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听障生为教学对象的语文教学中的分层策略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ei3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障生的分层教学是指按照听障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将其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究其根本,也是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从听障学生这一角度来讲,采取分层教学是由于听障学生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本文从听障学生语言能力的现状出发,分析分层教学的重要性,提出分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现策略。
  【关键词】听障学生;分层教学;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听障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对其进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从而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一、听障学生语言能力的现状
  听障生由于听觉器官受损,对外界有声语言没有感知反应,导致语言表达能力发展障碍。即使经过一定的特殊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在人际交往中,发音不清晰和听力受损使其交流受到影响。语言积累的欠缺及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不强,导致他们与人沟通存在着极大的障碍。而且听障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学习能力存在差距。在这一情况下,帮助听障生真正掌握语言,达到沟通无障碍,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来得以实现。
  二、在语文教学中对听障生进行分层学习的重要性
  (一)听障学生的语文水平差距较大,分层教学能够弥补学生的差距
  每一个听障学生在学龄期所接受的教育及听力受损程度存在差异:比如干预早而康复效果不好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而干预不及时的这部分学生,没有语言基础,因而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难以顾及每一个学生,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能够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而且也符合听障学生的语言实际情况,从而让他们更好地接受语文教育。
  (二)分层学习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特殊教育学校学龄期的听障生都是没有做过任何康复或者康复效果不好的听障孩子。即便这样,这些学生的语文基础、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都是千差万别的。在学生人数不多、语言基础参差不齐而又难以进行分班的情况下,则应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制定专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实现个性化教育,保证每一个层次内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全面提高听障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其语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分层学习能够满足听障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需求
  听障生学习语文,能大大地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而这体现出语文所具有的工具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听障生的语言积累及运用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使其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提高听障生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由此,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将听障学生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语文水平比较高的学生,第二层是语文水平中等的学生,第三层是语文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根据学生所在的层次,明确对每一层次学生的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对听障生语言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分层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现策略
  将听障生分为三层后,第一层的学生能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一边打手语一边朗读课文中理解课文的内容。第二层的学生能够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手口并用的表达方式获得语文知识。第三层是利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肢体语言,增强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识。
  (一)针对第一层听障生的语文教学策略
  这类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相对较高,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朗诵和表演,从而使其能够更加深刻地感知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边打手语一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真正沉浸在优美的语言中,从而充分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二)针对第二层听障学生的语文教学策略
  由于这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例如多媒体。多媒体教学能够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制定个性化的教学内容。而且多媒体是集图片、手语(肢体语言)和文字于一体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针对第三層听障学生的语文教学策略
  根据教材创设情境,例如在学习《让位》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肢体语言模拟图片中的场景,并提问学生:“还有座位吗?老师想要坐。”学生在思考之后,将座位让给教师。如此,学生对本课的主旨会理解得更透彻,从而真正懂得让座。利用情境教学,并引导学生进行描述,具有情境扩展的作用。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四、结语
  文字是听障学生交流的重要工具,由于听障学生的文字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和人际交流方面存在极大的障碍,其学习语文的难度非常大。分层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并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语文教学对听障学生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晓燕.关于聋校语文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7(30).
  [2]刘兴贤.小议听障学生语文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N].贵州民族报,2017(B03).
  [3]刘绮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智障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J].科技经济导刊,2017(18).
  作者简介:陈春瑶,女,1977年生,广东江门人,汉语言文学专科,教师。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汉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是阅读的前提,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课。基于此,小学识字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怎样能够让学生快速、轻松地掌握小学的汉字量,是每个老师要考虑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应对小学识字教学的六技巧,在本文给大家分享。  【关键词】小学识字;识字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汉字是了解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是一切学习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足的学习兴趣实际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求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手段,多管齐下。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提高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作为装卸系统中的起重机械-门座起重机,需要保证每一环节的正常运行,否则会因某一系统故障而带来不同程度的危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包括阅读、写作及基础三大板块教学内容,为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实践能力,必须在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对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及写作训练,以此为小学生以后的语文阅读、写作等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写作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低年级语文的传统教中只对识字和词性质进行教学,而对于写作及阅读则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有少部分老师会适
【摘要】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因阶段而不一致,初中阶段的教学具有过渡性质,尤其是语文学习,与其他课程不一样的是语文教学不仅讲究课程设计的技巧性,对其领悟与应用性也有相当高的要求。在旧式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应试性学习一定程度上成为前进的阻力,过分注重成绩的教学与学习心理,教学过程被严重忽视。“高分数”心理之下,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精力大量浪费,效果并不如人意。新课改号召之下,各种革新性方法运用到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包括阅读和写作,以及其他的科目的学习,都是以识字写字为基础。情境化识字教学的出现,提高了识字的质量和效率,受到师生的认可和欢迎。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识字教学;关注儿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