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先学后导”课堂教学有四个基本元素:问题、活动、再创造、有指导,它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任务、要求和原则,而且彼此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
【关键词】问题;活动;再创造;有指导
“先学后导”课堂教学有两个基本教学环节,一是“先学”,二是“后导”,它们承载着各自不同的任务、要求和原则。“先学”环节,要明晰两个重要问题:先学什么?怎样先学?“后导”环节,要把握两个关键所在:指导什么?怎样指导?换言之,“先学后导”课堂教学重要的是回答好两个核心问题:“先学后导”课堂教学有哪些基本元素?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下面,结合一些教学实践和案例,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一、基于问题
“先学”环节,以“预习案”为拐杖,指导学生有序“先学”。一是基于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学习材料,学生初步感知教学内容所指向新的、未知的东西,知道要学什么数学知识,学会了什么,存在怎样的困惑,从而带着问题和思考走进课堂;二是教师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和把握学情: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怎样?具有怎样的数学知识和活动经验?等等,基于学情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系统的认知结构。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预习”提纲: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填一填:1.你能提出用一步计算就能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吗? 2.根据乘法的意义,4×25表示( )个( ),也可以表示( )个( );3.两个数的( )与一个数( ),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 )再(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之所以这样设计“乘法分配律”的预习案,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从“动机、经验和认知”三个维度做好学习准备:一要借助概念的现实意义,指导学生揭示其形式化的定义;二要结合概念的数学意义,指导学生理解其内涵。
二、关注活动
“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的载体是什么?是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而不是教师的活动。数学是一种活动,这是“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的理念和主张。那么,教学时就要明确和把握好三个关键所在:一是活动的主体是谁?是学生自己,而不是教师;二是学生从哪里开始活动?数学的根源是常识。也就是说,学生根据已有的普通常识,通过自己的实践,把这些常识通过反思,组织起来,不断地进行系统化;三是学生经历什么水平的学习活动?笔者认为,数学学习的活动应是有不同水平的,在设计数学学习活动时,应遵循布鲁纳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认知规律:操作水平、表象水平和分析水平。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
活动一:比一比胡萝卜和红萝卜的根数
(一根一根地比)
胡萝卜有( )根,红萝卜有( )根,红萝卜比胡萝卜多( )根。
活动二:还可以这样比较胡萝卜和红萝卜的根数
(一份一份地比)
胡萝卜( )根,红萝卜有( )个2根,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 )倍。
“倍的认识”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概念教学的关键是指导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那么,“倍”这一数学概念的本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比较,把两种物体数量多少进行比较的一种方式。教学时,设计了两个体现不同学习水平的数学活动,一是借助旧知“一根一根”进行比较,学生用语言描述“比多(少)”的全过程;二是根据学生已有“一根根比较物体数量多少”的活动经验,指导学生“一份一份”进行比较,在比较中理解“倍”这一概念的本質,建立新旧数学知识之间纵向联系的系统。
三、进行再创造
“后导”环节,学生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呢?笔者认为,学生学习数学应该是进行“再创造”。“再创造”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允许学生发现自己的标准,探索能达到这个标准的若干步骤。“再创造”什么呢?再创造不仅包括内容和形式,也包括组织和系统。那么,怎样进行“再创造”?笔者认为,重要的是把握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学生,二是过程,三是探索。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始终紧扣“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为什么要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核心问题,设计了三个数学活动,活动一:学生“做出来”两组分数:一组分子相同,分母不同;另一组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指导学生借助直观操作,从形式上感知“一个分数,分子(或分母)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数,分数的大小会随着变化”这一数学事实;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母表示平均分成多少份,分子表示取了多少份,从内涵上指导学生明晰“分子变化”是“取的份数”的变化,“分母变化”是“分的份数”的变化。从“形式”和“内涵”两个维度指导学生把握“分数的大小随着分子和分母变化的规律”;活动二:指导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一是通过直观
操作知道=、=;二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自己的验证,理解=、=的数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太小相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从而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形式化的定义;活动三:围绕“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这一关键问题,注重指导学生经历演绎、推理等数学学习的活动,建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建构数学知识之间系统化的认知结构。
四、有指导
“后导”环节,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再创造”,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呢?这就需要思考和把握两个要点:一是往哪里指导?既然我强调数学是一种活动,所以我对“往哪里指导”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到一种活动中去”。二是怎样指导?如果可能的话,将学生放到具体的、形象的情境中去,让她(他)直观地学习,这是我的教学原则。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指导学生在这一学习活动过程中探索新知:活动一,向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数学意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用硬纸板做一个长0.7米,宽0.5米,高0.4米的微波炉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一是指导学生体会做一个微波炉包装箱需要的硬纸板就是求“6个长方形的面积”这一数学事实;二是指导学生思考一个数学问题: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是由长方体的哪些棱围成的,建立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宽和高)和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横向联系的纽带;二是指导学生亲历解决“至少要用多少硬纸板”这一数学问题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抽象、概括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总之,“先学后导“课堂教学四元素:问题、活动、再创造、有指导,问题是基础,活动是载体,再创造是学习方式,有指导是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汉斯.弗赖登塔尔(荷兰).数学教育再探——在中国的讲学[M].刘意竹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本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先学后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3B461)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问题;活动;再创造;有指导
