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的救治和有效的关爱,是理性地关心、帮忙,暂时分离感性情绪,不被激烈失控所左右。
一旦朋友、亲人遇上了问题,我们总习惯设身处地去判断、谴责,进而提出“陈恳而正确”的意见,希望她们能够清醒做决定。然而我们从未意识到,这种打着“关心”旗号的压力和道德判断,往往才是她们心病的最大来源。
关爱,也是伤害
“现在,我的家人已经放弃我了!”朋友罗安对我抱怨道,“你知道吗,要是我真离开了我的丈夫,那才叫破罐子破摔。我看他们根本就是不想管我。”
“你疯了吗?”我尽力吞下了差点脱口而出的这句话。半个月前,我接到了她的求助电话,因为冲突,她丈夫打了她,并且离家出走一去不返。而她的家人,就我所见到的,无一不是在事后对她既关心又爱护,生怕她吃亏。我住在她家的那几天,每天都是几个电话过来询问和谴责她老公,告诉她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这样的关切反应,怎么会成了对她的责难和放任不管?
“他们和我老公一样,就会对我判断、指责,再加以否认。我做什么她们都不满意。”她悲观又倔强地说。
我张了张嘴,想澄清点什么,又闭上了。几分钟内我都没找到合适的措辞足以让我开口,只能像金鱼一样空做一张一合的嘴部运动。罗安会将她家人关心和想要帮助她的心情理解为是谴责,这让我震惊到无语。“你有没有脑子?在想些什么?”可这些话无疑又是对她的打击。
思索后我终于恍然大悟:罗安的家人看似并没有像她老公那样恶劣对待她,但实际上她们的方式对当事人而言完全是攻击和遗弃——不再接受现在的她,需要她做出改变。他们声音洪亮,要求清楚明确,不断施加压力,以其强烈的负面情绪引发了罗安的恐惧和防御心理。
“其实,罗安,我并不介意你离婚或者不离,只要你自己过得开心,这也不会影响我们的感情啊。”我清了清嗓子,差异这些话一点不像是从我自己嘴里出来的。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会义愤填膺地“教导”朋友应该怎么做。可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罗安明显松了一口气,肩膀松弛下来,看上去也没那么焦虑了,还给我扯出了一个不那么像是微笑的笑容。
我也轻松了许多,看来留给她该有的空间和自由是个不错的选择。而我说的也都是实话,谁会那么在意朋友们是单身还是已婚甚至二婚?这是她们的感情权利,我只知道,我并不会因为这些而少爱她们。
这件事让我慢慢意识到,想要关爱和保护一个人,你不需要提供一堆什么意见、期望甚至警言名句。特别是在家庭生活里,这种“没有建议的关爱”是让主角感觉到自由和被信任的最好方式。如果你认为这有点冷血,不妨设想一下自己遇到问题时所希望别人给予的态度。
分离掉附加的情绪
关爱一个人,可以是保护她,以积极陪伴、关心生活每个小细节的方式来转移她的伤痛;也同样可以通过单纯的“悲痛”来表示,例如眉头紧锁食欲不振,骂骂咧咧地发泄不满表示同情——可是“爱”一词,并没有那么多的表达方式,往往只是单纯的接受而已。就像罗安一家人的事例,她们给予的消极悲观的情绪、对特定结果的坚持,最后往往会让人误以为是不爱,是嫌弃。
你大可以试着在姐妹离婚、老爸重新开始抽烟、丈夫被迫辞职的时候保持冷静淡定——这看起来好像是你对他们没有感情、没有关心,也没有责任感。可是不妨设想,如果换做是你不小心受伤流血,你宁愿身边陪伴你的人尖叫、慌乱、昏倒,还是保持足够的冷静去帮你找止血纱布或者打电话给医生?真正的救治和有效的关爱,是理性地关心、帮忙,暂时分离感性情绪,不被激烈失控所左右。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从情感机制层面而言,人类大脑在处理状况时,通常会产生现实的反馈镜像。你和他人的关系越是亲密,情绪就越容易彼此影响。结果是当他人遇到状况,感到焦虑和悲观时,以我们的反应来继续表现:你愤怒,当事者会更愤怒;你忧心忡忡,当事者会害怕。当罗安的家人感到担忧和愤怒,坚持她应该离开,反倒激发她的防御机制——留下来;而当我表示了理解和支持,她放松下来,愿意接受并且听取我的意见。
更自在地不去关心
如果你愿意试试改变自己表达爱意的方式:更少的建议和关心,那么可以试试下面的方式。当然,这可能有一点颠覆传统理念,做好心理准备。
