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危机与供应链的CSR管理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o33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牌企业与供应商有着很微妙的关系:一方面,他们是甲乙方的关系,照理,供应商的社会责任(CSR)表现应属内部管理,与采购企业无关。但另一方面,如果供应商被发现存在问题,负面舆论的落脚点还是在品牌企业身上。因此,如何更好管理供应链的CSR表现以及协助供应商提升能力是很值得研究的。
  
  品牌的CSR与供应商的 “CSR”
  在供应链的管理上,CSR对于品牌企业和供应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自1990年代开始,投资者、媒体和NGO,对企业透明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也开始希望了解产品的制造过程以做选择——他们不希望买到不安全、不健康和不道德的产品。从此,良心消费和反对“血汗工厂”等理念开始在欧美国家出现并席卷全球。国际品牌开始要求供应商等合相关的标准,即遵守采购商的生产行为守则 (Code of Conduct),以及供应商所在地的相关法律法规。随后,很多行业标准也应运而生,如服装行业的WRAP、电子行业的EICC、玩具行业的ICTI等。一些非营利组织,如ETI、BSCI等,也希望品牌企业在全球进行采购时确保供应商的劳工与环境表现。品牌企业会派内部人员或第三方到供应商工厂进行审核,如果供应商不达标,品牌企业会要求并提供协助以作改进,情况不理想的则会取消订单。
  对于供应商来说,CSR的定义就相对比较狭隘——就是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达到社会和环境合规,即符合客户与当地政府在劳工和环境上的标准,以维持订单和确保生意。对大部分供应商来说,CSR只是守法,是客户制定的游戏规则,是需要额外付出的成本,也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进行所谓的 “CSR”改进。
  
  为什么要协助供应商提高CSR表现﹖
  中国企业也许会问: 为什么我要协助我的供应商提高CSR表现?它们又不是我的子公司,它们只为我提供服务,我没有责任和能力去影响它们的内部管理。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的品牌危机。国际品牌的经验清楚地告诉我们: “供应商犯的错,品牌商的责任”,因为这是品牌商对其供应商的选择。消费者不会知道到底谁生产你的产品,但他们会在意你的产品在什么环境下生产,如果你的产品有问题,责任还是落在你身上。尽管相对欧美国家,我国的媒体和NGO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以批评和压力推动企业CSR表现的机构也比较少,但这样的情况正在慢慢改变。
  过去有很多组织,会专门批评在中国采购的跨国企业与其供应商的CSR表现,例如在香港的“大学师生监察企业无良行动” (SACOM) ,该组织从去年开始也刊登有关中国企业不良行为的报告,例如玖龙纸业的污染问题。这样的组织与国外媒体有着良好的关系,一旦消息在知名媒体上曝光,国外的投资者必会以此作为参考,直接影响到准备走出去的企业。媒体现在也开始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感兴趣,例如搜狐之前曾设立了一个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的排名;《南方周末》曾派记者去富士康当工人,以深入了解富士康的劳动环境;很多媒体也开始从新型的社会媒体中(如微博和BBS)收集企业在生产条件、劳动条件上的丑闻以作报道。此外,民众也开始利用新的传播技术来监督企业,例如前段时间的的“双汇事件”就是通过微博快速传播,让很多消费者对双汇的产品望而却步。随着舆论体制越来越完善,企业忽略供应链CSR管理的成本会变得越来越大。
  其次,要考虑因忽略供应商CSR表现而导致的出口危机。国际社会对于亚洲出口产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例如欧盟已开始立法要求在一些特定的行业,如电子行业,要求进口商达到RoHS、WEEE等的安全和环境标准。另外,消费者也希望看到更安全、更环保的产品,一些与碳排放相关的标准如ISO14064等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标准的内容都与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环境、安全和健康表现相关。为达到这些标准,企业非常需要供应商在CSR上的配合,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出口压力。因此,协助供应商提高CSR表现也是对企业自身商业价值的提高。
  
