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每一位中学生都可能成为未来的作家、艺术家、科学家,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积极掌握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现状及成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中学生解决在学习、情感、个性、意志等方面所面临的普遍性的心理问题,促使他们拥有更加健康的心理,具备更加完美的人格,以迎接明天更加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中学生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由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但这一阶段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作为老师不仅应该充当好管理者的角色,还应了解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1中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
中学生正是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一个阶段,他们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时期,因此他们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大变化的转折期,在整个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高中阶段学生正处在青年初期,是人生道路上最宝贵,充满生机具有向上发展趋势的时期。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已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追求。
1.1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中学生自尊心很强,但自制力等意志和毅力相对较弱,在生活中一帆风顺和得意时,常有明显的优越感和盲目自信,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易转向反面,产生自卑感甚至悲观失望等消极心理反应。
1.2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不平衡。中学生情感丰富而复杂,情绪变化急剧而强烈,常常动荡不定,为一点小事可显得非常激动,热情,却有时又会转向反面陷入极端的苦恼悲观的情感状态而泄气、绝望。故有人把青少年这个阶段说成是“疾风怒涛”时期。
1.3人际关系不协调。中学生需要友谊,需要别人爱又爱别人,把友谊看成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伙伴,会使他们感到苦恼孤独。友谊给他们带来欢乐和支持,来自朋友的鼓励和安慰、赞扬,往往比家长、老师的作用大。但由于中学生自尊心很强,感情丰富而起伏性大,不少人往往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而带来心理不平衡。
1.4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不平、认识能力的差异。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思维活跃,尤其处在信息时代,大量的信息以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中学生,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但由于中学生认识能力跟不上,对各种信息不能过滤,就可能成为一种社会因素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如果注意加以引导培养,就能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是非观念。
2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成因
2.1学习方面: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有精神萎靡不振, 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不高等。
(1)厌学,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可以说“厌学心理”在中学生中已经有一定的普遍性。
(2)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分好班、差班,考试排名次,张榜,搞题海战术,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等,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2.2人际关系方面:
(1)与老师的关系不和谐产生对抗心理。在中学时期,老师仍然是学生心目中的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护。如果老师对学生缺乏理解,缺乏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就会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影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
(2)同学间的关系不够融洽。学习任务越来越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同学之间也缺少了交流和沟通。如果老师疏于引导,同学之间就会产生隔膜,缺乏应有的同窗情。
(3)与父母的关系不够亲密。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能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 而专制式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会造成这样的家庭中的学生孤僻、专横的性格。加上“单亲”家庭等问题的存在,使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或制造了痛苦,会因此憎恨父母、家庭。
2.3青春期方面:
(1)自卑情绪严重。青少年时期处于由幼稚的童年期向成熟的成人期过渡的阶段,认知特点是天真、浪漫、理想化的成分多,现实性的成分少,正如“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旦将他们的主观想象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时,他们惊讶地发现,理想是如此的脆弱。天真想象的破灭,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有自卑倾向的人就会难以忍受,把失败归因于自己无能,因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使自卑的心理深入内心。
导致中学生形成自卑的直接因素有:成绩落后、交往受挫、生理原因、家庭背景等因素。
(2)逆反心理普遍。中学生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在许多问题的认知上,都对家长和教师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可是,他们的潜意识里将自己看作大人,迫切要求独立。但是在家长和教师的眼里,他们还是个孩子,还很幼稚,惟恐他们上当吃亏,于是对他们关爱有加,喜欢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 另外,中国传统 “师道尊严”、“父为子纲”的观念对人们的影响十分深远。于是许多家长和教师无论正确与否,都要求中学生接受他们的观点,这引起中学生的强烈反感。于是,部分中学生就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家长和老师的观点无论对错一律拒绝。以免家长和老师对自己进行干涉,这样就形成了较强的逆反心理。
3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面对中学生如此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了深深的忧患,也更加明确了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那么该如何从事这项工作呢?具体做法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3.1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炼课,这是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社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3.2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耐力、锻炼意志力。最佳的做法是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3.3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由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4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有诸多标准,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变态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10条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4让学生学习一点心理知识
4.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知识对学习大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中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的知识以后,能按心理学规律去学习,学习成绩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比如:学习了记忆的规律,就可以解决上课不专心,开小差的问题;学习了思维规律,就可以解决记不住,记不牢以及死记硬背的问题;学习了有意注意的规律就可以使思维开阔、更敏锐、更富有创造性,还可以调节考前情绪,消除紧张,轻松上考场。
4.2、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答中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些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比如,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知识,就可以使自己对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从而矫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锻炼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习了情感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方法;学习了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斯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度过青春发育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为达到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光磊.《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中学生心理健康面面观》.
