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性现代精神与未来示范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ton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简历
  千江月,原名卢加强,少年时代在文同故里求学,对竹文化具有别样的情怀。现为美学博士后,四川省艺术院院长,东坡书画院院长,香格里拉彩墨画院名誉院长,四川生活美学研究会顾问,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省社科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在文学、绘画、书画评论方面有广泛涉猎,酷爱画竹,向往“晨随清风写墨竹,夜借明月寻蝉音,闹世不唱流行曲,书斋常怀古人心”境界。先学板桥,后心摹吴镇、夏昶、石涛、蒲华、吴昌硕和董寿平,追求率意自在,水墨淋漓,天真朴拙的艺术情趣。在创作中力求做到“好画应合三人行,古人今人与本人。一脉宗亲时代风,自家面目别样心”。
  世间万千事象,莫不形成于因缘聚合。中国文人画之山水花鸟人物题材何其丰饶,千江月缘结修竹清风并专志不移,某种特殊成才之秘定然隐匿其中。作者出生于川中人文沃土,于文同故里读书求学,“方知故乡竹乃精神竹,文化竹”而深爱之;可见竹缘其君,根源于特殊地域,且获历史文化之熏染。然奇怪的是,千江月认真写竹画竹,已是年之不惑!其间二十多年,似乎并未与竹缘交,此为何也?殊知天赋英才,要能不落仲永之伤,亦须自我把持而自强不息。原来这一段“人生空白”,已为作者自觉地精研磨砺所充盈,终于得以诗人作家资格、文化学者气度,与清风墨竹实现内在之“精神”同构,达成外相的“文化”共振!天赋加努力,方有“竹妖爱我”奇遇!两者对应的诸缘成熟,终致“四十画竹,如疯如痴,如着妖魔”。 想见竹态阿娜妖娆,引动诗人凝望倾慕,竹之品格品性,激活作家人文精神之积累,知音难得,相互迷痴,遂演当今一段艺苑佳话。
  千江月披露了他的学法历程,可知其既与妖娆青竹相互感动,更下的是“追慕百家,对话古今”的扎实功夫。作者为求艺道,留连于文同、东坡精神文化艺趣之中。千江月印“三人竹舍”,袒露了他“一路摹古,各家短长风格,皆有所取”,终于融会贯通,形成立体型认知结构的创造性成才之道。
  由此可见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秘——其外师造化有二:一为自然,一为人文。自然者,所谓“竹妖”也,千江月为竹妖着魔入迷,诱导引领,直感率真,敏悟情性,遂得“天趣”之妙谛;人文即古人艺术创造文化精神。仰揖人文传承前贤艺法,此又一源头活水也。千江月诗“好画应合三人行,古人今人与本人。一脉宗亲时代风,自家面目别样心”。既敬古前贤,亦亲今志士。既敬服前辈大师以承继传统,亦于现世感知亲验时代新知。千江月获此“温故知新”之窍诀,一是对前辈标范之胸襟艺境,谦怀敬重之温情;于此,方能与古贤为伴侣、为知交,共作艺途之悠游;一是对当今世象之浑浊洞若观火,然其中必有拨俗之士存焉,志同道合,亦可相携,为艺术理想共同践行人文化育之取向。
  所谓“中得心源”,是其“三人行”中,更重自心师。心师,是以正知正见导引妄心。此当为“中得心源”之骨核。而以“妄心”为师,无异认贼作子!妄作非为,煮砂作饭,岂能成就大真大善大美之境界襟抱?作家为何能“中得心源”? 不仅与心外之竹互相发现,互相缘结,更以正知正见为主心骨,竖立心中之“竹”!于是人与竹互爱互赏,互激互励;他神我心,渗透相融;渗血入骨,难解难分!如此画竹写竹,我即竹,竹亦我;“无穷出清新”有何难哉!
  作为有根有识一介文化人,千江月外师自然造化与人文造化,皆立足本土,根基扎实。一脉宗亲,铺展浑厚的背景;终能别具新风,塑造自家面目。始终持守正知正观,则为其终能以独特艺术示人,而实以人文情怀入世,策划若干旅游文化大手笔等善举,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试看千江月之墨竹画,有如下几个特点:
  1.纯粹绝俗。可谓纯然孤峭弥天地,不招蜂蝶闹浮华。不招蜂惹蝶之翠竹,自有怡然之态,怡然之乐,那就是离尘绝俗!不媚俗,不欺世!自具一番风骨。纯粹而不失执著之性品才情。想其率心如镜所照之艺境,莫不是千江月映竹精神?如此画境,正如古人云:“绝俗故远,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之遥”。
  2.生气洋溢。是我之第二印象。其呼应炊烟,亲昵鸡雏,自得其适,生机勃勃之神采,显一派生命活力;竹格劲健,卓拔坚挺,浓叶自喧,飒飒自励;以奋强不息的生气洋溢,显情趣率真之性情。勃发生气勃勃之活力!
