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自然资源为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提供了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材料,是幼儿动手操作的知识宝库。本文先详细探讨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进行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原则,后具体分析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策略,以期为研究幼儿园区域活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教研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农村自然资源 幼儿园区域活动 以幼儿为主体 因地制宜
【课题项目】福建省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19年市级课题《乡土自然材料构建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YKT-19098。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015-02
一、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应遵守的原则
1.材料投放的原则
首先,应确保投放材料的安全性。老师收集到的农村自然资源一般是废弃或废旧物,应在确保这些材料无味、无毒的情况下投入使用,以免对幼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在将这些材料投放使用之前,应该根据材料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清洗、消毒方式,以确保这些材料的安全性。
其次,应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及活动需求投放材料。小、中、大班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各不相同,老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行为习惯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活动需求来投放相应的材料。比如小班的幼儿年龄尚小,活动经验也不多,活动范围相对较小,所以投放材料时不宜过多,而应少而精,根据小班幼儿不同时期的认知规律进行针对性地投放;大班幼儿思维敏捷、对任何事物都充满极强的好奇心和创造欲,且规则意识比较强烈,在为大班幼儿投放材料时,应尽可能多地投放,且需考虑到这些材料的层次性、拓展性等。比如在开展“枯树枝变形记”的活动中,针对小班幼儿,老师可以投放树枝切片,让幼儿根据切片形状进行发挥,拼出各种简单造型;针对中班幼儿,老师可以投放毛笔、牙签、颜料等装饰性材料,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將枯树枝变形成五颜六色的装饰品;针对大班幼儿,老师可以投放豆子、树叶、毛线、棉花等更多的辅助材料,让幼儿通过丰富的材料来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最终做出相对成熟的作品。除此之外,投放的材料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原则,让幼儿能够循序渐进地通过活动材料学到知识,并逐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投放材料应尽量遵守一物多用的原则,重视材料的多元性特点。农村的自然资源丰富多彩,能让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激发,老师在投放材料时,应尽可能引导幼儿一物多用、一物多玩,尽可能地将材料的多元性发挥出来,这样不仅能够让幼儿的区域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也能培养幼儿材料再利用的良好认知和习惯。例如在美工区制作出的彩陶珠可以放在民俗文化展览区进行展览,也可以投放在“幼儿超市”中作为商品进行“买卖”,还可以投放在手工区当作手链、脚链类的装饰品等,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便能够从一物多用的活动中充分感受到回收再利用的乐趣。
2.教师参与区域活动的原则
一方面,老师应该转变角色,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强调,应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将传统的“施教者”的角色进行转变,在引导幼儿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将自己当作幼儿活动的辅助者、支持者。幼儿在借助农村自然资源进行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不应该直接对幼儿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步骤进行限制,而应将活动的主体位置交还给幼儿,在幼儿自主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仔细地观察、积极地辅助,并就幼儿自主活动过程进行反思,真正将“以幼儿为主体”的区域活动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老师应增强自身的专业发展动力,尽可能多地开发农村自然资源。很多幼儿园老师在区域活动中缺乏自主发展的动机和意识,也对自然资源的认知不足,所以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为此,幼儿园可以组织老师写教育笔记、观察随笔、区域活动反思等,定期组织老师召开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题的区域活动教研会,让老师各抒己见,就不同时期的活动体会和心得进行交流和探讨,同时,幼儿园也可以不定期组织育儿专家、区域活动专家到幼儿园开展专题讲座,帮助老师拓展教育思维,增强自身发展动力,提升自然资源开发能力。
二、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策略
1.强化师资培训,转变传统观念
