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外环境是耳熏目染、潜移默化、实行“无声教育”的绿色生态物质景观。外环境育人固然非常重要,但更为抽象、关乎学生心灵发展的“内环境”也绝对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样的内环境涵盖面不小,在这里,我只想谈一下如何创建绿色的教师语境。来打造关爱心灵、春风化雨的无污染“生态净土”。
教育中的体罚现象已经大为好转,但作为一线教师,我不能不承认“语罚”现象的大量存在,其不啻为隐性伤害的软暴力。但教师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脾气。也需要发泄,有些话脱口而出,难免欠缺考虑,所以下面我想列举几种比较常见的“灰色语言”类型。并谈谈如何转化为“绿色生态”的话语方式。
一、杜绝侮辱型语言
典型话语:“蠢货!”、“白痴!”“你们笨得像猪啊。”……
侮辱型语言显然是对孩子自尊杀伤力最大的暴力语言,它毫无温情地对学生的某方面人格全盘否定、降低甚至践踏尊严。
绿色生态化:对于那些反复讲不通、讲不明、讲不听的孩子,谁者会有火气。与其侮辱他们解恨,不如换种委婉有趣的话语方式。“蠢货”改成“小傻瓜”,“疯子”改说“小淘气包”,半开玩笑半正经,孩子一笑,心知肚明。
二、转化歧视型语言
典型话语:“你刺狡辩了,肯定是你!”“你什么都不行!”……
歧视型语言,一方面是对问题学生的“偏见”,另一方面是对优秀生的“偏袒”。言下往往是以偏概全、“恨”屋及乌,不平等也不公正。
绿色生态化:避免标准不明的比较,不要一味的否定,要寻找闪光点。多用“虽然……但是……”、“如果……就……”的句式。比如“虽然你目前成绩不太理想,但是你是有潜力的。”
三、远离夸张型语言
典型话语:“考得太差劲了!”、“某某最让人讨厌!”……
教师只是逞了一时口舌之快,但传达的信息是夸张的厌恶和排斥,可以想象听者的心情会沮丧到何种程度,自尊心会受到多么大的伤害!
绿色生态化:果教师批评学生时能注意点技巧,就会显得婉转许多,所以“太差劲”说成“不太理想”。“最让人讨厌”改说“老师很想更喜欢你,不过……”。千万不要轻易用上“太”、“最”一类的程度副词。
四、消除威胁型语言
典型话语:“你再怎么样,我就要怎么样!”
它以恶狠狠地威胁宣告着教师的无奈,威胁内容五花八门,大多随口一说。无从履行。一开始可能还有效,但时日一长,学生免疫了,教师就加强威胁力度。
绿色生态化:教师要说到做到,那么做不到的“威胁”就三思再出口,我们可以说“你的字再这么难看,我就会请你重写一遍。”试想,如果你说“你下次再迟到,我就不要你来上学了”一类的话语,难道是叫学生辍学吗?
五、不用放弃型语言
典型话语:“你简直无可救药!”“随便你爱怎样就怎样,我没法教你了。”
放弃一个叫人头疼的学生,同样不是—个老师的权利。说说总行吧,可是被语言上抛弃的感觉容易让学生自暴自弃,失去上进的动力。
绿色生态化:这种“无可救药”的孩子确实是班里的沉重的“尾巴”,但对他们不能放弃要求,而是要降低要求,何必说“你什么也不用做,只要别给我添乱”的丧气话,可以倒过来说“今天你没有闯祸,老师真高兴啊”。
六、改换上纲上线型语言
典型话语:“你真没社会道德!”“你总是全班倒数,对得起你的父母吗?”
明明是学生私人的不良表现,却莫名其妙要戴上“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的高帽子,学生怎么承受得起。也难以激发其真正的自我教育。因为主题太大。
绿色生态化:从“最高级”回到“低级”起点。学生行为不良,那就是“你行为习惯不好”,成绩不高,那就是“对不起自己的辛苦学习”罢了。
实践中,我们应该记住并采用一些通用的策略。
首先,延时评价,控制情绪
我这里借用“延时评价”这个词汇,定义略有出入,指在当学生出现教师反感的状况时,教师应延时发表评价以及处理。侮辱型语言一般都出现在老师盛怒之下,如果一时不能控制住情绪,不如给自己一个缓冲,我们会发现“等一等再算账”和“三思而后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告知感受,将心比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和他人沟通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把自己当时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对待孩子也一样,我们很愤怒,那就告诉他们“老师现在很生气”,原因是什么,这样的表述更能让弦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学会将心比心。
再次,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
教师往往在遇到问题时,前愁旧恨齐上心头,新账老账一块算,结果越说越生气,以至于不可遏止。所以不要瞄意旁生枝节。或者把对个人喜恶的情绪放进问题的解决过程。哪怕是说“我很失望”,那也是对“这件事”很失望,而不是对他“整个人”很失望。
最后,自我践诺,相互监督
这是我个人认为相当有效的做法,但需要教师极大的决心和勇气。我在功内公开要求学生监督我的话语方式,不许学生有“语言污染”,首先从教师自己做起,师生相互监督。一旦承诺,就要自我践诺,允许第三方纠察、干预,学会向学生道歉。
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呵护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用鼓舞与赞扬的“绿色生态语言”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盎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们实现心理沟通,在每个孩子踏进学校的起点上,点燃自信自尊自强的明灯。
