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2年对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中国电影人经历了许多历史性考验。尽管在此过程中,中国电影产业暴露出不少问题与弊端,但正如2012年并没有成为末日之年一样,中国的电影产业也经受住了各种磨砺。在刚刚开启的2013年,华语电影正在给我们创造一些欣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经过这些挫折与坎坷之后,中国电影产业必能浴火重生,面对更加辉煌的明天。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问题;重生
2002年,中国电影在1993年以来机制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化改革,经过十年时间的艰辛探索与勤力耕耘,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初具规模,与2002年相比,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提升,电影产业整体面貌蔚为大观,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国产电影从2002年的100部上升到2012年的近900部;电影票房则从不足10亿元人民币急遽增至170亿元,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生产国。这些数字一方面见证着中国电影产业业已取得的巨大成绩,另一方面亦昭示着未来中国电影事业的强劲发展势头,显示出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与升值空间。但是,我们不能一味沉湎于纸上的统计数字而沾沾自喜,撇开这些数字我们更应看到中国电影产业化道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短板,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一系列焦点事件使得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的第十个年头几欲成为“多事之秋”,聚焦这些热点事件无疑能促使我们对中国电影产业保有更为清醒的头脑与理性认知。
一、中美电影新政最终签订
2012年年初,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了新的协议。中国将在原来每年引进20部美国分账大片的基础上增加14部3D或IMAX格式电影,相应地,美国还将提高进口影片的分账比例,由原来的13%提高到25%,除此以外,美国梦工场还将在中国内地联合投资办厂。此举一出,本土电影市场立刻告急,纷纷惊呼“狼来了”。
其实早在1993年,为了刺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壮大,国家广电部门就出台了引进分账大片的相关文件,每年10部进口影片的配额最早开启了“狼来了”的竞争机制;到了2001年,由于中国入世成功,进口影片配额相应增加,在原来每年10部分账影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倍,自2002年始,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上每年就有20部美国大片纵横驰骋,中国本土电影开始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空间。但是由张艺谋导演策划的《英雄》打响了国产电影的反击战,紧随其后一批依靠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与大导演的古装视觉奇观影片有效提升了本土电影票房成绩。只可惜,好景不长,相似的电影制作套路、对视觉奇观的过度迷恋透支了中国观众的观影热情,所谓的大手笔电影在侥幸获得短暂的票房风光之后转而不可避免地走向下坡路。就在中国电影市场处于大制作电影不给力,中小成本制作电影体制不成熟、上线乏力的胶着状态之际,2012年年初,中美电影新政的出台更是加剧了本土电影市场的危机。一方面,美国电影对中国电影市场虎视眈眈,对中国电影市场垂涎已久,34部进口电影配额无疑让他们摩拳擦掌、喜出望外;另一方面,中国本土电影市场还不具备足够的抵抗能力,许多电影人还未能对此产生清醒与理性的认识,情急之下只能仓促应战。因此,在2012年上半年,准备不足的国产电影开始节节败退,无论是抱团式的“悲情抗坞”,还是盲目的自相残杀,都无法抵御美国电影的无情袭击,从而暴露出整个华语电影市场的疲软与贫弱。中国每年几百部的电影产量却难以与区区34部进口影片相抗衡,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形容实不为过。在1993年至2002年中国电影市场启动第一轮电影体制机制改革的十年间,每年10部的进口影片几乎占据中国电影市场80%的电影票房,在这一阶段,进口影片主要承担着为中国电影市场铺路的责任,此时的国产电影竞争力不足尚有情可原;但是在中国电影市场第二轮机制体制改革的十年间,即从2002年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以来,华语电影从业者仍未能寻找到有效的抗坞之路,反而陷入自我复制从而自毁前途,自相残杀从而两败俱伤的泥潭里不可自拔,这在2012年上半年的电影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国产电影为了躲避进口电影的冲击纷纷修改影片上映档期,导致在为数不多的几个热点档期一众国产影片扎堆推出,最终无一例外地惨淡出局,而这在远为成熟的北美电影市场上是不可能出现的怪现象。
