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师资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教师评价。学生的成绩是对教师进行评价所依据的指标重要的一环。这一依据同样适用于体育教师。
[关键词]教师评价 学生成绩 指标 体育老师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2-0117-01
实际上,运用学生成绩进行教师评价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中小学就已广泛运用这种方法。其他国中小学亦早已有之。而学生的体育成绩的好坏同样决定的着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那时正值测验运动方兴未艾,因此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对使用标准化测验来测量学生学业进步的可靠性深信不疑。那么出现的以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方法,被教师评价者门认为可以使用标准化的测验来检验教师教学效果。Lancelot和Barr对这种评价方法作了充分肯定。并在其1935年的研究报告《教学效果的评价》中通过实验研究进行了论证。此后开始,学生成绩慢慢成为判断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时至今日国内的绝大部分中小学仍采用相同的方法以学生成绩来评定老师的业绩,比如该班学生体育达标率等……,并将其与老师的职称评定、奖惩以及工资待遇等相联系,用此激励教师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这种评价方法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正反两方面效应。下面就此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一、使用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效应
虽然在实践中广泛使用学生的成绩对教师的业绩进行评定,但是也存在一正一反两方面效应。具体来说,正面效应表现为:
第一、這种方法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具有激励作用,改变了“教好教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能够去除“吃皇粮”、“端铁饭碗”等不思进取的思想,有利于鞭策落后,鼓励先进。
第二、这个方法为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提供了必要条件。因为学生的成绩是完全可以量化的,是真实存在的有目共睹的硬指标,用此为依据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评价者的主观因素造成的评价结果误差。
第三,这个方法存在约束引导作用,既能够促进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上,杜绝消极怠工现象。特别是一些教师把教学工作作为“第二职业”:尤其是像体育课这样的副科课程,教师们忙于“捞文凭”,皆因为学历、文凭、职称评定、级别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在现阶段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使用学生成绩来对教师进行评价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诚然,单单这种方法也存在相当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
第一,这种方法容易产生误解,导致某些学校把“学生的成绩”片面认为是“学生考试成绩”, 过分看重分数,甚至仅局限于“文化课”、“考试课”成绩,过于偏重于某些学科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体育课最受到影响,经常性的被主科课占用这很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导致最后升学体测时大量作假,整体生源身体素质下降。
第二,学生只注重成绩高低的竞争的话,很可能影响校际间、班级间、教师间、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按照总结的系统论示,各组成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不等于总整体功能,因为这里还存在着整体功能优化这一问题。特别是学校内最重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若是单纯为了争成绩、争名次而搞人为的“闭门造车”,就非常不利于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第三,一味使用这种方法有可能引起教师的不公平感,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当然也包含体育教师。心理学上称为“付出酬偿”的理论也叫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1967年提出的。亚当斯曾指出,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自己所得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相对报酬的影响。由于体育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这就要求无论哪门课程的教师不仅要付出脑力、体力,还要付出精力,每位教师付出的量很难用数量化统计结果来表示。另外重要的一点,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和难点,如体育每个人的天生身体状况就不同,这就可能导致同样的成绩包含不同的劳动付出。单单在这种情况下,仅用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业绩,是不能完全体现出公正性和客观性的,会有失偏颇,致使一些教师产生失衡感。
二、相关建议
综上所述,为趋利避害,在运用学生成绩含体育成绩时对教师业绩进行评定时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第一,学生成绩的可据性即效度,是根据学生成绩所作出的推断是否正确和适当的问题。效度的定义是:要求学生的成绩一定是通过教学过程中获得的,那些受一般智力水平和校外学习影响的测验成绩,不能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依据。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师评价专家Millman教授认为:“不能用学术性测验以及一般的智力或能力测验的分数来评价一名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好坏或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时,必须测验的内容反映教学内容。尽管在体育测试方面的方式要灵活多样,既要考察学生理解、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还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测试的内容必须要围绕《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为依据,为此,要认真编排测试内容,兼顾测试的覆盖率和区分度。
