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童话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tma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侯冠滨的卡通式雕塑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雕塑的神圣、静穆、永久的特性和纪念性、永久性的品格,它们以一种大众化的、反精英主义的、调侃谐趣方式,带来了一种新的雕塑美学。它以不同的图像来源,改变了传统雕塑的创作原则和欣赏原则,从而改变了传统雕塑的评价标准,并彻底颠覆了传统雕塑思想基础。
   在互联网的各种搜索引擎中键入“侯冠滨”三个字,发现大量关于侯冠滨信息,是作为一个优秀的卡通画家和儿童卡通图书出版人的侯冠滨;然而,这个人也正是目前在从事雕塑创作的侯冠滨。
  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知识背景和切入角度,当侯冠滨从卡通绘画和儿童图书出版转为雕塑创作之后,他为雕塑界带来了一大批以卡通造型为基础的雕塑作品,这些作品和其它一些同类雕塑家的作品一起,共同构成了2000年以来,中国当代雕塑所出现的一道特殊的景观。
  建立在电子科学技术之上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标志着媒介时代的到来,这种新的工具,新媒体像过去机器生产出现一样,引起了人类社会的结构性的变化,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文化艺术方面,它还改变了人们的情感方式和作品的创作方式和欣赏方式。
  站在新技术的高点上,依托于新的文化媒介,当侯冠滨的卡通式的雕塑和古老的雕塑传统相遇的时候,它的新锐性、颠覆性在哪里?它的可能性、生长性又在哪里呢?
  近代西方艺术史学科中有“考古学之父”美誉的温克尔曼曾经用“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来形容他对古希腊雕塑的赞誉。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中,温克尔曼的这句话成为评价雕塑艺术标准。
  哲学家黑格尔也曾经在《美学》一书中提出,雕塑是适宜表现神的。对黑格尔的这个论断,中国著名美术美学家李泽厚的解释是:“黑格尔天才地猜测到了雕塑内容具有较大的寓意性、理想性。雕塑的本领在于它能突出地表现高度概括了的、理想性强的、单纯的性格、品质、气概……道出了雕塑的美学特征:要求外部造型的单纯和观念概括的纯粹”。
  美术史的事实证明,雕塑的黄金时代,的确是神学的时代,信仰的时代。雕塑的仪式感和庄严肃穆的气质都决定了它们往往扮演偶像的角色,成为人们顶礼膜拜,虔诚供奉的对象。用雕塑来造神,用雕塑构造一个理想的彼岸世界,成为雕塑艺术在很长一个历史阶段的主要功能。无论是基督教世界,还是在东方的佛教世界,雕塑艺术中最常见的题材就是宗教人物。
  即使在文艺复兴以后,世俗的题材越来越多,开始超过宗教题材的情况下,由于雕塑艺术与宗教的长期联系,也由于雕塑的社会功能,以及它的材料和表现方式上的特点,它仍然长时间里保持着“正面性”的特点。
  所谓正面性,是指雕塑艺术较为适宜于表现正面的、理想的、被肯定的事物;它排除个别的、偶然的、丑陋的因素;它总是作为纪念像而出现,它总是讴歌英雄、圣贤、名人……
  这种情况从罗丹开始发生了变化,在罗丹那里,形体上有缺陷的人,丑陋的人出现在雕塑里,如《塌鼻子的人》、《老妓》等等,这种“雕塑的丑学”,说明现代主义艺术开始对传统的审美进行颠覆,“审丑”也进入了雕塑美学的范畴。尽管如此,罗丹的作品只是在形式上对传统雕塑的美学观进行了颠覆,在作品的价值指向上,他仍然有着明确的思想性和意识形态的特征,有着鲜明的爱憎、善恶、好坏等等二元分野。
  后现代主义雕塑出现后,又开始对现代主义雕塑发起了冲击。这种冲击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雕塑的语言形式和造型特征上,它们以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光电艺术、多媒体艺术等等,冲击着雕塑的边界,使当代雕塑与当代艺术呈现出一体化的状态,使雕塑在形态上找到专属于自己的形式语言特征;另一种是对雕塑的内涵和意义的冲击,尽管一些雕塑仍然保持着三度空间的造型方式,继续沿用雕塑的材料,继续采用雕塑的塑造方式和制作方式,但是,它们从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上,彻底颠覆了传统雕塑的思想基础。
  侯冠滨的卡通式雕塑属于后一种,侯冠滨的雕塑在造型上,材料上,工艺制作上,都是“雕塑的”,但是它们所带来的美学,是一种新的雕塑美学,它具有强大的冲击力量和消解力量,它不仅冲击着古典的雕塑,也冲击着现代主义的雕塑。