1、选择一位特定目标。
想象一个自己的朋友或者家人。入选条件是你对他的感情很复杂,明明很在意,却又掺杂一些气愤、不满,或者悲伤。
2、自己界定一下,他要改变些什么才会令你感到高兴和舒服。填写下面这个句子,谁,只要他怎样做(想要改变的),你就会感到怎样。
“如果____能够____,那么我会觉得他____。”
3、接受残酷现实
现在抹去你所写下的前半句,只剩下“那么我会觉得他____。”
好了,这句话就是你应该对他抱有的态度和情感,不论遇到了什么事,他做了什么决定,这就是唯一的真相:如果他会改会合作,那么最好,但如果事与愿违,你对他的情绪也不能用别的来替代。要做到如此很困难——别人做了我们期望的事情自然是再好不过,可打个比方,就像你说话有些结巴的弟弟依然结巴,你还是会爱他;你母亲弄坏了你最爱的乐器——他们没能达到我们的期望,可并不妨碍我们爱他们。海伦凯勒说过,“我很少将注意力放在我做得不好的地方上,这只会让我不快乐。”这不失为一种方法,避免遇到问题时候你和你爱的人可能产生的误解。
试着让这句话变成现实,给自己一个该有的特定情绪去面对关心的人,不论发生了什么、他又如何做决定。即使在所有人眼里他的行为疯狂,但你依然可以理解接受——这是一种对你自己的挑战,会让你更宽容和快乐,你可以坚持去做。
4、将注意力从控制你所关心的人的行为选择上,转移到试着为自己制造快乐。
很多人会反驳,“我是会做很多让自己快乐的事。比如想要离开家自己住上一个月,让我的宠物们停止互相追逐,和喜欢的韩国明星互通e-mail。”然而你不得不承认,你并不能左右他人的行为选择,甚至无能为力。这个时候你终于意识到应该转换思路,抛弃掉琐碎的念叨、焦虑的意见、一些希望他们改变的要求,你并不能控制别人的人生,只有豁达和宽容,能更好地表达你对他的爱。
这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改变和实施,就像玩一个“你不能太热情,也不能太冷淡”的游戏。你期望人家做到的,可以转变成对一些其他的事件的注意,而剩下无条件、无负担的关爱。
5、给予信任和尊重。
就像是永远不放心孩子自己做决定的父母,你在表达关爱时候所给的建议、忠告、叮嘱和念叨,只会让她们产生负面和抵触的情绪。究其原因,大多数都是“太烦了,一点都不尊重(信任)我。”是的,他们的厌恶情绪不是因为觉得你不爱,而是你表达爱的方式让他们觉得自己不被肯定和信任。放手,给予更多选择的权力空间,让你爱的人自己去承担。人总是需要不断成长,不论尚是少年或者已经是老人。
小标:努力之后的收获
当我和罗安的家人共同意识到,无论她做什么遇到什么状况,都不会影响我们对她的感情,努力就渐渐产生效果了——我们各自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快乐,留给她足够的空间,不干涉她的作为,只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和发表意见。可能是压力变小,也不那么需要应付各方的意见,拥有更多的尊重,笑容又回到了罗安的脸上。
在家人的支持下,罗安终于还是选择离开了她的丈夫,重新找了一份工作(之前是全职太太),之后遇到了一位更好的伴侣,重新拥有了幸福家庭。
你宽容和自由地支持那些你所爱的人,于是她们会以成功和快乐的生活来反馈你,或者生活得不那么好——但这又有什么关系?人人有自己的人生,如同你的过法,她的过法,都可以过得快乐。只要记得,信任和支持才是最真诚和有意义的爱的方式。
一旦朋友、亲人遇上了问题,我们总习惯设身处地去判断、谴责,进而提出“陈恳而正确”的意见,希望她们能够清醒做决定。然而我们从未意识到,这种打着“关心”旗号的压力和道德判断,往往才是她们心病的最大来源。
关爱,也是伤害
“现在,我的家人已经放弃我了!”朋友罗安对我抱怨道,“你知道吗,要是我真离开了我的丈夫,那才叫破罐子破摔。我看他们根本就是不想管我。”
“你疯了吗?”我尽力吞下了差点脱口而出的这句话。半个月前,我接到了她的求助电话,因为冲突,她丈夫打了她,并且离家出走一去不返。而她的家人,就我所见到的,无一不是在事后对她既关心又爱护,生怕她吃亏。我住在她家的那几天,每天都是几个电话过来询问和谴责她老公,告诉她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这样的关切反应,怎么会成了对她的责难和放任不管?