  3.爱意充盈。画于三人竹舍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幅,竹林河畔,有鹤鸟二只,其中一只,以食举眉相邀;另一只亦亲匿呼应。竹林掩映之下,尤显亲和意趣。其翠竹鸡雏一画题写“你有别墅几套,我有翠竹万竿,你有高朋满座,我有鸡儿一群”。可见作者宁愿亲近自然,远离浮华。其胸持传统士人高洁品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之气度,已于此画和盘托出。在欣赏他者相亲相爱之际,也充盈了一己利他性的爱意情怀。
  4.美上发力。千江月所画之竹,无不坚贞挺拔,无一星半点衰败之象。总是骨力硬挺神姿透爽,似发飒飒之声。令人特别欣赏的,是其“春来第一丛”之画幅:画面数竿劲健之竹,坚挺冲动耸立云空,透发出饱满的浩气!竹节似发铮铮金石声,令人凛然、肃然、敬然,引动胸中正气勃发之感!主画面已是能量满满,右边尤有新笋一丛,破土生长!直寓天地之浩然正气前赴后继、生生不息矣!此作最能代表作者一腔正气与强烈给力!
  如果说,水墨画给人美感,哪怕是野态、畸态之美,是传统文人画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前人的审美意趣。那么,现代艺术早已引进了“力”的要素,开始强调作品予现代读者观众的“给力效应”(打击力与冲击性)了。千江月此作,既保留了充分的美感,又蕴含了强烈的冲击力!从这个角度看,不妨将这幅画视为作者现代墨竹画的代表性作品。
  千江月画品以上特征,似可以“气韵生动”四字观之。
  其气,即如上举。作者禀天地乾坤之正气,傲立于末法时代五浊恶世!高标特举,绝俗离尘,以画为笔,书胸中塊垒,显神采奕奕之姿,挺壮怀高烈之气。其气韵、气度、气节、气势、气场,无一不蕴含绝不同流合污的襟抱,只引清风入怀自得其适,遂自成一体之精神气格。
  其韵,守雅离俗。雅与俗对立,古今皆然,表现不同而已。以现代眼光打量千江月所画之墨竹,不难发现其韵味绝俗,呈现的自然清韵不同流俗。其“雅”——雅音、雅姿、雅态的韵调特征,莫不与当今浊世之“俗”(种种噪音、搔首弄姿、忸怩作态之类)对峙。中国艺术画院院长、著名画家海德恕盛赞千江月,“以儒雅的书卷气和饱满的激情,展现竹韵清风及墨韵线条奔腾瞬间所爆发出诗意之美”。揭示其墨竹画表现的“竹韵”与“墨韵”,实发于“心韵”之“儒雅的书卷气和饱满的激情”。   其生,生生不息。显生命力之强旺。其生存方式既独立又抱团共享;其生活绝俗干净,随遇而安,自得其适;其生机勃发,生气洋溢,彰显竹与竹林的正常形貌,都是其写竹画竹的“生”中之义。竹的生态万笋千竿,前列成丛成片,后景层层叠叠,万千气象藏匿其中,深秘不可测。千江月与竹缘结至深,特顯其“才华横溢,写竹境界非一般人所能为”。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院特聘教授,西藏美协副主席,著名国画家唐天源如是说,他十分明确地指出千江月如此修为的底蕴:“首先是文化学者,作家”。
  其动,动感爽眼。其所画之竹,枝干坚挺,冲动劲勃,竹叶锋芒尽露,却并不咄咄逼人;然生气洋溢,焕然一派勃勃生机。即便作为竹林配角的鹤鸟鸡雏,莫不形态生动,怡情爽眼!显出活泼的生命情趣。想见作者精气神之充沛洋溢,方能以此新竹形象之现代品格,示诸当今之世。
  总而言之,千江月之画作,因其现代精神注入其中而别出新意,别具气象。
  “竹是今日竹,根是宋时根”,千江月之气韵生动画品风格的形成,何其清晰!
