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制成后的五个生命状态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keaiche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喝茶要从茶的四个生命周期认识它,第一个生命周期是它生长在茶树的阶段,受到地理环境、天候、耕种方式、品种的影响。第二个生命周期是从鲜叶被采摘下来到被制成可以拿来泡饮的“茶叶”,这受到制茶技术与气候的影响。第三个生命周期是茶叶被拿来调制成饮料或制成食品,这个周期最重要的生命角色是茶汤。第四个生命周期是茶叶被浸泡成茶汤之后所呈现的叶底。第二个生命周期的茶叶被制成后,它有五个“存在”的生命状态:
  第一个存在的生命状态是“原型”,也就是茶叶被初制完成的状态,它可以被制成绿茶,可以被制成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等。这里所说的原型茶类型只是粗略的分类,制作时是会依实际所需制成更细的形态,如绿茶类的龙井、碧螺春等;白茶类的白牡丹、寿眉等等。茶叶被制成这些种类之后,它就变成了可以在市面上流通的商品。
  茶叶第二个存在的生命状态是“熟化”。就是把制成的原型茶拿来用“火”(即“热”)改变它的品质特性,使茶叶变成具有熟香、茶性变得较为温暖。原型茶是不会有火香与温暖感的,只有显得较为寒凉。我们可以挑选适合以“焙火”加工的茶类(通常是以成熟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茶类),以各种焙火的方式把茶加工成各种熟火程度与茶性的茶叶。例如焙成三分火、五分火、八分火,可以一次焙足,可以分次烘焙,可以一次焙个几小时,可以用电热,可以用炭热。还会留下焙茶师傅的味道,有些客户固定到某家茶行买茶就是要这家茶行焙茶师傅的味道。
  茶叶的第三个存在的生命状态是“陈化”。就是把原型茶拿来存放,放久了,放个八年、十年,茶叶会变成另外一种风味,香与味显得醇与沉,对身体的寒凉效应降低。有些茶适宜一两年的短期陈化,有些茶要十年二十年才见效用。
  这里所说的陈化是泛指各类茶的存放,不只是指后发酵茶而已。当然不同茶类的陈放有其不同的温湿度、容器及环境的要求,存放的目的在于陈化,陈化的效果取决于存放的方式与饮用者的需求。
  茶叶的第四个存在的生命状态是“黑化”。利用堆放与温湿度的掌控,让茶叶借助微生物的滋长起到程度不一的后发酵作用。这时候的茶叶外观色泽变黑,汤色变红,原本强劲、野性的香气与滋味变得温和可口(“黑化”通常应用于较强劲的原型茶上)。黑化后的茶可即行饮用,也可以继续存放,让后发酵继续进行。 “黑化”的生命状态会与下一个“再发酵”的生命状态起到一定程度的交叉。當堆放、温湿度的掌控效应减弱到一定程度后,就变成了仅是“再发酵”的状态。
  茶叶第五个存在的生命状态是“再发酵”。将没什么发酵的原型茶(或简单说是未发酵茶),透过茶叶与环境温湿度的掌控,促使某些微生物在茶叶中生长,起到“再发酵”的作用。这样的茶叶变化是属于后发酵,可以有适度的渥堆,但不以“渥堆”为先决手段(否则就归到了“黑化”),随后经漫长岁月的存放让茶叶起后发酵。这时茶叶的外观色泽变成或深或浅的褐色,茶汤也因后发酵的程度呈现不同的红色,香气与滋味表现出强弱不一的醇和度。
其他文献
在诸多中国传统器具设计中,许多装饰是对其实用功能的补充和完善,釦器即是很好一例。釦器是指在器物口沿、腹部或底部用金属箍镶固,以此达到加固和装饰器物的目的。  《说文·金部》曾载:“釦,金饰器口。”注“釦,音扣,以金银缘器也。”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卸器,是西周时期西安张家坡出土的几件附在漆盨上的青铜做成的釦。东汉以后,漆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为瓷器所替代,釦漆器就渐渐消失,但是“釦”作为一种工艺,仍
期刊
福建的地貌形似一片肥硕的茶叶,境内多山。一面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武夷山脉,另一面是沿闽江顺流而下,到达闽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势。曾经,一群来自北方的商人,在闽北的崇山峻岭间打通了通向内陆的万里茶路,把福建的茶叶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运往俄罗斯乃至更远的地方。  与此同时,福建早在唐代就开辟的泉州刺桐港,明初辟漳州月港,明末清初辟厦门港;清中期,福州、厦门等成为中国五大通商口岸;清代光绪后期,福州“