“他们和我老公一样,就会对我判断、指责,再加以否认。我做什么她们都不满意。”她悲观又倔强地说。
我张了张嘴,想澄清点什么,又闭上了。几分钟内我都没找到合适的措辞足以让我开口,只能像金鱼一样空做一张一合的嘴部运动。罗安会将她家人关心和想要帮助她的心情理解为是谴责,这让我震惊到无语。“你有没有脑子?在想些什么?”可这些话无疑又是对她的打击。
思索后我终于恍然大悟:罗安的家人看似并没有像她老公那样恶劣对待她,但实际上她们的方式对当事人而言完全是攻击和遗弃——不再接受现在的她,需要她做出改变。他们声音洪亮,要求清楚明确,不断施加压力,以其强烈的负面情绪引发了罗安的恐惧和防御心理。
“其实,罗安,我并不介意你离婚或者不离,只要你自己过得开心,这也不会影响我们的感情啊。”我清了清嗓子,差异这些话一点不像是从我自己嘴里出来的。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会义愤填膺地“教导”朋友应该怎么做。可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罗安明显松了一口气,肩膀松弛下来,看上去也没那么焦虑了,还给我扯出了一个不那么像是微笑的笑容。
我也轻松了许多,看来留给她该有的空间和自由是个不错的选择。而我说的也都是实话,谁会那么在意朋友们是单身还是已婚甚至二婚?这是她们的感情权利,我只知道,我并不会因为这些而少爱她们。
这件事让我慢慢意识到,想要关爱和保护一个人,你不需要提供一堆什么意见、期望甚至警言名句。特别是在家庭生活里,这种“没有建议的关爱”是让主角感觉到自由和被信任的最好方式。如果你认为这有点冷血,不妨设想一下自己遇到问题时所希望别人给予的态度。
分离掉附加的情绪
关爱一个人,可以是保护她,以积极陪伴、关心生活每个小细节的方式来转移她的伤痛;也同样可以通过单纯的“悲痛”来表示,例如眉头紧锁食欲不振,骂骂咧咧地发泄不满表示同情——可是“爱”一词,并没有那么多的表达方式,往往只是单纯的接受而已。就像罗安一家人的事例,她们给予的消极悲观的情绪、对特定结果的坚持,最后往往会让人误以为是不爱,是嫌弃。
你大可以试着在姐妹离婚、老爸重新开始抽烟、丈夫被迫辞职的时候保持冷静淡定——这看起来好像是你对他们没有感情、没有关心,也没有责任感。可是不妨设想,如果换做是你不小心受伤流血,你宁愿身边陪伴你的人尖叫、慌乱、昏倒,还是保持足够的冷静去帮你找止血纱布或者打电话给医生?真正的救治和有效的关爱,是理性地关心、帮忙,暂时分离感性情绪,不被激烈失控所左右。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从情感机制层面而言,人类大脑在处理状况时,通常会产生现实的反馈镜像。你和他人的关系越是亲密,情绪就越容易彼此影响。结果是当他人遇到状况,感到焦虑和悲观时,以我们的反应来继续表现:你愤怒,当事者会更愤怒;你忧心忡忡,当事者会害怕。当罗安的家人感到担忧和愤怒,坚持她应该离开,反倒激发她的防御机制——留下来;而当我表示了理解和支持,她放松下来,愿意接受并且听取我的意见。
更自在地不去关心
如果你愿意试试改变自己表达爱意的方式:更少的建议和关心,那么可以试试下面的方式。当然,这可能有一点颠覆传统理念,做好心理准备。
1、选择一位特定目标。
想象一个自己的朋友或者家人。入选条件是你对他的感情很复杂,明明很在意,却又掺杂一些气愤、不满,或者悲伤。