二、国产电影票房分成大战
2012年年底先于新的电影大片到来的是一场票房分账之争,由中影、华谊、光线传媒、星美、博纳五家国内主要制片和发行商组成的“复仇者联盟”率先向国内院线发难,要求将分账比例从43%提高到45%,结果引发院线不满,遭到万达、新影联等13家主流院线组成的“守护者联盟”的一致抵抗。为了2%的分账比例,发行方与院线方互倒苦水,发行方认为制片成本增加,院线方则认为影院设备、租金昂贵导致许多影院入不敷出。由于随后上映的影片反响程度不一,发行方产生内讧,这场“挟贺岁档涨价”的闹剧最终以发行方的失败而告终。面对美国大片汹涌来袭之势,华语电影市场不仅没有同仇敌忾,反而意气用事,将精力浪费在内耗上,发行方的失败实在是意料中的事。所谓的“分账之争”实则由来已久,经过十几年时间的磨合、争取,发行方将分账比例从35%提高到了45%。随着电影市场行情的波动,即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制片与发行方的卖方优势逐渐让位于院线的买方市场,加之院线内部联盟的松散结构,即院线并不能独立掌控影院的事实,这个比例已基本触底。为此,中国电影市场的收入结构亟需改善,不能过度依赖票房获得收益,而需寻求新的获利方式。反观西方成熟的电影市场,如北美电影市场,票房收入在收入结构中仅占据很小的比例,出售电影版权,开发动漫游戏、制作玩偶贴标,建立主题公园等盈利方式才是电影公司的主营业务。因此,国产电影市场需要拓展产业链,制片与发行方可以通过做强电影品牌来开发电影衍生产品,院线则可以借助影院的配套设施发展餐饮娱乐业务,双方齐心协力、化敌为友,进而从整体上做大中国电影市场,避免上下游企业争抢同一碗粥的尴尬局面。 三、“网络黑水”营销电影
2012年的贺岁档,《王的盛宴》与《一九四二》同日上映,两部大片激战正酣、以决高下之际,岂料网络水军一出,两部大片均遭严重诋毁。随后,腹背受敌、渐现颓势的《王的盛宴》导演陆川承认其营销团队因不满竞争对手雇佣水军抹黑影片,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微博上公开招聘“口碑维护团队”。此举一出,潜藏于电影市场的营销手段开始浮出地表,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其实,网络水军并不是如陆川宣传团队所言之双刃剑,无论是恶意打压竞争对手的网络黑水,还是自我防御的网络白水,借助“网络水军”的宣传模式的结果只能是混淆观众视听,使观众对本土电影失去信心与持久的关注热情。即使运用这种手段获一时之利,或者打压观众对竞争对手影片的观影兴趣,或者怂恿观众进入影院观看自己的影片,最终还是会扰乱正常的电影竞争机制,无助于电影市场正规秩序的建立,不利于整个华语电影市场的长远发展。这一事件还从一个侧面暴露出中国电影人正在陷入一个误区:不是关注如何提高自身影片的质量,而是抱着侥幸心理希冀通过旁门左道忽悠观众买票。所以,当下亟需终止这种透支观众信用的一锤子买卖,敦促中国电影从业者真正用心于影片质量的锤炼打磨,呼吁他们加强自律精神,运用正当手段进行电影宣传与营销,并尽快建立起专业、透明、公正的第三方电影质量评价体系,为观众的观影选择提供理性的、有价值的参考。
四、画皮2、泰囧成功逆袭
2012年上半年国产电影在与美国电影精锐之师的交战中纷纷败下阵来,但是暑期档上映的《画皮2》成功逆袭,以7亿元票房刷新多项国产电影票房纪录,打响了国产电影反击战的第一枪;而在年底贺岁档上映的《人再囧途·泰囧》更是以3000万的成本斩获了13亿元的票房收入。两部电影为国产电影票房贡献了近四分之一的收入,缩短了国产影片与进口影片之间的票房差距,为本土电影固守了大片阵地,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进口影片“速战速决”与“蚕食鲸吞”的野心,从而大大提振了华语电影市场。
两部电影之所以取得成功,在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两部电影均有明确的观众诉求,是尊重观众、服务观众内心需求的真诚之作。尽管两部电影本身亦有这样那样的叙事硬伤,但瑕不掩瑜,观众带来的票房收入就是对他们规规矩矩拍片态度的直接认可与肯定。比如《画皮2》将自己定位于东方魔幻电影,而国内主要的观影人群主要是21岁至30岁之间的年轻受众,他们的特点就是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魔幻电影有着较高的认知度,再加上《画皮2》对化妆美容等社会现实的影射,《画皮2》能够在票房收入上得利也就不
