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民歌艺术传承困境及对策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xh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歌艺术;传承困境;对策
  少数民族的民歌主要来源于群众人民的实际生产生活,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真实状态。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具有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意义,但目前,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而民歌艺术发展传承遇到了困境,往往会导致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遇到一些问题,从而使得整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分析了目前少数民族民歌艺术传承过程遇到的困境,并提出对应的措施,不足之处还望指出。
  一、传承少数民族民歌艺术的价值
  (一)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认同
  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通过对少数民族民歌艺术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在歌曲内容中都能够很好地诠释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思想以及社会道德价值观念。不仅如此,在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中.还表现出了哲学思想上的基本问题以及相关的哲学精神。不同的民族民歌艺术都具有其独特的形式与特点,之所以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能够一直传承至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民歌中包含了少数民族中所具有的质朴以及人民的智慧,包含了对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创新。通过传承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能够不断增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内容,增强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不同民族的民歌艺术文化之间所具有的交融关系逐渐显现出来。为了进一步促进时代的发展,需要能够将不同的少数民族音乐进行整合与传承,不断提升人民的艺术审美能力。通过对少数民族的民歌进行传承与创新,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机遇。
  (二)凝聚人民智慧,构建和谐社会
  民族音乐凝聚着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智慧.成为少数民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说,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与人民群众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类的民歌艺术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渗透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角落。由此可以看出,民族音乐艺术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功能,而这种重要的文化价值又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厚实的基础。不同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具有不同的内容与特点,但这些民歌艺术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民歌艺术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娱乐性。民歌艺术通常伴随着自由自在的特性.表现出人民群眾不拘泥于世俗的品质.大多的民歌艺术不具有规范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多的是属于即兴表演的内容。民歌艺术带给少数民族人民无限的幸福与欢乐.对于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情趣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少数民族民歌都是围绕着民族的节日以及人民群众的劳动和爱情这几方面展开的。结合这几方面的内容.可以发现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表现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以及民歌艺术存在的意义。少数民族的民歌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是其他文化所没有办法替代的。民歌艺术对于人们的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增强社会凝聚力等都具有关键的作用,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少数民族民歌艺术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传承人群断层现象严重
  通过对少数民族民歌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少数民族内部能够对民歌艺术进行进一步认识和传承演唱的人主要集中在年龄较大的老人。由于缺乏年轻的少数民族民歌艺术的传承人,导致目前民歌传承发展面临着老龄化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的青年往往忙碌于自己的学业或者生活以及工作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学习自己民族的民歌缺乏一定的兴趣。不仅如此,目前少数民族青少年在学校中所接收到的关于音乐课程内容的学习,往往是结合现代音乐特色的歌曲,与少数民族的传统民歌仍然具有一定的差异。就算是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会提到有关少数民族民歌的内容.也只是通过口头演唱的方式进行学习.无法深入探究民歌艺术所具有的意义与魅力。若是日后传承少数民族民歌艺术的老人慢慢减少,就会导致少数民族的民歌传承出现断层,从而不利于民歌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目前少数民族的民歌传承面临着严重老龄化的问题,正是导致民歌艺术的传承遇到困难的一大关键因素。
  (二)流行音乐对其严重冲击