开展幼儿区域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在区域环境中摆弄、操作各种材料,在自主性操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心灵上的快乐与满足。幼儿园可组织老师对农村自然资源进行全面、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为幼儿园区域活动提供物质支撑,实现教育活动的低成本、高效益目标。幼儿园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区域活动,关键因素在于幼儿园老师的教育观念是否能够与时俱进,为此,幼儿园应强化师资培训,提升老师对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理论认知,让他们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真正以幼儿为中心来设计和安排幼儿区域活动。在实施策略上,幼儿园可以不定期开展各种参观、研讨、培训、讲座等活动,让老师充分了解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目的及意义,及时更新老师们的理论知识,学会前沿的区域活动教育方法和技能,让老师的“不适应感”有所降低,最终在明确活动目的和要求的情况下来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区域活动。同时,各类培训、讲座等活动也应涉及到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等方面的知识,教会老师如何科学开发和挖掘农村自然资源,找到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活动材料,并指导老师对幼儿的自主操作进行观察、反思,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最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且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符的教学策略。
2.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的优势,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动手操作的过程能让幼儿的大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材料是否丰富多元,对幼儿的动手操作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在操作和摆弄材料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认知结构,所以对材料的选择不仅应该是与幼儿的发展相适应的,也应是能够快速激发幼儿兴趣、满足幼儿需求的。老师应对周围的事物处处留心,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幼儿操作和学习的材料,从而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老师可以通过两种办法来搜集和挖掘自然资源:第一,可以发动幼儿及家长一起参与到对材料的收集和开发中来,家长和老师可以共同寻找和搜集一些实用、安全的废旧物品,通过巧思构想来将这些材料变废为宝,最终成为多变、好玩的教具或玩具。老师可以提前制定好教学计划,在开展每一项主题活动之前,组织家长开展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活动主题内容,并说明该主题活动所需的材料,让家长尽可能地提供或制作部分材料。例如开展“鲜花盛开”活动时,老师可以组织幼儿和家长到大自然中搜集各种类型的花朵或者花瓣,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出颜色鲜艳、种类齐全的鲜花,也可以让家长将废弃的彩纸、糖纸等材料进行合理构思,巧妙设计出美丽花朵的样子。值得提出的是,老师在设计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安排,比如春天繁花盛开,是春种的最佳时节,老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鲜花盛会”,带领幼儿学习农民伯伯种花生等;夏天烈日炎炎,不宜在阳光曝晒的地方活动,老师就可以带领幼儿在树下边听蝉鸣边为小鸟搭建鸟巢,也可以带领幼儿到小溪中捡石头,用各种各样的小石头拼凑出城堡、沙滩、小鱼、乌龟等各种画面;秋天是果实丰收的季节,老师可以带领幼儿到田间拾捡农民伯伯收剩的麦穗,将这些麦穗做成各种秋意浓浓的图画,挂在幼儿园的展览区。也可以带领幼儿到水果采摘园里采摘各种水果,将其做成五颜六色的水果酱,送给辛苦劳作的农民伯伯;冬天白雪皑皑,老师可以带领幼儿在雪地里堆大大小小的雪人,用胡萝卜做成雪人的鼻子,废弃的啤酒瓶盖做成雪人的眼睛,将废弃的红色的纸剪成弯弯的形状,用来做成雪人的嘴巴等。在带领幼儿进行各种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带领幼儿搜集各类树叶、野花、野菜等,教会幼儿做成标本,然后投入到手工制作区域中,让活动区域的材料更加丰富。第二,老师可以通过社区帮助、自筹等方式来搜集活动材料,在各种民俗活动之后,老师也可以同社区联系,将活动过后废弃的材料收集起来,作为幼儿区域活动的材料。像从大自然中收集来的干花、树叶标本、麦穗标本、蝴蝶标本等,这些材料在活动之后便不复使用,弃之可惜,而用作幼儿教具既能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又能丰富幼儿区域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动手操作和玩耍的过程中,创造力和联想力得到持续培养。
3.科学、合理组织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的实质就是分组活动,只有每个小组的运作有条不紊,幼儿才能在和谐、快乐的氛围中实现操作、玩耍的自主性。在开展区域活动时,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及需求进行适当分组,对于一些需要合作进行的区域活动,可以将活动能力强的幼儿与活动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适当搭配,以此提高活动效率;而对于那些由幼儿自身进行操作、不需要合作就能完成的区域活动,可将活动能力强的幼儿划分为一组,活动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划分为一组,以此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心理落差,最终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各自完成操作任务。科学、合理组织和安排区域活动形式和内容,最终确保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幼儿园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农村自然资源的宝贵之处,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发挥家长、幼儿、社区等各方的重要作用,尽可能地开发和挖掘自然资源,为幼儿区域活动提供源源不竭的素材,最终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靳晶晶.合理利用乡土资源创设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J].新校园(上旬),2018(2):173-174.