期刊
—次我参加茶会,有位泡茶师把茶泡得难喝极了,席上—位长辈马上为这位泡茶师說情要求我们几位品茗者—起赞赏他,说:“他还是很敬谨、很恭敬的,茶泡得差一点不要紧,别太斤斤计较茶汤的美味程度,茶道不是在达到口腹之欲;茶道在乎的是包容、忍耐、和谐、和平、互相尊重的修养,我们应一起修行这种禅意境界。如果只是求茶汤的好坏,是物质的追求而已,不是茶道的追求。”不过这种所谓茶道的追求,是弃掉了茶来讲的道,它并不属于
期刊
在我的日常饮茶中,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一样,是我味觉寻猎里的探索。闽南乌龙茶顾名思义,属于福建南部茶叶,主要阵营分布在安溪、永春、诏安、平和等地,整体风味以滋味清醇甘鲜为特点。  由于常年身在福州,闽南乌龙茶中除了铁观音和白芽奇兰外,其他品类鲜有接触。但茶缘是非常奇妙的一件事情,201 6年春季的时候,我因有事前往漳州,在古玩收藏家,同时也是茶友的老郭茶室里偶遇一款特级诏安八仙陈茶。开汤的时候,
期刊
初冬的武夷…,其实更像早春。如织的绵绵细雨,氤氲着清烟淡雾,丹山碧水间,仿佛笼上了一层轻纱,更添几许婉丽多情。“幔亭二仪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陆游初入武夷时,也是在这样一个雨天。晴好固然令人炊喜,而有雨亦有可观可乐之处。  对于闲逸洒脱的明人来说,雨天也是一种品茶佳境。在许次纾的宜茶之时中,就有“轻阴微雨”。故武夷暮雨,…水空漾,雖分外清寒,却最宜清赏。焚香鼓琴,饮何雅也!琴可怡情,茶可润身,
期刊
舉办地点:福建·厦门·墨问素简生活空间  茶会茶品:老六堡茶、老枞水仙、正山小种、铁观音、熟普洱茶、肉桂  事茶者:伴庭芳茶学堂第十六期学员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巴,还要有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立冬之后,气温下降,花藏不见。三秋接近尾声,忍冬沐浴,银杏流金。一场素简茶约,清净、祥和,手里的一杯茶汤,泛起淡淡的人间烟火。  立冬当日,南方
期刊
有一次茶友要我为六种茶的品质排序,给我一张表格,上面有六种茶样的编号与每种茶的五个“品质项目”,这五种品质项目分别为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外观,要我依这些品质项目打分数。每个品质项目还有在总分100上的占比,如香气占30%、汤色占10%、滋味占30%、叶底占10%、干茶外观占20%。  我将这六种同一类型的茶叶依“评鉴泡茶法”(即同样的茶水比例、同样的水温、同样的浸泡时间)把茶汤泡出,随之打开冲
期刊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不断地向外传播,散布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英国人正是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从而成为了闻名世界的饮茶民族。  饮茶之所以能够在英国传播开来,从根本上讲是缘于茶有益于身心健康这一特质,源于茶文化本身的无限魅力,但英国茶文化的发端与发展也离不开有识之士的推动,他們对饮茶在英国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室的宫廷茶风  早在17世纪初
期刊
小雪的节气到了,冬也真真实实地来了。南方的冬天从不曾萧瑟,四季约等于了夏和冬。  秋高气爽、天蓝云白、色彩缤纷、硕果累累,所有这些让人心旷神怡的词汇都给了北方的秋。  近处的树林里,一地金黄的落叶,枯黄的野地里,一丛丛高过人头的芦苇,蜿蜒的溪边,道劲枝桠上挂着的小小山梨、山楂和野柿子,还有,被枫叶染红的层层叠叠的山峦一地金黄的落叶……  在南方郁郁葱葱的冬季里,念着秋。属于池坊自由花的这个秋天,我
期刊
又到一年“起底”时刻,有怪象,有骗局,有不安,也有值得思考借鉴的事件。是时候透过“黑历史”,避开前人掉入的大坑,寻找茶界发展的新希望了!2018年,茶界有何不得不知的大事?我们来为你补缺补漏。  01 茶山乱插广告牌  今年春天,不少茶商号称自己在某某产茶区承包了一片古茶园,从一片古茶园忽悠到签约了一座山,再夸张到签约了十几座山。以冰岛村为例,古树不均匀地栽种在村民生活居住的寨子周围。走几步就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