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梅花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f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人们常常想到的是爆竹和贺辞。声声爆竹,句句贺辞营造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新年气象,而我在这时候常会想到的是又见梅花了,总觉得梅花应该是新年带给我们的最好最美的礼物。在我的心里梅花不仅仅是一种花,它更是一种充满激励的精神,在新岁伊始的时候这种精神尤为重要。
  雪是静静飘落的,带着温柔的寒冷,刻骨的美丽;风是席地而起的,冷冷地卷过大地,没有放过树上最后的一片残叶。严寒让一切生机都瑟缩了,大地是一片沉寂的灰暗。而梅花却在这时候开了,“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梅花在冰天雪地里傲然开放,映着清冷的天光云影,照着荒芜的寒山瘦水,这一枝春色带来了许多的振奋和暖意。为了这一刻它等待了那么久,只等一场雪,只待一场风,所有的蓄积都只为这一季的绽放。寒雪冷风不过是为了催花,梅花是愈冷愈艳的,它天生就是一副雪霜姿容。
  在这个只有冰和雪的季节里,梅花绽出了绚烂的一点红艳,世界顿时因此变得柔美而充满情意。于是人们纷纷走出蛰居许久的屋门,到野外,到山岭去踏雪寻梅。经过一个冗长枯乏的冬天。人们对鲜艳妩媚的期盼显得漫长而又焦灼。在农家的竹篱外,在驿外的断桥旁,在村前的雪地里,在未解冻的溪流边,一树树寒梅静静地绽放着,端庄的花瓣和残雪相映,冷寂中是一种逼人的妩媚。梅花花香淡雅,连枝干也是那么遒劲有力,挺拔刚硬,没有丝毫的扭捏作态。梅花是素雅淡净,闲散随意的,“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人们都说梅花争春,其实梅花开得毫不喧哗,它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毫无争宠的意味。梅花选择了一个远离蜂蝶的季节。在新年里能看到一枝春色,这比那爆竹声更能让人振奋和喜悦,更能让人感到温暖和安慰。
  凡间的花大多是开了让人观赏的,唯有梅花,它开出的不仅仅是一种风景,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品格。“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赏梅是必须用心去感受的,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它那柔弱花瓣里凌寒的傲气和不屈的气节。梅花是不可以只是随便看看就过去了的,于是便珍重这一年一度的时刻,在新年伊始的时候我们又见梅花,一切都是崭新的,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其他文献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在我幼小的记忆里,老是印着那首奶奶给我唱了不知多少遍的儿歌。  我家住在草海边。每到秋天,我和阿兰都要回到草海边的老家住上几天,一来回家看看老人和亲戚,吃上几顿香喷喷的锣锅饭和嫩生生的谷花鱼,顺便要几个南瓜,几串包谷回城,让一切都回到最初,回到纯粹和无邪。二来去看看草海的飞鸟,拍上几张照片,或者拍摄一段录像回来让一家人反
期刊
近几年来,对名曲《小河淌水》的源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甚至诉诸法律。艺术作品的学术分歧诉诸法律,往往是艺术家的一种无奈,抑或是悲哀。法律也许能解决一些明显、简单的权属问题,但它恐怕很难真正揭示艺术上的传承因果,创作上的心理奥秘,也很难有利于艺术家的创作心态与和谐共荣。我们希望还是尽量在“百家争鸣”的平台上探讨。  目前,学界对《小河淌水》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对它的乐曲原型,即1947年尹宜公整理、改编、
期刊
