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感性认识,就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个别外部属性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固有的规律性的认识。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个体,在一个地方生活和成长,耳濡目染,会有很多感性知识在脑海中存在。在课堂上教师应提取出学生大脑中的存在,调动他们已有的感性认识,与课本知识牢牢联系起来,从而经过不断的讨论、不断的探索,升华为理性的知识加以掌握。而且“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身就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还提出了要关注促进学生发展的地理、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关注实践与应用的地理和关注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地理。基于这些理念的指导,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的感性认识出发,再添砖加瓦,把这些感性认识提升到理论的层面,以理性的知识回归课堂,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
下面以《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堂课为例谈谈我在课堂上是如何实践“从感性认识出发,理性认识回归”这一指导思想的。
一、感性地引入,兴趣盎然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因此,新课导入时,如果教师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地理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发现,使学生感受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节课为例,常规的课堂导入是:“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海水的理化性质——温度和盐度。”这样虽然直入主题,但略显枯燥,吸引力不够,而且大大忽略了学生本身对海水温度的零散认识。我从学生的感性出发:“我们江南水乡很多同学都会游泳、喜欢游泳,如果今天特许你可以去海洋里畅游一次的话,你一般会什么时间去呢?”“夏季。”“为什么呢?”“夏季水温高。”“但春节期间怎么还有许多人去海南岛、马尔代夫去玩呢?”“纬度低,常年水温高。”“那海水的温度高低取决于什么因素呢?它有什么样地分布规律呢?”这样的引入密切地联系了学生的实际,首先学生对游泳很熟悉,游泳必须关注水温,这些学生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由此话题引入课堂,从感性认识出发,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精神亢奋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经过探究理性回归到课本上的知识,这种预设和生成轻松、自然,实践下来效果非常理想。
二、感性地过渡,激发课堂智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同样,课堂上最为重要的不是教师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师通过巧妙设计、引导和组织,“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唤醒”他们主动求知的神经,从而“鼓舞”他们学习地理的士气,产生“意犹未尽”之感。而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以感性认识过渡为线索,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会把“激发唤醒和鼓舞”演绎得更好。
在《海水温度和盐度》这一节课中,当上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探究后已经从理性回归到具体知识:海水的温度高低取决于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关系;就因为这样,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些;不同纬度海区,低纬海区水温高些,高纬海区水温低些;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高些,寒流经过的海区水温低些。这时需要及时有效地转入下一教学环节,感性的过渡必不可少。在这节课中,我作了这样的尝试:“有的同学不仅喜欢游泳而且喜欢潜水,请问你能潜入很深的地方游吗?”“不能。”“为什么呢?”“海水深处黑暗、缺氧、压强大,水温低……”自然地过渡到海水温度垂直分布规律的探究上。这种从感性认识过渡比我们直接说“了解了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后我们再来了解海水的垂直分布规律”更人性化,少了急功近利的感觉,多了持续性的吸引,学生不觉得乏味无趣,使课堂师生的智慧不断放出光芒。类似的还有,如从海水的温度过渡到盐度时可以设置为:“潜水不是很容易的吧,假如你还不小心呛到海水,那又尝到什么滋味呢?”“又苦又咸。”“这又是为什么呢?”自然地实现由海水的温度到海水的盐度的过渡。好的过渡不留痕迹,但可以使课堂丰富多彩,讨论热烈,最终得到相关理性认识的升华。
三、感性地总结,转化为终身有用的理性知识
当地理课堂教学过程达到预先设计的目标,引起教学共振效应后,感性的总结更会绽放它独特的光芒。如在这节课中我的课堂小结为:“愉快又辛苦的游泳马上就要结束了,上岸后你还需要冲个澡才会倍感舒服吧。不然溶解了大量盐类物质的海水蒸发后会在你身上结晶出来呢。”学生频频点头,微笑地接纳。这样不仅是课本知识的延伸,而且使学生学到了有用的地理知识,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处处留心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为以后的教学埋下种子和留下希望。如果换成我们以前惯用的总结式小结全课,那感觉是不是另一番光景呢。
当然要把“从感性认识出发,理性认识回归”进行到底,还要注意:首先,课前必须熟悉学生的实际感知,关注学情,要选准感性材料的切入点,切忌生拉硬拽,“为赋新词强说愁”。其次,教师要善于将感性材料进行取舍,做深加工,忌随意性太大。最后,师生要勇于实践,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不断获取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知识,搭好由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飞跃的桥梁。