  侯冠滨的卡通式雕塑明显带有新媒介时代的特征,这种建立在大众文化基础之上的新媒介,开始把雕塑从象牙之塔拉下来,变成大众的,流行的,娱乐的,轻松愉快的观照对象。
  传统的雕塑创作是建立在反映论基础上的,其人体的表现基于写生和比对模特进行塑造;它们的核心是强调真实。在雕塑的技术上,有着一套严格的关于解剖、比例的知识基础。侯冠滨的卡通人物雕塑也有塑造,也有制作,但是它的知识基础和图像来源却和过去大不一样。显然,这是一种过去从未有过的类型。它没有传统雕塑的一套形象采集方法,它无需面对现实,它无需追求真实,它们来自想象的虚拟世界,它们不是“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它们只是一种“类象”,是图像时代的派生物。当代社会以计算机为基础而大量制作出来的图像,成为这些人物的图式来源。其中,这些卡通造型常常是经过大量的图像组合和拼接而成的。例如,侯冠滨的《女狮子》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对应物的;《戏谑》中抱举的姿态在现实中也是不可能的。
  过去的雕塑,包括现代主义雕塑在内,强调的是思想,它们都有着明确的目的和意义指向,而侯冠滨的卡通式雕塑,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随心所欲的,无法无天的:《肉球儿》中戴红领巾的儿童,可以有硕大的乳房;《招魂儿系列》中,那些女性可以毫无缘由,没心没肺地狂欢……在这里,规则、等级、美丑、善恶、好坏的界限消失了,从表面上看,这些雕塑已经彻底成为娱乐和狂欢。
  从欣赏的角度看,过去的雕塑,最后都是希望作用于观众的理性和思想的,而侯冠滨的卡通式雕塑则完全是身体性的,感觉的,欲望的,游戏性的……在这些雕塑里,看不到一点点说教的痕迹,也看不到作者的明显的企图和用心。这一切都显示,这种卡通式的雕塑对过去的雕塑美学构成了真正的,全面的挑战。
  侯冠滨的卡通式雕塑从以前面向儿童世界,转为面向成人世界。他巧妙地利用了卡通图像的虚拟性、隐喻性和娱乐性的特征,对当代社会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它利用极度夸张、反讽、拼接、挪用等方式,为雕塑在当代社会的功能发挥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如果只是为了颠覆而颠覆,为了叛逆而叛逆,那么侯冠滨的卡通式雕塑就的确只是一种游戏,一种视觉的无厘头。然而,在侯冠滨雕塑看似没有意义的背后,隐藏着意义。这些卡通雕塑主要针对的是成人社会,其作用是作为一种成人的童话,折射出现实的寓意。它们戏谑、搞笑的形式,在看似没有目的,看似不讲思想的背后,但它们面对着这个时代的问题,它让人们在嬉笑、娱乐背后,品匝出当代社会的荒诞感和怪异感;只是,侯冠滨为这种荒诞和怪异披上了娱乐的外衣。
  在侯冠滨这些这种看似游戏的卡通雕塑的背后,既包含着对于历史的思考,也包含着对于现实的思考;既有中国文化的针对性,也有对西方文化符号的借用和暗示,尽管它们看起来只是随心所欲的拼接和挪用。
  例如,五角星、红领巾等等道具的出现,便是对历史符号和红色符号的挪用,这些符号加上肥硕的身躯,夸张的表情,当它们并置在一起的时候,将引导人们从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中,去追问当代的社会现实。
  再如红色的人首狮身像,狮子采用挥手向前的姿态,就既让人产生古希腊文化中狮身人面像的联想,同时这个典型的姿态又具有红色文化的痕迹。这种横跨古今,联通中西的“混搭”,作为一种后现代主义的策略,为侯冠滨的这批卡通雕塑作品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这是一个消费的时代,是一个欲望的时代,是一个娱乐的时代,是一个没有“正经”的时代,这些时代的特征,以及关于这些时代的寓意,都可以在侯冠滨的卡通雕塑中找到蛛丝马迹。也许,作者并没有给观众一个十分明确的答案,就像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一样,在这些雕塑的背后,它引导人们去破解,去探寻。这是一个时代的童话,一个成人的童话,重要的不是这些童话具体的所指是什么,而是,它们是怎样吻合了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是怎样保持着一种对应性关系的。
  

其他文献
2009年曾经来Walker艺术中心参观过,这次再来参观,比上次有了新的感受,也有了新的观察。事先和这里的电影与视频策展人Sheryl联系好,约在上午11点半大堂见面。这里是11点开馆,下午5点闭馆。Sheryl来后聊了起来,他们有视觉艺术部、电影与视频部、公共教育部,有一百多人,视觉部10个人,电影部3个人,教育部12个人,可知对公共教育的重视。视觉部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我对他们各个部门的工
