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下穿铁路框架顶进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期望能更好的促进下穿铁路框架结构的完善,对今后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框架桥顶进;铁路;线路加固;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既有沪昆绕行线下21.57m长、南闸线下9m长5.5+8.5+8.5+5.5m各4孔框架由北至南、南至北顶进。复兴路下框架及地道、牵出线下框架均采用现浇施工。本工程顶进工作坑共两个,分别设在铁路两侧用于顶进沪昆绕行线及南闸线下框架。北坑边距铁路线为14m,采用Ф80cm钻孔排桩加120×80cm系梁进行防护,外侧设单排Ф60cm高压旋喷桩挡土止水。铁路侧按1:1.75边坡开挖。基坑明水采用排水沟排水,结合井点降水。基坑底宽38.57米、中心长度为33.5米。南坑基坑底宽36米,中心长度19米。
二、主要施工技术
(一)砼施工要点
⑴砼原材料必须有质保书,并及时送试验室复试,并由试验室根据报送材料提出施工配合比。
⑵砼的坍落度控制在3~5cm,严格控制配合比。入模前的砼要及时抽样,测定坍落度并按规定制作试块。
⑶砼入模时,其卸落高度不应超过2m,若超过2m应采用串筒,防止砼离析。
⑷砼浇注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捣实,振捣器的插入要紧跟砼的入模,防止漏振与过振,振捣时间应以被振捣砼表面停止下沉,表面气泡不再显著发生为度。
⑸砼浇注时,在整个施工平面范围内水平分层进行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上下两层间隙时间必须尽量缩短,并不得超过2小时,振捣时要将插入式振捣器的振捣棒稍伸入到下层砼。
⑹第二次砼施工前,必须对施工接缝进行处理,将第一次砼的表面凿毛清洗干净。
⑺为了防止框架墙身砼表面发生裂缝,还应严格控制其水泥用量及水灰比,尽量使用高标号水泥,在得到设计的认可下,掺入适量粉煤灰,以降低水化热。在养护方面,砼浇捣后,立即进行养护,养护采用人工浇水,专人负责,始终保持砼表面湿润。
(二)防止砼表面发生裂缝的专门措施:
⑴增强砼自防裂缝的能力。
①选用合理的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
②选用优质中粗砂,选用强度高及级配好的碎石。
③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指标(砂含泥量≤2%,碎石含泥量≤1%),决不能超标。砂、石堆场用砼硬化,防止场地泥土进入砂石中。
④严格控制单位水泥用量,宜选用高强度水泥。
⑤墙身内、外侧模采用木模,并在浇注砼过3~5天后拆除。
⑥控制温差,防止温度裂缝。当环境温度变化或水泥水化热使新浇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混凝土结构就产生温度应力,该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裂强度时就产生裂缝,故可掺用外加剂适当延缓水泥的放热速率,避免这种应力的产生,可以减少或消灭该类裂缝的发生。
⑵加强施工管理
①采用商品砼,严格控制级配计量。
②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控制好混凝土的和易性。
③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捣,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④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浇筑速度,防止混凝土早期沉缩裂缝。
⑤确保模板支架系统质量,防止漏水、漏浆、模板支撑地基下沉以及过早拆模。
⑥加强混凝土养护,特别是早期养护的质量。气温过高时,采用加遮荫棚和有控制地覆盖草包,混凝土浇注后三天内加强监控,监控间隔时间不大于2小时,以保持混凝土温度尽量均匀。
(三)箱体预制
箱身砼采用C40抗渗砼,抗渗等级P8,分两次浇注完成。测量放样,放出各内外边线和端线位置。绑扎底板和部分墙身钢筋,立模、浇注底板砼,至框架下三角以上10cm处,注意埋设施工缝钢板止水条。在第二次砼浇注前,要做好施工缝清洗及凿毛处理。顶板立模支架采用碗扣钢管。顶模墙身内外侧模均采用竹胶板。绑扎墙身与顶板钢筋、支立墙身外侧模,必须同时设好拉杆螺栓和支撑,浇注墙身和顶板砼。砼强度达到2.5MPa后,拆除墙身外侧模,按图纸要求,做好外墙防水层和顶面防水层。
