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的早期观察与护理体会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buxiax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早期症状进行观察和探讨,并总结护理体会。
  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3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通过对患者早期症状的临床观察,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大部分患者痊愈,只有1例出现了轻度语言障碍。
  结论:通过严密的临床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轻患者病痛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保障。
  关键词:颅脑手术急性脑积水早期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45-01
  颅脑手术后可能出现急性脑积水,使得病情突发恶化,故护理人员需做好早期观察和诊断,及时采取措施。本次研究对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3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引发脑积水的因素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资料,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23—58岁之间,平均年龄(35.6±6.78)岁。术后1d内发生脑积水的患者16例,2—3d发生脑积水的患者9例,3—5d发生脑积水的患者5例。
  1.2护理方法。
  (1)准确判断患者术后意识状态。颅脑手术后患者的麻醉作用逐渐消失,正常情况下患者应逐步恢复意识,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意识状况,准确的判断出患者处于昏迷、麻醉未醒、意识模糊还是已清醒,并且与麻醉师进行交流,询问麻醉时间、药量、方式以及麻醉耐受性等。若病人回到病房后仍未苏醒,则须估算苏醒时间;若病人回到病房已经清醒,但不久出现进行时加重,则需进行CT复查,避免并发颅内出血和脑积水。
  (2)注意观察患者术后瞳孔变化。颅脑手术的进行需要对患者实施麻醉,这使得患者瞳孔的光感敏锐度下降,术后患者意识逐渐恢复,瞳孔的光感明锐度也逐渐恢复,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瞳孔变化。另外要区别开因颅内压的升高引起的瞳孔变化,这要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以及意识恢复状况来综合考虑再进行判断。手术结束后不可立即移动患者,否则可能引起患者血压升高,需让患者平静30min后,测量其血压情况,通常情况下患者很快会恢复正常,对于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要注意嘱咐其服药。若患者血压持续升高,并伴随出现呼吸减慢症状,有可能是颅内压增高,需加强警惕并及时通知医师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注意区别引起头痛、呕吐的原因。一些患者手术后会因麻醉而出现呕吐症状,呕吐后症状会得到缓解,呈现出缓慢状。而急性脑积水会使得颅内压增高,导致患者出现喷射式呕吐,且呕吐不会缓解症状,而是出现频繁的呕吐以及伴随性的疼痛,在询问疼痛部位时要注意区分是颅内疼痛还是手术切口痛。
  (4)持续观察引流管及患者肢体活动情况。术后护理过程需注意观察头部的引流管色差、性质以及流量的状况,通常不出现引流液体增多情况。若患者突然出现躁动不安或安静状态,则为病情变化的提示,需要提高警惕。此外由于留置的导尿管也可能引起患者躁动和不适,护士需准确判断。
  (5)注意术后饮食的安排和护理。由于急性脑积水容易引发发热、多汗、呕吐、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加之手术应用到脱水剂和利尿剂等药物,非常容易引起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状况。因此,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补充营养和水分,病情中的患者可通过静脉输液进行补充,病情轻者,且意识相对清醒的患者,可少量进食流体或半流体食物,食物应以清淡为主,温度适中,必要时刻采用鼻饲喂食,切记少食多餐。
  (6)并发脑积水患者的护理。若发现患者并发脑积水,应立即根据医嘱,静脉推注20~40mg呋塞米以及250ml的20%甘露醇,并做好脑室外引流的术前准备工作。要控制好引流时间,不能过长,避免引起颅内感染,引流过程中需注意掌握引流袋高度,以及控制好引流速度。另外引流管的高度更要掌握好,高度不足会使得引流速度过快,会导致脑室塌陷,产生脑内负压,引起硬脑膜外血肿或下陷。引流管口通常需高出侧脑室10—15cm(成人),这样能维持相对稳定的脑室压,如有必要可根据医嘱适当调节高度。情况有所好转后,可间断性的开放和关闭引流,连续关闭24小时后续进行CT复查,若颅脑无明显增大,则可拔出引流管;若颅脑增大,则及时安排脑室—腹腔分流手术。
  2结果
  通过对患者早期症状的观察,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大部分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症状明显改善,病情逐步恢复。只有1例出现了语言障碍。
  3讨论
  急性脑积水的发生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多种不良预后,护理过程中及早发现并发症尤为重要,护理人员要高度重视颅内手术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的变化,做好记录,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本次研究证实,做好早期观察和诊断工作,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都有良好的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正梅,葛东明.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的早期观察与护理[J].山西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0):56-57
  [2]唐守建,王鹏先.外伤性脑积水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社区医师,2011,27(13):97-98
  [3]门旭乔,王清波,刘赛.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的早期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8):126-127
  [4]李新民.外伤性脑积水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并发症的防治[J].广东临床军医杂志,2010,38(5):114-1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加强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发生。  方法:通过我院近几年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沟通交流技巧。  结果:护患纠纷以服务态度不满居多。  结论:通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护患沟通可以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护患纠纷原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4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127例COPD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营养护理、帮助有效戒烟、长期氧疗、呼吸道护理、呼吸训练等。  结果:经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121例,有效率95.3%。  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及呼吸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所选60例结肠癌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上述患者均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除了给予常规护理外,同时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术前舒适护理干预、术中舒适护理干预、术后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结肠癌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时
期刊
摘要:本文就多元文化护理在五官科病房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关键词:多元文化护理五官科病房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46-01  我科是眼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综合性科室,收治的病人比较复杂,不同文化模式的人对五官科疾病的认识和需求有所不同,当患者从一个熟悉的文化环境到一个陌生病房时,会产生心理上的失衡,临床护理涉及
期刊
摘要:目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与总结。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呼吸疾病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护理干预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各项指标改善的更加明显(P<0.05);护理干预组达满意程度以上的人数明显较常规护理组多(P<0.05)。  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重症呼吸疾病,更好的达到治愈目的,明显缩短了疾病康复的进程,减轻患者的心理负
期刊
摘要:目的:深化人性化护理理念的实践价值,为更好的服务病人做出理论论证。  方法:从我院随机抽取接受外科手术的500例患者,并进行是否实施人性化护理的结果比对。  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比实现常规化护理服务的患者能有效的缓解术前焦虑,在术后恢复过程中也能较为安心,并更快的得到了有效恢复。  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能使病人获得更好的护理环境,有利于病人的术后治疗及康复。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性化护理护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压疮的原因,总结其预防措施。  方法:分析50例发生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主要有压力因素、身体状况、血糖水平、体温失衡等。  结论:要针对性加强对糖尿病病人的干预,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压疮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51-01  压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咪达唑仑应用于产后子痫的护理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产后子痫患者18例临床资料。  结果:该组患者治愈率达到100%,较未治愈患者数明显增多,不良反应人数较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咪达唑仑治疗产后子痫的临床效果较为突出,配合良好的护理服务可有效控制子痫抽搐的症状,且减轻伤口愈合的痛苦,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期刊
摘要:掌上电脑(PDA)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是对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实现护士护理工作的“无纸化、无线网络化”。本文主要探讨了PDA在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问题。对PDA的使用与普及可以弥补原有HIS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其查询统计、床旁录入及跟踪医嘱生命周期等功能可以明显提高护士的临床工作效率,减少医疗差错。  关键词:掌上电脑医院信息系统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经过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经过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的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实验者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优质临床护理,对临床护理以后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通过临床护理以后,两组病人全部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实验组护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