期刊
中国当代艺术在批评系统中正逐渐从原动力的审美主体向被批判的客体转变,这与它目前面临的两大外在危机有关,毋庸置疑,中国当代艺术正日益深陷入国家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泥潭之中。虽然当代艺术院、美协实验艺术艺委会等体制内机构以及一系列学院内当代艺术研究所纷纷成立,但在没有学术独立机制的今天,这些当代艺术学院化、学术化和体制化的举措只能凸显背后的权力意志,从而制约真正的艺术实验精神。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中获得有
期刊
草根视角    如果你知道张猛,如果你看过《耳朵大有福》,那这部《钢的琴》一定不会让你失望。这部低成本的影片延续了导演一贯所坚持的底层视角,故事发生的背景也还是在破败不堪的东北老工业区,下岗的钢厂工人陈桂林为了谋生拉一帮落魄朋友攒了一个乐队四处接“野活”勉强糊口度日,老婆吵着要离婚投向假药作坊老板的怀抱,只为过上不劳而获的“幸福生活”。陈桂林生活中惟一的阳光便是可爱的女儿,为了将女儿培养成钢琴家,
期刊
黄笃: 库奈里斯先生,据我所知,您早年在希腊渡过,曾亲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希腊内战,这两场战争进行了大约10年之久。您大约于1956年移居罗马,进入美术学院学习。但我想了解,您从希腊去罗马的原因是什么?    雅尼斯·库奈里斯: 当一个人18岁的时候选择是很单纯的。坐上火车,你就去了意大利,这不是很麻烦。但我在意大利遇到了一些艺术家,我们一起努力创造了一种带有批判性的艺术语言,这才是重要之处。  
期刊
2012年的艺术北京以一串令主办方欢欣雀跃的数字华丽谢幕—2万平的展示空间被充分使用,4天的展期内接待了5万余人次的参观者,以及展会官方所公布的近3亿的成交额,这一切都值得让鏖战多年的董梦阳董总展欢颜。中国国内博览会市场持续数年的三足鼎立的焦灼竞争局面,最终的角逐似乎已见分晓,一直以本土化战略应战的艺术北京,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2012艺术北京因口碑、人气鼎盛得以加分不少,人气最终也带动了买
期刊
展览地点:+3画廊  展览时间:4月21日-6月15日  图片提供:草场地摄影季      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精晰地描摹现实显得越来越容易了。一些摄影师开始找寻精晰画面以外的摄影审美趣味,日本摄影师原久路所做的的尝试是他们中间别具一格的一位。一直以来,原久路被巴尔蒂斯绘画中丰富的多样性着迷,因而执着地尝试着利用摄影技术解读他的绘画。    原久路在东京找到了一所大正时代的旧建筑进行这一系列的
期刊
认真看了吕澎助手蓝庆伟从成都寄来的画册《溪山清远》①,一个最强烈的印象就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文化情境与上个世纪“八五时期”已经大不相同了。如果说在“八五时期”,艺术家们主要突出的是反传统的价值观,那么,参展的艺术家恰恰突出的是努力与传统再联结的价值观。从整体上看,“八五时期”的艺术家们更加关注的是以艺术的方式表达理性精神与生命意识,参展的艺术家则更加关注的是山水和历史。  在这里,一个问题便突显了
期刊
这个片段中,几位艺术家以摄影为媒介呈现他们以社会学方式记录、假想、研究的视角。布莱恩·格里芬将工业文明下的小人物生活进行荒诞化的摆拍;让-克里斯蒂安·布卡尔以写实手法拍摄记录了一系列破败的日常风景和落寞的人的精神状态的照片,这些照片来自美国最危险的城市—康登县;赵益锋和林惠义通过摄影发起了一场世界各地对贫困线的不同定义方式的调查研究。
期刊
2012草场地摄影季正式开幕的当天,在三影堂同时还公布了今年三影堂摄影奖的评选结果。张晋以他拍摄的历史与现实相交错的西部苍茫景观『丝路系列』获得本届三影堂摄影奖大奖,从事空乘服务十几年的王淋以多年来拍摄的空姐的真实生活获得日本Shiseido推选的优秀女性摄影师奖,杨圆圆通过同镜头寻找日常事物的神秘,并用镜头诉说了不同人的童年记忆碎片而获得美国特尼基金会推选的特尼奖学金。三位获奖摄影师呈现了新一代
期刊
蒋焕的油画以精湛的写实技巧出名,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自己的特长,从不为时下新的油画表现手法和层出不穷的艺术媒体与材料的出现所动。很难说究竟是他的这种可以归为学院写实风格的油画吸引人,还是以反映当代现实生活、追求语言形态的不拘一格为己任的当代艺术更加打动人。因为从中国的现实观众的欣赏能力来说,学院写实油画以逼真的形象再现形式,满足了绝大多数人们对视网膜印象的依赖。这种依赖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艺术界引进西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