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都因杜甫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而记住了成都的别称,但为成都博得“锦官城”名号的蜀锦却鲜为人知。其实蜀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以蜀之名,为蜀扬名。锦官城是蜀锦的主场,更是蜀锦的秀场,蜀锦已在这里的“锦绣前程”里“秀”了两千多年。
天下锦绣出蜀锦
“蜀,葵中蚕也。”这是《说文》中对蜀的解释。在很长时间里,“蜀”字一直和“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代,提起中国,外国人就会想起陶瓷、丝绸和茶叶——丝绸是中国古代的“出口三大件”,是国家形象之一。而在很长时间里,这一国家形象一直由蜀锦来捍卫。
锦是最高端的纺织品,中国古代的蜀锦、云锦、宋锦、壮锦并称四大名锦。虽然四者并称,但他们却是不同辈分。后三大名锦,都是在明清时期成型、成名。而这时的蜀锦早已经历过云雨,甚至在杜甫作下“花重锦官城”的诗句以前,蜀锦就已功成名就。蜀锦是其他三大名锦的前辈,云锦、宋锦、壮锦分别从蜀锦中学到了织锦技艺而成为一方名锦。
蜀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那时是中国织锦业的发轫期。中原各国郑、卫、齐、鲁皆产锦。在天府之国,心灵手巧的蜀国人也发明了精美的蜀锦。但是因为巴山和秦岭的阻隔而不通中原。中原人不知蜀锦之美,蜀国人不知中原织锦市场之大。各地方织锦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随着地域交流的加深,类似褒斜道、连云栈等古栈道的修建,中原先进的织造工艺随着古道西渐,改进后的蜀锦也开始蚕食中原市场。
秦朝统一六国后,蜀锦也开始了一统锦绣的旅程。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大将司马错伐蜀,结束了古蜀国开明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蜀郡(现成都),蜀锦织造开始大盛。到汉朝时,朝廷更是在成都设立了官办织锦机构和专管织锦的官员,至此成都开始被称为“锦官城”,博得了“锦城”之名,而环绕成都的锦江,因有众多民众在其中洗濯蜀锦而得名。
从汉时开始的丝绸之路,奠定了古代东西方贸易的基础。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蜀锦都是中国丝绸出口的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蜀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张名片。
诸葛亮和蜀锦
在汉代,蜀锦虽然有一定发展,但并不十分有名,真正让蜀锦成为中国织锦业名片的,是诸葛亮。
中国的古代统治者向来重农抑商,手工业者是被轻视的人群。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审时度势,他从当时的税赋征收情况中得知蜀锦已成为益州的支柱产业后,便立即下达《言锦教》,让蜀国从上到下都知道:“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尔耳。”在颁布官文后,他又设立锦官,创立了官、商、民联办的织锦机构。甚至在自己的官邸周围植桑树八百株为示范,号召农民植桑养蚕,为蜀锦织造提供原料。为了给蜀锦的销售提供保障,他向西开拓了身毒古道,开启通行东南亚和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向东重修了秦岭古道,为蜀锦抢占中原市场提供了保障——蜀锦让中国的纺织业第一次从布衣走卒的手工艺品上升到了国家利益的高度。
大批的蜀锦远销魏国,用敌国的钱来充实自己的财政收入,连魏文帝曹丕也发出“前后每得蜀锦,殊不相似”的感叹。后来,刘备娶孙策之妹为妻,用蜀锦作为聘礼;诸葛亮南征,把织锦方法传授给西南少数民族。送到东吴的蜀锦,促进了东吴织锦业的发展,最终在吴地诞生了“四大名锦”之一的云锦。西南少数民族在蜀锦的基础上也有所创新,苗族发明了“武侯锦”,侗族发明了“诸葛锦”,而壮族则发明了壮锦——蜀锦成为中国织锦业的祖师爷。
给再度辉煌一个理由
蜀锦作为中国最为古老的织锦,它的顽强生命来源于它与时俱进的基因。在秦汉时,它以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的纹样博得了人民的喜爱。在隋唐时,它又用鲜明艳丽的色泽,雄浑壮美的意境,灵活多变的纹理契合了那时兼容并包的时代精神。到宋代时,蜀锦又摇身一变成为素雅柔和的典型。明清之后,经济中心南移,云锦、宋锦崛起,蜀锦失去皇室垂青,曾一度迷失,但是蜀锦艺人很快放下自己织锦老大的身架,吸收了江南织锦的制造工艺,把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融入织锦中,让蜀锦再次放出异彩,织造出了有“清末三绝”之称的月华锦、雨丝锦、方方锦。
蜀锦再度吸引众人的关注是在2006年,当年,蜀锦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世人在蛰伏于蜀锦的华美之余,也被它濒危的命运而忧心忡忡。“天下锦绣出蜀锦”,这是蜀锦当年吸引世人目光的原因,但是传统的手工艺在现代工业设计面前已经没有了底气。“决敌之资,惟仰锦尔耳”,这是蜀锦当年被大力推广的理由,但如今整个织锦业已经是夕阳产业,甚至已不能称之为产业。
锦官城里织锦秀,这是成都的骄傲。锦官城里寻织锦,这将是全体手工艺人的尴尬。
蜀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数码锦对手工蜀锦的冲击。数码锦是由电脑数码印刷合成,成本相当低廉,而蜀锦则是手工织造,即使有经验的老艺人,满负荷操作一小时,至多能织出二三厘米的蜀锦,因此成本很高。但手工织锦是不可代替的,手工可以通过挖梭,实现松紧可调,更可以在局部变幻色彩,这一点机器是做不到的。数码锦的艺术价值远远比不上真正的蜀锦,而继续开发传统织锦工艺,在品相、质量上超过数码锦,在内在价值上凸显蜀锦承载的沧桑与辉煌,也许正是传统蜀锦的出路。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天下锦绣出蜀锦