“先学后导”课堂教学有两个基本教学环节,一是“先学”,二是“后导”,它们承载着各自不同的任务、要求和原则。“先学”环节,要明晰两个重要问题:先学什么?怎样先学?“后导”环节,要把握两个关键所在:指导什么?怎样指导?换言之,“先学后导”课堂教学重要的是回答好两个核心问题:“先学后导”课堂教学有哪些基本元素?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下面,结合一些教学实践和案例,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一、基于问题
“先学”环节,以“预习案”为拐杖,指导学生有序“先学”。一是基于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学习材料,学生初步感知教学内容所指向新的、未知的东西,知道要学什么数学知识,学会了什么,存在怎样的困惑,从而带着问题和思考走进课堂;二是教师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和把握学情: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怎样?具有怎样的数学知识和活动经验?等等,基于学情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系统的认知结构。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预习”提纲: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填一填:1.你能提出用一步计算就能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吗? 2.根据乘法的意义,4×25表示( )个( ),也可以表示( )个( );3.两个数的( )与一个数( ),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 )再(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之所以这样设计“乘法分配律”的预习案,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从“动机、经验和认知”三个维度做好学习准备:一要借助概念的现实意义,指导学生揭示其形式化的定义;二要结合概念的数学意义,指导学生理解其内涵。
二、关注活动
“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的载体是什么?是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而不是教师的活动。数学是一种活动,这是“先学后导”课堂教学的理念和主张。那么,教学时就要明确和把握好三个关键所在:一是活动的主体是谁?是学生自己,而不是教师;二是学生从哪里开始活动?数学的根源是常识。也就是说,学生根据已有的普通常识,通过自己的实践,把这些常识通过反思,组织起来,不断地进行系统化;三是学生经历什么水平的学习活动?笔者认为,数学学习的活动应是有不同水平的,在设计数学学习活动时,应遵循布鲁纳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认知规律:操作水平、表象水平和分析水平。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
活动一:比一比胡萝卜和红萝卜的根数
(一根一根地比)
胡萝卜有( )根,红萝卜有( )根,红萝卜比胡萝卜多( )根。
活动二:还可以这样比较胡萝卜和红萝卜的根数
(一份一份地比)
胡萝卜( )根,红萝卜有( )个2根,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 )倍。
“倍的认识”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概念教学的关键是指导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那么,“倍”这一数学概念的本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比较,把两种物体数量多少进行比较的一种方式。教学时,设计了两个体现不同学习水平的数学活动,一是借助旧知“一根一根”进行比较,学生用语言描述“比多(少)”的全过程;二是根据学生已有“一根根比较物体数量多少”的活动经验,指导学生“一份一份”进行比较,在比较中理解“倍”这一概念的本質,建立新旧数学知识之间纵向联系的系统。
三、进行再创造
“后导”环节,学生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呢?笔者认为,学生学习数学应该是进行“再创造”。“再创造”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允许学生发现自己的标准,探索能达到这个标准的若干步骤。“再创造”什么呢?再创造不仅包括内容和形式,也包括组织和系统。那么,怎样进行“再创造”?笔者认为,重要的是把握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学生,二是过程,三是探索。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始终紧扣“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为什么要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核心问题,设计了三个数学活动,活动一:学生“做出来”两组分数:一组分子相同,分母不同;另一组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指导学生借助直观操作,从形式上感知“一个分数,分子(或分母)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数,分数的大小会随着变化”这一数学事实;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母表示平均分成多少份,分子表示取了多少份,从内涵上指导学生明晰“分子变化”是“取的份数”的变化,“分母变化”是“分的份数”的变化。从“形式”和“内涵”两个维度指导学生把握“分数的大小随着分子和分母变化的规律”;活动二:指导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一是通过直观
操作知道=、=;二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自己的验证,理解=、=的数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太小相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从而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形式化的定义;活动三:围绕“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这一关键问题,注重指导学生经历演绎、推理等数学学习的活动,建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建构数学知识之间系统化的认知结构。
四、有指导
“后导”环节,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再创造”,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呢?这就需要思考和把握两个要点:一是往哪里指导?既然我强调数学是一种活动,所以我对“往哪里指导”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到一种活动中去”。二是怎样指导?如果可能的话,将学生放到具体的、形象的情境中去,让她(他)直观地学习,这是我的教学原则。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指导学生在这一学习活动过程中探索新知:活动一,向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数学意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用硬纸板做一个长0.7米,宽0.5米,高0.4米的微波炉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一是指导学生体会做一个微波炉包装箱需要的硬纸板就是求“6个长方形的面积”这一数学事实;二是指导学生思考一个数学问题: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是由长方体的哪些棱围成的,建立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宽和高)和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横向联系的纽带;二是指导学生亲历解决“至少要用多少硬纸板”这一数学问题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抽象、概括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总之,“先学后导“课堂教学四元素:问题、活动、再创造、有指导,问题是基础,活动是载体,再创造是学习方式,有指导是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汉斯.弗赖登塔尔(荷兰).数学教育再探——在中国的讲学[M].刘意竹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本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先学后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3B461)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