总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把“从感性认识出发,理性认识回归”贯彻于地理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愿望,而且可以将教学目的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后会更好地生活。因此在地理课堂上,我们要经常给学生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贯彻“感性出发—快乐探究—理性升华”,这样不仅能使课堂学习氛围轻松,而且事半功倍。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个体,在一个地方生活和成长,耳濡目染,会有很多感性知识在脑海中存在。在课堂上教师应提取出学生大脑中的存在,调动他们已有的感性认识,与课本知识牢牢联系起来,从而经过不断的讨论、不断的探索,升华为理性的知识加以掌握。而且“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身就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还提出了要关注促进学生发展的地理、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关注实践与应用的地理和关注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地理。基于这些理念的指导,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的感性认识出发,再添砖加瓦,把这些感性认识提升到理论的层面,以理性的知识回归课堂,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
下面以《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堂课为例谈谈我在课堂上是如何实践“从感性认识出发,理性认识回归”这一指导思想的。
一、感性地引入,兴趣盎然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因此,新课导入时,如果教师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地理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发现,使学生感受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节课为例,常规的课堂导入是:“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海水的理化性质——温度和盐度。”这样虽然直入主题,但略显枯燥,吸引力不够,而且大大忽略了学生本身对海水温度的零散认识。我从学生的感性出发:“我们江南水乡很多同学都会游泳、喜欢游泳,如果今天特许你可以去海洋里畅游一次的话,你一般会什么时间去呢?”“夏季。”“为什么呢?”“夏季水温高。”“但春节期间怎么还有许多人去海南岛、马尔代夫去玩呢?”“纬度低,常年水温高。”“那海水的温度高低取决于什么因素呢?它有什么样地分布规律呢?”这样的引入密切地联系了学生的实际,首先学生对游泳很熟悉,游泳必须关注水温,这些学生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由此话题引入课堂,从感性认识出发,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精神亢奋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经过探究理性回归到课本上的知识,这种预设和生成轻松、自然,实践下来效果非常理想。
二、感性地过渡,激发课堂智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同样,课堂上最为重要的不是教师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师通过巧妙设计、引导和组织,“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唤醒”他们主动求知的神经,从而“鼓舞”他们学习地理的士气,产生“意犹未尽”之感。而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以感性认识过渡为线索,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会把“激发唤醒和鼓舞”演绎得更好。
在《海水温度和盐度》这一节课中,当上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探究后已经从理性回归到具体知识:海水的温度高低取决于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关系;就因为这样,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些;不同纬度海区,低纬海区水温高些,高纬海区水温低些;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高些,寒流经过的海区水温低些。这时需要及时有效地转入下一教学环节,感性的过渡必不可少。在这节课中,我作了这样的尝试:“有的同学不仅喜欢游泳而且喜欢潜水,请问你能潜入很深的地方游吗?”“不能。”“为什么呢?”“海水深处黑暗、缺氧、压强大,水温低……”自然地过渡到海水温度垂直分布规律的探究上。这种从感性认识过渡比我们直接说“了解了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后我们再来了解海水的垂直分布规律”更人性化,少了急功近利的感觉,多了持续性的吸引,学生不觉得乏味无趣,使课堂师生的智慧不断放出光芒。类似的还有,如从海水的温度过渡到盐度时可以设置为:“潜水不是很容易的吧,假如你还不小心呛到海水,那又尝到什么滋味呢?”“又苦又咸。”“这又是为什么呢?”自然地实现由海水的温度到海水的盐度的过渡。好的过渡不留痕迹,但可以使课堂丰富多彩,讨论热烈,最终得到相关理性认识的升华。
三、感性地总结,转化为终身有用的理性知识
当地理课堂教学过程达到预先设计的目标,引起教学共振效应后,感性的总结更会绽放它独特的光芒。如在这节课中我的课堂小结为:“愉快又辛苦的游泳马上就要结束了,上岸后你还需要冲个澡才会倍感舒服吧。不然溶解了大量盐类物质的海水蒸发后会在你身上结晶出来呢。”学生频频点头,微笑地接纳。这样不仅是课本知识的延伸,而且使学生学到了有用的地理知识,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处处留心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为以后的教学埋下种子和留下希望。如果换成我们以前惯用的总结式小结全课,那感觉是不是另一番光景呢。
当然要把“从感性认识出发,理性认识回归”进行到底,还要注意:首先,课前必须熟悉学生的实际感知,关注学情,要选准感性材料的切入点,切忌生拉硬拽,“为赋新词强说愁”。其次,教师要善于将感性材料进行取舍,做深加工,忌随意性太大。最后,师生要勇于实践,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不断获取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知识,搭好由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飞跃的桥梁。
总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把“从感性认识出发,理性认识回归”贯彻于地理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愿望,而且可以将教学目的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后会更好地生活。因此在地理课堂上,我们要经常给学生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贯彻“感性出发—快乐探究—理性升华”,这样不仅能使课堂学习氛围轻松,而且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