  千江月立足本土资源,独于竹承传写画之。在笔者看来,似有如下一些志趣取向:
  1.善根深厚,利他自适。且不说竹笋之香嫩爽口,决不沾滞,为筵席极品之一:即便生长成材成林,僻处一隅或于热闹之所,皆怡然自适;独立则自成景致,与其他任何人、物、景点,亦可自然配合,以其苍翠蓊郁,凭一股清新气息,悦人身心。
  2.生命强旺,生生不息。竹为“生”(生命、生存、生长、生活等)的绝好写照:种植一节活竹乃至一活节竹鞭入土,数年后便成片成林!竹的生存土质,决不挑肥拣瘦,无论贫瘠与富庶,皆能生存生长,自会呈现不同风骨与风姿!独立之竹生长迅速,根鞭串发极快。其象征个体既能独立,又能抱团发展,并步步扩开,依山取势,成片成林。显生命力强旺,无处不生机勃发之奇观。
  3.性空结体,经世致用。竹一旦成材,即可随时随处为益众生奉献全身!其性能之特别在于:空心坦荡,体格坚实,不怕任何解剖!哪怕一身清骨被分解得细如发丝,却可编织成千姿百态精美的竹篮竹席,条分缕析尽娇娆;即便残枝断节被研磨磋绒得细若微尘,却能焕然重生为洁白纸张!粉骨碎身献人间。
  4.清新脱俗,绝尘应世。不同流合污而又能与他者和谐共处,为需求者提供庇护、休憩、涵养之所;作者艺名“千江月”,来自一句禅偈:“千江有水千江月”。是否因其做过近十年中国观音文化区负责人,得益于大乘法关注民生痛痒“一枝一叶总关情”而取其象征寓意?观音观音,眼耳千般,观十方世界,寻音救度众生不息;如皓月在天,投射千江,化为千江之月映万川,感应苍凉世道,明明历历映照天下也”。
  5.画如其人,君子品格。 千江月独钟于“竹”,似乎要暗暗效法一种士君子品格,士君子作风。画如其人,千江月作画与策划结合,两全其美,似乎共同彰显出一种士君子风格,以其学养修为,对机应世,以旅游景区为纸幅,作大写意大手笔策划,浓墨壮笔,彩绘大地山川。此非士君子之壮业而何?
  古之士君子,即今之现代智识精英一族。若以“现代士人”或“现代士子”称今之智识精英,与古之士君子精神旨趣对接,千江月 “达则兼济天下”之品格,不离专业,而行世法;以忧患高远之心,筹措国计民生健全发展,务求返本开新,别出气象,岂非彰显古士君子即现代智识精英施展抱负之正道?
  现代智识精英的独特之处,以话语表现为集中。话语及话语方式,亦即与行为做事方式。此既折射其内心情性与思想,又投射于外境之人物事相。那么,如何衡量现代智识精英的独特话语呢?无非以下五条:
  1.与依仗官家权力话语为非作歹的知识群体相区别。
  2.与不惜损害国计民生的商家主义话语行为相区别。
  3.与依附媒体发浮躁之声的“知道分子”知识群体相区别。
  4.与所谓专家学者争名夺利、自私小气的精致利己话语相区别。
  5.与沉溺于物欲与肉欲享受的世俗大众损人利己的话语相区别。这种种“物欲与肉欲”享受,上述四者照样强烈!
  现代智识精英总会以自身之特立独行,自在自适,有胸襟有抱负,有精神有寄托,其话语与话语方式,自然区别于当今若干“巧言乱德”的所谓“知识精英”。
  千江月还原为当今现代士子,即为“用硬功夫打造文化软实力”之智识精英。
  他以深致的传统文化为背景,立足本地域,应对全国民间文化的现实性能,着眼于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开发,事业与产业四种关系,提出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密码“12345”系统理论,颇有具体操持运作可行性。其一系列文化旅游创意项目:打造观音文化区、中国死海、天府四重奏、蜀中四大才女、嘉州长卷、24节气农庄等景区,着力于掘发巴蜀文化内涵,化平凡为不凡,使现成的本土资源大放异彩!如此文化旅游项目的成功实施,如此将才情与事业合一的大手笔,其产生的集群效应和裂变效应,成为其理论体系运用于实践的生动诠释。若无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胸具切实可行的理论底蕴,岂能作出如此大气魄的乡村与城市艺术名片工程!
