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历史,是指过去事实的记载。历史学科,也就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学科。从内容上看,历史知识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可以提供令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史可以明智,学史可以鉴身,就能知道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纯粹的人。学好历史是一种能力,教好历史更是一种考验。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正确的方法能迅速完成任务,快捷地实现理想的目标,同样,高效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以与从事历史教学的同事共勉共享。
一、横纵对比法
“阳光底下无新事”,有些朝代的更迭发展有很多相似性的因素。比如秦朝大兴土木,修建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墓,役使大量的劳动力,使农业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同时又增加大量的赋税,导致民怨沸腾,失去民心,所以水就覆舟,加速秦朝灭亡的时间。隋朝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与秦始皇虽然工程项目不同,但性质和结果是相同的,也加速隋朝的灭亡。在讲述这方面内容时是可以相互对比教学的,以求学生从中悟出更多的历史结论。
二、多学科渗透法
历史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凡是所发生的、经历过的事件都应是历史学科涉及的,它是囊括一切知识和文化的科目,在教学中应当还原历史真实的面目。例如可以通过语文中有关唐诗的名篇名句了解唐代时期诗赋的繁荣,也可以通过诗中反映的内容了解唐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地域特征等许多方面的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
三、民族情感法
中国是一个悠久的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度,伟大的人类祖先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和丰富了文明,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对丰富和完善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例如在讲日本人受唐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这个知识点时,可以在黑板上写一些简单的日语句子,并把它读出来,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中国文化。再比如讲到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时,可以写出“China is famous for china”这句话证明中国瓷器文化的国际声望,以及它对整个英语文化的影响。这样教学,能更好地反映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更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将来以饱满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四、思维开拓法
拿破仑有句名言:“宝剑和智慧哪者更重要?”答案当然就是智慧,历史学科从表面上看仅仅是考查学生记忆力的学科,但实际上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到你怎样看待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贴经的试题类型时,学生都会想到这种题的弊端,然而要从另一个角度发展逆向思维,说出这种题的合理性,增加学生的可信度。再如,可以简单谈谈科举制的弊端,可以详谈秦朝修建长城的重大意义。总之,从不同角度,从不同的时代出发,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组内交流、班际交流,集思广益,学生丰富多样的思想能在课堂上交流,互相补充,让意识的火花大放异彩。
五、实践感悟法
中国有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课堂上的理论总有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那些可歌可泣的、鲜活的历史人物对我们来说似乎虚无缥缈,感觉离现在的社会和国家很远。怎样更好地增强学生的亲身感受和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呢?我们有空可以到一些当时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实地考察,发现、感知历史。例如讲到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时,可以到四平烈士战役纪念馆感受那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野蛮残酷的战争场面,体悟新中国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例如讲到三大改造时,可以让学生请爷爷奶奶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从他们的亲身经历中获得最直接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科的第一手材料。
六、审美观教育
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要充分利用历史上人物成长史、战斗史和光荣史的介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人性教育,让他们懂得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性道德标准,懂得如何成人,如何用正确的审美观恰当地审视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例如在介绍屈原一节时,要从他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的历史事件中学习他的那些优秀品质;怎样从秦桧的身上更好地理解岳飞的遭遇和光辉伟大的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汲取丰富的精神价值和美学意义,懂得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本质区别,更好地完善人格,体现健全的人生,如何面对挫折、战胜挑战,更好地建设国家。
七、情境创设法
情由境生,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恰当地创设情境,就能产生一系列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情绪高涨,保持课堂鲜活的生机和活力。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图片和录像,通过多媒体的声音、色彩图像等效果,突破时空的界限,再现历史情境,把久远、陌生、抽象的史实变得很近,形象、生动、直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更直接地激发爱国热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积极的注意倾向,学习情绪高涨。实物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它虽与历史一样经过沧海桑田的流逝和变迁,但是它是保持历史再现的活化石,在讲历史课时,偶尔把一些具有历史教学价值的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物品或事物,或实物的仿制品等带进课堂,这样就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增加可信度。比如在讲“文化大革命”时,可找一些毛泽东纪念章或搜集几本毛泽东语录,这样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如临其境的效果,拉近与历史的距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把复杂的理论、抽象的问题简单化。
