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珍贵的习作纸画 读阿斯塔那纸画札记

来源 :大众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same_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发掘了四五百座东晋南北朝至唐代的墓葬,出土物中有几件难得的纸画,这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绘画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其中有一件珍贵的习作纸画,是中原和西域文化交流的见证。
  纸画内容
  该纸画可分为5个部分:图一为休憩图,位于图像上半部分,展现的是带冠贵族在室内行乐休憩的场面,上部为悬挂起的帷帐,有绶带自然下垂,一带髭男子跽坐在四足榻上,当为主人,其右侧有一纵横交错的棋盘,身后有一侍女手持什物,身前有一侍女正跪着,左手向主人呈上一杯饮品,右手还拿着刚刚使用过的勺子,主人伸右手接杯。两侍女均梳双垂髻,面色柔和,显然年纪较小。主人前方跽坐两名带冠陪同,靠前者带髭,后者无髭,较为年轻,可能是邀请而来的宾客。图二为乐舞图,位于纸画的中部,有3名乐伎,其中2名男性乐伎挺直身子跽坐着,一个在打鼓,一个在吹奏尺八,女性乐伎站着摆动上肢舞动长袖,作跳舞状。图三为庖厨图,位于底部,底部右侧有一侍者,跪伏在地上作生火做饭状,中部有架子和罐子,左侧有水桶、放置在案上的三足容器,容器内放置汤勺,案下有加热装置,展现出厨房的热闹景象。图四为树木图,位于画面左侧中部,作者以一方形框将其与其他部分分割开来,其中描绘一些简单的线条,左侧竖向直线似乎为水流抑或庄稼,右侧呈树木状。图五为出行图,位于图四之下,画一头有两个较长犄角的牛拉着一辆有伞盖的车向前走动,当为人乘坐之车,但并未画出行的人物。
  图中人物面部特征均为汉人,主人和客人均着褒衣博带式汉服,而伎乐三人着交领胡服,整个场景展现了主人休憩、娱乐、出行和厨房等生活场景,表现了其生活的多个主要方面。
  纸画性质
  根据对这张纸画的绘画手法、布局和细节特征的观察,可以判断这是一幅学生习作纸画。图中的人物形象简单,只勾勒出大致轮廓而未加修饰,第三幅图舞者两袖尚未完全画清楚,当为草草练习之作,未经过精细处理。画幅比例大小不一,几幅不同的场景出现在同一张纸上,主人休憩图和庖厨图比例大致相同,而出行图则缩小了很多,显然不符合常态。画作之间存在着相互叠压关系,如第二幅画中的舞女右手部分被后画上去的方框叠压,并重新划分了一个空间以展示其右手,又庖厨图围绕在行乐图周围,对其形成包围之势,显然是随情处理的结果。画面布局排列并无规律,只是根据实际空间的情况排列位置和画面的大小。这些都证明这幅画是学生或画匠的习作,而非正式的绘画作品。
  我们可以还原它的大致绘画过程:画者在这张纸上练习一些日常生活的内容,自上到下开始画,先画出休憩图,然后中间画出乐舞图,然后在底部画出庖厨图,而左边尚有空余地方,遂在此处画出一个方框隔绝出一个长方形的空间,画出树木图,最后在图三和图四之间在小范围区域内练习出行图,充分利用了這张纸进行绘画练习。
  文化意义
  这张纸画虽然简单,但内容丰富,能够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张纸画图像的观察,我们能够明显看到中原文化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一方面,创作主题和图像布局继承中原汉晋时期的传统,纸画中描绘的主客跽坐在榻上或席上宴饮并观看乐舞表演的场景是汉晋时期画像砖石中常见的题材,主客对坐的场景一般是主人自坐一席而数个客人坐一席,乐舞和庖厨也分别由多人组成,与东汉时期汉画像砖的布局相似,不同的是汉代画像砖石中主人更多的时候是坐在席子上的,而这幅图中的主人则坐在榻上。另一方面,图像中的器物、服饰都带有浓厚的汉地色彩,室内的帷帐与南阳汉墓许阿瞿墓画像石中的帷帐类似,服饰上,主人和客人均着宽袍大袖的汉服,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的褒衣博带风格类似,代表其官员或者士人的身份。庖厨图中有烧火的场面,与成都曾家包汉墓画像石中的庖厨图类似,而庖厨的上面一个案上放一带有汤勺的器皿,案下有一加温设施,与甘肃酒泉丁家闸十六国时期墓壁画中的设备类似。图中的每件器物都能在汉晋时期画像砖石和壁画中找到原型,可见其模仿并练习的当是当时中原地区流行的题材。据此,我们虽然难以确定绘画的具体年代,但根据绘画风格和服饰特点判断其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同时乐伎身穿交领短服,具有西域民族特色。


  这幅习作纸画既有汉画像石因素,也有地方特色,且以汉文化因素为主,是中原文化传播到西域的直接见证。究其原因,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吐鲁番地区位于新疆东部,从汉代起就在中央政权的管辖范围内,西晋设置高昌郡,其后长期处于前秦、后凉、西凉、北凉的统治之下,并相继出现了阚氏、张氏、马氏、麴氏的高昌政权,尤以麴氏高昌时间最久且最能代表高昌文化。这一时期高昌的主要居民为西迁的汉人和本地居民,而统治者均为汉人,故文化上汉胡并行,上层建筑以汉文化为模板构建。《周书》《北史》均记载其地“(高昌国)文字亦同华夏,兼用胡书……刑法、风俗、婚姻、丧葬与华夏小异而大同”,《旧唐书》记载其“有文字,知书计,所置官亦采中国之号焉”。
