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名鼎鼎的刀条岭位于新疆奇台南山林区麻沟梁之上,南北走向,因山体窄而长,顶端尖而陡峭,形似一把横卧的宝刀而得名,从清光绪年间开始就这么叫。古代没有航拍器,古人如何看到它的形状?只能感慨,老祖宗有大智慧。
刀条岭以松涛、云海、断崖而出名,而它最为庄稼人和游客们钟爱的风景,却是那绵延无尽、朴实无华又令人心旷神怡的风吹麦浪。父亲说,奇台适合创作武侠小说,首先地名就合适,随手拈来一个:《夜闯七户乡,再上刀条岭》。如何?可有些侠义气与匪气?
刀条岭的地名很土,故事也很土,它没有“雄鹰敛翅”“犀牛望月”等等的那些牵强的套路故事。这“土”里头,透着“野”和“趣”。
我向来觉得,要评价农村好不好玩,要看有没有乡野和乡趣。
“野”和“趣”,是城里人风尘仆仆吃着土开着越野车来这儿的目的。
七八月份,冬暖夏凉的刀条岭成了城里人避暑的胜地。管它开发没开发,只要有水有树,没蚊没虫,支开帐篷,夜里打开天窗,就收获了一帐的繁星。白天,太阳烤得石头焦灼,正午的时候,人们都在家里。清晨和傍晚,才是乡村人气最旺的时候。上午十点钟,太阳开始往南,暑气渐渐起来,庄稼人们扛着锄头,从自家的田里干完活,回家歇着,白天再不出工。
我是睡惯懒觉的,起来村子里已然静悄悄,只有阿鸡阿狗在偶尔交流。傍晚出来散步,吃碗井水激过的凉皮,全身顿觉清爽。白日晴朗,黄昏必有晚霞,揪红花的女人们纷纷从家里出来,挎着篮子,三三两两,热闹地聊着,不时爆发出欢快的笑声。人从身边走过,她们是不理会的。你若停下,好奇这场热闹的会谈到底是什么,她们却立即收声,狡黠地看着你,晚霞洒在她们好看的头巾上,似一朵朵绯红的轻云落在她们脸上。
新疆的夏日,日照时间很长,日落几乎要到晚上十点,南方已到深夜,而这边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夜晚的热闹让人不禁产生错觉,仿佛这才是一天的正经开始。烤肉、凉皮、酸奶,还有冰冰的啤酒,这是刀条岭的四宝,倒不是说别的地方吃不到,爱一个地方,你会觉得它的酒最醇、菜最香,水都格外甜些。
刀条岭自古是产大麦的地方,啤酒自然是不缺的。夏天暑气重,啤酒爽口不易上头,配上用孜然和椒盐翻烤的新鲜羊肉,大快朵颐是劳碌过后的最佳犒赏。刀条嶺出好酒,刀条岭人也是出了名的能喝。喝热了,男人们就把衣服卷到肋上,露出滑稽的啤酒肚。有个笑话,电话铃响了,众人遍寻不到,只听一壮汉嘿嘿一笑,掀起肚皮拿出别在裤腰上的手机:“在这儿呢!”
逢着阴天,刀条岭便变得一派氤氲。雨在空中遇到了暖,变成雾气,环在山腰。雨具也不必带,西北的雨是吝啬的,来去匆匆,只留下片刻烟雨的浪漫。
看山走死马,雪山仿佛就在眼前,一直走,一直都是山。麦田阡陌纵横,风低低地吹着拂过来,成片的麦浪便发出一种独特的声音。在麦田里走,可不是多么文艺的事情,你既要防尖利的麦芒,也要避开一种当地人叫“萱麻”的植物,跟麦子一般高,看着平凡无奇,碰着它,却能让你瞬间从天堂坠入地狱。常看到背着单反长裙飘飘奔入麦田的姑娘,被那妖草蜇得龇牙咧嘴。没法子,牛羊不吃它,人不敢碰它,没了天敌,它便四海为家,好在它独特的气味能赶走害虫,也算是农民的好朋友。
这便是乡村的野,也是乡村的趣,野是那么自由而辛辣,趣是如此狡黠而热闹。山河旖旎,五谷丰登,不仅是人类最初对生活美满的定义,也是当下和将来的。美,最没有野心;美,野心最大。
今年春夏,我想必要再上刀条岭了。
刀条岭以松涛、云海、断崖而出名,而它最为庄稼人和游客们钟爱的风景,却是那绵延无尽、朴实无华又令人心旷神怡的风吹麦浪。父亲说,奇台适合创作武侠小说,首先地名就合适,随手拈来一个:《夜闯七户乡,再上刀条岭》。如何?可有些侠义气与匪气?