现浇框架桥施工工艺流程框图见图1。
顶进框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
图1 现浇框架桥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图2 顶进框架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模板施工要点
1.为了确保砼表面平整、光洁,箱涵内外侧模及顶模采用竹胶板,拼缝密贴,保证板面平顺、光洁。2.模板底部与滑道板表面接触处,应用砂浆或其他软质物填平嵌实,待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浇注底板砼。3.侧模支立时在内侧用垂球检查垂直度,控制定位,并进行检查复核,及时在四周设好斜支撑。4.为了提高砼的外观质量,模板与模板口一定要接平。5.模板在使用前一定要涂足隔离油,但不得沾污钢筋和成型后的砼表面。6.侧模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损坏时方可拆除,一般应在砼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模板。支架顶模必须待砼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才能拆除。7.拆除模板和支架后,模板应及时清除灰浆,维修整理,妥善存放。8.按规定时间拆除模板后,砼表面应在18小时内,整修消除接缝痕迹或砼表面的气泡,并注意对成品砼的保护。
(五)顶进施工要点
1.顶进设备布置及试顶。油顶设6只,间距为100cm。对称布置,始终位于箱身后端位置,油泵放置在后靠背上。后背梁前面与箱身底板后面均布置钢横梁,采用倒砂密实,油顶处配50×50cm铁板。顶铁配长4.0、2.0、1.0、0.5m三种,传力柱采用8m长的钢筋砼管桩,2节管桩接头处,也布置钢横梁,油顶、顶铁及传力柱的布置,必须位于一直线上。待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试顶,开泵后油压升至10MPa时,停泵观察,无问题后继续开泵,当千斤顶活塞伸出压紧顶柱后应停机,经检查各部位无异常后再开泵,直至箱身起动。在试顶将要起动时,应特别注意观察后背与滑道板变化,总顶程34.5m。2、顶进挖土。采用切土顶进,顶进前边孔进行因施工旋喷桩需要的第一次拉槽挖土,深度为便梁底以下2.5m,顶进时进行第二次挖土。每次顶进50cm、挖掘进50cm,顶一程挖一段,严禁超挖,并保证钢刃角切入土层内10cm以上。⑴箱身每次顶进后,对其方向和标高进行测量,发生偏差,及时分析原因,确定纠偏措施,随时进行调整。⑵及时做好顶进的各种数据的记录。根据土质和线路情况决定挖土进度,观测工作必须与挖土工作紧密配合。⑶顶进作业开始前,先进行试顶,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正式顶进作业,并在方向墩处用钢轨等抄垫。⑷施工期间,应由专职线路工防护线路和便梁,并做好观察记录。
(六)钢筋的施工要点
1.原材料检验
所用的钢筋种类、型号和直径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进场钢筋应同时附有质保单,并按监理工程师要求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工地存放钢筋应设置垫木,并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的有关要求,分批验收,分别堆存,设立显著的标识,以便检查和使用。
2.钢筋的制作与绑扎
钢筋的制作在工地的加工间进行。弯制的形状、尺寸严格按图纸及规范要求。
钢筋的接头采用闪光对焊。焊工有上岗操作证书。对焊前先进行试焊,试验合格后再成批焊接,并按规定进行检验。钢筋绑扎时要做到规格、位置准确,设置必要的钢筋支撑及保护层块,确保在浇注砼时钢筋不会移位。钢筋绑扎完后,要进行实测项目检查,并确保合格。绑扎钢筋时,还应正确埋设伸缩缝、上三角G25照明电线预埋管等预埋件及顶板上电缆槽预埋钢筋,并固定牢固。
三、结束语
“框架桥顶进下穿铁路线路加固施工技术”的关键是采用横梁抬纵梁挑吊轨过桥、尖轨转辙器下垫入钢板整体加固、转辙器外侧设置补强纵梁、辙岔处道心扣轨延伸穿插及道岔定位柱采取临时替代杆过渡措施等。
参考文献:
[1]陈全祥.铁路顶进涵施工过程控制[J].价值工程,2015,03:117-118.
[2]吴明江,张馨楷.浅谈顶进铁路框架桥涵施工[J].科技与企业,2014,13:196.