第二,学生成绩和可靠性即信度,是学生成绩是否反映了真实的情况的问题。信度要求增强测试的组织和管理,严格按规定办事,严明纪律,避免弄虚作假。此外,要把测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不要把某一、二次的或个别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依据,要运用多种方式和途径获得可靠的、全面的学生成绩。避免以偏概全。
第三,评价力争客观公正,应采用相对性原则。使用学生成绩进行评价时应考虑各种因素,如学科的特点、教学的条件、原有的基础等,力求客观公正。如体育课中体育成绩提高相对比较难,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进行训练。因为身体素质不能单靠课堂上几十分钟的练习,课后的指导、学生勤加练习极为重要。还有例如各个学校办学条件不同,有的因缺乏设备仪器,物理和化学实验教师大多只能是“纸上谈兵”,势必大幅影响教学效果。不尽相同素质的生源也会影响最终成绩。科学已经证实人类是存在遗传身体素质差异和智力水平的高低的,教师教育并不是包治百病的。正如社米尔曼所说:“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教师,如果面对低能的、毫无学习动机的学生、极差的学习环境以及与教学目标大相径庭的学生成绩,那他们也会一筹莫展。”因而教师的付出与其收获的并不完全成正比的,大量重点学校教学成绩优异不得不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占了优秀的生源。所以,要全面认真分析学生成绩,不能只看成绩的绝对值,而要关注相对值,相对于过去、相对于在同等条件的对比方,用此来判别教师的教学效果。
第四,应将这种评价方法运用于形成性评价。一般来说,评价可分为两种: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后者是一种动态评价,是协助教师了解其教学状况,并且及时进行调整的评价,起调控作用;前者则为阶段性、总结性的评价,对教师一段时期内的工作作出评价,检测教师是否具有教育教学学能力。而评价的目的不光是是为了鉴别和评判,用著名教育评论专家斯塔弗尔比姆的话说:“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当下,我们大多数学校把使用学生成绩对教师局限在终结性评价,作为晋级、奖励、评职的根据。实际上,形成性评价更显的重要,通过学生的成绩掌握教师的教学进度是否适合,教学方法是否奏效,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方便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第五,要注重全面性。这里的全面涵盖测试成绩为所有学生的成绩,评价则是评价所有的老师,测试内容是包含德、智、体等的全方位测试。针对不同学科特点,制订不尽相同的测评方式,力征使测评方法更具有科学性并符合实际。所有科目的教师受这一测评方法的激励,齐抓共管,共同发展。
结合以上所说的,单纯使用学生的运动成绩评价体育教师不是简单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严肃认真地研究,以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改进教学,和素质教育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
参考资料
[1] 布卢姆.教育评价.邱渊、王钢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 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 王宇光.美国中小学如何运用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外国教育研究,1989年第2期.
[关键词]教师评价 学生成绩 指标 体育老师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2-0117-01
实际上,运用学生成绩进行教师评价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中小学就已广泛运用这种方法。其他国中小学亦早已有之。而学生的体育成绩的好坏同样决定的着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那时正值测验运动方兴未艾,因此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对使用标准化测验来测量学生学业进步的可靠性深信不疑。那么出现的以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方法,被教师评价者门认为可以使用标准化的测验来检验教师教学效果。Lancelot和Barr对这种评价方法作了充分肯定。并在其1935年的研究报告《教学效果的评价》中通过实验研究进行了论证。此后开始,学生成绩慢慢成为判断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时至今日国内的绝大部分中小学仍采用相同的方法以学生成绩来评定老师的业绩,比如该班学生体育达标率等……,并将其与老师的职称评定、奖惩以及工资待遇等相联系,用此激励教师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这种评价方法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正反两方面效应。下面就此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一、使用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效应
虽然在实践中广泛使用学生的成绩对教师的业绩进行评定,但是也存在一正一反两方面效应。具体来说,正面效应表现为:
第一、這种方法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具有激励作用,改变了“教好教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能够去除“吃皇粮”、“端铁饭碗”等不思进取的思想,有利于鞭策落后,鼓励先进。
第二、这个方法为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提供了必要条件。因为学生的成绩是完全可以量化的,是真实存在的有目共睹的硬指标,用此为依据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评价者的主观因素造成的评价结果误差。
第三,这个方法存在约束引导作用,既能够促进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上,杜绝消极怠工现象。特别是一些教师把教学工作作为“第二职业”:尤其是像体育课这样的副科课程,教师们忙于“捞文凭”,皆因为学历、文凭、职称评定、级别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在现阶段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使用学生成绩来对教师进行评价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诚然,单单这种方法也存在相当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
