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落尽见真淳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15899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近来观看各类诗歌课堂教学的视频和教案实录,我的脑海里跳常常会跳出《红楼梦》里的这句话。好热闹的一节节诗歌鉴赏课,“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精美课件,各种网站链接里的比较阅读或朗读,花团锦簇,落英缤纷,莺飞燕舞……声与色、光与影的交错变幻里,我听到了呼喇喇的喧闹、沸腾的人声,还看到昏惨惨的灯光里,诗歌那张落寞的脸。
   我的记忆里,一直留着初读诗歌时的悸动。第一次读诗歌的时候,没有老师在耳边告诉我对某个词、某个句子该怎么理解,没有问题需要我回答,没有音乐在耳边萦绕,没有美图在眼前晃动。就是诗句,只有诗句。可是,一切的美与真、爱与痛,一切我想说却说不出来、没说出来的情感瞬间轰鸣于内心,像一场阔大的潮汐,将我席卷淹没。没有保留,毫不迟疑,我沉浸在诗歌美的深海,满足地叹息。谁说少年就不识得愁滋味呢?也许起初只是一种朦胧的情绪,经过诗歌的发酵,再放回内心,就是一杯醇醇的酒、一盏酽酽的茶了。哪里需要那么多的铺陈与伏笔、鉴赏与比较、光影与声色呢?音乐无国界,诗歌无年龄。喜欢了就是好的。启发之后的感悟,也许深刻了,也许透彻了,也许丰盈圆满了,我却总觉得少了一种发自内心最深处的触动。启发得越多,个人的主观体验也许就会越少,审美愉悦会否也渐次稀薄?断臂的维纳斯之所以美得震撼人心,不正在于那一份想象的空间留存与审美的再创造吗?
   一堂堂热热闹闹、掺杂了太多现代科技的诗歌鉴赏课上下来,对诗歌本身的理解往往显得少了,对诗句的个人揣摩与品味隐隐显得弱了,那些非本首诗歌的教学内容却常常有些多了。这样的课堂的确容量更大了,知识面更宽了,但是是否每一节课、每一篇文章的教学宗旨都是容量大、知识性强呢?我常回忆起我上中学时语文老师的那堂《孔雀东南飞》,他声调独特的朗诵,一下子就把我和在场的所有人带回了泛着灰黄色泽的故纸堆时代。老师眼里闪烁着的晶莹光亮、蕴藉沉郁的沙哑声音、偶尔掠过眼前的灰白发丝,让我们恍惚间从陌生的文字里真切触到了关于情感、关于美、关于毁灭的伤痛与怅惘。很多年过去了,我早已不记得当初老师是如何解读那首诗歌的了,可是诗里的那些精美语句却总在每一个与美、与诗歌关联的时空腾挪跳出,像夏日夕阳翠绿河面上泼剌跃起的那尾白鱼。
   有时,诗歌教学未必要求深求广、求毕其功于一役。让诗歌的课堂多腾出点时间,把时间交错出的空間交给诗歌本身,交给学生自己,是否可以听到更多来自个体的独特的阅读体验,激起更多读诗人内里对诗与美的原始渴望呢?
