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游泳训练教学方法优化探究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游泳这项备受人们关注的国际运动进入到校园课外活动中。通过游泳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会大幅度增强,但由于我国普通高校的游泳训练刚刚起步,所以系统性和针对性训练措施并不完善,很多教师处于摸索状态。接下来文章将从当前普通高校游泳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策略这两方面展开分析,望能对高校游泳训练教师提供借鉴和帮助。
  近几年我国的教学方式不断发生转变,教学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与以往整天坐在教室中学习的教学方式不同,各高校都在不断丰富课余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项目,提高身体素质。新课程改革推行之前,部分高校即使存在着游泳训练也没有专业老师指导,全靠学生自己摸索。如今普通高校游泳训练教学开始起步,但随着发展不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弊端,下面将对如何开展高校游泳教学展开详细分析。
  1 普通高校游泳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导致高校游泳质量得不到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过于关注安全问题,失去了教学本质
  对于游泳初学者来说,没有专业的教师在旁指导很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一旦学生在学校里发生安全意外事故,学校不仅要面临巨额赔偿,还会承担来自社会各界的舆论压力。高校领导为了避免学生在泳池中发生意外,格外强调游泳教师以安全为主,只需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游泳知识即可。甚至有的教师为了防止学生发生意外,让所有学生在浅水区中学习,禁止所有人进到深水区。
  其实在游泳训练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生命安全非常有必要,但如果因为安全问题完全放弃教学质量,就失去了学校开设游泳训练课程的本意。另外教师单纯向学生传授游泳知识,不让学生参与实践,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失去对游泳的兴趣。
  (2)教学内容没有章程
  对于很多高校和游泳教师来说,开展游泳训练教学只是为了响应国家的新课改号召,所以高校游泳教师对如何带学生训练、学生阶段性教学策略等问题完全没有概念。为了省事省力很多高校以体育教学大纲为游泳训练的教学章程,其实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让学生学到真正的游泳知识,还会让学生失去对游泳的主动学习兴趣。要想真正达到游泳训练目的,高校需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学校教学水平制定完善的游泳训练计划。
  当前各高校游泳教学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性过重,游泳教师不带领学生去游泳馆,而是在教室为学生讲述游泳知识。例如游泳教师在教室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蛙泳姿势,并耐心讲解蛙泳的各种技巧,但基本不会带领学生参与游泳训练,讲解这些知识也只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学分。
  (3)游泳训练课时不足
  由于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比较多,所以游泳课的课时非常有限,一般情况下是一周一节,甚至还有几周一节的情况。这种游泳课时设置中间间隔时间太长,学生学完这节课内容没来得及巩固就已完全忘记,效率非常低下。
  1.2 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在游泳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主导地位,所以教师的专业性会直接影响到游泳训练教学质量。我国高校开展游泳训练的时间过短,第一,很难聘请到专业的游泳训练教师;第二,国内较高的游泳训练教师数量不多,教学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教学质量自然也会被局限。
  2 普通高校游泳训练教学方法优化策略
  2.1 提高教学质量
  2.1.1 理论、实践齐头并进
  教师在开展游泳训练教学时,要平衡理论和实践在课堂中的所占比重,实践占大头,理论占小头。有理论作为支撑学生能更有章程的开展实践训练,通过实践训练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果学校配备游泳池,可以带领学生去游泳池中开展实践训练,如果学校没有游泳池,可以向学校申请与周边的游泳机构合作,申请场地使用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能马虎大意,一定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學习游泳知识,切不可妄想一步登天。
  如果教师觉得大班学习学生数量太多,会顾此失彼,可以向学校申请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班。资源集中既能减少教学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也能提高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效率,实现真正的优质教学。
  2.1.2 优化教学内容
  (1)注重技术、速度结合训练
  开展游泳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水中的游泳速度,以此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游泳速度呢?学生要学会最大可能的减小水对身体的阻力。曾有实践证明,人在水中的速度每提高一倍,水对人体的阻力会成倍增加,推动力也会成倍提高。随着游泳时间的增长,人的体能逐渐下降,疲惫度越来越高,游泳动作越来越僵硬。为了最大可能的减少水对人体产生的阻力,学生在水中要尽量让自己保持流线型,并合理调动身体各个部位以达到最佳协调度。
  (2)开展多样化功能性力量训练
  游泳训练与陆地上的各种训练项目有着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学生在水中训练时需不断克服水的阻力,调动身体各部位以产生推动力。除了身体的协调性以外,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训练核心肌群的力量稳定性。这种力量稳定性是学生能否完全掌握游泳训练技巧的关键所在。游泳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非常好,所以他们日常接受的训练强度非常大,每个游泳运动员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通过训练能迅速提高自身肢体力量与身体协调能力。由于游泳训练是一个周期性运动,而且训练过程中对身体产生的负荷较大,为了贴合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游泳训练目的,游泳训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陆地上使用健身球练习,当身体平衡以及功能性力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开展水下练习。
  (3)疲劳恢复训练
  学生经过一节课的高强度训练后,身体必然会产生疲惫感,各种机能素质下降。为了不让训练对身体产生过高负荷,消除疲劳训练非常有必要。首先,如果本节课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的是水下实践训练,可以采用水疗疲惫恢复法。让身体与水进行充分接触,水的流动和冲刷力会缓解身体的各种疲劳。人体在水中产生的浮力、阻力、冲刷力等等都会作用在肌肉上,能非常有效的消除肌肉疲惫。水疗恢复法是游泳训练中最常见的一种疲惫恢复训练。其次,如果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的是陆地模拟训练,可以让学生两两一组互相按摩。合理的按摩方式能让学生紧绷的肌肉得到有效舒缓,按摩还能加快运动中肌肉所产生的废物代谢。最后,伸展运动也是有效缓解肌肉疲劳的一种方式,通过反向舒展身体放松肌肉,并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快速消除训练作用在人体上的疲劳症状。   2.2 加强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了提高学生日渐增长的学习需求,高校要培养一批专业的游泳训练教师。首先,高校可以引进社会上的专业训练教师并给予优质待遇。其次,高校可以让引进的专业训练教师带头,逐一提高学校内部原有的教师训练水平。最后,高校与高校之间可以进行友好互动交流,游泳训练教师通过互相学习能快速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高校游泳教学质量,建议每位主讲教学老师配备一名辅助教师。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一同带领学生进入到游泳馆后,共同准备学生上课所需器材。开始游泳之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准备工作,防止游泳实践过程中学生因准备工作未到位出现抽筋现象。学生开始实践后,辅助教师要和主讲教师一起关注学生的实践状况,一旦发生意外情况,两位教师可以相互配合解决突发事件。
  2.3 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强度
