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壮族;天琴;音乐
2003年开始.南宁的国际民歌艺术节东南亚风情夜晚会上,天琴的完美演绎,吸引了大众眼球,学术界和艺术界纷纷对其充满好奇心与研究热情。天琴自此成为广西的一张靓丽名片,是国内外专家学者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有限的研究成果中,笔者综述如下。
一、音乐本体研究
这一领域是学者最早研究的。20世纪80年代民族音乐家范西姆先生亲临广西龙州进行实地调研,并偶然发现这一美妙乐器——天琴,这是学术界对于天琴研究的起点。卢克刚主要围绕天琴音乐本体中音乐结构进行研究,以具体曲目为研究案例,对其音律特点、调式、多声部结合特点展开讨论。并在音的组织中提及“中立音”研究,是早期对于“中立音”的完整诠释.并抛出中三度的音程关系。
最初前人研究的重心在天琴的演奏方式.其中包括乐器的定调、曲谱、演奏形式等方面。在杨秀昭、卢克刚、何洪、叶菁编著的《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这本书中可考天琴以四度、五度定调,无固定音准音高,五线谱记谱,以弹唱形式为主。从2010年7月高敏编著的《广西少数民族特色乐器与民俗》这本书中关于天琴的演奏方式有了更新。由传统的坐式演奏发展到立式弹唱、立式唱跳。并且书中详细记载了天琴的音乐特色——节奏欢快富于变化,弹唱即兴性强,优美动听。
其次2019年2月邱晨在贵州大学学报中主要描述了天琴的一种特殊音律现象——“中立音”。作者深入龙州当地,并通过对龙州天琴三位艺人结合专业设备进行测音分析,在具体详细的测音数据下对三人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从其共通之处和差异性来进行探讨和剖析。最新的一篇关于天琴音乐较为完整的研究是罗萌发表的硕士论文,详细地剖析了天琴音乐性质、表演形式、表演特征以及曲式分析等音乐方面的研究。同时提到前人所说的中立音的五声、六声调式,并且在前人研究天琴音乐具有五声性旋律为主的基础上,在曲式上与越南天琴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有共同之处,均是通过加花、扩充、缩减主题等变化进行装饰性变奏。表演特征上除了有传统民俗演唱(原生态演唱),还有现代舞台演唱。演唱部分把主音弹出,现代天琴师弹奏由原生态天琴老曲目改编的有现代特色的通俗新民歌。同时还通过比较传统天琴曲和现代天琴曲在曲式上的不同,发现其节奏、曲调、创作手法与伴奏有明显的差别。
二、乐器形态研究
吴金琳以天琴乐器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乐器本体的形制特点结合发展时间变化来论证乐器形制改良的过程和其演奏技法上的革新。同时认为天琴乐器在改良过程中除了韩醒老师在演奏指法上的改进.还提出潜在的问题——第一,形制改良削弱了天琴的独特性,形似汉族、彝族的三弦;第二,将乐器改良得“无所不能”,使得乐器完全失去了原生态的韵味。作者的中心观点是通过教育实现普及,通过普及来促进发展。提出让天琴走进校园是最好的发展方式之一,由于天琴自身乐器成本低、便携、易上手,同时最重要的是学习时间成本低,适合学校这种集体学习的模式。黄新宇2012年分别从天琴形制的三个阶段看族群发展传播,从原始社会的神话传说产生阶段,发展到被村民认为是辟邪镇妖的法器阶段.然后逐渐发展到现当代的乐器、文化艺术收藏品的阶段。通过古代天琴、近现代天琴、现当代天琴三个时期天琴的形制来衍生出关于壮族文化传播的现状和发展。
三、传承与保护研究
天琴音乐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自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已经成为社会高度關注的热门话题。
2010年何明智在一文中阐述了天琴音乐文化发展的脉络,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主要是保护性开发和商业性开发并重,积极维护本土的知识产权。
黄尚茂、黄新宇在对天琴的传承与传播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进一步挖掘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问题。2011年黄新宇通过介绍布傣天琴文化研究,并从其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及传播,以期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借鉴意义。作者先以龙州布傣族群天琴相关背景文化进行概述,说明其文化展演、传媒传播、代际传承、学校传承等四个角度的天琴音乐文化传播状况。再者主要论证天琴文化传播发展与其价值。通过以上分析论证得到的启示:在全球化、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及传播研究,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为其他文化的保护提供参考价值。文章的创新点在于在多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提出这样一个观点:“部分族群、少数民族的文化正失去自身生命特质而趋于消失、消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正滑向单一性、趋同性、单调性。”