2、自己界定一下,他要改变些什么才会令你感到高兴和舒服。填写下面这个句子,谁,只要他怎样做(想要改变的),你就会感到怎样。
“如果____能够____,那么我会觉得他____。”
3、接受残酷现实
现在抹去你所写下的前半句,只剩下“那么我会觉得他____。”
好了,这句话就是你应该对他抱有的态度和情感,不论遇到了什么事,他做了什么决定,这就是唯一的真相:如果他会改会合作,那么最好,但如果事与愿违,你对他的情绪也不能用别的来替代。要做到如此很困难——别人做了我们期望的事情自然是再好不过,可打个比方,就像你说话有些结巴的弟弟依然结巴,你还是会爱他;你母亲弄坏了你最爱的乐器——他们没能达到我们的期望,可并不妨碍我们爱他们。海伦凯勒说过,“我很少将注意力放在我做得不好的地方上,这只会让我不快乐。”这不失为一种方法,避免遇到问题时候你和你爱的人可能产生的误解。
试着让这句话变成现实,给自己一个该有的特定情绪去面对关心的人,不论发生了什么、他又如何做决定。即使在所有人眼里他的行为疯狂,但你依然可以理解接受——这是一种对你自己的挑战,会让你更宽容和快乐,你可以坚持去做。
4、将注意力从控制你所关心的人的行为选择上,转移到试着为自己制造快乐。
很多人会反驳,“我是会做很多让自己快乐的事。比如想要离开家自己住上一个月,让我的宠物们停止互相追逐,和喜欢的韩国明星互通e-mail。”然而你不得不承认,你并不能左右他人的行为选择,甚至无能为力。这个时候你终于意识到应该转换思路,抛弃掉琐碎的念叨、焦虑的意见、一些希望他们改变的要求,你并不能控制别人的人生,只有豁达和宽容,能更好地表达你对他的爱。
这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改变和实施,就像玩一个“你不能太热情,也不能太冷淡”的游戏。你期望人家做到的,可以转变成对一些其他的事件的注意,而剩下无条件、无负担的关爱。
5、给予信任和尊重。
就像是永远不放心孩子自己做决定的父母,你在表达关爱时候所给的建议、忠告、叮嘱和念叨,只会让她们产生负面和抵触的情绪。究其原因,大多数都是“太烦了,一点都不尊重(信任)我。”是的,他们的厌恶情绪不是因为觉得你不爱,而是你表达爱的方式让他们觉得自己不被肯定和信任。放手,给予更多选择的权力空间,让你爱的人自己去承担。人总是需要不断成长,不论尚是少年或者已经是老人。
小标:努力之后的收获
当我和罗安的家人共同意识到,无论她做什么遇到什么状况,都不会影响我们对她的感情,努力就渐渐产生效果了——我们各自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快乐,留给她足够的空间,不干涉她的作为,只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和发表意见。可能是压力变小,也不那么需要应付各方的意见,拥有更多的尊重,笑容又回到了罗安的脸上。
在家人的支持下,罗安终于还是选择离开了她的丈夫,重新找了一份工作(之前是全职太太),之后遇到了一位更好的伴侣,重新拥有了幸福家庭。
你宽容和自由地支持那些你所爱的人,于是她们会以成功和快乐的生活来反馈你,或者生活得不那么好——但这又有什么关系?人人有自己的人生,如同你的过法,她的过法,都可以过得快乐。只要记得,信任和支持才是最真诚和有意义的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