  游泳训练对人体身体健康素质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不同身体素质的人员适合的游泳训练方式有所区别。为了提高训练效果,防止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高校游泳训练教师须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式。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游泳训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周期性和长期性特点。专业的游泳运动员会接受强度极高,训练量极大的方式,但普通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专业游泳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差距较大,而且学生受到其身份的影响,没有机会长时间参与游泳训练。所以高校游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排课情况、课程目标、课程大纲多方面综合考虑学生训练策略。对于初学者,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身体素质,而且实践课中教师一定要手把手的带领初学者学习游泳技巧,避免出现意外情况。对于会游泳的学生教师可以提议两两一组,分组练习,相互监督效率更高。
  任何一种运动都有因人而异的特点,力量不同、核心运用程度不同、身体素质不同都会影响到训练效果。高校游泳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一概而论,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核心训练计划。而且教师在制定计划时,一定要以循序渐进、先内后外、先弱后强的原则为主。在这种规律性教学方式下教出的学生,其身体素质、综合能力必然能得到较大提高。
  3 结语
  游泳與跑步、跳高、举重等运动不同,它的运动场地在水中,所以对身体各项限制较为明显。人在水中没有其他依靠,只能靠自己的身体协调性完成游泳运动。每年都有许多游泳者因技术不过关或身体素质出现问题发生意外,而且这些意外的后果很难让人承担。细看各种新闻,我国每年因游泳丧失生命的学生不计其数,各个高校既然决定开展游泳训练,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在游泳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讲授各种急救知识,并且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会。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人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所以开展游泳教学训练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其他文献
自从计算机发展到如今,信息技术发展水平越来越强,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互联网+”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我们与它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互联网+”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教育教学中,其他学科在课堂上运用了“互联网+”,并在教学方面也比之前有很大提高,所以在高三体育教学中,我们也要运用“互联网+”技术,让我们的高三体育教学更加有效。本文就从“互联网+”技术如何让高三体育有效教学
期刊
当下,人们对教育的要求相比之前也变得更高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着手于如何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发现,在教学政治时利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讲解会让政治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数学是学生自入学以来就在学习的知识,在高中阶段,数学更是高考分数比重较高的科目。数学的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科目。“函数定义域”这一知识是高中阶段必学的知识。本文以高中数学课本中“函数定义域”为主要内容,阐述了“函数定义域”的解题思维,以此为例探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
写作,是生活的寻味与审美的再现。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一门极具创造性的审美艺术,它的最终目的是使自己和他人在欣赏作品时获得审美愉悦。写作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如何从生活中提取美的体验来作文,即结合学生生活,引导学生通过凝视生活、重构记忆和亲身实践来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3月8日,淮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暨2021年党的工作会议。淮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冬顺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全委各级党组织要扎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奋力谱写新阶段淮河保护治理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本文从课堂教学模式不合理、学生课堂主体性不高两个角度对初中数学教材例题与习题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整理,然后从优化教学形式、创设教学情境、转变教学观念三个角度对初中数学教材例题与习题拓展与延伸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自体育中考开展以来已经经历了40余年的历史,体育中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要举措,贯彻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社会各界人士对体质健康和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的了解和重视程度。改革完善学生升学毕业的体育考试制度,为了促进学生的体质和学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全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体质健康状态的关心和重视。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多地实行了取消、延迟中考体育测试的方式,而兰州针对这次新
期刊
科学发现史是一切科学活动的前提,也是科学探究过程的直接基础。很多重要的事实和理论的发现都可以从科学发现史中探究得知,从而成为科学进步的佐证。科学发现史和初中课堂教学二者之间相互联系而又彼此促进。事实上,科学探究和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基本技能,同时作用于科学的态度和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科学发展史是一种将多学科门类有机结合的综合学科,指的是在教育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中,通过科学发现史的应用,推进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进程。
项目式学习法通俗的说可以是等待问题的一个项目把它交给孩子,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所有割裂式学习的全部东西结合起来,然后由孩子设计各种解决的方法和路径,在里面寻找一个最优的答案,这个过程其实是学习的本质和精髓,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动机,能够让孩子学会分配工作和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由孩子自己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来完成这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真正的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的教育是分科学习
期刊
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的目的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扩展向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给本身带有核心素养理念的政治学科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学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与发展,老师要在政治教学课堂当中逐渐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通过对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望能实现教学的创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