【关键词】 框架桥顶进;铁路;线路加固;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既有沪昆绕行线下21.57m长、南闸线下9m长5.5+8.5+8.5+5.5m各4孔框架由北至南、南至北顶进。复兴路下框架及地道、牵出线下框架均采用现浇施工。本工程顶进工作坑共两个,分别设在铁路两侧用于顶进沪昆绕行线及南闸线下框架。北坑边距铁路线为14m,采用Ф80cm钻孔排桩加120×80cm系梁进行防护,外侧设单排Ф60cm高压旋喷桩挡土止水。铁路侧按1:1.75边坡开挖。基坑明水采用排水沟排水,结合井点降水。基坑底宽38.57米、中心长度为33.5米。南坑基坑底宽36米,中心长度19米。
二、主要施工技术
(一)砼施工要点
⑴砼原材料必须有质保书,并及时送试验室复试,并由试验室根据报送材料提出施工配合比。
⑵砼的坍落度控制在3~5cm,严格控制配合比。入模前的砼要及时抽样,测定坍落度并按规定制作试块。
⑶砼入模时,其卸落高度不应超过2m,若超过2m应采用串筒,防止砼离析。
⑷砼浇注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捣实,振捣器的插入要紧跟砼的入模,防止漏振与过振,振捣时间应以被振捣砼表面停止下沉,表面气泡不再显著发生为度。
⑸砼浇注时,在整个施工平面范围内水平分层进行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上下两层间隙时间必须尽量缩短,并不得超过2小时,振捣时要将插入式振捣器的振捣棒稍伸入到下层砼。
⑹第二次砼施工前,必须对施工接缝进行处理,将第一次砼的表面凿毛清洗干净。
⑺为了防止框架墙身砼表面发生裂缝,还应严格控制其水泥用量及水灰比,尽量使用高标号水泥,在得到设计的认可下,掺入适量粉煤灰,以降低水化热。在养护方面,砼浇捣后,立即进行养护,养护采用人工浇水,专人负责,始终保持砼表面湿润。
(二)防止砼表面发生裂缝的专门措施:
⑴增强砼自防裂缝的能力。
①选用合理的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
②选用优质中粗砂,选用强度高及级配好的碎石。
③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指标(砂含泥量≤2%,碎石含泥量≤1%),决不能超标。砂、石堆场用砼硬化,防止场地泥土进入砂石中。
④严格控制单位水泥用量,宜选用高强度水泥。
⑤墙身内、外侧模采用木模,并在浇注砼过3~5天后拆除。
⑥控制温差,防止温度裂缝。当环境温度变化或水泥水化热使新浇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混凝土结构就产生温度应力,该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裂强度时就产生裂缝,故可掺用外加剂适当延缓水泥的放热速率,避免这种应力的产生,可以减少或消灭该类裂缝的发生。
⑵加强施工管理
①采用商品砼,严格控制级配计量。
②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控制好混凝土的和易性。
③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捣,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④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浇筑速度,防止混凝土早期沉缩裂缝。
⑤确保模板支架系统质量,防止漏水、漏浆、模板支撑地基下沉以及过早拆模。
⑥加强混凝土养护,特别是早期养护的质量。气温过高时,采用加遮荫棚和有控制地覆盖草包,混凝土浇注后三天内加强监控,监控间隔时间不大于2小时,以保持混凝土温度尽量均匀。
(三)箱体预制
箱身砼采用C40抗渗砼,抗渗等级P8,分两次浇注完成。测量放样,放出各内外边线和端线位置。绑扎底板和部分墙身钢筋,立模、浇注底板砼,至框架下三角以上10cm处,注意埋设施工缝钢板止水条。在第二次砼浇注前,要做好施工缝清洗及凿毛处理。顶板立模支架采用碗扣钢管。顶模墙身内外侧模均采用竹胶板。绑扎墙身与顶板钢筋、支立墙身外侧模,必须同时设好拉杆螺栓和支撑,浇注墙身和顶板砼。砼强度达到2.5MPa后,拆除墙身外侧模,按图纸要求,做好外墙防水层和顶面防水层。
现浇框架桥施工工艺流程框图见图1。
顶进框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