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普遍问题。总的来说主要是三种传承方式,分别是民间宗教世家传承、社会团体及学校的传承。在如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天琴这件乐器早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四、相关背景文化研究
天琴文化研究是目前具有深度和广度并存的研究热点。秦红增立足民族学、人类学视角,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描述布傣人天琴文化由喻天到娱人再到族群标识的变迁历程,并就族群标识的文化意义进行了阐释。2012年秦红增发表的学报主要从文化重构的角度来看待金龙布傣天琴文化的发展。分别从天琴文化的讲解,外源性——外界的重视,内发性——于环境求发展,以及由外源到内发,内外合力促重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文章中对外源性及内发性的讲解十分清楚,要想使天琴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势必要了解当前的外界环境以及它自身所具有的魅力与缺陷,所以对于其外源性及内发性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2013年秦红增有了新的观点,分别从地方传播方式和文化区域空间与文化共享角度剖析布傣天琴文化。由于是跨学科研究,笔者在前期阅读文献时存在理解困难,需要积累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在研究中培养发散性思维、开阔视野。这是研究中遇到的比较实际性问题。
李妍依据学术界第五种层次定义范围对天琴文化的定义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天琴文化体系由物质文化即乐器本体的制作材料及工艺、行为文化即弹唱行为、制作方式和宗教信仰行为等,观念文化则是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观念。 文化产业研究是与笔者创新项目所研究的方向最为相关的内容。2013年李红伟发表的博士论文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资料,是天琴文化领域重要的突破成果。基于龙州县金龙镇的调研,运用民族学理论知识,从一个新角度——文化产业角度进行剖析。由于学术界对于天琴的研究多为源流探索、音乐研究、民俗文化研究等,但以文化产业为出发点的研究较为稀缺.这是一篇较完整且具有深度的论文资料。作者从乡土领域和舞台领域对天琴艺术中的元素进行阐述,也就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结合。通过传统艺术元素主要是从宗教仪式、天琴师、以及受众布傣族人.在天琴演绎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在过程中各自的行为艺术与乐器本体的艺术来进行研究。在乡土领域主要是由天琴乐器本体、天琴师、布傣族人三元素组成,环环相扣。从本体出发延伸到宗教仪式中天琴扮演的角色是法器,天琴师则成为连接乐器与受众布傣族人的桥梁。舞台场域更多的是从乐器制作工艺和现代天琴发展形式来研究。现代天琴音乐分为民间和官方的天琴表演队,表演形式有所同有所不同,由于政府支持、经济来源、受众不同,两种类型的表演队在发展上也体现出形式多样性。教育链则指的是传承方式,主要列举了家族传承和师生传承。尤其是天琴的教育传承形式丰富、内容规范,如大量开展天琴培训基地以及艺术展演活动、宣传和创作活动,同时在基础教育和高校教育中均已实施。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天琴艺术传播影响力,还促进了壮族人民的感情与生活繁荣。这一领域非常有价值的另外一个观点是2018年金书妍发表的文章中最初关于问题的提出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简洁的总结。主要是围绕天琴民俗、乐器本体、形制、传承与保护以及传播发展进行论述。高敏、杨秀昭是学术界对于广西少数民族乐器研究的前锋人物,他们对天琴音乐民俗、基本乐器形态等方面进行十分详细的研究,内容详细,具有一定的普及功能。随着时代发展,天琴形制与乐器演奏方面却并未得到同步更新,有待学者进一步进行研究。黄新宇则是将目光投身于传承与保护以及传播发展方面,认为天琴文化在传播发展过程中,新媒体技术等媒介手段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邱晨近年来对于天琴音乐演奏理论中中立音的特征进行深入探讨。秦红增是在天琴音乐的外围圈文化领域进行扎根研究,从其文化传播与共享区域空间,以及族群变迁过程等方面进行梳理与考察。由此可知,学术界对于天琴音乐文化的发展、传承、本体、形态研究较多,但是单从打造天琴民族品牌文化角度来说,研究稀缺,仅仅只有李红伟的博士论文中就天琴文化产业相关角度进行了详细论述。
在文化功能上,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其仪式、文化内涵与价值等方面内容。更完整地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2012年何明智把调研对象定在广西两处天琴流传较为兴盛的地区,即为防城港的偏人天琴和龙州的傣人天琴。作者用比较的方式对两个地区关于天琴仪式、就业人员以及文化解读方面进行研究。农瑞群、黄健毅分别针对喻天仪式、天琴文化内涵、育人价值进行深入研究,从而突出“天琴”在壮族群体中的重要性,对壮族的人们有着深远的影响。从天琴的实体、演奏、精神及演变来揭示壮族天琴的文化内涵,挖掘其教育价值,对继承和弘扬壮族文化传统,有着重要意义。