[2]刘玉琴.浅析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18(8):40.
【关键词】农村自然资源 幼儿园区域活动 以幼儿为主体 因地制宜
【课题项目】福建省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19年市级课题《乡土自然材料构建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YKT-19098。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015-02
一、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应遵守的原则
1.材料投放的原则
首先,应确保投放材料的安全性。老师收集到的农村自然资源一般是废弃或废旧物,应在确保这些材料无味、无毒的情况下投入使用,以免对幼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在将这些材料投放使用之前,应该根据材料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清洗、消毒方式,以确保这些材料的安全性。
其次,应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及活动需求投放材料。小、中、大班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各不相同,老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行为习惯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活动需求来投放相应的材料。比如小班的幼儿年龄尚小,活动经验也不多,活动范围相对较小,所以投放材料时不宜过多,而应少而精,根据小班幼儿不同时期的认知规律进行针对性地投放;大班幼儿思维敏捷、对任何事物都充满极强的好奇心和创造欲,且规则意识比较强烈,在为大班幼儿投放材料时,应尽可能多地投放,且需考虑到这些材料的层次性、拓展性等。比如在开展“枯树枝变形记”的活动中,针对小班幼儿,老师可以投放树枝切片,让幼儿根据切片形状进行发挥,拼出各种简单造型;针对中班幼儿,老师可以投放毛笔、牙签、颜料等装饰性材料,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將枯树枝变形成五颜六色的装饰品;针对大班幼儿,老师可以投放豆子、树叶、毛线、棉花等更多的辅助材料,让幼儿通过丰富的材料来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最终做出相对成熟的作品。除此之外,投放的材料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原则,让幼儿能够循序渐进地通过活动材料学到知识,并逐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投放材料应尽量遵守一物多用的原则,重视材料的多元性特点。农村的自然资源丰富多彩,能让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激发,老师在投放材料时,应尽可能引导幼儿一物多用、一物多玩,尽可能地将材料的多元性发挥出来,这样不仅能够让幼儿的区域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也能培养幼儿材料再利用的良好认知和习惯。例如在美工区制作出的彩陶珠可以放在民俗文化展览区进行展览,也可以投放在“幼儿超市”中作为商品进行“买卖”,还可以投放在手工区当作手链、脚链类的装饰品等,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便能够从一物多用的活动中充分感受到回收再利用的乐趣。
2.教师参与区域活动的原则
一方面,老师应该转变角色,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强调,应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将传统的“施教者”的角色进行转变,在引导幼儿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将自己当作幼儿活动的辅助者、支持者。幼儿在借助农村自然资源进行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不应该直接对幼儿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步骤进行限制,而应将活动的主体位置交还给幼儿,在幼儿自主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仔细地观察、积极地辅助,并就幼儿自主活动过程进行反思,真正将“以幼儿为主体”的区域活动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老师应增强自身的专业发展动力,尽可能多地开发农村自然资源。很多幼儿园老师在区域活动中缺乏自主发展的动机和意识,也对自然资源的认知不足,所以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为此,幼儿园可以组织老师写教育笔记、观察随笔、区域活动反思等,定期组织老师召开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题的区域活动教研会,让老师各抒己见,就不同时期的活动体会和心得进行交流和探讨,同时,幼儿园也可以不定期组织育儿专家、区域活动专家到幼儿园开展专题讲座,帮助老师拓展教育思维,增强自身发展动力,提升自然资源开发能力。
二、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策略
1.强化师资培训,转变传统观念
开展幼儿区域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在区域环境中摆弄、操作各种材料,在自主性操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心灵上的快乐与满足。幼儿园可组织老师对农村自然资源进行全面、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为幼儿园区域活动提供物质支撑,实现教育活动的低成本、高效益目标。幼儿园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区域活动,关键因素在于幼儿园老师的教育观念是否能够与时俱进,为此,幼儿园应强化师资培训,提升老师对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理论认知,让他们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真正以幼儿为中心来设计和安排幼儿区域活动。