总之,历史教学方法应多角度、宽领域,要因材施教。要根据教者的水平和擅长的方法、学识、授课方式和特点。我们一定要从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适当延伸,充分扩展,使历史教学方法更丰富多彩、生动鲜活。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正确的方法能迅速完成任务,快捷地实现理想的目标,同样,高效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以与从事历史教学的同事共勉共享。
一、横纵对比法
“阳光底下无新事”,有些朝代的更迭发展有很多相似性的因素。比如秦朝大兴土木,修建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墓,役使大量的劳动力,使农业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同时又增加大量的赋税,导致民怨沸腾,失去民心,所以水就覆舟,加速秦朝灭亡的时间。隋朝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与秦始皇虽然工程项目不同,但性质和结果是相同的,也加速隋朝的灭亡。在讲述这方面内容时是可以相互对比教学的,以求学生从中悟出更多的历史结论。
二、多学科渗透法
历史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凡是所发生的、经历过的事件都应是历史学科涉及的,它是囊括一切知识和文化的科目,在教学中应当还原历史真实的面目。例如可以通过语文中有关唐诗的名篇名句了解唐代时期诗赋的繁荣,也可以通过诗中反映的内容了解唐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地域特征等许多方面的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
三、民族情感法
中国是一个悠久的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度,伟大的人类祖先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和丰富了文明,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对丰富和完善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例如在讲日本人受唐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这个知识点时,可以在黑板上写一些简单的日语句子,并把它读出来,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中国文化。再比如讲到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时,可以写出“China is famous for china”这句话证明中国瓷器文化的国际声望,以及它对整个英语文化的影响。这样教学,能更好地反映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更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将来以饱满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四、思维开拓法
拿破仑有句名言:“宝剑和智慧哪者更重要?”答案当然就是智慧,历史学科从表面上看仅仅是考查学生记忆力的学科,但实际上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到你怎样看待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贴经的试题类型时,学生都会想到这种题的弊端,然而要从另一个角度发展逆向思维,说出这种题的合理性,增加学生的可信度。再如,可以简单谈谈科举制的弊端,可以详谈秦朝修建长城的重大意义。总之,从不同角度,从不同的时代出发,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组内交流、班际交流,集思广益,学生丰富多样的思想能在课堂上交流,互相补充,让意识的火花大放异彩。
五、实践感悟法
中国有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课堂上的理论总有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那些可歌可泣的、鲜活的历史人物对我们来说似乎虚无缥缈,感觉离现在的社会和国家很远。怎样更好地增强学生的亲身感受和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呢?我们有空可以到一些当时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实地考察,发现、感知历史。例如讲到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时,可以到四平烈士战役纪念馆感受那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野蛮残酷的战争场面,体悟新中国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例如讲到三大改造时,可以让学生请爷爷奶奶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从他们的亲身经历中获得最直接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科的第一手材料。
六、审美观教育
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要充分利用历史上人物成长史、战斗史和光荣史的介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人性教育,让他们懂得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性道德标准,懂得如何成人,如何用正确的审美观恰当地审视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例如在介绍屈原一节时,要从他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的历史事件中学习他的那些优秀品质;怎样从秦桧的身上更好地理解岳飞的遭遇和光辉伟大的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汲取丰富的精神价值和美学意义,懂得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本质区别,更好地完善人格,体现健全的人生,如何面对挫折、战胜挑战,更好地建设国家。
七、情境创设法
情由境生,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恰当地创设情境,就能产生一系列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情绪高涨,保持课堂鲜活的生机和活力。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图片和录像,通过多媒体的声音、色彩图像等效果,突破时空的界限,再现历史情境,把久远、陌生、抽象的史实变得很近,形象、生动、直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更直接地激发爱国热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积极的注意倾向,学习情绪高涨。实物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它虽与历史一样经过沧海桑田的流逝和变迁,但是它是保持历史再现的活化石,在讲历史课时,偶尔把一些具有历史教学价值的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物品或事物,或实物的仿制品等带进课堂,这样就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增加可信度。比如在讲“文化大革命”时,可找一些毛泽东纪念章或搜集几本毛泽东语录,这样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如临其境的效果,拉近与历史的距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把复杂的理论、抽象的问题简单化。
总之,历史教学方法应多角度、宽领域,要因材施教。要根据教者的水平和擅长的方法、学识、授课方式和特点。我们一定要从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适当延伸,充分扩展,使历史教学方法更丰富多彩、生动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