[2]郑雪.《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马斯洛.《变态心理学》.
【关键词】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中学生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由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但这一阶段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作为老师不仅应该充当好管理者的角色,还应了解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1中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
中学生正是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一个阶段,他们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时期,因此他们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大变化的转折期,在整个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高中阶段学生正处在青年初期,是人生道路上最宝贵,充满生机具有向上发展趋势的时期。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已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追求。
1.1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中学生自尊心很强,但自制力等意志和毅力相对较弱,在生活中一帆风顺和得意时,常有明显的优越感和盲目自信,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易转向反面,产生自卑感甚至悲观失望等消极心理反应。
1.2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不平衡。中学生情感丰富而复杂,情绪变化急剧而强烈,常常动荡不定,为一点小事可显得非常激动,热情,却有时又会转向反面陷入极端的苦恼悲观的情感状态而泄气、绝望。故有人把青少年这个阶段说成是“疾风怒涛”时期。
1.3人际关系不协调。中学生需要友谊,需要别人爱又爱别人,把友谊看成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伙伴,会使他们感到苦恼孤独。友谊给他们带来欢乐和支持,来自朋友的鼓励和安慰、赞扬,往往比家长、老师的作用大。但由于中学生自尊心很强,感情丰富而起伏性大,不少人往往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而带来心理不平衡。
1.4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不平、认识能力的差异。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思维活跃,尤其处在信息时代,大量的信息以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中学生,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但由于中学生认识能力跟不上,对各种信息不能过滤,就可能成为一种社会因素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如果注意加以引导培养,就能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是非观念。
2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成因
2.1学习方面: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有精神萎靡不振, 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不高等。
(1)厌学,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可以说“厌学心理”在中学生中已经有一定的普遍性。
(2)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分好班、差班,考试排名次,张榜,搞题海战术,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等,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2.2人际关系方面:
(1)与老师的关系不和谐产生对抗心理。在中学时期,老师仍然是学生心目中的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护。如果老师对学生缺乏理解,缺乏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就会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影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
(2)同学间的关系不够融洽。学习任务越来越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同学之间也缺少了交流和沟通。如果老师疏于引导,同学之间就会产生隔膜,缺乏应有的同窗情。
(3)与父母的关系不够亲密。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能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 而专制式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会造成这样的家庭中的学生孤僻、专横的性格。加上“单亲”家庭等问题的存在,使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或制造了痛苦,会因此憎恨父母、家庭。
2.3青春期方面:
(1)自卑情绪严重。青少年时期处于由幼稚的童年期向成熟的成人期过渡的阶段,认知特点是天真、浪漫、理想化的成分多,现实性的成分少,正如“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旦将他们的主观想象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时,他们惊讶地发现,理想是如此的脆弱。天真想象的破灭,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有自卑倾向的人就会难以忍受,把失败归因于自己无能,因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使自卑的心理深入内心。
导致中学生形成自卑的直接因素有:成绩落后、交往受挫、生理原因、家庭背景等因素。
(2)逆反心理普遍。中学生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在许多问题的认知上,都对家长和教师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可是,他们的潜意识里将自己看作大人,迫切要求独立。但是在家长和教师的眼里,他们还是个孩子,还很幼稚,惟恐他们上当吃亏,于是对他们关爱有加,喜欢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 另外,中国传统 “师道尊严”、“父为子纲”的观念对人们的影响十分深远。于是许多家长和教师无论正确与否,都要求中学生接受他们的观点,这引起中学生的强烈反感。于是,部分中学生就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家长和老师的观点无论对错一律拒绝。以免家长和老师对自己进行干涉,这样就形成了较强的逆反心理。
3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面对中学生如此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了深深的忧患,也更加明确了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那么该如何从事这项工作呢?具体做法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3.1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炼课,这是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社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3.2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耐力、锻炼意志力。最佳的做法是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3.3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由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4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有诸多标准,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变态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10条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4让学生学习一点心理知识
4.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知识对学习大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中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的知识以后,能按心理学规律去学习,学习成绩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比如:学习了记忆的规律,就可以解决上课不专心,开小差的问题;学习了思维规律,就可以解决记不住,记不牢以及死记硬背的问题;学习了有意注意的规律就可以使思维开阔、更敏锐、更富有创造性,还可以调节考前情绪,消除紧张,轻松上考场。
4.2、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答中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些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比如,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知识,就可以使自己对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从而矫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锻炼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习了情感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方法;学习了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斯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度过青春发育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为达到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光磊.《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中学生心理健康面面观》.
[2]郑雪.《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马斯洛.《变态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