那么难理解了;而《泰囧》在将自己明确定位于喜剧电影的同时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戏剧化情节,精心制作每一个笑点,并融合进多种喜剧功能,从而造成了每三分钟一小笑,五分钟一大笑的喜剧效果。反观华语电影市场其余电影的创作状况,它们遭遇票房“滑铁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受众的心理诉求。具体而言,尽管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所突破,为英雄任务增添了人情味与生活化色彩,但整体上还未摆脱类型化叙事的桎梏,难以对年轻观众产生足够的感召力;商业化大片则仍在片面追求大场面、大制作的古装题材,与观众生活距离较远并已使其产生审美疲劳;大量中小成本制作电影则大部分属于自说自话的个人化创作,不具有普世意义与价值,难以在更宽泛的受众中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华语电影创作者需要认真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将观众的需要放在首要位置。另外,两部电影的成功也有助于改善电影产业投资贫富不均的现状。在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大量投资热钱的涌入带来了大明星、大导演、大场面的商业化电影的一路飘红,动辄几亿元的投资无形中抬升了商业化电影的制作成本。但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方面是大导演的炙手可热,一方面则是中小成本电影融资困难,整个电影行业投融资环境极不稳定、平衡。乌尔善(《画皮2》导演)与徐峥(《泰囧》导演)的成功则有望打破投资者对大导演、大制作的过度迷恋,一批新锐导演与中小成本制作电影有可能争取到更多投资者的青睐,这无疑有利于为华语电影市场输入新鲜的血液,促进整个电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依靠现有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导演勉力支撑。
2012年对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中国电影人经历了许多历史性考验。尽管在此过程中,中国电影产业暴露出不少问题与弊端,但正如2012年并没有成为末日之年一样,中国的电影产业也经受住了各种磨砺。2012年底上映的《十二生肖》票房达到8亿多元人民币,成为海外最卖座的影片,2013年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片》延续了2012年自《画皮2》始创造的中国电影传奇,一举创造了单部电影11亿元人民币的票房神话,为即将开启的2013年华语电影市场叙写了完美的开篇。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经过这些挫折与坎坷之后,中国电影产业必能浴火重生,面对更加辉煌的明天。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问题;重生
2002年,中国电影在1993年以来机制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化改革,经过十年时间的艰辛探索与勤力耕耘,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初具规模,与2002年相比,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提升,电影产业整体面貌蔚为大观,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国产电影从2002年的100部上升到2012年的近900部;电影票房则从不足10亿元人民币急遽增至170亿元,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生产国。这些数字一方面见证着中国电影产业业已取得的巨大成绩,另一方面亦昭示着未来中国电影事业的强劲发展势头,显示出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与升值空间。但是,我们不能一味沉湎于纸上的统计数字而沾沾自喜,撇开这些数字我们更应看到中国电影产业化道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短板,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一系列焦点事件使得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的第十个年头几欲成为“多事之秋”,聚焦这些热点事件无疑能促使我们对中国电影产业保有更为清醒的头脑与理性认知。
一、中美电影新政最终签订
2012年年初,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了新的协议。中国将在原来每年引进20部美国分账大片的基础上增加14部3D或IMAX格式电影,相应地,美国还将提高进口影片的分账比例,由原来的13%提高到25%,除此以外,美国梦工场还将在中国内地联合投资办厂。此举一出,本土电影市场立刻告急,纷纷惊呼“狼来了”。