刀条岭的地名很土,故事也很土,它没有“雄鹰敛翅”“犀牛望月”等等的那些牵强的套路故事。这“土”里头,透着“野”和“趣”。
我向来觉得,要评价农村好不好玩,要看有没有乡野和乡趣。
“野”和“趣”,是城里人风尘仆仆吃着土开着越野车来这儿的目的。
七八月份,冬暖夏凉的刀条岭成了城里人避暑的胜地。管它开发没开发,只要有水有树,没蚊没虫,支开帐篷,夜里打开天窗,就收获了一帐的繁星。白天,太阳烤得石头焦灼,正午的时候,人们都在家里。清晨和傍晚,才是乡村人气最旺的时候。上午十点钟,太阳开始往南,暑气渐渐起来,庄稼人们扛着锄头,从自家的田里干完活,回家歇着,白天再不出工。

我是睡惯懒觉的,起来村子里已然静悄悄,只有阿鸡阿狗在偶尔交流。傍晚出来散步,吃碗井水激过的凉皮,全身顿觉清爽。白日晴朗,黄昏必有晚霞,揪红花的女人们纷纷从家里出来,挎着篮子,三三两两,热闹地聊着,不时爆发出欢快的笑声。人从身边走过,她们是不理会的。你若停下,好奇这场热闹的会谈到底是什么,她们却立即收声,狡黠地看着你,晚霞洒在她们好看的头巾上,似一朵朵绯红的轻云落在她们脸上。
新疆的夏日,日照时间很长,日落几乎要到晚上十点,南方已到深夜,而这边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夜晚的热闹让人不禁产生错觉,仿佛这才是一天的正经开始。烤肉、凉皮、酸奶,还有冰冰的啤酒,这是刀条岭的四宝,倒不是说别的地方吃不到,爱一个地方,你会觉得它的酒最醇、菜最香,水都格外甜些。
刀条岭自古是产大麦的地方,啤酒自然是不缺的。夏天暑气重,啤酒爽口不易上头,配上用孜然和椒盐翻烤的新鲜羊肉,大快朵颐是劳碌过后的最佳犒赏。刀条嶺出好酒,刀条岭人也是出了名的能喝。喝热了,男人们就把衣服卷到肋上,露出滑稽的啤酒肚。有个笑话,电话铃响了,众人遍寻不到,只听一壮汉嘿嘿一笑,掀起肚皮拿出别在裤腰上的手机:“在这儿呢!”
逢着阴天,刀条岭便变得一派氤氲。雨在空中遇到了暖,变成雾气,环在山腰。雨具也不必带,西北的雨是吝啬的,来去匆匆,只留下片刻烟雨的浪漫。
看山走死马,雪山仿佛就在眼前,一直走,一直都是山。麦田阡陌纵横,风低低地吹着拂过来,成片的麦浪便发出一种独特的声音。在麦田里走,可不是多么文艺的事情,你既要防尖利的麦芒,也要避开一种当地人叫“萱麻”的植物,跟麦子一般高,看着平凡无奇,碰着它,却能让你瞬间从天堂坠入地狱。常看到背着单反长裙飘飘奔入麦田的姑娘,被那妖草蜇得龇牙咧嘴。没法子,牛羊不吃它,人不敢碰它,没了天敌,它便四海为家,好在它独特的气味能赶走害虫,也算是农民的好朋友。
这便是乡村的野,也是乡村的趣,野是那么自由而辛辣,趣是如此狡黠而热闹。山河旖旎,五谷丰登,不仅是人类最初对生活美满的定义,也是当下和将来的。美,最没有野心;美,野心最大。
今年春夏,我想必要再上刀条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