以上论文对天琴的相关历史背景、传播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建构以及文化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研究,并且应用于实践之中。在这些研究成果中,论据充足,充分运用民族音乐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知识等进行全方面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切实可行的实际意义。但是存在部分论文只是对于其背景的基础表层的详细介绍,不可否认有前期整理材料的辅助意义.但缺乏实际研究发展意义,有些观点存在分歧和论证。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主要是对以上几方面的天琴音乐研究进行归纳和整理,还有少许关于天琴音乐的比较研究。据史料记载,越南与壮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两地均有天琴音乐,使得天琴在世界传播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与潜力。故引起学界对两地的天琴音乐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其发展异同。金北凤对布傣族群的天琴艺术和越北侬族、岱族的天琴音乐进行了演奏技巧、表演形态和演唱特征方面的比较。
笔者认为对于天琴音乐的研究还存在许多薄弱领域可以加大研究深度。一是关于演奏理论方面的研究。对于少数民族乐器教学的著作相对来说较少。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琴者来说.所要针对的方向和理解能力可接受范围的不同,该如何规范教学用书和教学模式?其演奏原理是根据什么来进行演奏的?有何特色或者有何传承?这一方面有待考究。二是关于演奏实践研究。如何高效快速学习天琴音乐?最大程度上避免游客或者爱好者因为壮语的原因,而放弃学习天琴等问题。再者现代天琴集弹唱跳为一体,不仅扩宽了天琴艺术影响力,同时也为其表演和学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三是天琴音樂在旅游业的烘托下起到了一定的传播作用,扩大了艺术影响力。但是如何在传播过程中保留二者各自领域特色,不互相干扰的同时彼此共生,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四是天琴音乐文化管理专门化研究。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比如结合直播平台、现代新媒体技术来扩大艺术影响力和宣传力度,促进其音乐产业的持续发展。
2003年开始.南宁的国际民歌艺术节东南亚风情夜晚会上,天琴的完美演绎,吸引了大众眼球,学术界和艺术界纷纷对其充满好奇心与研究热情。天琴自此成为广西的一张靓丽名片,是国内外专家学者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有限的研究成果中,笔者综述如下。
一、音乐本体研究
这一领域是学者最早研究的。20世纪80年代民族音乐家范西姆先生亲临广西龙州进行实地调研,并偶然发现这一美妙乐器——天琴,这是学术界对于天琴研究的起点。卢克刚主要围绕天琴音乐本体中音乐结构进行研究,以具体曲目为研究案例,对其音律特点、调式、多声部结合特点展开讨论。并在音的组织中提及“中立音”研究,是早期对于“中立音”的完整诠释.并抛出中三度的音程关系。
最初前人研究的重心在天琴的演奏方式.其中包括乐器的定调、曲谱、演奏形式等方面。在杨秀昭、卢克刚、何洪、叶菁编著的《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这本书中可考天琴以四度、五度定调,无固定音准音高,五线谱记谱,以弹唱形式为主。从2010年7月高敏编著的《广西少数民族特色乐器与民俗》这本书中关于天琴的演奏方式有了更新。由传统的坐式演奏发展到立式弹唱、立式唱跳。并且书中详细记载了天琴的音乐特色——节奏欢快富于变化,弹唱即兴性强,优美动听。
其次2019年2月邱晨在贵州大学学报中主要描述了天琴的一种特殊音律现象——“中立音”。作者深入龙州当地,并通过对龙州天琴三位艺人结合专业设备进行测音分析,在具体详细的测音数据下对三人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从其共通之处和差异性来进行探讨和剖析。最新的一篇关于天琴音乐较为完整的研究是罗萌发表的硕士论文,详细地剖析了天琴音乐性质、表演形式、表演特征以及曲式分析等音乐方面的研究。同时提到前人所说的中立音的五声、六声调式,并且在前人研究天琴音乐具有五声性旋律为主的基础上,在曲式上与越南天琴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有共同之处,均是通过加花、扩充、缩减主题等变化进行装饰性变奏。表演特征上除了有传统民俗演唱(原生态演唱),还有现代舞台演唱。演唱部分把主音弹出,现代天琴师弹奏由原生态天琴老曲目改编的有现代特色的通俗新民歌。同时还通过比较传统天琴曲和现代天琴曲在曲式上的不同,发现其节奏、曲调、创作手法与伴奏有明显的差别。
二、乐器形态研究
