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也对你微笑。学生更是一面镜子,他脸上投射着的其实就是教师自己的表情。
关于这篇《插班生林可树》,编者加了这么一段夺人眼球的前言:
我们认为,
这部长篇叙事有足够的资格,
成为“问题生”教育的教科书,
我们甚至认为,
在中国当代教育史上,
它应当占有一席之地,
同时,
这也是我们看过的最精彩的教育篇章之一。
关于这篇文章,还有这样几点:
它是一位小学非班主任老师所记载的一段与插班生同时也是“问题生”之间的教育故事,共有46篇,时间延续一学期;
它忠实地记录了作者自身面对林可树所制造的(或者说是林可树所引发的)种种问题的心路历程,也尽可能忠实地呈现给读者一个真实“问题生”的点滴变化或反复;甚至于,它还客观地反映了林可树的班主任所采取的措施及背后所反映的态度;或者说,教育本身对问题生所更可能的态度(是指实际的,不是理论上的)。
尽管这只是发生在小学里的,以小学生和小学教师为主角的,但并不会妨碍作为中学班主任的我们去阅读,去感受;甚至于我们可以感觉到这种故事或片断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
当然,写了上面这几段文字,无非只是想表达这样一个观点——这确实是值得一看的文章尤其是对班主任而言,为了验证这一观点,也为了表达对作者的敬意,同时也稍带着表露自己在工作中的困惑,我对自己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对“问题生”(或是一个偶尔有点问题的学生,也可以是一个学生偶尔制造的一点小麻烦小事故)是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的?是说服吗?抑或是征服?甚至是简单粗暴地镇压?又或者是冷眼对待,彻底将其打入冷宫?
事实是,如果某一个学生有了点反常,比如成绩的退步,违纪导致扣分,从而失去文明班级的称号,或者是有其他不应该(班主任或其他教师包括领导认为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发生时,通常班主任会采取第一步:谈话(可能是和风细雨,也可能是疾风骤雨),然后静观其效;若有再犯,谈话变成了批评或指责,也可能干脆就是惩罚(如写检讨,罚扫地等);倘若再不灵验,无非是请家长,或者将问题上交给学校,此时采用的则是“推”字诀;万一还不奏效,则施出最后一招法宝——“冷处理”,包括将其座位调换到角落,对其不闻不问,“隔离政策”,甚至于发动学生,大隔离,势必将其打造成“孤家寡人”。
在此,无意冒犯众多班主任,很多时候,我自己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的,这有现实的因素如升学压力等。所幸,自己所处的学校教学质量还算过得去,因此在生源上有了充足的选择(当然,可能另外一层的原因就是很多“问题生”没有熬过初中,即便有熬过的,也极少能突破重围,杀入到这所省一级重点中学),从而极大地减少了此类现象的发生:即便有,也只是偶尔发作搞点小问题出来。不幸的是,面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所采取的手段也是如出一辙,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一层,在阅读该文的过程中,我时不时地会冷汗直冒,同时又要额手称庆,幸好我们学生的素质比较高。
与学生交流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是抱着什么样的设想,有什么预先设定的目标?是为了了解学生走进他的内心,还是为着教育他,改造他,使他能够按照我们的期望去发展?