民间传说故事还有“真”和“假”的区别,这似乎是个很难识别的问题。因为传说故事一般都并非真人真事,而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艺创作。但真正的民间传说故事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它集中了集体的智慧,反映了本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理想愿望等等,故事虽然不一定是事实,但却是生活的真实,具有多学科的价值。而另一类貌似民间传说故事的个人创作,则多半只基于个人的认识水平,
期刊
对于史小溪,我是未见其文先闻其声的。他到大理来,我们一起在洱海边的一家酒店喝酒,酒到浓处,面色微酡的他,突然间兴之所致唱起了陕北民歌信天游。他的嗓音是最正宗的陕北嗓音,刚烈、激昂、雄浑,粗犷中带着温情,唱到高亢处他突然把头微微偏了起来,,脸上的笑容倾间便产生了一种直抵人性深处的光辉。我凝神看他,动心于这位陕北汉子脸上那种笑,总想找一个词来形容它。后来,接到了他寄来的他的散文作品,其中《纯朴的阳光》
期刊
一    雨季终于过去,天干了,高了。在我走过的一些泥泞的路上,风卷起了一些灰尘,我看见了一些脚印在飞舞,一些过去的事被磨平,粉碎,重组,幻成虚无的飘散。一些像我一样在上面走过的人,他们的脚印化成一股灰白色尘气,扭动,挣扎,然后散落在看不见的各处去了。  惊恐之余发现,我们经过的多少日子是这样地轻和薄,就像尘埃一样。前些日子,在雨后的路上,看到地上的脚印,新鲜,深深浅浅,各种花纹,水做的花纹,向我
期刊
一    离开大理  又去大理  我坐在飞机上  脑中始终盘旋一个问题  大理的魅力与日俱增  大理的魅力无与伦比  大理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此时  飞机的隆隆声  似乎已不复存在  我好像一直徜徉在银苍玉洱  那“皇家寺院”的钟声  又在耳边响起    二    有人从金庸的小说了解大理  有人因“风花雪月”迷恋大理  是啊  下关的风  上关的花  苍山的雪  洱海的月  如诗如画尽收眼底  
期刊
生命是一条江,发源于远处,蜿蜒于大地。——罗素    很多的时候,我常常站在窗前,久久地张望我脚下的这条母亲河——黑潓江。  在久远的年代里,大理一直是云南重要的物资商品集散地。古老的西南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滇藏之间的“茶马古道”就在大理交汇。“茶马古道”从大理往北,上丽江,过迪庆,进西藏,马帮源源不断将茶叶、布匹等商品运往藏区。从大理往西,另一条古道经由漾濞通往永昌,古老的西南丝绸之路进入了国
期刊
随心所欲,这是读完张明曾的散文集《那时的洱海》后的感觉。这是一种有别于阅读其它散文集子的感觉。不知是有心,或是无意,张明曾似乎在努力摆脱散文的常规写法,或者说不按眼下散文的样子来写散文,根本不在乎写出的东西是否像散文。这就使得他这本散文集反而以一种新鲜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读《那时的洱海》,我突然便想起了散文界有些人主张的“散文原生态写作”,我认为明曾的写作正是一种原生态的写作,他凭着自己的真实记
期刊
读书看报,常常会遇到“菩提”二字。我看到这两个字就像看到一片风景,绿树红花掩映着辉煌的殿宇,灿烂的阳光溢满了天地。我感到奇怪,仅仅是书报上的两个字而已,怎么会让我生出如此的幻象?我把这种幻象描述给朋友,朋友说在大理州府以北的鹤庆县境内,有一处景观和我描述的极为相似。  起初我并不太相信,可后来却相信了。大理这地方自古就很神奇,许多风景都像梦中的风景,有几处还不为人知那也是极有可能的。想来朋友说的那
期刊
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虽然百废待兴、强敌觊觎,但在毛泽东主席的倡议下,仅仅数年时间,宗旨为“敬老崇文”的文史馆在各省相继成立,可见新政府对老一辈文人的重视。云南文史馆成立于1954年,一批德高望重的文化人被聘为馆员,如周钟岳这样的耆宿。在被聘为云南文史馆馆员的人员中,有一位年已91岁的白族老先生特别引人注目,他姓杨,名继元,字亮丞,号慕陶,是剑川县金华陈家冲人。他虽和同乡赵藩、赵式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