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开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将史籍资料运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一份份的史籍资料了解曾经辉煌的历史,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历史学科学习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史料教学;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提升
一、 引言
史籍资料是通向历史知识的桥梁。作为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在高中教学课堂上运用史籍资料,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感知历史长河中划过的璀璨时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与学生的合作探究,掌握學生的基本情况,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史料、学习史料、运用史料的历史学习方法,以达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二、 史料教学的意义
史料是教师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前对史料进行搜集,同时在探究史料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这样在教学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判断时,才能够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再者史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必要项,没有史料的历史课堂将会让学生感到无趣。对历史课堂而言,没有史籍资料就如同无源之水,学再多的历史都是纸上谈兵,仅仅是学习一个躯壳,没有真实内容可言。这样的学习不仅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反而容易耗尽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对提升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毫无帮助。
三、 史料教学对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影响
(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新课改的浪潮下,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历史学科作为能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科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要创造平等的师生关系,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对史籍资料的学习增强对历史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利用史籍资料的自主式学习,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探究,从史料入手,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而在史料的搜集上通常是先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的经历比较丰富,对历史学科的研究和学习时间也是比较长的,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搜集史料。而后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和方法,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上,按照学生学习的需求来搜集史料。
例如在高中历史必修三《汉字与书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搜集一些从新石器时代发展至今的文字图片,通过文字的演变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文字的发展规律,明确文字不断发展演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同时指导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平台,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搜集相关史料,共同探究文字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懂得去探索,学会为“为什么”去求解和寻求答案。
(二) 培养学生对史籍资料的分析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案例着手,让学生通过案例去学习和掌握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教师与学生通过搜集不同角度、具有不同看法的史籍资料,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阅读和查看不同的史籍资料,辨析史料,认知史料作者的意图,学会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增长了自己的见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对待事件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更趋向于完整,在对待问题的看法上面也会变得更加全面。
例如在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中的关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之间的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基于当时的背景下最好的观念是什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判断,通过课堂上的不断锻炼和学习,分析判断能力才能够得以提升。
(三) 培养学生的多角度分析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讲台作为自己传授知识的场地,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听着讲台上教师讲解的知识,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和交流几乎没有,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这样的课堂感到厌烦。很多学生对史籍资料又是比较感兴趣的。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强史料教学。
运用史籍资料的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能力的主要场合。围绕史籍资料,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教会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同时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也可以组织小组探究学习,让每个小组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在课堂上表述自己的历史认识。凡此种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多角度分析思维能力。
(四)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
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最好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化发挥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高中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是拥有自己想法的,教师在教学中绝不能再把学生当成小学生一样教学和传授学习的方法,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利用史籍资料,创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教师再根据当时的情境设定教学问题,让学生在当时的情境下或者置身于当事人的情境下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在《西学东渐》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营造出当时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认识到:基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日益加深的中国,为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为抵御外来侵略、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这样,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和更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更感兴趣,成为直接的受益者。
四、 结束语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堂的需求进行史料搜集,当然更应该引导学生独自搜集或合作收集,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与史料搜集能力。通过史料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潜能,明确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自己去探究和发现,并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力,增强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判断能力,努力提升学生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朱洪兵.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讨[J].成才之路,2014(34):41.
[2] 龚涛.浅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落实——以“身边史料”涵养实证精神的教学探索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7,30(10):31-34.
[3] 陈正桃.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7(7):223.
作者简介:叶泉伟,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安溪第六中学。
关键词:史料教学;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提升
一、 引言
史籍资料是通向历史知识的桥梁。作为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在高中教学课堂上运用史籍资料,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感知历史长河中划过的璀璨时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与学生的合作探究,掌握學生的基本情况,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史料、学习史料、运用史料的历史学习方法,以达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二、 史料教学的意义
史料是教师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前对史料进行搜集,同时在探究史料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这样在教学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判断时,才能够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再者史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必要项,没有史料的历史课堂将会让学生感到无趣。对历史课堂而言,没有史籍资料就如同无源之水,学再多的历史都是纸上谈兵,仅仅是学习一个躯壳,没有真实内容可言。这样的学习不仅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反而容易耗尽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对提升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毫无帮助。
三、 史料教学对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影响
(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新课改的浪潮下,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历史学科作为能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科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要创造平等的师生关系,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对史籍资料的学习增强对历史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利用史籍资料的自主式学习,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探究,从史料入手,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而在史料的搜集上通常是先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的经历比较丰富,对历史学科的研究和学习时间也是比较长的,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搜集史料。而后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和方法,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上,按照学生学习的需求来搜集史料。
例如在高中历史必修三《汉字与书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搜集一些从新石器时代发展至今的文字图片,通过文字的演变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文字的发展规律,明确文字不断发展演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同时指导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平台,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搜集相关史料,共同探究文字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懂得去探索,学会为“为什么”去求解和寻求答案。
(二) 培养学生对史籍资料的分析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案例着手,让学生通过案例去学习和掌握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教师与学生通过搜集不同角度、具有不同看法的史籍资料,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阅读和查看不同的史籍资料,辨析史料,认知史料作者的意图,学会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增长了自己的见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对待事件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更趋向于完整,在对待问题的看法上面也会变得更加全面。
例如在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中的关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之间的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基于当时的背景下最好的观念是什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判断,通过课堂上的不断锻炼和学习,分析判断能力才能够得以提升。
(三) 培养学生的多角度分析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讲台作为自己传授知识的场地,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听着讲台上教师讲解的知识,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和交流几乎没有,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这样的课堂感到厌烦。很多学生对史籍资料又是比较感兴趣的。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强史料教学。
运用史籍资料的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能力的主要场合。围绕史籍资料,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教会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同时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也可以组织小组探究学习,让每个小组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在课堂上表述自己的历史认识。凡此种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多角度分析思维能力。
(四)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
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最好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化发挥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高中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是拥有自己想法的,教师在教学中绝不能再把学生当成小学生一样教学和传授学习的方法,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利用史籍资料,创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教师再根据当时的情境设定教学问题,让学生在当时的情境下或者置身于当事人的情境下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在《西学东渐》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营造出当时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认识到:基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日益加深的中国,为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为抵御外来侵略、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这样,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和更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更感兴趣,成为直接的受益者。
四、 结束语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堂的需求进行史料搜集,当然更应该引导学生独自搜集或合作收集,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与史料搜集能力。通过史料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潜能,明确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自己去探究和发现,并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力,增强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判断能力,努力提升学生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朱洪兵.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讨[J].成才之路,2014(34):41.
[2] 龚涛.浅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落实——以“身边史料”涵养实证精神的教学探索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7,30(10):31-34.
[3] 陈正桃.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7(7):223.
作者简介:叶泉伟,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安溪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