现实情况是,与学生的交流往往发生在这样一些情形下,或者是出了问题或者是表现不尽如人意(主要是不如班主任之意),也可能是考试过后的勉励。不论是什么情形,都有一个共同点——以教师(班主任)作为管理者对被管理对象的谈话(我们可以称其是自上而下的),起因莫过于班主任觉得满意或者不满意,实质就是以班主任的想法和感觉为准绳(即希望学生怎么样),至于学生的情绪等具体状况,则不过是一条导火索罢了。不难看出,在这个过程中,既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体现出师生平等。我们有多少次谈话能真正做到了解学生,又有多少次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理解,去沟通呢?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我们所制定的标准主要是什么?是成绩的好与坏,是日常表现的优与劣,还是基于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
不得不承认,即使我们能做到不以分数论英雄,但在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会因为学生的违纪而大发雷霆,大动干戈(当然,这也有迫于学校的压力的因素),有多少次我们是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考虑,又有多少次我们能够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有时候问题生的竭尽全力的表现在我们眼里又是多么的不值一提甚或是弄巧成拙)?通常,我们都预先设定一种标准:乖巧听话,安分守己,勤劳负责,认真刻苦,坚强自信,甚或有时还加上天资聪颖以便我们省心省力,以此对比,若有不符,便要判为次品。可是学生既非机器,也不是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如此对照,自然是心有不满,早有成见在胸。可以想见的是。在这种心态下,无论学生怎么表现,我们所看到的学生都是有缺点的,都需要管教。
交流时,我们会有怎样的情绪?用什么样的方式?是刀刀见血直刺破绽,是步步紧逼毫不留情?以此来显示我们的明察秋毫,并展示师道尊严?还是渴求在双方身心俱放松的情态下,能够接受并正视学生的不足甚至是悦纳他们?在交流中会被无名之火牵着鼻子走吗?有没有情绪突然失控?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总会被自己的情绪所牵引,一味进攻,总要将学生逼入死胡同,从而使其乖乖就范,举旗投降(不敢想象,如若学生破罐破摔会是怎样的一场两败俱伤的局面),至于学生是真正的心悦诚服还是不敢(不愿、不屑)争论又何足道哉。
我们是不是还没有坚持以下的观点,并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呢?
承认学生都是不同的,都是具有丰富多彩的心灵的——这就需要用心灵去耕耘与感召;承认做学生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允许有反复,有波折——适当时候应该是无为而治;正视学生存在的不足并且承认自己也是有缺陷的——从而避免了因为无针对性的期望最终落空而怨恨不已;承认仅凭我们自身的能力与方法未必会使学生都能认可并在行为与观念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时我们工作的目标仅仅是为了能够走进学生内心。
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无法让学生都按照我们所预期的去发展,即便是学生的不足,我们也应该去读懂并且慢慢接受,尔后给予他们积极向上的光照和前进的方向。
当你接受了学生,包括他的不足,当你觉得自己为学生而欣慰时,学生也会为此而欣慰,同时也会接受并信任你,此时的师生关系必将是和谐的。正所谓“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
关于这篇《插班生林可树》,编者加了这么一段夺人眼球的前言:
我们认为,
这部长篇叙事有足够的资格,
成为“问题生”教育的教科书,
我们甚至认为,
在中国当代教育史上,
它应当占有一席之地,
同时,
这也是我们看过的最精彩的教育篇章之一。
关于这篇文章,还有这样几点:
它是一位小学非班主任老师所记载的一段与插班生同时也是“问题生”之间的教育故事,共有46篇,时间延续一学期;
它忠实地记录了作者自身面对林可树所制造的(或者说是林可树所引发的)种种问题的心路历程,也尽可能忠实地呈现给读者一个真实“问题生”的点滴变化或反复;甚至于,它还客观地反映了林可树的班主任所采取的措施及背后所反映的态度;或者说,教育本身对问题生所更可能的态度(是指实际的,不是理论上的)。
尽管这只是发生在小学里的,以小学生和小学教师为主角的,但并不会妨碍作为中学班主任的我们去阅读,去感受;甚至于我们可以感觉到这种故事或片断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
当然,写了上面这几段文字,无非只是想表达这样一个观点——这确实是值得一看的文章尤其是对班主任而言,为了验证这一观点,也为了表达对作者的敬意,同时也稍带着表露自己在工作中的困惑,我对自己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对“问题生”(或是一个偶尔有点问题的学生,也可以是一个学生偶尔制造的一点小麻烦小事故)是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的?是说服吗?抑或是征服?甚至是简单粗暴地镇压?又或者是冷眼对待,彻底将其打入冷宫?