其实早在1993年,为了刺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壮大,国家广电部门就出台了引进分账大片的相关文件,每年10部进口影片的配额最早开启了“狼来了”的竞争机制;到了2001年,由于中国入世成功,进口影片配额相应增加,在原来每年10部分账影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倍,自2002年始,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上每年就有20部美国大片纵横驰骋,中国本土电影开始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空间。但是由张艺谋导演策划的《英雄》打响了国产电影的反击战,紧随其后一批依靠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与大导演的古装视觉奇观影片有效提升了本土电影票房成绩。只可惜,好景不长,相似的电影制作套路、对视觉奇观的过度迷恋透支了中国观众的观影热情,所谓的大手笔电影在侥幸获得短暂的票房风光之后转而不可避免地走向下坡路。就在中国电影市场处于大制作电影不给力,中小成本制作电影体制不成熟、上线乏力的胶着状态之际,2012年年初,中美电影新政的出台更是加剧了本土电影市场的危机。一方面,美国电影对中国电影市场虎视眈眈,对中国电影市场垂涎已久,34部进口电影配额无疑让他们摩拳擦掌、喜出望外;另一方面,中国本土电影市场还不具备足够的抵抗能力,许多电影人还未能对此产生清醒与理性的认识,情急之下只能仓促应战。因此,在2012年上半年,准备不足的国产电影开始节节败退,无论是抱团式的“悲情抗坞”,还是盲目的自相残杀,都无法抵御美国电影的无情袭击,从而暴露出整个华语电影市场的疲软与贫弱。中国每年几百部的电影产量却难以与区区34部进口影片相抗衡,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形容实不为过。在1993年至2002年中国电影市场启动第一轮电影体制机制改革的十年间,每年10部的进口影片几乎占据中国电影市场80%的电影票房,在这一阶段,进口影片主要承担着为中国电影市场铺路的责任,此时的国产电影竞争力不足尚有情可原;但是在中国电影市场第二轮机制体制改革的十年间,即从2002年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以来,华语电影从业者仍未能寻找到有效的抗坞之路,反而陷入自我复制从而自毁前途,自相残杀从而两败俱伤的泥潭里不可自拔,这在2012年上半年的电影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国产电影为了躲避进口电影的冲击纷纷修改影片上映档期,导致在为数不多的几个热点档期一众国产影片扎堆推出,最终无一例外地惨淡出局,而这在远为成熟的北美电影市场上是不可能出现的怪现象。
二、国产电影票房分成大战
2012年年底先于新的电影大片到来的是一场票房分账之争,由中影、华谊、光线传媒、星美、博纳五家国内主要制片和发行商组成的“复仇者联盟”率先向国内院线发难,要求将分账比例从43%提高到45%,结果引发院线不满,遭到万达、新影联等13家主流院线组成的“守护者联盟”的一致抵抗。为了2%的分账比例,发行方与院线方互倒苦水,发行方认为制片成本增加,院线方则认为影院设备、租金昂贵导致许多影院入不敷出。由于随后上映的影片反响程度不一,发行方产生内讧,这场“挟贺岁档涨价”的闹剧最终以发行方的失败而告终。面对美国大片汹涌来袭之势,华语电影市场不仅没有同仇敌忾,反而意气用事,将精力浪费在内耗上,发行方的失败实在是意料中的事。所谓的“分账之争”实则由来已久,经过十几年时间的磨合、争取,发行方将分账比例从35%提高到了45%。随着电影市场行情的波动,即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制片与发行方的卖方优势逐渐让位于院线的买方市场,加之院线内部联盟的松散结构,即院线并不能独立掌控影院的事实,这个比例已基本触底。为此,中国电影市场的收入结构亟需改善,不能过度依赖票房获得收益,而需寻求新的获利方式。反观西方成熟的电影市场,如北美电影市场,票房收入在收入结构中仅占据很小的比例,出售电影版权,开发动漫游戏、制作玩偶贴标,建立主题公园等盈利方式才是电影公司的主营业务。因此,国产电影市场需要拓展产业链,制片与发行方可以通过做强电影品牌来开发电影衍生产品,院线则可以借助影院的配套设施发展餐饮娱乐业务,双方齐心协力、化敌为友,进而从整体上做大中国电影市场,避免上下游企业争抢同一碗粥的尴尬局面。 三、“网络黑水”营销电影
2012年的贺岁档,《王的盛宴》与《一九四二》同日上映,两部大片激战正酣、以决高下之际,岂料网络水军一出,两部大片均遭严重诋毁。随后,腹背受敌、渐现颓势的《王的盛宴》导演陆川承认其营销团队因不满竞争对手雇佣水军抹黑影片,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微博上公开招聘“口碑维护团队”。此举一出,潜藏于电影市场的营销手段开始浮出地表,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其实,网络水军并不是如陆川宣传团队所言之双刃剑,无论是恶意打压竞争对手的网络黑水,还是自我防御的网络白水,借助“网络水军”的宣传模式的结果只能是混淆观众视听,使观众对本土电影失去信心与持久的关注热情。即使运用这种手段获一时之利,或者打压观众对竞争对手影片的观影兴趣,或者怂恿观众进入影院观看自己的影片,最终还是会扰乱正常的电影竞争机制,无助于电影市场正规秩序的建立,不利于整个华语电影市场的长远发展。这一事件还从一个侧面暴露出中国电影人正在陷入一个误区:不是关注如何提高自身影片的质量,而是抱着侥幸心理希冀通过旁门左道忽悠观众买票。所以,当下亟需终止这种透支观众信用的一锤子买卖,敦促中国电影从业者真正用心于影片质量的锤炼打磨,呼吁他们加强自律精神,运用正当手段进行电影宣传与营销,并尽快建立起专业、透明、公正的第三方电影质量评价体系,为观众的观影选择提供理性的、有价值的参考。
