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纱一绣满芳华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li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那精美绝伦、栩栩如生仿真双面绣装饰台屏,其实苏绣最主要的功能是在实用纺织品的装饰上。苏绣历史悠久、技法丰富,曾经被广泛用于服饰、戏衣、被面、枕袋、帐幔、靠垫、香包、扇袋等实用品之上,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苏绣制品已经逐渐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众多传统苏绣技法更是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戳纱绣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作为汉族刺绣的基本针法之一,戳纱绣在苏绣中最为常见,其属纱绣的一种,又名“穿纱”,也称“纳锦”,北方多称作“纳纱”、“纳绣”,是以满是细小网格的纱绢或筛绢为绣底,再依照原本的设计图案,于网格上点数相应的格数后按格出落丝针,用长短不一的彩色丝线拼绣出各种图案和花纹。但戳纱绣花纹间的空眼必须对齐,用色需依花样顺序进行,色彩变化内深外浅或外深内浅均可。
  最终形成的戳纱绣,不仅图案华丽精美,而且随着丝线条有横、直、斜等的不同排列变化,从而产生丰富多变的艺术效果。由于戳纱线与面料的经纬编织结构需要极其吻合,因此最终的绣品与织锦相仿,“纳锦”之名盖源于此。
  若再细分,戳纱绣又可分为“满纱”和“活纱”两种,“满纱”为绣满整个素纱,不露地面;“活纱”则不绣满,留有空纱。另外,戳纱绣与纳纱绣相似,也是以纱或罗的质地为底料刺绣,以罗为底料的戳纱绣叫“挑罗”。但与纳纱绣不同的是,它是在方格纱的底料上按格眼进行刺绣,每一针扣住的格眼数量不同,可多可少。
  在古代,戳纱绣以及纳纱绣工艺主要用在宫廷后妃们盛夏所穿的服饰上,纱质的面料通透挺括,穿起来凉爽舒适,而上面的纳纱绣,又处处彰显了宫廷服饰精细考究、时尚华丽的特色。另外,明清两朝文武官员所穿官服胸前的补子通常也是通过纳纱工艺绣制而成的。
  和苏绣的其他针法比起来,戳纱绣具有立体感强、装饰效果明显的特点,适宜绣制实用绣品中的帐檐、飘带、荷包和欣赏绣品中的人物服饰等。由于这门技艺的传承缺少详实的文字资料,历代所绣制的戳纱绣精品袍服、帐幔又全部被珍藏于故宫博物院等文博场馆内,如今人们经常能见到的戳纱绣品实物只剩下那些制作于晚清民国时期,民间绣娘绣制的眼镜套、荷包、童帽等小件头日用绣品。
  晚清戳纱绣“福寿双全、喜得百子”荷包
  


  此荷包乃晚清苏派戳纱绣之精品。正面以朱红丝线绣成一格格蝠纹锦地;再以深浅不一的三色红丝线绣出回纹锦、卐字锦、正方锦,而三者又组成一硕大的红色寿桃;又以草绿、梅红丝线绣成卐字回文锦,拼成小桃一颗;配上石绿、草绿丝线绣制的波浪纹桃叶为衬托;草绿、嫩黄、石绿丝线绣成的桃花、小桃,以及顶部以蓝色丝线乱针绣成的蝙蝠一只,构成一幅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立体感强的“福寿双全”图。
  背面是以粉红色丝线绣成的卐字纹锦地,配以深浅不同的五种绿丝线绣出方胜锦纹,并组成绿色石榴两颗,再用朱红、石绿、宝蓝丝线绣出榴枝、榴叶,浅绿、赭石丝线绣龟背锦纹构成榴花,石榴之上还以黑丝线绣成喜蛛一只,组成一幅设色清雅、寓意吉祥的“喜得百子”图。
  


  晚清戳纱绣凤穿牡丹帐檐飘带
  此件飘带以素白丝线绣成方胜锦为地,之上用五彩丝线绣成凤穿牡丹纹样,素雅大气,细腻精美;下端的莲花坠脚又运用六色丝线、六式锦格纹绣制而成,再以盘金绣滚边作为点缀,增添了整件飘带的富贵之气。
  


  喜寿童子辟邪帐挂
  此件绣品为夫妇新婚悬挂于喜帐内的辟邪物。虽然其尺寸不大,但也运用了三式锦格纹为地、六色丝线绣成各式纹样。整件作品针脚细密、古拙可人。
  卐福纹辟邪镜帐挂
  


  此件帐挂虽然纹饰简略,却以九色丝线精心绣制出锦格纹,是一件简中见繁,小件大作的民俗绣品。
  1.  从右向左开始,从纹样边缘第一眼起针,跨过5个眼落针。
  2.  第二针与它并列。
  3.  第三、四针与第一、第二针上下错差三个眼。
  4.  第五、六针与第一、二针同格,以后均类推。
  5.  绣至纹样比较窄的地方,可按纹样需要将线条缩短,但花纹间的
  空眼必须对齐。
  