吴金琳以天琴乐器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乐器本体的形制特点结合发展时间变化来论证乐器形制改良的过程和其演奏技法上的革新。同时认为天琴乐器在改良过程中除了韩醒老师在演奏指法上的改进.还提出潜在的问题——第一,形制改良削弱了天琴的独特性,形似汉族、彝族的三弦;第二,将乐器改良得“无所不能”,使得乐器完全失去了原生态的韵味。作者的中心观点是通过教育实现普及,通过普及来促进发展。提出让天琴走进校园是最好的发展方式之一,由于天琴自身乐器成本低、便携、易上手,同时最重要的是学习时间成本低,适合学校这种集体学习的模式。黄新宇2012年分别从天琴形制的三个阶段看族群发展传播,从原始社会的神话传说产生阶段,发展到被村民认为是辟邪镇妖的法器阶段.然后逐渐发展到现当代的乐器、文化艺术收藏品的阶段。通过古代天琴、近现代天琴、现当代天琴三个时期天琴的形制来衍生出关于壮族文化传播的现状和发展。
三、传承与保护研究
天琴音乐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自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已经成为社会高度關注的热门话题。
2010年何明智在一文中阐述了天琴音乐文化发展的脉络,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主要是保护性开发和商业性开发并重,积极维护本土的知识产权。
黄尚茂、黄新宇在对天琴的传承与传播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进一步挖掘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问题。2011年黄新宇通过介绍布傣天琴文化研究,并从其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及传播,以期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借鉴意义。作者先以龙州布傣族群天琴相关背景文化进行概述,说明其文化展演、传媒传播、代际传承、学校传承等四个角度的天琴音乐文化传播状况。再者主要论证天琴文化传播发展与其价值。通过以上分析论证得到的启示:在全球化、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及传播研究,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为其他文化的保护提供参考价值。文章的创新点在于在多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提出这样一个观点:“部分族群、少数民族的文化正失去自身生命特质而趋于消失、消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正滑向单一性、趋同性、单调性。”
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普遍问题。总的来说主要是三种传承方式,分别是民间宗教世家传承、社会团体及学校的传承。在如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天琴这件乐器早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四、相关背景文化研究
天琴文化研究是目前具有深度和广度并存的研究热点。秦红增立足民族学、人类学视角,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描述布傣人天琴文化由喻天到娱人再到族群标识的变迁历程,并就族群标识的文化意义进行了阐释。2012年秦红增发表的学报主要从文化重构的角度来看待金龙布傣天琴文化的发展。分别从天琴文化的讲解,外源性——外界的重视,内发性——于环境求发展,以及由外源到内发,内外合力促重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文章中对外源性及内发性的讲解十分清楚,要想使天琴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势必要了解当前的外界环境以及它自身所具有的魅力与缺陷,所以对于其外源性及内发性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2013年秦红增有了新的观点,分别从地方传播方式和文化区域空间与文化共享角度剖析布傣天琴文化。由于是跨学科研究,笔者在前期阅读文献时存在理解困难,需要积累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在研究中培养发散性思维、开阔视野。这是研究中遇到的比较实际性问题。
李妍依据学术界第五种层次定义范围对天琴文化的定义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天琴文化体系由物质文化即乐器本体的制作材料及工艺、行为文化即弹唱行为、制作方式和宗教信仰行为等,观念文化则是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观念。 文化产业研究是与笔者创新项目所研究的方向最为相关的内容。2013年李红伟发表的博士论文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资料,是天琴文化领域重要的突破成果。基于龙州县金龙镇的调研,运用民族学理论知识,从一个新角度——文化产业角度进行剖析。由于学术界对于天琴的研究多为源流探索、音乐研究、民俗文化研究等,但以文化产业为出发点的研究较为稀缺.这是一篇较完整且具有深度的论文资料。作者从乡土领域和舞台领域对天琴艺术中的元素进行阐述,也就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结合。通过传统艺术元素主要是从宗教仪式、天琴师、以及受众布傣族人.在天琴演绎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在过程中各自的行为艺术与乐器本体的艺术来进行研究。