  中国企业对供应链CSR管理的迷思
  在中国,供应链的CSR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国际知名的中国品牌已经开始对其供应商进行审核并提供协助,但了解供应链CSR管理的企业还是少数,要全面展开工作还是“漫漫长路”。
  在我国的食品行业,当一些大企业,如三鹿、蒙牛、伊利和近期的双汇,在出现问题时,都将责任推到了供应商身上,我认为这个现象很值得我们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很多大企业还是把CSR等同于公益慈善,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考虑。一家成熟的企业对CSR的理解应该是全面的,能够把理念落实到企业管治、人力资源管理、市场推广、公共关系和供应链管理等各个方面;其次,中国企业对于品牌管理的意识还很薄弱,以为产品出现问题只是供应商的责任,与自己没有关系。实际上,作为采购方,他们有责任确保产品的安全。供应链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原材料采购和生产环节。如果不花精力加强自身的采购管理,在发现问题后不协助供应商进行改善,产品责任最终还是落在企业身上。如果连最基本的产品安全都做不好,就枉论其他公益和慈善行为了。此外,在公众意见的层面上,国内消费者也开始不接受品牌企业的解释,认为企业对自己出品的产品责无旁贷,最现实的是:不管产品是哪个供应商生产,包装上还是贴着你的标签,这样的品牌危机是企业怎么推也推不了的。
其他文献
兄弟携手8年建成了“天梯”,弟弟却要辞退哥哥。是创始人还是雇员,成为两人争论的焦点。哥哥不断举报弟弟,称其要搞谋杀,弟弟称哥哥要和他同归于尽。曾互相信任的兄弟,成为“争取和平,互不干涉,永不友好”的宿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在湖南省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有一部送游人上山的电梯,名为百龙天梯(下文简称“天梯”)。“天梯”气势恢宏,垂直高差335米,运行高度326米,自称是“世界上最高、运行速
期刊
国际化工巨头巴斯夫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把“确保可持续发展”和“带动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其中,并提出了“金蜜蜂”理念。该理念寓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双赢,强调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应对社会做出贡献,引导可持续发展。同时,它也意味着企业在创造价值的同时,要给予利益相关的企业回馈,从而实现利益圈的共同成长。巴斯夫推出的“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理念。  巴斯夫主张以一家大企业带动三家
期刊
从哥伦布开辟新航线以来,人们逐渐打破了自然地理的藩篱,发展成今天的“地球村”。如今,全球化已经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跨国公司就是在这样的潮流中产生的。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预示着公司要重新考虑组织与管理问题;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预示着公司要在考虑之后再考虑。作为研究跨国公司管理的学者,高沙尔与巴特利特的《跨边界管理》一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很多失败的跨国公司,实际并未能解决“跨国”问题
期刊
著名管理学者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在《管理的众神》一书中,从希腊诸神中挑选出四个受人崇拜且个性最鲜明的神以对应不同的组织文化,即宙斯、阿波罗、雅典娜和狄俄尼索斯。宙斯是权力文化的守护神。在权力文化中,与中心点的蜘蛛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形式上的头衔或职位更重要。阿波罗的符号是神庙,因为在一个有着角色文化的组织当中,这些梁柱好像各异的职能和部门,它们只在神庙的顶部三角墙处才会结合在一起
期刊
一个金秋的早晨,我们一行开着丰田车,行驶在河南郑州的白杨树大道上……今天的河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令人吃惊的是其觉醒的企业意识……尽管很缓慢,但是中国真的在朝好的方向变化着。  ——1981年秋《财富》记者约翰·鲁西    那个年代,混沌初开,大多数人能做到的就是随波逐流。  改革之初,一切还在“摸着石头过河”,政策在不断地试探中进行调整,经济状况时好时坏。在这种大环境下,国企不知道下一步
期刊
企业经常会问: “我们对供应链CSR管理没有专业知识,应该如何着手呢?”简单来说,品牌企业要帮助供应商承担社会责任,可以采取三个步骤,我称之为 “3M”。  第一步是基本管理 (Minimum):首先,品牌企业可以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条约和相关的标准制定自己的生产行为守则,并了解自己供应链的大概情况,通知所有供应商必须遵守。在与新的供应商签订订单时,把生产行为守则放在合同中并作为履行合同的条件之一。 
期刊
如果企业希望采取措施,将可持续供应链的效率最大化,可以参考下面介绍的经验。    弄清楚机会在哪儿并进行投资  从供应链中获取利益的第一步,就是判断机会在哪儿。供应商和采购商可能并不知道,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哪个环节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最大。沿着产品的供应链进行考察和评估,采购商就可以确定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改善产品的负面影响,并发现隐藏的成本。  在产品制造环节,首先应该通过评估找出差距,再通过讨论
期刊
预测未来是一件难事,然而,太多的公司把预测当做猜测游戏,它们打着科学的旗号,却在微乎其微的成功可能性上孤注一掷。于是,预测结论频频改变,成了人为操纵的把戏。在此过程中,预测者们执著于自己的个人预测能力,而当未来不如所愿时,就归咎于实施能力不够。但他们忘记了,预测能力未必能保证对未来的预测万无一失。  在这个多变的世界中,人们必须接受不确定性。换句话说,在这个世界中,没有肯定的未来,任何未来都有无限
期刊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件不断刺痛着公众的神经。纵观历次事件,可以发现,三鹿、蒙牛、伊利、双汇等“涉案企业”有一个共同点——在出现问题时,都将责任推诿给了供应商,以此来推脱责任。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为何不能彻底得到解决?在出现问题时,企业是否将责任推给供应商后就可以“一了百了”?    食品安全是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道德承诺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发
期刊
我之所以要重弹德鲁克的《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老调,是因为很多中国人误解了现代管理。企业家们常将现代企业、现代管理、现代产权等挂在嘴边,但他们讲的“现代”是被误解的现代,几乎主流言论都围绕着法律、制度、规章,津津乐道于加强监管、控制。一出问题就是监管不足、法制不够。仔细观察大多数的组织,尤其是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最大的问题是有法不依,而不是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才是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加强控制、加强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