  随着目前文化逐渐实现全球化.西方流行音乐对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冲击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民歌艺术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价值,许多音乐人会根据西方流行音乐中的音乐元素,结合流行音乐的特点对民歌进行改编,将流行音乐的内容融人到民歌的创作中来_2]。但这样的改编并非单纯出于继承和弘扬民歌艺术的目的,而是出于获取民歌艺术身上所具有的商业价值,从而导致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民歌艺术中所包含的少数民族文化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民歌中所具有的文化情感也被掩盖偏离了少数民族音乐创作的初心和本质。不仅如此,由于流行音乐的冲击,少数民族的民歌生存环境也遭受到了威胁。在少数民族人民过去的日常生活,缺乏像现在这样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演奏民歌是少数民族人民表达自己最真挚情感的重要途径.而随着现代娱乐内容的丰富,少数民族人民渐渐地放弃演奏民歌这一活动,而是选择歌舞形式演唱流行歌曲。由于流行音乐的不断引入.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不能够实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三)无法充分发挥教育功能
  不论是少数民族的文化或者是现代的流行文化.要想能够促进其有效发展,教育是最重要的形式。但是,在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传承与发展上,教育并没有能够充分展现出其具有的重要功能。在目前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缺乏对于少数民族民歌内容的学习.无法有效整合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进行音乐教材的编写,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注重对于学生的民歌内容教育,导致少数民族的民歌传承遇到了瓶颈。除了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在民族学校或一些高等教育中,同样忽视对于学生进行传统民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就拿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许多与音乐艺术学专业相关的学生,更喜欢学习目前的一些流行音乐,对于少数民族的民歌这一类型的音乐内容,大多选择了忽视。正是由于不能够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导致目前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遇到了传承上的困境与问题。   三、有效促进少数民族民歌艺术传承的对策
  (一)重视民歌传承,加强艺术保护
  针对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发展所遇到的年龄断层严重.传承者不断减少这一现象,可以采用加强对民歌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这一方式。众所周知,借助学校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感知能力,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对民歌传承的重视,有助于提高对少数民族民歌艺术的保护,让学生来担任传承者。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之中,势必能够发扬光大民歌艺术。
  首先.需要引导少数民族的人民能够加强对于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思考与认识,重视少数民族民歌艺术的内容,从观念上促进他们对于少数民族民歌艺术的保护心理。其次,政府可以建立相关的民歌传承人补贴制度,对于少数民族的民歌传承人给予一定的关注和补贴,帮助他们建立新的艺术传承方式,如可以通过创办特定的民歌文化学校,招收学生进行相关民歌内容的学习:最后,还可以组织一些与民歌相关的活动.促进少数民族民歌艺术的产业形式化发展,吸引更多年轻的少数民族人民群体加入对于民歌艺术的保护中。例如,可以通过开展民歌艺术的表演,帮助人们认识到民歌艺术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魅力和特色,增强年轻群体对于民歌艺术传承的兴趣。通过重视民歌传承,加强对于民歌艺术的保护,能够有效促进少数民族民歌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二)保持民歌特性,注重艺术文化
  在进行对于少数民族民歌的改编以及商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民歌艺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少数民族民歌本身所具有的音乐面貌正是其最有魅力的地方,无需其他过多的修饰就能够表达出最真挚的情感特点。只有保持其所特有的文化基因,才能够有效传承其民歌艺术特色。
  例如,在进行对于民歌的改编过程中,需要注重民歌本身所具有的编曲以及唱法形式,由于少数民族的民歌所体现出来的是少数民族人民身上所具有的重要精神,只有保持歌曲本身的特性,结合流行音乐的旋律或内容,将民歌所具有的精神完整地表达出来:只有不改变少数民族民歌意识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性,才能够体现出民歌内在所展现出来的民族风格,实现文化的多元发展,注重民歌艺术的丰富性,实现少数民族民歌艺术的有效传承和进步。在开展少数民族民歌改编时,应当根据该民族文化特色,结合民族特征,进行合理的创编,比如蒙古族的民歌其特性是豪迈奔放,展现了大草原的辽阔,当蒙古族民歌响起的时候,总会让人一瞬间想起大草原的辽阔,仿佛骑马在草原上驰骋一般:而位于南方的彝族、布朗族歌曲,具有当地本土特色。在山歌之中充满了儿女柔情,以柔性为美,同时也融入了民族特色歌唱方式。就此看来,在民歌改编创作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本民族特色的把握,不能本末倒置,忽视了民族特性。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商業化,则会导致虽然歌曲能够流行一时,但是很快就要销声匿迹,难以成就经典。
  (三)发挥教育功能,传承民歌艺术
  众所周知,学校是传承文化的场所,教师可以有目的、有选择地挑选优秀传统文化,融人到课堂之中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学生作为知识的学习者,能够吸收其中的精华之处,融人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之中,丰富民族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文化涵养。针对目前民歌艺术传承教育不够的现状,需要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发挥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传承艺术功能,重视教育传承民歌艺术的载体功能,是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能够在新时代得到发展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课程中,教师可以在其中增加一些较为经典的少数民族民歌歌曲,向学生讲述与民歌有关的文化内容.拓宽中小学生对于少数民族民歌艺术的认识,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从而实现民歌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而对于高等教育学校,可以开展少数民族民歌班,与文化厅合作,开创民歌歌手班,鼓励社会上对民歌艺术感兴趣的学生参与民歌班的学习。高校可以借鉴在民歌班中的教学课程内容对本学校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不断促进学生对民歌艺术内容的学习,从而实现传承民歌艺术的目的。当然,除了在音乐课堂中传承民歌艺术之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些民族乐曲的实践活动,组织音乐比赛活动,或者可以开展民族音乐欣赏活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可以使用民族乐器来演奏民族歌曲,在这样的活动之中,不知不觉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更了解民族文化和特点,感受民族乐曲中的魅力。