在乡土领域主要是由天琴乐器本体、天琴师、布傣族人三元素组成,环环相扣。从本体出发延伸到宗教仪式中天琴扮演的角色是法器,天琴师则成为连接乐器与受众布傣族人的桥梁。舞台场域更多的是从乐器制作工艺和现代天琴发展形式来研究。现代天琴音乐分为民间和官方的天琴表演队,表演形式有所同有所不同,由于政府支持、经济来源、受众不同,两种类型的表演队在发展上也体现出形式多样性。教育链则指的是传承方式,主要列举了家族传承和师生传承。尤其是天琴的教育传承形式丰富、内容规范,如大量开展天琴培训基地以及艺术展演活动、宣传和创作活动,同时在基础教育和高校教育中均已实施。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天琴艺术传播影响力,还促进了壮族人民的感情与生活繁荣。这一领域非常有价值的另外一个观点是2018年金书妍发表的文章中最初关于问题的提出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简洁的总结。主要是围绕天琴民俗、乐器本体、形制、传承与保护以及传播发展进行论述。高敏、杨秀昭是学术界对于广西少数民族乐器研究的前锋人物,他们对天琴音乐民俗、基本乐器形态等方面进行十分详细的研究,内容详细,具有一定的普及功能。随着时代发展,天琴形制与乐器演奏方面却并未得到同步更新,有待学者进一步进行研究。黄新宇则是将目光投身于传承与保护以及传播发展方面,认为天琴文化在传播发展过程中,新媒体技术等媒介手段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邱晨近年来对于天琴音乐演奏理论中中立音的特征进行深入探讨。秦红增是在天琴音乐的外围圈文化领域进行扎根研究,从其文化传播与共享区域空间,以及族群变迁过程等方面进行梳理与考察。由此可知,学术界对于天琴音乐文化的发展、传承、本体、形态研究较多,但是单从打造天琴民族品牌文化角度来说,研究稀缺,仅仅只有李红伟的博士论文中就天琴文化产业相关角度进行了详细论述。
在文化功能上,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其仪式、文化内涵与价值等方面内容。更完整地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2012年何明智把调研对象定在广西两处天琴流传较为兴盛的地区,即为防城港的偏人天琴和龙州的傣人天琴。作者用比较的方式对两个地区关于天琴仪式、就业人员以及文化解读方面进行研究。农瑞群、黄健毅分别针对喻天仪式、天琴文化内涵、育人价值进行深入研究,从而突出“天琴”在壮族群体中的重要性,对壮族的人们有着深远的影响。从天琴的实体、演奏、精神及演变来揭示壮族天琴的文化内涵,挖掘其教育价值,对继承和弘扬壮族文化传统,有着重要意义。
以上论文对天琴的相关历史背景、传播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建构以及文化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研究,并且应用于实践之中。在这些研究成果中,论据充足,充分运用民族音乐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知识等进行全方面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切实可行的实际意义。但是存在部分论文只是对于其背景的基础表层的详细介绍,不可否认有前期整理材料的辅助意义.但缺乏实际研究发展意义,有些观点存在分歧和论证。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主要是对以上几方面的天琴音乐研究进行归纳和整理,还有少许关于天琴音乐的比较研究。据史料记载,越南与壮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两地均有天琴音乐,使得天琴在世界传播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与潜力。故引起学界对两地的天琴音乐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其发展异同。金北凤对布傣族群的天琴艺术和越北侬族、岱族的天琴音乐进行了演奏技巧、表演形态和演唱特征方面的比较。
笔者认为对于天琴音乐的研究还存在许多薄弱领域可以加大研究深度。一是关于演奏理论方面的研究。对于少数民族乐器教学的著作相对来说较少。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琴者来说.所要针对的方向和理解能力可接受范围的不同,该如何规范教学用书和教学模式?其演奏原理是根据什么来进行演奏的?有何特色或者有何传承?这一方面有待考究。二是关于演奏实践研究。如何高效快速学习天琴音乐?最大程度上避免游客或者爱好者因为壮语的原因,而放弃学习天琴等问题。再者现代天琴集弹唱跳为一体,不仅扩宽了天琴艺术影响力,同时也为其表演和学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三是天琴音樂在旅游业的烘托下起到了一定的传播作用,扩大了艺术影响力。但是如何在传播过程中保留二者各自领域特色,不互相干扰的同时彼此共生,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四是天琴音乐文化管理专门化研究。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比如结合直播平台、现代新媒体技术来扩大艺术影响力和宣传力度,促进其音乐产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