教育中的体罚现象已经大为好转,但作为一线教师,我不能不承认“语罚”现象的大量存在,其不啻为隐性伤害的软暴力。但教师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脾气。也需要发泄,有些话脱口而出,难免欠缺考虑,所以下面我想列举几种比较常见的“灰色语言”类型。并谈谈如何转化为“绿色生态”的话语方式。
一、杜绝侮辱型语言
典型话语:“蠢货!”、“白痴!”“你们笨得像猪啊。”……
侮辱型语言显然是对孩子自尊杀伤力最大的暴力语言,它毫无温情地对学生的某方面人格全盘否定、降低甚至践踏尊严。
绿色生态化:对于那些反复讲不通、讲不明、讲不听的孩子,谁者会有火气。与其侮辱他们解恨,不如换种委婉有趣的话语方式。“蠢货”改成“小傻瓜”,“疯子”改说“小淘气包”,半开玩笑半正经,孩子一笑,心知肚明。
二、转化歧视型语言
典型话语:“你刺狡辩了,肯定是你!”“你什么都不行!”……
歧视型语言,一方面是对问题学生的“偏见”,另一方面是对优秀生的“偏袒”。言下往往是以偏概全、“恨”屋及乌,不平等也不公正。
绿色生态化:避免标准不明的比较,不要一味的否定,要寻找闪光点。多用“虽然……但是……”、“如果……就……”的句式。比如“虽然你目前成绩不太理想,但是你是有潜力的。”
三、远离夸张型语言
典型话语:“考得太差劲了!”、“某某最让人讨厌!”……
教师只是逞了一时口舌之快,但传达的信息是夸张的厌恶和排斥,可以想象听者的心情会沮丧到何种程度,自尊心会受到多么大的伤害!
绿色生态化:果教师批评学生时能注意点技巧,就会显得婉转许多,所以“太差劲”说成“不太理想”。“最让人讨厌”改说“老师很想更喜欢你,不过……”。千万不要轻易用上“太”、“最”一类的程度副词。
四、消除威胁型语言
典型话语:“你再怎么样,我就要怎么样!”
它以恶狠狠地威胁宣告着教师的无奈,威胁内容五花八门,大多随口一说。无从履行。一开始可能还有效,但时日一长,学生免疫了,教师就加强威胁力度。
绿色生态化:教师要说到做到,那么做不到的“威胁”就三思再出口,我们可以说“你的字再这么难看,我就会请你重写一遍。”试想,如果你说“你下次再迟到,我就不要你来上学了”一类的话语,难道是叫学生辍学吗?
五、不用放弃型语言
典型话语:“你简直无可救药!”“随便你爱怎样就怎样,我没法教你了。”
放弃一个叫人头疼的学生,同样不是—个老师的权利。说说总行吧,可是被语言上抛弃的感觉容易让学生自暴自弃,失去上进的动力。
绿色生态化:这种“无可救药”的孩子确实是班里的沉重的“尾巴”,但对他们不能放弃要求,而是要降低要求,何必说“你什么也不用做,只要别给我添乱”的丧气话,可以倒过来说“今天你没有闯祸,老师真高兴啊”。
六、改换上纲上线型语言
典型话语:“你真没社会道德!”“你总是全班倒数,对得起你的父母吗?”
明明是学生私人的不良表现,却莫名其妙要戴上“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的高帽子,学生怎么承受得起。也难以激发其真正的自我教育。因为主题太大。
绿色生态化:从“最高级”回到“低级”起点。学生行为不良,那就是“你行为习惯不好”,成绩不高,那就是“对不起自己的辛苦学习”罢了。
实践中,我们应该记住并采用一些通用的策略。
首先,延时评价,控制情绪
我这里借用“延时评价”这个词汇,定义略有出入,指在当学生出现教师反感的状况时,教师应延时发表评价以及处理。侮辱型语言一般都出现在老师盛怒之下,如果一时不能控制住情绪,不如给自己一个缓冲,我们会发现“等一等再算账”和“三思而后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告知感受,将心比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和他人沟通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把自己当时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对待孩子也一样,我们很愤怒,那就告诉他们“老师现在很生气”,原因是什么,这样的表述更能让弦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学会将心比心。
再次,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
教师往往在遇到问题时,前愁旧恨齐上心头,新账老账一块算,结果越说越生气,以至于不可遏止。所以不要瞄意旁生枝节。或者把对个人喜恶的情绪放进问题的解决过程。哪怕是说“我很失望”,那也是对“这件事”很失望,而不是对他“整个人”很失望。
最后,自我践诺,相互监督
这是我个人认为相当有效的做法,但需要教师极大的决心和勇气。我在功内公开要求学生监督我的话语方式,不许学生有“语言污染”,首先从教师自己做起,师生相互监督。一旦承诺,就要自我践诺,允许第三方纠察、干预,学会向学生道歉。
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呵护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用鼓舞与赞扬的“绿色生态语言”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盎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们实现心理沟通,在每个孩子踏进学校的起点上,点燃自信自尊自强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