在实施策略上,幼儿园可以不定期开展各种参观、研讨、培训、讲座等活动,让老师充分了解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目的及意义,及时更新老师们的理论知识,学会前沿的区域活动教育方法和技能,让老师的“不适应感”有所降低,最终在明确活动目的和要求的情况下来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区域活动。同时,各类培训、讲座等活动也应涉及到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等方面的知识,教会老师如何科学开发和挖掘农村自然资源,找到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活动材料,并指导老师对幼儿的自主操作进行观察、反思,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最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且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符的教学策略。
2.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的优势,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动手操作的过程能让幼儿的大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材料是否丰富多元,对幼儿的动手操作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在操作和摆弄材料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认知结构,所以对材料的选择不仅应该是与幼儿的发展相适应的,也应是能够快速激发幼儿兴趣、满足幼儿需求的。老师应对周围的事物处处留心,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幼儿操作和学习的材料,从而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老师可以通过两种办法来搜集和挖掘自然资源:第一,可以发动幼儿及家长一起参与到对材料的收集和开发中来,家长和老师可以共同寻找和搜集一些实用、安全的废旧物品,通过巧思构想来将这些材料变废为宝,最终成为多变、好玩的教具或玩具。老师可以提前制定好教学计划,在开展每一项主题活动之前,组织家长开展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活动主题内容,并说明该主题活动所需的材料,让家长尽可能地提供或制作部分材料。例如开展“鲜花盛开”活动时,老师可以组织幼儿和家长到大自然中搜集各种类型的花朵或者花瓣,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出颜色鲜艳、种类齐全的鲜花,也可以让家长将废弃的彩纸、糖纸等材料进行合理构思,巧妙设计出美丽花朵的样子。值得提出的是,老师在设计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安排,比如春天繁花盛开,是春种的最佳时节,老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鲜花盛会”,带领幼儿学习农民伯伯种花生等;夏天烈日炎炎,不宜在阳光曝晒的地方活动,老师就可以带领幼儿在树下边听蝉鸣边为小鸟搭建鸟巢,也可以带领幼儿到小溪中捡石头,用各种各样的小石头拼凑出城堡、沙滩、小鱼、乌龟等各种画面;秋天是果实丰收的季节,老师可以带领幼儿到田间拾捡农民伯伯收剩的麦穗,将这些麦穗做成各种秋意浓浓的图画,挂在幼儿园的展览区。也可以带领幼儿到水果采摘园里采摘各种水果,将其做成五颜六色的水果酱,送给辛苦劳作的农民伯伯;冬天白雪皑皑,老师可以带领幼儿在雪地里堆大大小小的雪人,用胡萝卜做成雪人的鼻子,废弃的啤酒瓶盖做成雪人的眼睛,将废弃的红色的纸剪成弯弯的形状,用来做成雪人的嘴巴等。在带领幼儿进行各种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带领幼儿搜集各类树叶、野花、野菜等,教会幼儿做成标本,然后投入到手工制作区域中,让活动区域的材料更加丰富。第二,老师可以通过社区帮助、自筹等方式来搜集活动材料,在各种民俗活动之后,老师也可以同社区联系,将活动过后废弃的材料收集起来,作为幼儿区域活动的材料。像从大自然中收集来的干花、树叶标本、麦穗标本、蝴蝶标本等,这些材料在活动之后便不复使用,弃之可惜,而用作幼儿教具既能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又能丰富幼儿区域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动手操作和玩耍的过程中,创造力和联想力得到持续培养。
3.科学、合理组织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的实质就是分组活动,只有每个小组的运作有条不紊,幼儿才能在和谐、快乐的氛围中实现操作、玩耍的自主性。在开展区域活动时,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及需求进行适当分组,对于一些需要合作进行的区域活动,可以将活动能力强的幼儿与活动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适当搭配,以此提高活动效率;而对于那些由幼儿自身进行操作、不需要合作就能完成的区域活动,可将活动能力强的幼儿划分为一组,活动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划分为一组,以此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心理落差,最终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各自完成操作任务。科学、合理组织和安排区域活动形式和内容,最终确保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幼儿园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农村自然资源的宝贵之处,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发挥家长、幼儿、社区等各方的重要作用,尽可能地开发和挖掘自然资源,为幼儿区域活动提供源源不竭的素材,最终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靳晶晶.合理利用乡土资源创设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J].新校园(上旬),2018(2):173-174.
[2]刘玉琴.浅析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18(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