四、画皮2、泰囧成功逆袭
2012年上半年国产电影在与美国电影精锐之师的交战中纷纷败下阵来,但是暑期档上映的《画皮2》成功逆袭,以7亿元票房刷新多项国产电影票房纪录,打响了国产电影反击战的第一枪;而在年底贺岁档上映的《人再囧途·泰囧》更是以3000万的成本斩获了13亿元的票房收入。两部电影为国产电影票房贡献了近四分之一的收入,缩短了国产影片与进口影片之间的票房差距,为本土电影固守了大片阵地,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进口影片“速战速决”与“蚕食鲸吞”的野心,从而大大提振了华语电影市场。
两部电影之所以取得成功,在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两部电影均有明确的观众诉求,是尊重观众、服务观众内心需求的真诚之作。尽管两部电影本身亦有这样那样的叙事硬伤,但瑕不掩瑜,观众带来的票房收入就是对他们规规矩矩拍片态度的直接认可与肯定。比如《画皮2》将自己定位于东方魔幻电影,而国内主要的观影人群主要是21岁至30岁之间的年轻受众,他们的特点就是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魔幻电影有着较高的认知度,再加上《画皮2》对化妆美容等社会现实的影射,《画皮2》能够在票房收入上得利也就不
那么难理解了;而《泰囧》在将自己明确定位于喜剧电影的同时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戏剧化情节,精心制作每一个笑点,并融合进多种喜剧功能,从而造成了每三分钟一小笑,五分钟一大笑的喜剧效果。反观华语电影市场其余电影的创作状况,它们遭遇票房“滑铁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受众的心理诉求。具体而言,尽管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所突破,为英雄任务增添了人情味与生活化色彩,但整体上还未摆脱类型化叙事的桎梏,难以对年轻观众产生足够的感召力;商业化大片则仍在片面追求大场面、大制作的古装题材,与观众生活距离较远并已使其产生审美疲劳;大量中小成本制作电影则大部分属于自说自话的个人化创作,不具有普世意义与价值,难以在更宽泛的受众中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华语电影创作者需要认真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将观众的需要放在首要位置。另外,两部电影的成功也有助于改善电影产业投资贫富不均的现状。在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大量投资热钱的涌入带来了大明星、大导演、大场面的商业化电影的一路飘红,动辄几亿元的投资无形中抬升了商业化电影的制作成本。但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方面是大导演的炙手可热,一方面则是中小成本电影融资困难,整个电影行业投融资环境极不稳定、平衡。乌尔善(《画皮2》导演)与徐峥(《泰囧》导演)的成功则有望打破投资者对大导演、大制作的过度迷恋,一批新锐导演与中小成本制作电影有可能争取到更多投资者的青睐,这无疑有利于为华语电影市场输入新鲜的血液,促进整个电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依靠现有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导演勉力支撑。
2012年对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中国电影人经历了许多历史性考验。尽管在此过程中,中国电影产业暴露出不少问题与弊端,但正如2012年并没有成为末日之年一样,中国的电影产业也经受住了各种磨砺。2012年底上映的《十二生肖》票房达到8亿多元人民币,成为海外最卖座的影片,2013年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片》延续了2012年自《画皮2》始创造的中国电影传奇,一举创造了单部电影11亿元人民币的票房神话,为即将开启的2013年华语电影市场叙写了完美的开篇。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经过这些挫折与坎坷之后,中国电影产业必能浴火重生,面对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