事实是,如果某一个学生有了点反常,比如成绩的退步,违纪导致扣分,从而失去文明班级的称号,或者是有其他不应该(班主任或其他教师包括领导认为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发生时,通常班主任会采取第一步:谈话(可能是和风细雨,也可能是疾风骤雨),然后静观其效;若有再犯,谈话变成了批评或指责,也可能干脆就是惩罚(如写检讨,罚扫地等);倘若再不灵验,无非是请家长,或者将问题上交给学校,此时采用的则是“推”字诀;万一还不奏效,则施出最后一招法宝——“冷处理”,包括将其座位调换到角落,对其不闻不问,“隔离政策”,甚至于发动学生,大隔离,势必将其打造成“孤家寡人”。
在此,无意冒犯众多班主任,很多时候,我自己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的,这有现实的因素如升学压力等。所幸,自己所处的学校教学质量还算过得去,因此在生源上有了充足的选择(当然,可能另外一层的原因就是很多“问题生”没有熬过初中,即便有熬过的,也极少能突破重围,杀入到这所省一级重点中学),从而极大地减少了此类现象的发生:即便有,也只是偶尔发作搞点小问题出来。不幸的是,面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所采取的手段也是如出一辙,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一层,在阅读该文的过程中,我时不时地会冷汗直冒,同时又要额手称庆,幸好我们学生的素质比较高。
与学生交流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是抱着什么样的设想,有什么预先设定的目标?是为了了解学生走进他的内心,还是为着教育他,改造他,使他能够按照我们的期望去发展?
现实情况是,与学生的交流往往发生在这样一些情形下,或者是出了问题或者是表现不尽如人意(主要是不如班主任之意),也可能是考试过后的勉励。不论是什么情形,都有一个共同点——以教师(班主任)作为管理者对被管理对象的谈话(我们可以称其是自上而下的),起因莫过于班主任觉得满意或者不满意,实质就是以班主任的想法和感觉为准绳(即希望学生怎么样),至于学生的情绪等具体状况,则不过是一条导火索罢了。不难看出,在这个过程中,既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体现出师生平等。我们有多少次谈话能真正做到了解学生,又有多少次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理解,去沟通呢?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我们所制定的标准主要是什么?是成绩的好与坏,是日常表现的优与劣,还是基于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
不得不承认,即使我们能做到不以分数论英雄,但在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会因为学生的违纪而大发雷霆,大动干戈(当然,这也有迫于学校的压力的因素),有多少次我们是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考虑,又有多少次我们能够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有时候问题生的竭尽全力的表现在我们眼里又是多么的不值一提甚或是弄巧成拙)?通常,我们都预先设定一种标准:乖巧听话,安分守己,勤劳负责,认真刻苦,坚强自信,甚或有时还加上天资聪颖以便我们省心省力,以此对比,若有不符,便要判为次品。可是学生既非机器,也不是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如此对照,自然是心有不满,早有成见在胸。可以想见的是。在这种心态下,无论学生怎么表现,我们所看到的学生都是有缺点的,都需要管教。
交流时,我们会有怎样的情绪?用什么样的方式?是刀刀见血直刺破绽,是步步紧逼毫不留情?以此来显示我们的明察秋毫,并展示师道尊严?还是渴求在双方身心俱放松的情态下,能够接受并正视学生的不足甚至是悦纳他们?在交流中会被无名之火牵着鼻子走吗?有没有情绪突然失控?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总会被自己的情绪所牵引,一味进攻,总要将学生逼入死胡同,从而使其乖乖就范,举旗投降(不敢想象,如若学生破罐破摔会是怎样的一场两败俱伤的局面),至于学生是真正的心悦诚服还是不敢(不愿、不屑)争论又何足道哉。
我们是不是还没有坚持以下的观点,并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呢?
承认学生都是不同的,都是具有丰富多彩的心灵的——这就需要用心灵去耕耘与感召;承认做学生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允许有反复,有波折——适当时候应该是无为而治;正视学生存在的不足并且承认自己也是有缺陷的——从而避免了因为无针对性的期望最终落空而怨恨不已;承认仅凭我们自身的能力与方法未必会使学生都能认可并在行为与观念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时我们工作的目标仅仅是为了能够走进学生内心。
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无法让学生都按照我们所预期的去发展,即便是学生的不足,我们也应该去读懂并且慢慢接受,尔后给予他们积极向上的光照和前进的方向。
当你接受了学生,包括他的不足,当你觉得自己为学生而欣慰时,学生也会为此而欣慰,同时也会接受并信任你,此时的师生关系必将是和谐的。正所谓“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