“蜀,葵中蚕也。”这是《说文》中对蜀的解释。在很长时间里,“蜀”字一直和“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代,提起中国,外国人就会想起陶瓷、丝绸和茶叶——丝绸是中国古代的“出口三大件”,是国家形象之一。而在很长时间里,这一国家形象一直由蜀锦来捍卫。
锦是最高端的纺织品,中国古代的蜀锦、云锦、宋锦、壮锦并称四大名锦。虽然四者并称,但他们却是不同辈分。后三大名锦,都是在明清时期成型、成名。而这时的蜀锦早已经历过云雨,甚至在杜甫作下“花重锦官城”的诗句以前,蜀锦就已功成名就。蜀锦是其他三大名锦的前辈,云锦、宋锦、壮锦分别从蜀锦中学到了织锦技艺而成为一方名锦。
蜀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那时是中国织锦业的发轫期。中原各国郑、卫、齐、鲁皆产锦。在天府之国,心灵手巧的蜀国人也发明了精美的蜀锦。但是因为巴山和秦岭的阻隔而不通中原。中原人不知蜀锦之美,蜀国人不知中原织锦市场之大。各地方织锦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随着地域交流的加深,类似褒斜道、连云栈等古栈道的修建,中原先进的织造工艺随着古道西渐,改进后的蜀锦也开始蚕食中原市场。
秦朝统一六国后,蜀锦也开始了一统锦绣的旅程。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大将司马错伐蜀,结束了古蜀国开明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蜀郡(现成都),蜀锦织造开始大盛。到汉朝时,朝廷更是在成都设立了官办织锦机构和专管织锦的官员,至此成都开始被称为“锦官城”,博得了“锦城”之名,而环绕成都的锦江,因有众多民众在其中洗濯蜀锦而得名。
从汉时开始的丝绸之路,奠定了古代东西方贸易的基础。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蜀锦都是中国丝绸出口的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蜀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张名片。
诸葛亮和蜀锦
在汉代,蜀锦虽然有一定发展,但并不十分有名,真正让蜀锦成为中国织锦业名片的,是诸葛亮。
中国的古代统治者向来重农抑商,手工业者是被轻视的人群。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审时度势,他从当时的税赋征收情况中得知蜀锦已成为益州的支柱产业后,便立即下达《言锦教》,让蜀国从上到下都知道:“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尔耳。”在颁布官文后,他又设立锦官,创立了官、商、民联办的织锦机构。甚至在自己的官邸周围植桑树八百株为示范,号召农民植桑养蚕,为蜀锦织造提供原料。为了给蜀锦的销售提供保障,他向西开拓了身毒古道,开启通行东南亚和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向东重修了秦岭古道,为蜀锦抢占中原市场提供了保障——蜀锦让中国的纺织业第一次从布衣走卒的手工艺品上升到了国家利益的高度。
大批的蜀锦远销魏国,用敌国的钱来充实自己的财政收入,连魏文帝曹丕也发出“前后每得蜀锦,殊不相似”的感叹。后来,刘备娶孙策之妹为妻,用蜀锦作为聘礼;诸葛亮南征,把织锦方法传授给西南少数民族。送到东吴的蜀锦,促进了东吴织锦业的发展,最终在吴地诞生了“四大名锦”之一的云锦。西南少数民族在蜀锦的基础上也有所创新,苗族发明了“武侯锦”,侗族发明了“诸葛锦”,而壮族则发明了壮锦——蜀锦成为中国织锦业的祖师爷。
给再度辉煌一个理由
蜀锦作为中国最为古老的织锦,它的顽强生命来源于它与时俱进的基因。在秦汉时,它以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的纹样博得了人民的喜爱。在隋唐时,它又用鲜明艳丽的色泽,雄浑壮美的意境,灵活多变的纹理契合了那时兼容并包的时代精神。到宋代时,蜀锦又摇身一变成为素雅柔和的典型。明清之后,经济中心南移,云锦、宋锦崛起,蜀锦失去皇室垂青,曾一度迷失,但是蜀锦艺人很快放下自己织锦老大的身架,吸收了江南织锦的制造工艺,把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融入织锦中,让蜀锦再次放出异彩,织造出了有“清末三绝”之称的月华锦、雨丝锦、方方锦。
蜀锦再度吸引众人的关注是在2006年,当年,蜀锦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世人在蛰伏于蜀锦的华美之余,也被它濒危的命运而忧心忡忡。“天下锦绣出蜀锦”,这是蜀锦当年吸引世人目光的原因,但是传统的手工艺在现代工业设计面前已经没有了底气。“决敌之资,惟仰锦尔耳”,这是蜀锦当年被大力推广的理由,但如今整个织锦业已经是夕阳产业,甚至已不能称之为产业。
锦官城里织锦秀,这是成都的骄傲。锦官城里寻织锦,这将是全体手工艺人的尴尬。
蜀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数码锦对手工蜀锦的冲击。数码锦是由电脑数码印刷合成,成本相当低廉,而蜀锦则是手工织造,即使有经验的老艺人,满负荷操作一小时,至多能织出二三厘米的蜀锦,因此成本很高。但手工织锦是不可代替的,手工可以通过挖梭,实现松紧可调,更可以在局部变幻色彩,这一点机器是做不到的。数码锦的艺术价值远远比不上真正的蜀锦,而继续开发传统织锦工艺,在品相、质量上超过数码锦,在内在价值上凸显蜀锦承载的沧桑与辉煌,也许正是传统蜀锦的出路。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