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核心素养的教育逐渐引起全球的关注。而主题单元教学是新课程教学的主要路径之一。这将有利于指向“深度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代教育技术学认为,教学设计首先应分析学习需要,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接着调查学情,进行学生特征分析,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是指在高中新课标的主導下,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并着眼于整个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是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通盘考虑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它强调的是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因此,如何提高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也就成为了每个老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也就成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结合个人教学实践,以“高三一轮复习《平抛运动》的教学设计”为例,从教学分析到学情分析,从知识体系到教学设计,浅谈“依据课标,立足考点,围绕主题”进行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高三一轮复习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4-154-01
一、教材分析
平抛运动是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具体应用,承担了从“直线”过渡到“曲线”的任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又是研究其他抛体运动的基础,是电场中类平抛运动的基础,而且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因此在复习时,应作为重点内容对待。
二、学情分析
前面已经学习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运用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不陌生。这为平抛运动这一节在方法上铺平了道路。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动力学分析,理解平抛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2.通过实验模拟,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采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思想和方法,掌握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推导平抛运动规律,并会运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其中,教学重点是掌握平抛运动分解方法,推导平抛运动规律,并会运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相关问题。教学难点是平抛运动规律的掌握与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身边平抛运动的实例很多,我们要充分挖掘这些实例。考虑到高三一轮复习课的要求和安排,结合新的课程改革思想,更好地将科学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为此,根据《平抛运动》这一主题教学内容,依据课标和高考考点,确定了本单元教学程序(见图1:教学程序设计)。而本单元内容分为四个课时,第一课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理本单元知识框架,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其实际应用。第二课时,通过物理建模的方法,掌握常见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如:圆面内的平抛运动、与斜面有关的平抛运动、对着竖直墙壁的平抛运动等等,充分挖掘其规律加并以灵活运用。第三课时,通过画运动轨迹,寻找临界状态,进而解决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去做、去说、去探究、去下结论、去解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及高考的应试能力。为此,教学程序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而本单元采用实验模拟法、物理模型法等教学方法,而相应地学习方法主要是自主合作、交流讨论。
五、教学重难点突破
教学重难点是教学过程中,难以理解或难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学重难点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往往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任何形式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重难点展开。对待教学重难点,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发现,并用心设计,使重难点在学生面前不再陌生,不再神秘,并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豁然开朗。对于本单元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法如下:
(一)重点突破
1.情境创设建立平抛运动模型
通过观看视频:从水平飞行的飞机空投炸弹。再结合生活实例,建立平抛运动的模型。
2.实验模拟探究平抛运动的方法
通过实验模拟和平抛运动频闪照片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到平抛运动的最佳分解方法: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3.建立模型推导平抛运动规律
建立直角坐标系,采用分解的思想,用推理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行推导平抛运动的规律。通过例题分析,一方面练习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同时也得到平抛运动射程、飞行时间和速度变化量的特点。
(二)难点突破
1.物理建模+常见的平抛运动
对常见的平抛运动,如:与圆面内有关的平抛运动、与斜面有关的平抛运动以及对着墙壁做平抛运动等等,引导学生思考:是分解位移?还是分解速度?充分挖掘其规律加以灵活运用。
2.画运动轨迹+平抛运动临界问题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通过画符合题意的运动轨迹,引导学生分析临界条件,进而用平抛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结束语
本文关于高三一轮复习《平抛运动》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始终坚持“依据课标,立足考点,围绕主题”而展开,始终坚持“点亮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本单元主要采用分解的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自行推导平抛运动规律;采用物理模型法,引导学生掌握常见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并充分挖掘其规律并加以运用。采用极值思维方式,通过画运动轨迹,引导学生分析临界状态,并用平抛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曾提到:“学校课程的开发和课堂转型必须从单元设计做起”,“单元设计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重视“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 高三一轮复习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4-154-01
一、教材分析
平抛运动是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具体应用,承担了从“直线”过渡到“曲线”的任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又是研究其他抛体运动的基础,是电场中类平抛运动的基础,而且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因此在复习时,应作为重点内容对待。
二、学情分析
前面已经学习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运用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不陌生。这为平抛运动这一节在方法上铺平了道路。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动力学分析,理解平抛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2.通过实验模拟,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采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思想和方法,掌握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推导平抛运动规律,并会运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其中,教学重点是掌握平抛运动分解方法,推导平抛运动规律,并会运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相关问题。教学难点是平抛运动规律的掌握与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身边平抛运动的实例很多,我们要充分挖掘这些实例。考虑到高三一轮复习课的要求和安排,结合新的课程改革思想,更好地将科学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为此,根据《平抛运动》这一主题教学内容,依据课标和高考考点,确定了本单元教学程序(见图1:教学程序设计)。而本单元内容分为四个课时,第一课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理本单元知识框架,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其实际应用。第二课时,通过物理建模的方法,掌握常见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如:圆面内的平抛运动、与斜面有关的平抛运动、对着竖直墙壁的平抛运动等等,充分挖掘其规律加并以灵活运用。第三课时,通过画运动轨迹,寻找临界状态,进而解决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去做、去说、去探究、去下结论、去解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及高考的应试能力。为此,教学程序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而本单元采用实验模拟法、物理模型法等教学方法,而相应地学习方法主要是自主合作、交流讨论。
五、教学重难点突破
教学重难点是教学过程中,难以理解或难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学重难点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往往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任何形式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重难点展开。对待教学重难点,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发现,并用心设计,使重难点在学生面前不再陌生,不再神秘,并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豁然开朗。对于本单元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法如下:
(一)重点突破
1.情境创设建立平抛运动模型
通过观看视频:从水平飞行的飞机空投炸弹。再结合生活实例,建立平抛运动的模型。
2.实验模拟探究平抛运动的方法
通过实验模拟和平抛运动频闪照片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到平抛运动的最佳分解方法: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3.建立模型推导平抛运动规律
建立直角坐标系,采用分解的思想,用推理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行推导平抛运动的规律。通过例题分析,一方面练习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同时也得到平抛运动射程、飞行时间和速度变化量的特点。
(二)难点突破
1.物理建模+常见的平抛运动
对常见的平抛运动,如:与圆面内有关的平抛运动、与斜面有关的平抛运动以及对着墙壁做平抛运动等等,引导学生思考:是分解位移?还是分解速度?充分挖掘其规律加以灵活运用。
2.画运动轨迹+平抛运动临界问题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通过画符合题意的运动轨迹,引导学生分析临界条件,进而用平抛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结束语
本文关于高三一轮复习《平抛运动》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始终坚持“依据课标,立足考点,围绕主题”而展开,始终坚持“点亮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本单元主要采用分解的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自行推导平抛运动规律;采用物理模型法,引导学生掌握常见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并充分挖掘其规律并加以运用。采用极值思维方式,通过画运动轨迹,引导学生分析临界状态,并用平抛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曾提到:“学校课程的开发和课堂转型必须从单元设计做起”,“单元设计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重视“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