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功之一,因受力分析的不完全或错误常常是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因为这一基本功掌握不好而导致学习上的困难,从而形成对物理学习的畏难情绪,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受力分析是物理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而这一难点恰恰给刚升入高中的学生首先遇到了.因此,克服这一难点就成为顺利衔接初高中物理教学的关键之一.那么,形成这一难点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一难点?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试作一初步的研究,本文仅限于力学常见受力的分析.
一、难点形成的原因
1.受力分析涉及的知识面广
受力分析的过程涉及的不是一两个知识点,而是由许多个知识板块构成的知识群.每一种力都可以因其成因和特点的不同,成为一个独立的板块,这些不同的知识板块从力学一直贯穿整个高中物理课程.力学中涉及的重力、弹力、摩擦力就是一些基本的板块.在实际应用中,为解决某个物理问题进行的受力分析,至少要涉及两个以上的力,甚至更多,学生在单独认识它们时已感不易,当那么多的力杂合在一起,要求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2.各个知识板块的难度在高中阶段跃升很大
如摩擦力,在初中阶段只定性地涉及,其作用一般也只限于阻碍物体运动,而到了高中则要求定量地分析,尤其是静摩擦力,它的存在、大小和方向都可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更进一步,还有摩擦力方向跟运动方向同向和反向的问题,知识的难度跃升很大,学生感到很难掌握.
3.初中阶段不完全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形成的不利思维定势
如弹力,在初中除了弹簧的弹力外,其余所有的弹力都从日常生活实例引出,而且都从力的作用效果来进行分析,分别把它们叫做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等,而不涉及其产生的原因,也不明确地把它们归入弹力范畴.在当时,这主要是为了适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适合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让学生易于接受掌握,但这却给高中阶段受力分析留下了隐患,形成一种不利的思维定势.
4.受力分析的过程复杂
受力分析不但要求学生对每一个力的成因、三要素、施力体、受力体有正确的认识,还要求学生把这些分散的知识板块综合起来,经过一个完整的分析、检索、判断、检验的过程,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过程对于一些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应该是很复杂的.
二、受力分析的教学研究
基于上述原因可知,受力分析绝不是几节课所能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受力分析的教学中,要掌握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策略,一个反复矫正不断巩固的策略,不能就事论事地教知识,而要着重于在教学中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下功夫.
1.准确有效地建立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各个知识板块
在教材的知识结构中,各个知识点、各个知识板块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准确无误的科学性.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认知结构,是以简要的语言文字符号,用记忆的方式保留在大脑中的.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的不同,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同.教材上的知识点、知识板块不一定都能很有效地纳入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因为遗忘的作用,学生的认知结构就不一定很系统,容易形成一定的缺陷和漏洞,某些难懂的知识点,甚至可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呈现模糊的状态.
因此,在对每一种力的教学中,都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生动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对各种力从表面上的感知进入到深层次的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烧夹生饭”.
2.把这些知识板块进一步构建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应该说各个知识板块的正确建立,给受力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各个知识板块建立得好,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1)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具有层次性、条理性.
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因为我们研究的问题大多在地球上,物体必受重力作用.让学生的认知结构呈现清晰的层次性、条理性,既便于记忆又能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有序可循.
(2)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具有“双向产生式”功能.
即建立一个具有双重功能的指令,它既能指令在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下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动作(使用什么知识得出什么结论),又有指令欲采取什么动作(使用什么知识得出什么结论),必须在怎样的条件满足之后才能进行.在受力分析中,则是要学生明白在什么条件下产生什么力,某力的存在必满足什么条件.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该知识的适用条件结合起来记忆,把所学的知识形成条件化的结构.
(3)把认知结构和有效的思维策略联系起来.
