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问句的历时探讨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关于反复问句的界定和归属,吕叔湘①(1985)、柳士镇(1992)、邵敬敏(1996)②等有不同的见解。在这里我们同意柳士镇(1992)的说法,即“反复问句是兼从正反方面提问的一种疑问句,它实际上也是一种选择问句。不过这种句式中并列的两项恰为肯定与否定的互相对立,所以通常又另称为反复问句。”
  
  一、反复问句的句式
  
  反复问句的句式虽然各家的分类标准不同,但是大致的内容差不多。现代汉语最常见的反复问句式有两种:一是“VP不VP”(去不去),二是“VP没有”(去了没有)。从古代到现代,反复问句的句式经历了许多形式的变化,但是基本形式没有改变,那就是“VP—Neg—VP”式和“VP—Neg”③式。
  
  二、反复问句的历时探讨
  
  (一)反复问句的起源
  “VP—Neg”式是汉语反复问句的主要格式,早在先秦古汉语中就已存在。刘子瑜(1998)认为,目前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反复问句始见于西周中期的五祀卫鼎铭文,以后一直使用到现代汉语中。
  关于“VP不VP”句式出现的时代,朱德熙(1991)认为“在时代可以确定为秦代或战国末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里已经多次出现这种句式”,“云梦秦简是目前知道的最早的使用“VP—Neg-VP”及其特殊形式“VO—Neg—V”的文献”。刘子瑜(1998)也认证了此观点。
  但“VP不VP”式反复问句有个特殊情况,如朱德熙所说,“奇怪的是,秦简以后这种句式突然在文献中消失,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连一点痕迹也看不到。”同时,刘子瑜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对于这个问题,当时朱德熙作了“方言说”这个猜测,他说,“这个现象恐怕只能这样解释:云梦秦简反映的是当时的一种西北方言。由于传世文献大都是用标准语写成的,方言,特别是方言句法,很少有机会得到反映。”
  一种语言现象在绝迹几千年后突然又冒出来,这是不符合语言发展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的。朱德熙(1985)的“方言说”是一种值得参考的观点。这个观点也只是一种猜测,没有可靠的和确凿的事实例证来支持他的观点,因此从方言的角度来解释不能完全令人满意。刘子瑜(1994)认为这可能与文献的口语化程度有关。“VO—Neg—V”是一种口语化句式,往往出现于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文献中,特别是对话体中。
  他们的观点究竟孰是孰非,不能定论。倒是何亚南(2004)给了我们一个启发。他说,从根本上说“VP不VP”和“VP不”两种句式主要只是省略成分多少的不同。在人们求简的心理驱使下,“VP不”被大量运用是有其合理依据的,对于书面语来说就更是这样。当然,在表述力求精确或不嫌繁复的情况下,“VP不VP”被采用也是可能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VP不VP”句式的出现,似乎也可解释为法律文件为表述精确而采用的一种特殊句式。
  