  戳纱绣针法步骤示意
  戳纱绣的最大特点便是用长短不一的垂直线条,有规则地参差排列成各种图案花纹。花纹变化较多,有芭斗纹、桂花纹等。以芭斗纹为例。起针于纹样边端第一眼,跨过七个眼落针,第二针与它并列。第三、四针与第一、二针上下参差三个眼。第五、六针与第一、二针同格,以后类推。到纹样渐狭处,可按纹样需要将线条缩短,但花纹间的空眼必须对齐。绣时绣线要退松,纱眼要清楚,切忌将纱眼堵塞。
  另外,地纱的方格纱眼之大小要适合所绣纹样的需要。所用线条不能太长,太长就不服贴。也不能分段绣,如果分两段绣,中间就会断线留下痕迹,露出空白的地方,图案则会走样,形成混乱。
其他文献
《折枝桃实图》为吴昌硕75岁时所作,台北双石草堂藏品。桃在旧时树称仙木,果实谓妖客、仙果、馀甘尉等等,寓福寓寿,是大吉祥物,所以向来是画家热衷表现的题材。近世大写意一路绘桃者,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是个中高手,所绘无论尺幅大小,构图奇肆,色墨淋漓,难分伯仲。而吴昌硕所绘,七十之后尤多见巨幅桃图,我曾为文说古稀之后的吴昌硕心胸豁达,作花卉似解禅意,绘桃实如育儿孙,画境乃心境,无非宣泄二字。    此
期刊
明清科举考试的文章结构采用八股形式,专取“四书”及“五经”命题,应试文与宋代的“经义”相仿,通称为制义。科举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选官制度,考中举人、进士才具备为官的资格。    普世价值  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使人为一个目标去穷尽几代人的努力时,便会在民俗传承文化活动中逐渐形成“雁塔题名”、“登科及第”、“秋闱夺魁”等等祈福心愿,这些心愿出现在书画作品或者一些生活实用器皿的图案上,显现出一种
期刊
一支英国烟斗,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那些戴着高帽、穿着燕尾服、手持文明棍的英国老牌绅士,这样的烟斗充分表达了他们端庄、高贵、深邃的性格与形象;手握一支法国烟斗,一股浪漫的气息不由自主就会让我们陶醉;意大利的烟斗同样独具魅力,性感和粗放不羁的个性在意大利的烟斗中表露无疑;而丹麦的烟斗则如同那里的童话一样,充满着自由和想像力……    英国风范  对烟斗的发展影响最大并使烟斗成为某种文化象征的,非英国人莫
期刊
百年难觅  早在19世纪中叶,石楠木就成为了所有制作烟斗的材料中最受欢迎的一种。石楠生长在世界许多地方,主要分布于整个地中海沿岸地区,现今用来制作烟斗的石楠木绝大多数来自意大利、法国、希腊和西班牙,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也曾是非常著名的石楠木产地。其中,法国的科西嘉岛石楠生长尤其茂密,最早的石楠木烟斗原料都来自于此。意大利出产的石楠主要集中在西西里岛一带,主要供本国制作烟斗,很少作为原料出口。  干燥
期刊
自古评砚,皆以端砚老坑为首珍。除因老坑石质绝佳、石品多彩之外,更因开采不易,且数量有限,极为难得。  另有端砚老坑的开采起于何时,历来颇有争议,也让其颇有传奇。一说唐代所开“下岩”即今时“老坑”,故端砚老坑的开采源于唐代;另说唐时“下岩”非今时老坑,而端砚老坑的开采源于明代,并以明万历二十八年端砚老坑开采结束后留在洞口外的石刻为证。故研析此石刻对于厘清端砚老坑之始尤为重要。  刻石为记  端石制砚
期刊
作为世界上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更是一位忠实的烟斗爱好者,在工作的时候,他喜欢事先把烟草装满几只烟斗,在自己面前放上一排,随时取用。爱因斯坦在缭绕的烟雾中发现了推动人类文明的相对论,写下了震撼世界的“E=MC2”。1950年,当爱因斯坦被蒙特利尔的一家烟斗俱乐部吸收为终身会员之后,他告诉人们:“我相信抽烟斗可以使我们对人世间的事情有某种比较冷
期刊
写下这题目不免让人觉得有点怪,有花钱问路寻道的,咋还有花钱“买地名”的呢?之于老广告、老商标收藏而言,我很看重故纸内外显现的细节,常自视其为别样的、独特的“文献”线索,因为再小再普通的画面上,但凡具备一点点有价值的信息,我也会动动心思认真考虑是否要收入麾下。比如,对于语焉不详的老地名,对于名人名流故居地等。故纸与历史人文、民间传说两厢交融,遗存至今,必是耐人寻味的。  2014年春,笔者在旧书摊上
期刊
前不久,笔者曾前往福建省漳州市的东山县西埔镇探石村,拜访原东山县政协常委、曲艺家谢溪添先生。偶在谢先生的创作室书橱中,翻见一枚稀罕的布质佩章,但见佩章正面印有:“中国少年先锋队/厦门夏令营”两行红字,背面填写了谢先生的姓名、职别、性别以及队别、序号等信息,可见谢先生当年参加过厦门夏令营活动,且是第一大队五中队的中队长。    时隔61年,这枚长10厘米、宽5.2厘米的佩章,俨然算是中国夏令营史上的
期刊
有四千年漫长历史的中国铜镜,在经历了战国、两汉、隋唐三大高峰后,终于走向了“低谷”。对于金属冶炼、铸造精细、版模效果、图案美学、文化艺术等常规要求来说,宋代铜镜(以下简称宋镜)的确是衰落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低谷”并非一无是处,正如苏东坡《种兰》诗曰—  宋镜有诸多特点,如镜形各异、尺度适中、价格标注、家族传承、书体精美等。尤其是标注了地名(即“纪地”)的宋镜,无论官铸还是民铸,如同雨后
期刊
自商纣王至清宣统帝,皇帝皆有狩猎之仪,春称“春蒐”,夏为“夏苗”,秋有“秋狝”,冬则“冬狩”。此仪至满清王朝,因其入关前便世代以狩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素有精骑善射的传统,故而更受重视。其中,尤以木兰秋狝最具声势和特色,且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从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所藏《木兰秋狝》图便可窥见一二。    选择木兰有深意  “木兰”为满语,意为“哨鹿”。“哨鹿者,凡鹿始鸣,恒在白露后,效其声呼之,可引至。”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