  画竹大师板桥与舍弟书云:“写字作画是雅事,亦是俗事。大丈夫不能立功天地,字养生民,而以区区笔墨供人玩好,非俗事而何?东坡居士刻刻以天地万物为心……若王摩诘、赵子昂辈,不过唐宋两画师耳”!画格体现人格,画品亦人品。千江月独寻理路落笔画轴画墨竹,以其个性风格大策划落笔于山川大地,两者精神一脉相通。唐张彦远云:“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合同功,四时并运……”(《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如宋人言:“画虽艺也,前圣未尝忽焉”。其“纪叙名实,谓竹帛不足以形容盛德之举……后之览观者,亦足以想见其人。是则画之作也,善足以观时,恶足以戒其后,岂徒为是五色之章,以取玩于世也哉”!(《宣和画谱序》)
  千江月只是一月,宇宙自然与社会人生,皆为一心所摄,千江月映万川之水,含蕴天下之襟抱,汩汩流入众生心田。这就似乎具有某种启示未来的意义:
  想象未来社会公民品质及其生态,首先当由现代智识精英之觉悟性品,为普通民众所效仿。众生皆势如自然界之竹,不避环境艰难,显生机勃发之象。成为既各各独立,人人自强,又能抱团成群,遵守秩序,平等互促,迅速生长!既能立己,又利他利人。静居则悠游自在,空体自适,行动则全心投入创造,不惜全身奉献于时代社会——造福一方,成就利他利群共享和平和谐之愿景。这,或许就是千江月写竹画竹给人的联想与启示:报恩社会,造福众生。
其他文献
摘要:在“全域旅游”新理念的指引下,我国旅游业正经历着重大而深远的变革,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也日益紧密。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活动形式呈现出较强的文化色彩,把感受、体验和学习神秘、新奇的“民间音乐文化”作为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原滋原味的民间音乐艺术体现着当地民族的文化特点和精神内涵,这一特质刚好满足了游客文化旅行的需求。同时,全域旅游也为民间音乐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契机。本文拟在全域旅游语境下,以衢州地区的民
期刊
摘要:儿童剧作为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独立演剧艺术,一直以丰富多彩的舞台形象、贴合儿童的故事内容、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吸引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儿童观众。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下个体能量被激活,自媒体不断发展壮大,当代儿童剧的发展也面临着故事浮于表面,教化不得人心等创作难题。面对当代儿童剧的创作症结,广西木偶剧团出品的《壮壮快跑》作为获得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且收获较好舆论口碑的优秀儿童剧,其创作策略无疑为当
期刊
摘要:本文利用空间叙事理论对纪录片《书记》中出现的“空间”进行分析,纪录片通过对于空间的建构,将“空间”作为情节发展的动因,将空间作为情感叙事的表征。因此本文从三个方面谈空间是如何体现主人公郭永昌书记的个人主体意识,在特定语境下是如何塑造人物关系的,以及通过空间衍生出来的社会众生态。  关键词:《书记》 空间 空间叙事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而美食背后更是寄予着国人的情感与精神追求。本文拟从故事美学入手,解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 美食 故事美学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1-0167-02  一、美食故事背后的心理学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饮食,饮食尤其是美食是一个全世界都会去关心的话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
期刊
摘要:由田汉词、聂耳曲,创作于1935年的《义勇军进行曲》,不仅在抗日战争时期极大地激发了民众抗击日寇的热情,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和平年代更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英雄凯歌。《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重要场合响起,然而听国歌演唱却并不尽如人意,很多人甚至是大中小学的学生都不能完整准确地演唱国歌。唱准、唱好国歌是中国公民的职责和最起码素质,笔者认为唱好国歌要从学校音乐教学抓起,每个音乐教师都应将
期刊
摘要:儿童的成长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如何使戏剧艺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教育引导作用,一直是儿童剧在创作过程中避不开的话题。儿童剧以广西优秀的剧作家的原创剧本为起点,以少数民族元素为融合,将一个个故事带进了广西更带向了全国,这种良好势头的发展应该得到大家的关注。  关键词:原创 少数民族 儿童剧 受众心理 戏剧教育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
期刊
摘要:蒂昂·范·德·沃特(Deon van der Walt),南非著名的抒情男高音歌唱家,艺术修养极其深厚,在歌剧、艺术歌曲等方面都颇有建树,是一位全能型、学者型的声乐人才。  关键词:抒情男高音 歌剧人生 唱片艺术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0-0019-02  “初闻”蒂昂是在互联网上某网友倾心整理分享的“男高音致敬”系列专辑中他的大约
期刊
摘要:本文以王建中鋼琴改编曲《陕北民歌四首》中的《军民大生产》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该曲的创作背景,着重在其素材来源、曲式结构及演奏要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归纳总结出王建中先生如何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单声线性旋律与钢琴多声思维相融合,创造出符合中国群众审美情趣的作品。  关键词:王建中 改编曲 钢琴 《军民大生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
期刊
摘要:《中国花鼓》是奥地利艺术家克莱斯勒创作的小提琴乐曲,创作者与作品在国籍和文化上的差异充分证实了东方音乐元素独有的魅力对西方音乐家有着强烈的吸引力,通过两种文化的交融形成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碰撞。中国民族元素在历史中曾多次成为西方音乐创作者所使用的题材,如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大地之歌》、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茶的中国舞曲》等。基于中西文化在音乐创作领域中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克莱斯勒的艺术创作《中
期刊
摘要:以千夫长小说《草原记》为例,通过分析文本深层的叙事策略,揭示“草原”空间代表的道德寓意,将张向阳所在城市空间“阉割化”的处理,解构城市文化的优势地位,以获得“草原”文化的自我确认。  关键词:《草原记》 潜文本 道德寓意 阉割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6-0179-02  《草原记》是千夫长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讲述了天津知青张向阳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