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性
2. 运用垂径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错题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圆的轴对称性 垂径定理
难点: 运用垂径定理及逆定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
师:圆是怎么样的图形?中心对称图形还是轴对称图形?
生: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师:圆是轴对称图形,那么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生1:直径。
生2:不对,直径所在的直线!
师:对称轴是直线,圆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有无数条。
师:老师在加上一条弦CD,交直径AB于点E,请问该图形还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3:是的。
生4:不是的。
学生吃不准,有争议了……
师引导: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关键看有没有对称轴?
生5:通过观察,不存在对称轴,所以该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怎么样改变CD的位置让该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呢?
学生迟疑一会……
生5:让弦CD垂直AB。
生6:让弦CD变成直径也行。
生7:让弦CD平行AB。
学生思路打开了……
2.垂径定理几何语言描述
∵AB为直径,AB⊥CD
∴CE=ED ,弧AC=弧AB 弧BC=弧BD
逆定理1
∵AB为直径,CE=ED (不是直径)
∴AB⊥CD,弧AC=弧AB 弧BC=弧BD
逆定理2
∵AB为直径,弧AC=弧AB 弧BC=弧BD
∴AB⊥CD,CE=ED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内容:
1. 圆的轴对称性; 垂径定理及逆定理。
2. 画弦心距和半径是圆中常见的辅助线;半径(r)、半弦、弦心距(d)组成的直角三角形是研究与圆有关问题的主要思路。
它们之间的关系:弘长AB=2
五、教后感悟
1.上什么
说实话接到公开课任务是在中秋节前,当时一直在想如何来完成任务呢?事实上自己内心对公开课的理解就是希望公开课是一堂家常课,常态课,实在点,能给一线老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结合自己教学进度发现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圆的内容刚刚上完,正好要进行复习呢,于是决定上圆的复习课,而自己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复习课切口要小,就某个问题作系统性、针对性复习。从九上第三章圆内容来看,我把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圆的轴对称性及由轴对称性形成的垂径定理及其应用;第二部分是圆的中心对称性及和中心对称有关的其圆心角和圆周角定理及其应用,第三部分是扇形弧长和面积及应用。基于上课顺序我选了第一部分——圆的轴对称性。
2.设置哪些数学问题
数学老师都知道,数学课堂总是围绕数学问题展开的,问题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有思維量,是否体现相关知识的关联和变化很重要,复习课更是如此。设置哪些数学问题才能让学生的收益率较高而且更有针对性?备课查找资料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在平时的错题就是学生问题所在,也是学生难点所在。于是学生平时错题就是我们复习课最好的载体了,结合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变化情况设置相应的错题,让学生在“熟悉又陌生”的错题教学活动中得到启发,通过学生之间思维碰撞,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错题成果,优化了课堂效率。这点也得到听课教师的肯定。
3.评课的收获
我想很多老师都有这个经历,上完公开课,听课老师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有时候弄得上课老师不知道哪个意见是好的,不知道听谁的意见。本次评课的老师都是各校的数学教研组长,可谓都很专业,他们句句中肯,许多意见很值得我学习借鉴,但是我的想法是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特点选择性的吸收吧。
教无定法,贵在生本,学为中心。从学生错题出发,让错题成为一种重要教学资源,从而引导学生重视错题,反思错题,提高教学实效性。
知识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性
2. 运用垂径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错题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圆的轴对称性 垂径定理
难点: 运用垂径定理及逆定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
师:圆是怎么样的图形?中心对称图形还是轴对称图形?
生: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师:圆是轴对称图形,那么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生1:直径。
生2:不对,直径所在的直线!
师:对称轴是直线,圆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有无数条。
师:老师在加上一条弦CD,交直径AB于点E,请问该图形还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3:是的。
生4:不是的。
学生吃不准,有争议了……
师引导: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关键看有没有对称轴?
生5:通过观察,不存在对称轴,所以该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怎么样改变CD的位置让该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呢?
学生迟疑一会……
生5:让弦CD垂直AB。
生6:让弦CD变成直径也行。
生7:让弦CD平行AB。
学生思路打开了……
2.垂径定理几何语言描述
∵AB为直径,AB⊥CD
∴CE=ED ,弧AC=弧AB 弧BC=弧BD
逆定理1
∵AB为直径,CE=ED (不是直径)
∴AB⊥CD,弧AC=弧AB 弧BC=弧BD
逆定理2
∵AB为直径,弧AC=弧AB 弧BC=弧BD
∴AB⊥CD,CE=ED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内容:
1. 圆的轴对称性; 垂径定理及逆定理。
2. 画弦心距和半径是圆中常见的辅助线;半径(r)、半弦、弦心距(d)组成的直角三角形是研究与圆有关问题的主要思路。
它们之间的关系:弘长AB=2
五、教后感悟
1.上什么
说实话接到公开课任务是在中秋节前,当时一直在想如何来完成任务呢?事实上自己内心对公开课的理解就是希望公开课是一堂家常课,常态课,实在点,能给一线老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结合自己教学进度发现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圆的内容刚刚上完,正好要进行复习呢,于是决定上圆的复习课,而自己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复习课切口要小,就某个问题作系统性、针对性复习。从九上第三章圆内容来看,我把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圆的轴对称性及由轴对称性形成的垂径定理及其应用;第二部分是圆的中心对称性及和中心对称有关的其圆心角和圆周角定理及其应用,第三部分是扇形弧长和面积及应用。基于上课顺序我选了第一部分——圆的轴对称性。
2.设置哪些数学问题
数学老师都知道,数学课堂总是围绕数学问题展开的,问题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有思維量,是否体现相关知识的关联和变化很重要,复习课更是如此。设置哪些数学问题才能让学生的收益率较高而且更有针对性?备课查找资料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在平时的错题就是学生问题所在,也是学生难点所在。于是学生平时错题就是我们复习课最好的载体了,结合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变化情况设置相应的错题,让学生在“熟悉又陌生”的错题教学活动中得到启发,通过学生之间思维碰撞,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错题成果,优化了课堂效率。这点也得到听课教师的肯定。
3.评课的收获
我想很多老师都有这个经历,上完公开课,听课老师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有时候弄得上课老师不知道哪个意见是好的,不知道听谁的意见。本次评课的老师都是各校的数学教研组长,可谓都很专业,他们句句中肯,许多意见很值得我学习借鉴,但是我的想法是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特点选择性的吸收吧。
教无定法,贵在生本,学为中心。从学生错题出发,让错题成为一种重要教学资源,从而引导学生重视错题,反思错题,提高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