  结语
  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这一艺术形式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内容之一,有其独特的生命特性。我们需要针对目前民歌艺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采取有效对策实现民歌艺术的传承,使得民歌艺术能够再次焕发出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总而言之,我们要重视少数民族民歌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可以将其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大力发扬民歌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民歌素养。以多样化的方式来优化民歌艺术的传承,使民歌艺术成为我们中华文明史册上的一颗绚丽珍珠。
其他文献
[关键词]壮族;天琴;音乐  2003年开始.南宁的国际民歌艺术节东南亚风情夜晚会上,天琴的完美演绎,吸引了大众眼球,学术界和艺术界纷纷对其充满好奇心与研究热情。天琴自此成为广西的一张靓丽名片,是国内外专家学者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有限的研究成果中,笔者综述如下。  一、音乐本体研究  这一领域是学者最早研究的。20世纪80年代民族音乐家范西姆先生亲临广西龙州进行实地调研,并偶然发现这一美妙乐器——天
[关键词]音乐;西方;作品分析  从音乐专业的角度上来看,虽西方音乐史仅是音乐学研究中的分支,但其重要性却毋庸置疑。尤其是对西方音乐发展及作品产生过程的表述更是对研究音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从音乐分析的角度上来看,要想深入理解一部音乐作品必然要对音乐作曲、创作的风格及特征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这同样表明了西方音乐史与音乐作品分析之间的关联是极为密切的。在两者的相辅相成下,方为研究者搭建起了通
[关键词]美声唱法;声乐教学;少数民族;个性化  一、美声教学中民族风格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在地理位置、人文背景、生活习惯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每个民族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在音乐艺术中尤为突出。笔者作为朝鲜族声乐从业者、教师而言,在学习和工作中,就少数民族学生如何保留和发扬自身的民族特色,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实践工作。少数民族学生身上有民族基因、地域特征、历史传承的
[关键词]马思聪;民族化;小提琴音乐  马思聪作为我国第一代杰出的小提琴作曲家、演奏家,他开创了一条小提琴“民族化”的新思路,改变了我国音乐文化落后的现状,将我国的传统民歌与西方作曲技术巧妙地结合,在调式、和声、对位、配器等多方面做了改革与创新。马思聪注重对音乐艺术形象的刻画,他尝试将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与自己的创作相融合,既保留了中国传统音乐色彩,又使小提琴在中国的发展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一
[关键词]《奥赛罗》;种族歧视;救赎与消亡;文化价值观  威尔第的歌剧《奥赛罗》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同名话剧,脚本作者是意大利作曲家、剧作家包依托。与话剧的四幕结构相同,但在“场”的安排上,歌剧则大大的压缩了,简化文学结构,迎合歌剧抒情特点。此部歌剧中,戏剧的发展主要由摩尔人奥赛罗、善良的苔丝狄蒙娜和贪念狠毒的亚戈构成。笔者试从新的视角剖析讨论不同戏剧人物,对主人公奥赛罗的戏剧导向作用。“善”即是拯救
芬兰作曲家让·西贝柳斯是北欧民族乐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为芬兰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代表作《芬兰颂》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鲜明的民族主义特色.本文从西贝柳斯民族主义精神的形成基础和探析《芬兰颂》的创作环境、基本情绪、精神象征两个方面论述西贝柳斯的民族主义精神.
[关键词]主旋律歌曲;艺术歌曲;创作机理  一、背景介绍  (一)主旋律歌曲历史背景  1.主旋律歌曲的概念  “主旋律”是一种音乐术语,是指一部乐曲的主题旋律。在国务院电影局召开的全国故事片厂会议上提出的“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口号中被首次提出。  首次提出时就明确表明它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作品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内容,应该成为我们文艺的主旋律。我们的主旋律必须反映
[关键词]《我住长江头》;青主;诗艺;乐艺  一、创作背景  北宋词人李之仪(1048-1117),字端叔,号姑溪居士,又称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山东)人。李之仪才华出众,是北宋中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相传《我住长江头》是李之仪写给红颜知己杨姝的传世佳作。  青主原名廖尚果,祖籍广东惠州,他在30年代初创作了32首歌曲和67篇音乐文章,以及《诗琴响了》《乐话》《音乐通论》等著作。青主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国文化基奠一国艺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个性鲜明的、独特的歌剧艺术文化,儿童歌舞剧正是中国歌剧的启蒙,黎锦晖先生创作的十二部儿童歌舞剧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是真正的歌剧,但对中国探索歌剧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儿童歌舞剧不仅被视为儿童音乐教育的范示,也为中国歌剧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范本,在中国歌剧发展的历史道路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尽管如此中国歌剧在成长的道路上仍然是崎岖坎坷.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歌剧的快速发展与我国传统戏曲民歌的磨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歌剧.笔者以黎锦晖先生
[关键词]曲式分析;教学;技术性;意识;作品;人才培养  曲式分析课程在不同院校又称之为音乐分析、曲式、曲式与作品分析等名称,无论称谓如何,该课程的内容都是以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各音乐元素的组织逻辑与方式、程序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结构的辨识能力以及了解音乐的构建方式。音乐结构之于音乐表演关乎着主题的处理、音乐的呼吸、音色的处置、力度的控制、节奏的把握、情感的表现等音乐意义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