  (二)反复问句在中古时期的发展
  遇笑容、曹广顺(2002)说,中古文献中的“VP不”可以分成不含副词(“VP不”)和含副词(AdvVP不④)的两类。
  1.“VP—Neg”式
  在先秦文献中能找到极少数用例,汉以后渐多。汉代至六朝,这种格式成为主要形式,因为中古这一时期的“VP不VP”消失了。这一时期从句末的否定词来看,它依然继承了古代汉语的否定词,即“否、不、未、无”等,主要是以“不”为主。“VP不”大量使用是在中古时期,其关键变化也出现或萌芽于中古时期。
  2.“AdvVP不”
  中古文献中大量出现的“AdvVP不”中的“Adv”可以称之为疑问语气副词,从后汉到隋,句式中的“Adv”有“宁、颇、岂、叵”等几个,以后还有“可”。这种疑问语气副词是疑问副词产生的一个中间阶段。它们的前身,一般都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反诘的语气副词,在反诘语气消失之后,开始用在是非问句中,中古进入“VP不”式反复问句,最后再发展出“AdvVP”式中的疑问副词,成为汉语疑问句构成的要素之一。疑问副词的出现是在中古晚期到近代前期,“AdvVP”式较多使用,并在方言中与“VP不VP”形成互补分布是宋代以后的事。
  3.这一个时期还有一个重要的现象,那就是“VP—Neg”式反复问句中的否定词已经开始虚化了,但是还不明显。何亚南(2004)提出了四条判断句末语气词虚化的标准,对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反复问句在近代汉语的发展
  1.唐五代时期
  如朱德熙(1991)所说,“VP不VP”类句式在“沉睡”了近千年之后,又在这一时期“冒”出来了。刘子瑜(1994)通过对敦煌变文的研究对这种句式得出了新的结论。由于变文是唐五代时期民间说唱文学的话本,口语化程度自然较高。从出现情况看,绝大多数“VP—Neg-VP”都出现在问答形式的语境中,与睡虎地秦简中出现的语境大体一致,更可证明“VP—Neg-VP”的出现与文体的口语化密切相关。
  刘子瑜(1994)还将变文中的“VP—Neg”“VP—Neg-VP”与秦汉文献中的同类用例相比较,发现句型基本无变化,大多为“V(O)”和“V不V”结构。但变文中已经出现了用“无”“摩”收尾的“VP—Neg”,且个别的“否”“不”“无”还虚化成了表是非问的语气词,这又表明变文时代反复问句已经出现分化,较之前代有了变化发展。就句末的否定词来看,近代汉语的反复问句经历了一些变化,由古汉语的“否、不、未、无”逐渐转为近代汉语的“不曾、未曾、没有”,也即“不曾”等逐渐代替了“否、不、未、无”,进入“VP—Neg”的框架。
  在唐五代时期,“VP不VP”的形式已较为完备,除已有的在秦墓竹简的两类(“VP—Neg-VP”及其特殊形式“VO—Neg—V”)外,《祖堂集》中已见到“VO不VO”的用例,不过出现频率还不高。
  这一个时期还有一个重要的现象。那就是,“VP—Neg”式反复问句末的否定词的虚化趋势愈加明显了,从而促使了同语气词“无”功能相同的语气词“麽”的产生。并且,晚唐五代时期“麽、麼、摩”已经相当普遍,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这种虚化仍然在持续进行。
  2.宋元时期
  宋代反复问句式继承唐五代而又有自身的特点。从整体上看,我们倾向于将这一时期视为近代汉语反复问句系统向现代反复问句系统发展的过渡阶段。
  这一时期的总体特点就是:①“VP—Neg”是反复问句的主要格式,但相对于唐五代时期已经有所下降;②宋元时期,“VP—Neg-VP”较唐五代而言,比重上升,而且表达的形式多样。
  这一时期的新的反复问句句式也产生了。据刘坚、江蓝生(1992)研究,唐五代和宋代“可”常与“能”、“是”搭配,表推度询问。但是到了宋元时期,“可VP式”的反复问句已经萌芽了,但是例子仍然少见,并且出现这种句式的文献也不均匀,大多出现在诗词和禅宗文献里。
  3.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反复问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就是,以“不曾”“不是”“没有”等双音节否定词为主流。清代时,“VP没有”已经占了该反复问句的绝对优势。与此同时,“VP—Neg-VP”明显发达,超过“VP—Neg”而成为主流,从而接近现代汉语的反复问句系统。可以说“VP—Neg-VP”句式特别是“V不V”式应该是一种明确简练的句式,然后,它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之后,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现代汉语的格式。
  (四)反复问句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正如前文所说,现代汉语反复问句“V没有”和“V不V”成为反复问句的主流格式。可以说这两种句式是前朝反复问句反复简练精简的结果,也是事实证明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句式。
  
  注释:
  ①本文为了行文简洁起见,在引述前修时贤的专著和论文时,一概不称呼先生。
  ②具体参看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③在这里,本文为了叙述方便,用“VP”代表动词性成分;用“Neg”代表否定词;用“O”代表动词的宾语。
  ④在这里Adv为副词。
  
  参考文献:
  [1]冯春田.秦墓竹简选择问句分析[J].语文研究,1987,(1).
  [2]何亚南.《三国志》和裴注句法专题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刘坚 江蓝生.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4]刘子瑜.敦煌变文中的选择问句[J].古汉语研究,1994,(4).
  [5]刘子瑜.汉语反复问句的历史发展[A].古汉语语法论文集[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
  [6]太田辰夫.中古(魏晋南北朝)汉语的特殊疑问形式[J].中国语文,1987,( 6) .
  [7]吴福祥.从“VP—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谈语气词“麽”的产生[J].中国语文,1997,(1).
  [8]遇笑容 曹广顺.中古汉语中“VP不”式疑问句[A].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9]朱德熙.“V—Neg—VO” 与“VO—Neg—V”两种反复问句在汉语方言里的分布[J].中国语文,1991,(5).
  
  (王德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士广,山东省临沂市沂南一中)
其他文献
通过鼻窦内窥镜术后鼻腔粘连42例分析及其处理,认为以ND:YAG激光进行粘连分离,治愈率较高.使用YAG激光有以下优点:术后不出血,疼痛经、反应轻,可同时处理引起粘连的相关因素。
“内部形式”作为语言学术语,最早是由19世纪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在其代表作《论爪哇岛上的卡维语》的导论《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的影响》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语言这一完全内在的、纯智力的方面,决定了它的本质,这个方面也即语言创造力量对语音形式的运用(Gebranch)……”“语言的内部规律实际上正是语言创造过程中精神活动所循的轨迹”,“概念的指称和词语接合(Redefügung)的规律
摘 要:古人在遇到瘟疫等疾病时,总认为有疫鬼在作怪,便举行儺祭,驱赶疫鬼。于是“儺”成为中国古老的驱逐疫鬼、祈求平安的仪式。儺如何成为这种文化事象的代名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汉字的表意特征及儺祭的一些内容,着重考察了“難”“儺”的关系,及“儺”字的起源、变化和发展脉络。  关键词:儺 難 驱疫    一、“儺”本字的争议    关于儺的本字,说法不一,主要有如下两种观点:  (一)认为本字
期刊
牛海绵样脑病(BSE)是动物传染性海绵样脑病(TSE)中的一种,潜伏期2~6年,临床上常表现出神经紧张、不安、恐惧,具有攻击性,BSE病牛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多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用SAF
本文通过对云南傣族大学生的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上的共性特点和差异性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新时期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制定、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为处在既要维护本民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的应用也迅速扩大到许多领域,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就如何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实践环节三方面对"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