图1 现浇框架桥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图2 顶进框架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模板施工要点
1.为了确保砼表面平整、光洁,箱涵内外侧模及顶模采用竹胶板,拼缝密贴,保证板面平顺、光洁。2.模板底部与滑道板表面接触处,应用砂浆或其他软质物填平嵌实,待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浇注底板砼。3.侧模支立时在内侧用垂球检查垂直度,控制定位,并进行检查复核,及时在四周设好斜支撑。4.为了提高砼的外观质量,模板与模板口一定要接平。5.模板在使用前一定要涂足隔离油,但不得沾污钢筋和成型后的砼表面。6.侧模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损坏时方可拆除,一般应在砼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模板。支架顶模必须待砼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才能拆除。7.拆除模板和支架后,模板应及时清除灰浆,维修整理,妥善存放。8.按规定时间拆除模板后,砼表面应在18小时内,整修消除接缝痕迹或砼表面的气泡,并注意对成品砼的保护。
(五)顶进施工要点
1.顶进设备布置及试顶。油顶设6只,间距为100cm。对称布置,始终位于箱身后端位置,油泵放置在后靠背上。后背梁前面与箱身底板后面均布置钢横梁,采用倒砂密实,油顶处配50×50cm铁板。顶铁配长4.0、2.0、1.0、0.5m三种,传力柱采用8m长的钢筋砼管桩,2节管桩接头处,也布置钢横梁,油顶、顶铁及传力柱的布置,必须位于一直线上。待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试顶,开泵后油压升至10MPa时,停泵观察,无问题后继续开泵,当千斤顶活塞伸出压紧顶柱后应停机,经检查各部位无异常后再开泵,直至箱身起动。在试顶将要起动时,应特别注意观察后背与滑道板变化,总顶程34.5m。2、顶进挖土。采用切土顶进,顶进前边孔进行因施工旋喷桩需要的第一次拉槽挖土,深度为便梁底以下2.5m,顶进时进行第二次挖土。每次顶进50cm、挖掘进50cm,顶一程挖一段,严禁超挖,并保证钢刃角切入土层内10cm以上。⑴箱身每次顶进后,对其方向和标高进行测量,发生偏差,及时分析原因,确定纠偏措施,随时进行调整。⑵及时做好顶进的各种数据的记录。根据土质和线路情况决定挖土进度,观测工作必须与挖土工作紧密配合。⑶顶进作业开始前,先进行试顶,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正式顶进作业,并在方向墩处用钢轨等抄垫。⑷施工期间,应由专职线路工防护线路和便梁,并做好观察记录。
(六)钢筋的施工要点
1.原材料检验
所用的钢筋种类、型号和直径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进场钢筋应同时附有质保单,并按监理工程师要求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工地存放钢筋应设置垫木,并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的有关要求,分批验收,分别堆存,设立显著的标识,以便检查和使用。
2.钢筋的制作与绑扎
钢筋的制作在工地的加工间进行。弯制的形状、尺寸严格按图纸及规范要求。
钢筋的接头采用闪光对焊。焊工有上岗操作证书。对焊前先进行试焊,试验合格后再成批焊接,并按规定进行检验。钢筋绑扎时要做到规格、位置准确,设置必要的钢筋支撑及保护层块,确保在浇注砼时钢筋不会移位。钢筋绑扎完后,要进行实测项目检查,并确保合格。绑扎钢筋时,还应正确埋设伸缩缝、上三角G25照明电线预埋管等预埋件及顶板上电缆槽预埋钢筋,并固定牢固。
三、结束语
“框架桥顶进下穿铁路线路加固施工技术”的关键是采用横梁抬纵梁挑吊轨过桥、尖轨转辙器下垫入钢板整体加固、转辙器外侧设置补强纵梁、辙岔处道心扣轨延伸穿插及道岔定位柱采取临时替代杆过渡措施等。
参考文献:
[1]陈全祥.铁路顶进涵施工过程控制[J].价值工程,2015,03:117-118.
[2]吴明江,张馨楷.浅谈顶进铁路框架桥涵施工[J].科技与企业,2014,1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