   不同的阅历与阅读体验可以催生出千人千面的“一千个哈姆莱特”,以多样化的诗歌教学为犁铧,给诗歌翻作出更肥沃的土壤,将诗的种子播撒进去,在个体的体验与彼此的交流中,诗与美的花朵定会绽放得摇曳多姿。
   繁华落尽见真淳,摒去纷繁复杂的人事喧嚣,给诗歌一个空间,等着她自己悄悄地走近,跫音声里,为我们轻揭下她美丽的面纱。
其他文献
家鄉的早晨,景色是那么的美丽。   清早,一起床就有一股凉爽的风扑面而来。远处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都好像刚睡醒似的。慢慢变清楚了。蔚蓝的天空,飘浮着几朵白云,东方的天边,彩霞姑娘飘舞着一幅幅彩绸。桃树的果实和叶子好像刚洗完澡,纷纷滴下晶莹的水珠。一只大公鸡飞上柴垛“喔喔”地打起鸣来。   太阳慢慢地露出红红的脸蛋,把四面八方的景物照的金灿灿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明亮。站在高处往四周望,景色更美了。
期刊
小鸡宝宝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今年,我从一本书上看到它们的由来,我才知道它们是从鸡蛋里“蹦”出来的。我也想尝试着像鸡妈妈那样“孵”出自己的小鸡宝宝,于是,我的护蛋行动开始啦!   护蛋的那个星期里,雞蛋一直和我在一起,蛋不离身,我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它,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我依然有所收获,因为我从保护蛋宝宝的过程中真正懂得了爸爸妈妈的辛苦。   护蛋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情,现在
期刊
侧面描写是与正面描写相对的概念,也叫间接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不直接描绘,而是描绘与之相关、相似或相反的人物、事物和景物来间接表现人物形象。   侧面塑造人物形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法:   一是烘托。   或借助环境来烘托人物形象。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卢纶《塞下曲》中“大雪满弓刀”、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号”等诗句,诗人极力渲
期刊
教师个人修养的培育,也可以描述成教师的个人发展。由于教育是个体与个体互动交流的行为活动,教师自我修养的高低决定了教育结果的成败。叶澜教授認为,教师的发展不应该直接描述成“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应该是“教师整体人格的发展”,教师要成为完整的人。的确,教师面对的是青少年,他们对待教师的态度,不管是尊重还是轻蔑,不管是积极还是回避,都源于教师呈现给他们的全部,而不仅仅是专业水平的高低。   那么,作为教
期刊
“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70余年前,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改订》中如是论述,时至今日,先生的思想依然熠熠生辉。  然而,如今的现实是,碎片化阅读、浅阅读正在占据小学生大量的课内外阅读时间。特别是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的开展举步维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我们的学生,正在品尝这种碎片化阅读、浅阅读所种下的恶果。  
期刊
年轻的时候,总向往外面的世界,灯红柳绿。当离开了家乡,才明白最怀念的,还是最原始的淳朴,最怀念的还是童年的纯真。   暑假闲来读鲁迅的书,《朝花夕拾》里,多少童年的故事在时光里闪烁,多少成长的乐趣在星辉里斑斓,多少乡人的真诚教人善良,多少蝉噪鸟鸣的自然令人神往,又有多少神秘魔幻的民间传说让人难忘。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对鲁迅总有一种莫名的慰藉,让已是不惑之年的他久久不能忘怀。   轻翻书页,鲁迅
期刊
今天,下著淅淅沥沥的小雨,但是这完全阻止不了我们去看马戏表演的脚步。   来到正定长乐门南广场,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我们赶紧找了一个座位坐下。随着激昂的音乐,马戏表演开始啦!   小丑的表演滑稽又可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训狮表演精彩不断,大家一会儿屏住呼吸,一会儿又热烈地鼓掌;马术表演精彩刺激,看的我也好想冲上舞台和它们一起奔跑……   我最喜欢的还是空中飞人。一位外国小女孩儿在空中的秋千上
期刊
我小时候的伙伴就是书,书伴着我成长。只要发现一种有趣的书,我就如饥似渴地攻读。   记得那段时间,我迷上了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抄起一本书,蹿到桌前,一屁股坐下,捧着书便可废寝忘食得读上一天。在我眼里,书就是“金石”,书就是“美玉”。   干读怎么行?动物小说可是拽着我上天入地呢!雪域上可歌可泣的雪豹亲情故事;忠贞的天鹅情侣;宁死不屈的北方狼王……我就仿佛站在现场,亲眼看着那一个个吸引人的故事在
期刊
《肖邦故园》作者是伊瓦什凯维奇。作为肖邦的同胞,作者怀着对肖邦深深的敬意,以肖邦故园为切入点,借描述故居的历史和现状,回顾了肖邦传奇而又不平凡的一生,特别表现了肖邦的爱国情怀。   文章可以分五个部分。1~2段是对肖邦故居的历史回顾。作者用富丽堂皇的建筑群和肖邦出生的简朴小屋进行对比,突出表现肖邦故园的伟大价值——它是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作者用故园这一特殊的场景——肖邦的出生地
期刊
当清晨的雾霭慢慢消散,金灿灿的阳光洒满静寂的森林,小鸟唱起了一天中第一首歌曲。   此时你踏入山林,你会听到小溪弹奏音乐欢迎你,树木排着整齐的队伍欢迎你,蝴蝶、蜜蜂舞蹈歌唱着欢迎你……大自然就是我们的好朋友。   我踏入山林的第一步就被大自然迷住了,树木整齐地排成两列,好像哨兵一样站立不动,在头顶上,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唱歌,好像在欢迎我的到来。再往前走,一片花海呈现在我的眼前,蜜蜂、蝴蝶在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