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是人间最美的语言,爱是人类最高尚的情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生活中,一个亲切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都在传递着爱的真谛,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笔者观察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关爱意识、关爱情感的表象,了解幼儿个体间“关爱”品质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找出改进措施。
任性:独生子女的习惯表现
活动《小熊过桥》中,开头部分我告诉孩子们:“小熊要去奶奶家,要经过一座独木桥,小熊很害怕,他走不过这座独木桥,谁会帮助他?”多多说:“河马先生帮助它!”小朱说:“反正我不会帮它,我自己也害怕!”延伸表演环节,教师准备两根绳子做“桥”,请幼儿合作表演,小朱和雨馨一组。当雨馨唱到:“小朱、小朱快快来,快来帮我渡过桥!”轮到小朱,他的表现和刚才一样:“不要,我才不帮你呢!哼!”小朋友开始嘲笑小朱,都不帮好朋友!
小朱,平日里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但性格上确实有些任性。他的表现其实反映了一部分独生子女的状况,自我为中心。把父母对自己的爱当作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对父母、对身边的伙伴、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情感冷漠。如有的幼儿看到别的孩子摔倒,不但不去扶,还去嘲笑。还有的幼儿争抢玩具、不谦让等。这类孩子习惯于依赖,同伴交流也不多,形成孤立的个性。
增强学生的关爱意识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式有几种。
第一,爱也需要“勇敢”——突出歌曲主题。勇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情感。活动中,教师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在歌曲第一段中,小熊遇到困难的歌词中,教师表现了害怕的情绪,并请幼儿说一说遇到困难怎么办?在说一说中幼儿形成比较稳定的与社会相适应的良好的坚强品质。很多幼儿说,想办法过去,不要害怕!有了勇敢的萌芽,才会激发孩子去关心、帮助别人。老师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使他们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适应的情感。
第二,有“条件”的爱——教学策略机智。幼儿的交往分同伴间的交往和与成人交往,我为幼儿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交往的空间。特别是游戏中的交往,通过游戏,加强幼儿间的交往和合作行为,例如:教师在做“熊妈妈”时,会去帮助自己的“孩子”,把它抱过桥等,充分体现出孩子在感受成人关爱的同时,表现出对别人的关爱。另外就是交往中的分享,通过交往,幼儿感到在被爱的同时,也要去爱,让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欢乐和别人共享,使大家共同欢乐。
第三,观察实录二:“不要和你拉手”。音乐活动《拉拉勾》中,孩子们快乐地唱着、动着。教师先请幼儿自己边唱边表演,过渡到合作表演。沛毅和坤坤一组,沛毅开心地伸出手指,做拉勾状对着坤坤。坤坤却把头一扭,“我不要和你一组,我要自己做!”。沛毅仍伸出手指,向坤坤示好一起合作,坤坤态度依旧。这时,沛毅看着我,向我“求助”,我走到坤坤身边,摸着他的头,温柔地看着他。
激发学生的关爱情感
由于当今社会环境的浮躁,溺爱成为家庭教育的主旋律,促使孩子们在与同伴一起学习、生活、以及各种游戏交往中,常常会出现不懂得相互谦让、合作和商量的严重问题,这就是关爱情感缺乏的表现。在音乐活动中,孩子不懂与同伴互爱的情况,因此,深入挖掘音乐活动各环节中的教育因素,巧妙运用多种音乐形式,有目的、有意识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培养幼儿的关爱品质。
解决这种问题的措施有几种。
第一,情感激发——爱的情意在滋长。首先,老师用自己的关爱去感染幼儿,使他们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适应的情感。如:本次活动中,教师经常问幼儿有哪里不清楚,并及时鼓励幼儿。有意识地为幼儿鼓掌、加油,自然流露出对孩子们的关爱。并且请幼儿间相互帮助、合作,进行表演。在合唱的时候照顾到旁边的伙伴,节奏一致,随乐歌唱。
第二,情感空间——爱的条件在创造。活动中,教师创设交往的条件。幼儿的交往分同伴间的交往和与成人交往。我为幼儿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交往的空间。特别是表演中的交往,通过“拉勾”游戏,加强幼儿间的交往和合作行为,“你也生气了,我也生气了”,体现了幼儿间的小情绪。“拉拉勾,我们又做好朋友呀!”充分体现出孩子在感受关爱时,表现出对别人的关爱懂得分享。
第三,情感体验——爱的激情在迸发。本次活动,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学习、体验关爱。在游戏中,体验关心别人,为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引起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要。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可以唤起孩子相应的情感,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创设情境表演“好朋友拉拉勾”让幼儿懂得,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
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是所有高尚品质和美好道德的核心。通过教育把孩子从自然人培养成为懂得爱、珍惜爱、有爱心、乐于关心他人、拥有健全的人格的人。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颗关爱之心!
