充满睿智、富有思辨的生动语言所激活。这种激活来得太频繁,读者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如果太少,则易流于贫乏,而使人昏昏然。作者总是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位置给你增添语言的佐料,让读者会心,放松阅读的情绪。如:第二章之“所谓社会,犹如立体状的网,若无网点间的连接,就不成其网;任何人(个体)不与其他任何人(个体)产生交互作用,则不成其网点,犹如网外游离、虚无的点,有如在狼群中成长的‘狼孩’,虽有人类的外形及心理,但与人世隔离,在人类社会的网中无从体现,无法显示其存在。”第三章之“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苍蝇、蚊子也会随之而来。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具有两重性,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既有机遇又有风险”等等,不一而足。
当然我们评介《大学德育人际环境论》这部新著“体大思精、有裨实用”,并不意味着其至善至美。任何一部著作都是瑕瑜互见,唯其互见,才至为真实。《大学德育人际环境论》也毫不例外。我以为这部新著在以下两个方面还可加强:一是可以增加更多的案例。无论是论述其本质特点、文化指向,还是结构功能、系统构建方法,丰富的调查报告和详细的统计数据总会增加观点的可信度。当然作者已经为我们准备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依然可以有加大力度的空间。譬如:第六章《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的构建》中在谈及师生关系转变的时候,为了增加说服力,完全可以将师生关系的现状用调查报告或统计数据进行说明。二是第七章《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的管理》在谈及管理方法时,对其可操作性的探讨还有待加强。尽管如此,这依然是一本理据照应、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可操作性的好书。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