为了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还必须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储存和开发一些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有层次的策略性知识.并且在思维过程要用策略性知识监控自己的学习和思维过程.在具体解决问题时,注意力要在高层策略知识与低层的描述性知识之间来回转换,不但要注意到眼前问题的各种因素,而且要注意到自己对问题的加工过程和加工方法,不断反省自己的策略是否恰当,以优化自己的思维过程,达到有效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以上是笔者在近几年教学中,用构建认知结构的方法进行受力分析教学的探索和研究.总的体会是:用这种方法进行受力分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把大片的知识有机组织起来,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有合理的思维功能的认知结构,既有利掌握和巩固基本知识,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应用能力.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之一,而且这种方法也能迁移到物理学其他内容的学习中去,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
一、难点形成的原因
1.受力分析涉及的知识面广
受力分析的过程涉及的不是一两个知识点,而是由许多个知识板块构成的知识群.每一种力都可以因其成因和特点的不同,成为一个独立的板块,这些不同的知识板块从力学一直贯穿整个高中物理课程.力学中涉及的重力、弹力、摩擦力就是一些基本的板块.在实际应用中,为解决某个物理问题进行的受力分析,至少要涉及两个以上的力,甚至更多,学生在单独认识它们时已感不易,当那么多的力杂合在一起,要求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2.各个知识板块的难度在高中阶段跃升很大
如摩擦力,在初中阶段只定性地涉及,其作用一般也只限于阻碍物体运动,而到了高中则要求定量地分析,尤其是静摩擦力,它的存在、大小和方向都可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更进一步,还有摩擦力方向跟运动方向同向和反向的问题,知识的难度跃升很大,学生感到很难掌握.
3.初中阶段不完全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形成的不利思维定势
如弹力,在初中除了弹簧的弹力外,其余所有的弹力都从日常生活实例引出,而且都从力的作用效果来进行分析,分别把它们叫做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等,而不涉及其产生的原因,也不明确地把它们归入弹力范畴.在当时,这主要是为了适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适合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让学生易于接受掌握,但这却给高中阶段受力分析留下了隐患,形成一种不利的思维定势.
4.受力分析的过程复杂
受力分析不但要求学生对每一个力的成因、三要素、施力体、受力体有正确的认识,还要求学生把这些分散的知识板块综合起来,经过一个完整的分析、检索、判断、检验的过程,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过程对于一些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应该是很复杂的.
二、受力分析的教学研究
基于上述原因可知,受力分析绝不是几节课所能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受力分析的教学中,要掌握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策略,一个反复矫正不断巩固的策略,不能就事论事地教知识,而要着重于在教学中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下功夫.
1.准确有效地建立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各个知识板块
在教材的知识结构中,各个知识点、各个知识板块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准确无误的科学性.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认知结构,是以简要的语言文字符号,用记忆的方式保留在大脑中的.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的不同,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同.教材上的知识点、知识板块不一定都能很有效地纳入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因为遗忘的作用,学生的认知结构就不一定很系统,容易形成一定的缺陷和漏洞,某些难懂的知识点,甚至可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呈现模糊的状态.
因此,在对每一种力的教学中,都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生动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对各种力从表面上的感知进入到深层次的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烧夹生饭”.
2.把这些知识板块进一步构建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应该说各个知识板块的正确建立,给受力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各个知识板块建立得好,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1)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具有层次性、条理性.
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因为我们研究的问题大多在地球上,物体必受重力作用.让学生的认知结构呈现清晰的层次性、条理性,既便于记忆又能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有序可循.
(2)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具有“双向产生式”功能.
即建立一个具有双重功能的指令,它既能指令在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下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动作(使用什么知识得出什么结论),又有指令欲采取什么动作(使用什么知识得出什么结论),必须在怎样的条件满足之后才能进行.在受力分析中,则是要学生明白在什么条件下产生什么力,某力的存在必满足什么条件.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该知识的适用条件结合起来记忆,把所学的知识形成条件化的结构.
(3)把认知结构和有效的思维策略联系起来.
为了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还必须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储存和开发一些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有层次的策略性知识.并且在思维过程要用策略性知识监控自己的学习和思维过程.在具体解决问题时,注意力要在高层策略知识与低层的描述性知识之间来回转换,不但要注意到眼前问题的各种因素,而且要注意到自己对问题的加工过程和加工方法,不断反省自己的策略是否恰当,以优化自己的思维过程,达到有效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以上是笔者在近几年教学中,用构建认知结构的方法进行受力分析教学的探索和研究.总的体会是:用这种方法进行受力分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把大片的知识有机组织起来,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有合理的思维功能的认知结构,既有利掌握和巩固基本知识,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应用能力.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之一,而且这种方法也能迁移到物理学其他内容的学习中去,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