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忆父亲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abb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妙根(1914-1993),上海浦东人,中国“人造革”发明者

  今年4月1日,父亲离开20年了。20年很长,我们兄弟姊妹相继成家,有了儿孙,也相继老去。20年很短,父亲仿佛一直都不曾离去。
  父亲1914年农历八月十四日出生于上海浦东,家境贫寒,只读了3年私塾就辍学当了皮革学徒,过早进入了社会,儿时经历让他很早就懂得了吃苦和勤奋。
  哥哥姐姐小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动乱不安,父母带着他们几兄妹一路逃难,先后在重庆、成都辗转。为了生计,父亲开了个皮革小作坊,制卖皮鞋、皮具、皮带等。父亲技术好,还时常有些新颖的设计,生意一直不错,他在方圆几十里也拥有了很高的声望。日子算是逐渐安稳了下来。
  解放后,作坊充了公,父亲到国营成都星火皮件厂当了工人,他是当时厂里惟一的八级工,这是技术职称里的最高级别。他一直分管技术工作,一生带出了很多徒弟。
  “抗美援朝”开始,皮件厂负责为军队生产一些皮革装备。军方只提供了一堆手枪、刺刀等实物,要求生产皮套等配件。没有图纸,父亲带领几个技术骨干整天埋头进行实物测量、手绘图纸、剪裁试用,没日没夜一个月,攻克了难关,生产出了与武器匹配又美观的皮革外套,部队非常满意。父亲很骄傲,直到现在我都能想起,他摆着那双被刀割的粗糙有力的大手,绘声绘色讲述过程时那得意的神情。
  上世纪60年代,经济大环境很困难,开始技术革新。当时国内真皮稀缺,急需替代品,父亲身先士卒,又带领几个工人成立攻关小组,研制出我们到现在还在用的“人造革”。他在一次实验中被毒气熏到,虽经抢救,仍留下终身后遗症——嗅觉失灵。父亲并未为此抱怨国家和工厂,依然埋头于皮革堆里,全心全责带他的徒弟,依然每周才回一次家。
  “文革”时期,父亲以“资本家”罪名遭到迫害。我当时在外串联,听说家里来了一大帮红卫兵,翻箱倒柜没抄出什么,倒是找到一堆奖章奖状,把他们吓住了,他们没想到这个“反革命”的老头竟还这般有贡献。他们还算有良心,没毁掉这些荣誉,只带了几本书跑了。后来,这堆奖状奖章就一直在家里珍藏着,凝集了父亲一辈子的心血,也见证了父亲一辈子事业的荣光。
  “文革”结束没几年,父亲退休了。与皮革打了一辈子交道,他哪里停得下来,经常跑到成都工学院高分子化学系,帮忙解决皮革、机械问题,乐此不疲。学校邀他去讲课,他拒绝了,说自己文化水平低,不要误了人。他是典型务实技术性人才,乐于解决问题,不愿意做前台的演讲者。
  父亲一生有11个孩子,活下来9个。他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收入虽稳定,但9张嘴等吃喝也让日子很贫苦。为了让家人过好一点,父亲在厂里一些边角旮旯处种了很多菜,平时留些给工友,每到周末就带些回来。那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父亲怕我们抢食,就坐好一人盛上一碗,我们稀里哗啦刨个精光,像过节一样。
  退休后,他闲不下来,为弥补年轻时少有照顾家庭的愧疚,他开始每天为家人准备早餐,天不亮爬起来,等送走了上学、上班的孩子们,又忙活着把整个院坝和楼道扫了,每月义务为家家户户抄水电表,有的住户没钱,他还主动垫上。
  我们劝他不要这么辛苦,别累着了。他总笑呵呵说,没事,当锻炼。老来的父亲很受邻居喜欢和尊重,没人不说好的。父亲就这样操劳了一生,心里总装着别人,年轻时为国家,老了为家人和邻里。
  直到1993年4月1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我接到弟媳的电话,说,爸爸走了。我说,爸爸去哪里了?干嘛不回来?弟媳才说,爸爸去世了。那一刻,我眼前全黑,天一下崩塌了,我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
  后来才知道,父亲在离世前几天,身体已很不好了,全身浮肿,一触一个坑。家人催他去看医生,他说没事——他老说没事,年轻时就是把病假条往兜里一揣,然后去上班,老了还这样!直到他已3天没有小便,才被家人发现送到了医院。严重的肾衰竭,进入医院第二天早上5点,他就离开了。
  父亲走得太仓促,我没赶到,这成了我终生遗憾的事,多年来都不能释怀。父亲享年79岁,他走得匆忙但平静,没遭受很大的痛苦,我觉得这就是好人的好报。
  父亲走了20年,我也满头华发,时间并未治愈我对他的思念。感谢他教会我们感恩、努力、勤奋、乐善;感谢他为我们挡风避雨,养育分担。他是我这一生最重要的人。
其他文献
