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故事化教学,即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故事,以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不但可以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听故事,提高学生倾听和思考的能力;其次,讲故事,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演的能力;最后,写故事,提高学生想象和写作的能力。以故事为载体的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故事语文 听说读写 语文素养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强调: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因此,笔者认为,以故事为载体的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听故事,提高学生倾听和思考的能力。
听觉,是学生认知的重要感官之一。发展学生听力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重要举措。据科学调查研究发现,倾听故事对现代儿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听故事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倾听故事比阅读更有吸引力,更符合儿童的形象认知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
第二,听故事能促进阅读兴趣的提高。
第三,听故事能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提升。倾听的能力是学习阶段最重要的能力,提高听的能力,就能更好地发展学生读的能力、说的能力和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便有意识地采用故事化的教学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一年级之初的拼音教学中,笔者把26个拼音字母童话地称作拼音王国,每一个字母则为拼音宝宝,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便成了一个个具有趣味性的拼音故事。如在教学jqx与ü相拼去两点的规则时,笔者给小朋友们编了个故事:今天天气很好,小ü要去jqx家作客。叮叮叮,jqx开门后,看见小ü戴了一只漂亮的帽子,而自己却没有,于是便哭了起来。小ü看到后,连忙摘下头上的帽子,这时,jqx才逐个开心地和小ü握手拥抱。学生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忽而悲忽而喜,仿佛在课堂上进入那个他们熟悉的童话世界,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做到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生更热衷于编简单的故事记忆知识的方法,这即是故事化教学的奇妙之处。
二、讲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演能力。
学生喜欢听故事,同样喜欢讲故事。讲故事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讲故事,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均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借讲故事为契机,进行人文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讲故事还能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平日,笔者会要求学生复述自己课堂故事或自己课后所看的课外故事,所以他们在听课或自主阅读时会格外认真,并且边听边看边筛选那些对自己复述有益的信息,進而加工、组织,用上自己丰富的表情语言和动作语言,声色并茂地展现故事。对于故事讲得新颖特别、有声有色的学生,笔者还会给他们适当的表扬与鼓励。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课后自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更为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开展形式多样的讲故事比赛,如故事大王评比、故事擂台赛、午后广播故事、绘本剧演故事及每月主题故事秀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故事呈现方式,让学生置身一个故事的童年,在故事中学习,在故事中成长。
三、写故事,点亮学生的想象和提高写作能力。
著名童话作家洪汛涛曾说:“要开发少年儿童幻想智力,提倡孩子们写童话——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规定,是社会向我们提出的规定。”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以童话为形式的故事写作练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及书面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一定基础的故事阅读,学生利用爱想象与幻想的特质,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一年级下学期,笔者已开始指导学生课后自己写故事,如续写故事的开头或经过抑或结果,可以看图编故事,可以把几个词语串联起来写故事,还可以填空的形式发挥想象写故事。
学生写得丰富多彩,让笔者领略到属于儿童天真可爱的想象。经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明显提升。同时,在写作中遇到不会写的生字,学生通过加拼音或查字典的方式,使他们的拼音基础和识字能力都得到提升,得到家长和学校的肯定。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成长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现实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成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一直都是笔者的教学目标,以故事为载体的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同时,在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样得到滋润,找到自己行动的榜样,学会许多美好的人格品质,实现语文人文性的追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巧用故事,让它成为孩子们心中一朵朵悄然绽放,芳香四溢的花,沁人心脾。
参考文献:
[1]安桂清,顾薇.论故事的教育价值[J].当代教育科学,2007(2):3-4,9.
[2]李振村.好的语文,一定要有好的故事.语文建设,2011(Z1).
[3]宫艳丽.童话与小学语文教育.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3).
关键词: 故事语文 听说读写 语文素养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强调: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因此,笔者认为,以故事为载体的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听故事,提高学生倾听和思考的能力。
听觉,是学生认知的重要感官之一。发展学生听力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重要举措。据科学调查研究发现,倾听故事对现代儿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听故事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倾听故事比阅读更有吸引力,更符合儿童的形象认知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
第二,听故事能促进阅读兴趣的提高。
第三,听故事能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提升。倾听的能力是学习阶段最重要的能力,提高听的能力,就能更好地发展学生读的能力、说的能力和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便有意识地采用故事化的教学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一年级之初的拼音教学中,笔者把26个拼音字母童话地称作拼音王国,每一个字母则为拼音宝宝,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便成了一个个具有趣味性的拼音故事。如在教学jqx与ü相拼去两点的规则时,笔者给小朋友们编了个故事:今天天气很好,小ü要去jqx家作客。叮叮叮,jqx开门后,看见小ü戴了一只漂亮的帽子,而自己却没有,于是便哭了起来。小ü看到后,连忙摘下头上的帽子,这时,jqx才逐个开心地和小ü握手拥抱。学生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忽而悲忽而喜,仿佛在课堂上进入那个他们熟悉的童话世界,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做到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生更热衷于编简单的故事记忆知识的方法,这即是故事化教学的奇妙之处。
二、讲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演能力。
学生喜欢听故事,同样喜欢讲故事。讲故事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讲故事,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均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借讲故事为契机,进行人文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讲故事还能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平日,笔者会要求学生复述自己课堂故事或自己课后所看的课外故事,所以他们在听课或自主阅读时会格外认真,并且边听边看边筛选那些对自己复述有益的信息,進而加工、组织,用上自己丰富的表情语言和动作语言,声色并茂地展现故事。对于故事讲得新颖特别、有声有色的学生,笔者还会给他们适当的表扬与鼓励。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课后自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更为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开展形式多样的讲故事比赛,如故事大王评比、故事擂台赛、午后广播故事、绘本剧演故事及每月主题故事秀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故事呈现方式,让学生置身一个故事的童年,在故事中学习,在故事中成长。
三、写故事,点亮学生的想象和提高写作能力。
著名童话作家洪汛涛曾说:“要开发少年儿童幻想智力,提倡孩子们写童话——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规定,是社会向我们提出的规定。”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以童话为形式的故事写作练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及书面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一定基础的故事阅读,学生利用爱想象与幻想的特质,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一年级下学期,笔者已开始指导学生课后自己写故事,如续写故事的开头或经过抑或结果,可以看图编故事,可以把几个词语串联起来写故事,还可以填空的形式发挥想象写故事。
学生写得丰富多彩,让笔者领略到属于儿童天真可爱的想象。经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明显提升。同时,在写作中遇到不会写的生字,学生通过加拼音或查字典的方式,使他们的拼音基础和识字能力都得到提升,得到家长和学校的肯定。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成长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现实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成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一直都是笔者的教学目标,以故事为载体的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同时,在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样得到滋润,找到自己行动的榜样,学会许多美好的人格品质,实现语文人文性的追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巧用故事,让它成为孩子们心中一朵朵悄然绽放,芳香四溢的花,沁人心脾。
参考文献:
[1]安桂清,顾薇.论故事的教育价值[J].当代教育科学,2007(2):3-4,9.
[2]李振村.好的语文,一定要有好的故事.语文建设,2011(Z1).
[3]宫艳丽.童话与小学语文教育.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