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本与读本跨联策略初探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t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据此,人教社同时编写了必修的教本和读本,而且规定读本须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别提300万字。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呢?
   一、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有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有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
   二、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的《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拓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
   三、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我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不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
   四、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总之,教本与读本的跨联应当与学生的直接“利益”联系起来。这里既有功利的,又有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迁移。显而易见,二者的整合势必产生良好的效力。然而,课内有限,课外无限,要充分发挥读本作用,关键还是要大力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或借鉴,吸取对自己有意义的东西。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不能脱离课堂教学、阅读教学而单独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教师不能忽视语文教材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作用。学生只有把文章读透学懂,才会在习作时驾轻就熟。本文结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来谈习作教学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习作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教学点。“写”这一语文的基本教学点当然是指学生的習作教学。我长期担任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工
期刊
在很多优秀作文中,整句的运用是十分突出的。或排比,或比喻,或反复,或用特殊的句式连排,或古诗词的连用,或段与段的整句对应等等,使得这些优秀作文多姿多彩,摇曳纵横,妙笔生花。   一、古诗文连用整句   在一些优秀作文中,时常发现有些学生利用古诗文,适时引用,形成整句,既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又展示了迷人的灵动风采。   如果有人问,“春天是怎样的?”丘迟会说“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
期刊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仅用40个字,便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秀美风光和山间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在诗歌之美中,最重要也最难欣赏的是意境美。所谓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诗贵意境等,就是讲诗的意境的重要性。因此,对诗歌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教学行为,是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有着极其重要的探究价值与实践意义。虽然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制约与共同作用,但最终都取决于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只要我们本着为了学生发展的态度,刻苦钻研,努力探索,勤于实践,就一定能够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理想。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課堂是学生、老师、文本三者之间相互交流对话
期刊
摘要:近年来,高考语文命题呈现新趋势,注重创设情境,将学生置于一个真实的环境中,从而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以2017—2019年全国Ⅰ卷小说阅读题为研究对象,来探析高考小说情境化的设题特征,从而发现小说阅读的情境化命题特点,以便科学、准确、高效地指导小说教学。   关键词:语料特点;设题特征;备考启示   本文将对2017-2019年的全国Ⅰ卷小说阅读主观题进行探究,分析其情境化的命题特点,
期刊
【摘要】俗话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可见,鲁迅的作品对学生而言,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同时,高中生又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尝试通过情境语的提示功能,感受鲁迅笔下蕴藏的家国情怀和人格力量。   【关键字】鲁迅;情境语;感受;力量   俗话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可见,鲁迅的作品对学生而言,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究其原因,恐怕除了时代的
期刊
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有那么一件事,让我每每想起,嘴角都忍不住上扬。   那是初冬的一天。樹叶早已落尽,树枝上还有两三片苦苦坚持的“小手掌”。我和妈妈吃完晚饭后出来散步。忽然,路灯昏黄的光暗了许多,我抬头一瞧,树枝上残存的叶子挡住了路灯微弱的光芒。它们竟也忍得住冻——也许是冬姑娘忘记他们了吧!我们正要继续往前走,一片叶子却打着旋儿落了下来,模糊了我的视线。紧接着,呼的一声,一辆电动车从我们身边呼啸而
期刊
当他的步伐再也不如往日那般矫健,当岁月的小舟在他的脸上悄然留下痕迹,不得不承认,他在慢慢变老。   他原本笔直的脊背不知何时已在岁月的风沙中渐渐弯折,他再也无法当木马,换取如秋日清泉般的欢笑。   他,便是那个紧紧抓住我的手,陪我长大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如今,我和哥哥早已从蹒跚学步的婴儿逐渐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少年。父亲总是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他虽不像母亲那
期刊
面对高中阶段纷繁复杂的课文,为了尽量讲深讲透,教师往往不惜花大力气,全面准备:铺天盖地的问题,遍及各点的引导,多多益善的课时,唯恐漏了哪一处,唯恐学生不能掌握到位。然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种情况值得我们教师深思。   一、要具有真正的问题意识   精彩的问题设计,可以提纲挈领地带动整篇文章,使学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阅读课文,从而轻松顺利地引发思考。   审视我们的课堂,低效性是摆在大家面前的
期刊
祖国是人民的伞,树木是草儿的伞,荷叶是红莲的伞……你,是我的伞。   ——題记   小时候的一个雨天,爸爸来接我放学,我走在前面,他撑着伞走在后面。我笑着跳着,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像只灵活的小燕子。回到家,我看见爸爸的后背湿了一片。“爸爸,您背上怎么湿了呀?”我看着自己身上干爽的衣服,惊奇地道。   爸爸却微笑着对我说:“你跑得太快了,爸爸得追你啊,跑着跑着就出汗啦!”   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