2012年金鸡百花电影节现场,102岁的导演王为一即将上台领取终身成就奖。上台之前,他又转头问了问二女儿王蕊:“一会儿我说什么?”“谢谢大家。”“就一句?”“就一句。”  “爸爸当时年龄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我们就让他只说一句话。”王蕊解释。但没想到,主持人陶晶莹把话筒递过来的时候,王为一清醒又顺溜地发表了感言:“谢谢大家。电影就是大众的,为大众服务的。大众喜欢你,你就继续做,大众不欢迎,那你赶快
1、还记得当初知道自己成为父亲的瞬间吗?  当然记得。当时脑子里想的第一件事是不要哭,因为怕老婆看到我哭会受不了。就觉得太神奇了,感觉整个人一下子变开阔了。  2、对贝儿发过最大的脾气是为什么?  她3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因为吃饭的事情我发了脾气。没有打她,但狠狠拍了一下桌子。她吓哭了,我和她妈妈当时都很心疼。之后就没再对她发过脾气。  3、成为父亲这几年,自认为最大的改变和成长是什么?  最大的改
找到“喜朵”时,天已经很晚。搭计程车到信义路三段134巷,再按门牌一路摸索。路到尽头,回身顾望,才发现对面一只被夜色裹住的深粉色灯箱上写了“喜朵咖啡豆”的字样。在整条134巷尽头的拐角,这灯箱存在得格外隐秘。而我几乎分辨不出自己的心跳是出于气喘还是紧张,只能下意识沿着四下漆黑的砖阶路面走向店门。  我的闯入,打断了店主夫妇和一位阿伯的聊天。我样子局促,刘海粘在额前,脸颊发红,却直截了当望定吧台后那
顾客在许昌胖东来生活广场购物  “要问我对胖东来人的期望是什么,努力向着保证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十年内实现全年休息150天而快乐的分享成长的过程!”胖东来老板于东来在微博上写道。这句话发表在胖东来的官网上,栏目名称是“于东来微博精选”,类似的栏目还有“东来随笔”,于东来会在这个页面发表对企业的规划、对员工的鼓励和对未来的展望。  胖东来商贸集团公司总部位于河南许昌市,创建于1995年3月。胖东来旗下
12年前的一天晚上,经济学家茅于轼在家里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个叫沈东曙的年轻人——他刚刚卖掉自己创办的网站,准备着人生的再一次选择。  在一本财经杂志上,年轻人看到茅于轼和汤敏创办了富平家政学校。两位经济学家的初衷,是想解决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在他们看来,关键一点是要让农民能在城市里扎下根来,为此,他们办了这个名为“富平”的“保姆学校”——取自谐音“扶贫”。  富平学校登上杂志的时候,这
8月31日晚,“新华网中国网事”的微博账号,在“晚安,中国”的问候标题下,发出一条微博:“连日来的一些新闻报道,让一些家长感到很难接受。对个别违法犯罪尤其是涉性、涉未成年人案件的报道,口无遮拦,极力渲染细节,不顾隐私和良俗,好像恨不得提起受众的耳朵灌输那些事。新闻报道要激浊扬清,媒体也应遵守基本报道规范。新闻怎么写才合适?不妨问问愿不愿意给自己的孩子看。”  网民一看就知道这是在说什么。连日来,中
十八九岁时有段时间,没上学也没工作,留在家里每天读书写作,过着“零负担”的日子。  白天家里没人,父亲出门上班,母亲出外打牌,黄昏来临前,家中客厅变成我的“书房”,卧躺沙发,翘起双腿,爱翻什么书翻什么书,看累了便不知不觉间睡去。有时拿起望远镜偷窥对街住户,隔窗看女孩子换衣或洗浴:形而上与形而下合为一体,是生命中最快乐的岁月。  睡觉难免做梦,梦中常现各式人物。我是个多梦的孩子,小时候经常梦游,跟不
银行永远缺钱,不能从股市融资,只能另谋出路。从这个角度说,股市低迷未必不是拒绝了圈钱。  7月,四大行存款负增长约1.5万亿,同期贷款新增量约为2100亿。这一数据与6月截然不同,6月当月金融机构整体本外币存款大增3.95万亿,新增贷款为1.08万亿。冲存款劲头松懈、中小金融机构争夺存款,以及央行审慎的政策,都让大银行难受不已。  不仅存款减少,糟糕的是坏账在上升,使银行的拨备等不得不增加,资金饥
人物周刊:职业生涯中让你最激动的一个进球是?  欧文:我在很多重要的比赛打进过非常重要的进球,在西班牙国家德比中的进球、为利物浦打进的许许多多的进球、曼彻斯特德比中的绝杀进球,但最忘不了的还是1998年法国世界杯1/8决赛英格兰对阿根廷我进的那个球。  人物周刊:你效力过的几个俱乐部中,哪个俱乐部的更衣室气氛是最好的?  欧文:利物浦,因为我第一个效力的俱乐部就是利物浦。在利物浦我从一个觉得一切都
背负创新“十字架”:“低地”上的先行者  2013年全美家庭日用品展(IHA)上,科沃斯独有的擦窗机器人窗宝从600家参展品牌脱颖而出,获得了“最佳创新奖”,窗宝也藉此火遍全美。在此之前的2012年,科沃斯地宝被德国GT Maganize评为“世界上清扫效率最高的扫地机器人”;科沃斯获得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并逐步走向国外,屡屡斩获国际大奖,钱东奇很开心。  “从全球看,中国不是创新的高地,但科沃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