【此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艺术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2011/02/6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
任性:独生子女的习惯表现
活动《小熊过桥》中,开头部分我告诉孩子们:“小熊要去奶奶家,要经过一座独木桥,小熊很害怕,他走不过这座独木桥,谁会帮助他?”多多说:“河马先生帮助它!”小朱说:“反正我不会帮它,我自己也害怕!”延伸表演环节,教师准备两根绳子做“桥”,请幼儿合作表演,小朱和雨馨一组。当雨馨唱到:“小朱、小朱快快来,快来帮我渡过桥!”轮到小朱,他的表现和刚才一样:“不要,我才不帮你呢!哼!”小朋友开始嘲笑小朱,都不帮好朋友!
小朱,平日里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但性格上确实有些任性。他的表现其实反映了一部分独生子女的状况,自我为中心。把父母对自己的爱当作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对父母、对身边的伙伴、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情感冷漠。如有的幼儿看到别的孩子摔倒,不但不去扶,还去嘲笑。还有的幼儿争抢玩具、不谦让等。这类孩子习惯于依赖,同伴交流也不多,形成孤立的个性。
增强学生的关爱意识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式有几种。
第一,爱也需要“勇敢”——突出歌曲主题。勇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情感。活动中,教师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在歌曲第一段中,小熊遇到困难的歌词中,教师表现了害怕的情绪,并请幼儿说一说遇到困难怎么办?在说一说中幼儿形成比较稳定的与社会相适应的良好的坚强品质。很多幼儿说,想办法过去,不要害怕!有了勇敢的萌芽,才会激发孩子去关心、帮助别人。老师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使他们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适应的情感。
第二,有“条件”的爱——教学策略机智。幼儿的交往分同伴间的交往和与成人交往,我为幼儿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交往的空间。特别是游戏中的交往,通过游戏,加强幼儿间的交往和合作行为,例如:教师在做“熊妈妈”时,会去帮助自己的“孩子”,把它抱过桥等,充分体现出孩子在感受成人关爱的同时,表现出对别人的关爱。另外就是交往中的分享,通过交往,幼儿感到在被爱的同时,也要去爱,让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欢乐和别人共享,使大家共同欢乐。
第三,观察实录二:“不要和你拉手”。音乐活动《拉拉勾》中,孩子们快乐地唱着、动着。教师先请幼儿自己边唱边表演,过渡到合作表演。沛毅和坤坤一组,沛毅开心地伸出手指,做拉勾状对着坤坤。坤坤却把头一扭,“我不要和你一组,我要自己做!”。沛毅仍伸出手指,向坤坤示好一起合作,坤坤态度依旧。这时,沛毅看着我,向我“求助”,我走到坤坤身边,摸着他的头,温柔地看着他。
激发学生的关爱情感
由于当今社会环境的浮躁,溺爱成为家庭教育的主旋律,促使孩子们在与同伴一起学习、生活、以及各种游戏交往中,常常会出现不懂得相互谦让、合作和商量的严重问题,这就是关爱情感缺乏的表现。在音乐活动中,孩子不懂与同伴互爱的情况,因此,深入挖掘音乐活动各环节中的教育因素,巧妙运用多种音乐形式,有目的、有意识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培养幼儿的关爱品质。
解决这种问题的措施有几种。
第一,情感激发——爱的情意在滋长。首先,老师用自己的关爱去感染幼儿,使他们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适应的情感。如:本次活动中,教师经常问幼儿有哪里不清楚,并及时鼓励幼儿。有意识地为幼儿鼓掌、加油,自然流露出对孩子们的关爱。并且请幼儿间相互帮助、合作,进行表演。在合唱的时候照顾到旁边的伙伴,节奏一致,随乐歌唱。
第二,情感空间——爱的条件在创造。活动中,教师创设交往的条件。幼儿的交往分同伴间的交往和与成人交往。我为幼儿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交往的空间。特别是表演中的交往,通过“拉勾”游戏,加强幼儿间的交往和合作行为,“你也生气了,我也生气了”,体现了幼儿间的小情绪。“拉拉勾,我们又做好朋友呀!”充分体现出孩子在感受关爱时,表现出对别人的关爱懂得分享。
第三,情感体验——爱的激情在迸发。本次活动,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学习、体验关爱。在游戏中,体验关心别人,为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引起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要。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可以唤起孩子相应的情感,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创设情境表演“好朋友拉拉勾”让幼儿懂得,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
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是所有高尚品质和美好道德的核心。通过教育把孩子从自然人培养成为懂得爱、珍惜爱、有爱心、乐于关心他人、拥有健全的人格的人。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颗关爱之心!
【此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艺术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2011/02/6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