第一,这种方法容易产生误解,导致某些学校把“学生的成绩”片面认为是“学生考试成绩”, 过分看重分数,甚至仅局限于“文化课”、“考试课”成绩,过于偏重于某些学科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体育课最受到影响,经常性的被主科课占用这很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导致最后升学体测时大量作假,整体生源身体素质下降。
第二,学生只注重成绩高低的竞争的话,很可能影响校际间、班级间、教师间、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按照总结的系统论示,各组成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不等于总整体功能,因为这里还存在着整体功能优化这一问题。特别是学校内最重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若是单纯为了争成绩、争名次而搞人为的“闭门造车”,就非常不利于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第三,一味使用这种方法有可能引起教师的不公平感,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当然也包含体育教师。心理学上称为“付出酬偿”的理论也叫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1967年提出的。亚当斯曾指出,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自己所得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相对报酬的影响。由于体育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这就要求无论哪门课程的教师不仅要付出脑力、体力,还要付出精力,每位教师付出的量很难用数量化统计结果来表示。另外重要的一点,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和难点,如体育每个人的天生身体状况就不同,这就可能导致同样的成绩包含不同的劳动付出。单单在这种情况下,仅用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业绩,是不能完全体现出公正性和客观性的,会有失偏颇,致使一些教师产生失衡感。
二、相关建议
综上所述,为趋利避害,在运用学生成绩含体育成绩时对教师业绩进行评定时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第一,学生成绩的可据性即效度,是根据学生成绩所作出的推断是否正确和适当的问题。效度的定义是:要求学生的成绩一定是通过教学过程中获得的,那些受一般智力水平和校外学习影响的测验成绩,不能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依据。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师评价专家Millman教授认为:“不能用学术性测验以及一般的智力或能力测验的分数来评价一名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好坏或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时,必须测验的内容反映教学内容。尽管在体育测试方面的方式要灵活多样,既要考察学生理解、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还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测试的内容必须要围绕《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为依据,为此,要认真编排测试内容,兼顾测试的覆盖率和区分度。
第二,学生成绩和可靠性即信度,是学生成绩是否反映了真实的情况的问题。信度要求增强测试的组织和管理,严格按规定办事,严明纪律,避免弄虚作假。此外,要把测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不要把某一、二次的或个别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依据,要运用多种方式和途径获得可靠的、全面的学生成绩。避免以偏概全。
第三,评价力争客观公正,应采用相对性原则。使用学生成绩进行评价时应考虑各种因素,如学科的特点、教学的条件、原有的基础等,力求客观公正。如体育课中体育成绩提高相对比较难,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进行训练。因为身体素质不能单靠课堂上几十分钟的练习,课后的指导、学生勤加练习极为重要。还有例如各个学校办学条件不同,有的因缺乏设备仪器,物理和化学实验教师大多只能是“纸上谈兵”,势必大幅影响教学效果。不尽相同素质的生源也会影响最终成绩。科学已经证实人类是存在遗传身体素质差异和智力水平的高低的,教师教育并不是包治百病的。正如社米尔曼所说:“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教师,如果面对低能的、毫无学习动机的学生、极差的学习环境以及与教学目标大相径庭的学生成绩,那他们也会一筹莫展。”因而教师的付出与其收获的并不完全成正比的,大量重点学校教学成绩优异不得不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占了优秀的生源。所以,要全面认真分析学生成绩,不能只看成绩的绝对值,而要关注相对值,相对于过去、相对于在同等条件的对比方,用此来判别教师的教学效果。
第四,应将这种评价方法运用于形成性评价。一般来说,评价可分为两种: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后者是一种动态评价,是协助教师了解其教学状况,并且及时进行调整的评价,起调控作用;前者则为阶段性、总结性的评价,对教师一段时期内的工作作出评价,检测教师是否具有教育教学学能力。而评价的目的不光是是为了鉴别和评判,用著名教育评论专家斯塔弗尔比姆的话说:“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当下,我们大多数学校把使用学生成绩对教师局限在终结性评价,作为晋级、奖励、评职的根据。实际上,形成性评价更显的重要,通过学生的成绩掌握教师的教学进度是否适合,教学方法是否奏效,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方便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第五,要注重全面性。这里的全面涵盖测试成绩为所有学生的成绩,评价则是评价所有的老师,测试内容是包含德、智、体等的全方位测试。针对不同学科特点,制订不尽相同的测评方式,力征使测评方法更具有科学性并符合实际。所有科目的教师受这一测评方法的激励,齐抓共管,共同发展。
结合以上所说的,单纯使用学生的运动成绩评价体育教师不是简单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严肃认真地研究,以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改进教学,和素质教育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
参考资料
[1] 布卢姆.教育评价.邱渊、王钢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 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 王宇光.美国中小学如何运用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外国教育研究,198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