  发现纸画的阿斯塔那墓地位于当时的行政中心高昌故城北部,是一处延续时间较长且范围较广的大型墓地,具有包括汉文化在内的多样的文化因素,是当时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集中体现,这张纸画就是其代表之一。
  (作者为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
其他文献
2020年12月,河南省赴蒙古国考古项目成果之一、记载中国考古队在蒙古考古故事的《龙出漠北显华章——高勒毛都2号墓地中蒙联合考古记》一书出版。翻阅图书中那些熟悉的画面,草原考古的独特经历再次浮现在眼前。作为项目成员之一,2019年我与队友赴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参加第3个年度的中蒙联合考古项目。我们将要发掘的是一座小型“甲”字形匈奴墓,编号M10。  这个目前为止所发掘的规模最小的甲字形
期刊
2019年2月21日—3月17日,在武汉大学考古系与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柬埔寨文化与艺术部三方学术项目合作背景下,我受柬埔寨皇家艺术大学邀请,赴柬埔寨马德望省莱昂斯宾(Laang Spean)旧石器洞穴遗址参加发掘与整理工作。此次发掘项目的负责人是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于贝篇·弗里斯蒂(Hubert Forestier)教授和柬埔寨文化与艺术部副部长恒·苏巴帝(Heng Sophady)先生,我是工地
期刊
世界遗产明孝陵陵宫区中门东侧墙角下有一块清末竖立的“特别告示”碑,碑文使用日、英、法、德、意、俄六种文字镌刻,其“国际范”比今日景区展示牌有过之而无不及。其碑文大意如下:  特别告示  鉴于明孝陵内御碑及附近古迹历年破坏、受损情况严重,端方总督大人下令竖立围栏,对其加以保护。游人越栏参观或可能对前述御碑及陵区古迹造成损坏之行为,一律禁绝。  两江洋务总局道台□  江宁府知府□  1909年6月  
期刊
怀俄明州位于美国中西部洛基山区,是全美人口最少的州。该州气候干燥寒冷,全年有七八个月处于冬季,州内几乎无耕作业,畜牧业较发达。怀俄明大学(以下简称怀大)人类学系一般只在每年夏季6—8月进行考古发掘,此时气候干燥、气温舒适,适合考古工作。美国历史时期遗址较少,怀俄明州境内绝大多数考古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此次怀大人类学系考古学师生参与了旧石器时代皮埃尔遗址(La Prele Mammoth Site)
期刊
郢城遗址位于湖北荆州郢城村,南距荆州古城约2.12公里,西北距楚纪南故城约2.61公里。郢城平面呈方形,城垣由土夯筑,高于城内外地表,其西南角早年遭毁坏,其他均保存较好,城垣周长5.56千米,面积约191.8万平方米。城内的文化堆积以汉代为主,最早为战国时期文化层,但分布较为零散且堆积较薄。在汉代文化层之上,局部地方还堆积有清代、明代文化层。  郢城布局  根据明代涂嘉会、杨景淳修纂的《荆州志》卷
期刊
八角形遗址  丸都山城位于吉林集安市北2.5公里处高山上,利用自然山势围成的环形峰岭筑成山城,向南敞开门户,通沟河环绕山脚。其南2.5公里为国内城遗址,两者共为高句丽中期都城。丸都山城北部地势较高,城墙筑于东、西、北三面山脊处,南北最大落差440米,南部地势多见平缓台地,依照自然冲积沟分为东、西大坡。其宫殿位于南部东大坡台地上,东高西低,落差13米,由西向东分为连续的四层台基。宫殿整体呈周长332
期刊
东汉兴平二年(195年),孙策立足江东并开始实际控制江南地区,开启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余年的六朝时期。苏州地区作为孙氏集团早期的政治中心,地位十分重要,直至公元280年,孙吴政权被西晋所灭,苏州一直都是其最重要的几个核心城市之一。20世纪后半叶开始,苏州地区发现了大量六朝早期墓葬。  从兴平二年到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前后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名义上这段时间属于东汉。曹魏黄初三年(222年
期刊
首题类型  墓志首题相当于墓志的“名字”,是一篇墓志的首要内容,一篇完整详实的墓志首题可以视为志主的“人物简介”。与文字冗长、信息丰富的男性士人墓志首题相比,士家女眷墓志首题在文字和信息上要简略很多,较完整的女眷墓志首题一般包括女性志主所处朝代、夫(子)姓氏、官职与爵位、女性诰命与姓氏、郡望等内容。依照其包含的人物信息,可分为三类:包含志主丈夫信息的附夫首题、包含志主儿子信息的附子首题、只有女性志
期刊
柳格庄墓群位于山东蓬莱柳格庄村西北,20世纪60年代因农田水利建设而陆续被发掘,目前9座墓葬已有发掘简报,时间跨度为春秋至战国。其中M6的规格很高,由于缺乏能证明墓主身份的实物和文字资料,无法确言墓主人是谁,但从其墓葬规格、随葬物品等可以揭示出该墓主人的社会阶层。  墓葬形制  柳格庄M6为竖穴土坑墓,墓圹东西长6米,南北宽4.4米,深6.2米。东周时期,齐鲁地区的墓葬有竖穴土坑墓、積石墓、洞室墓
期刊
一提到“印度”,中国人最难以割舍的情结可能就是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了。可对大部分不熟悉古代“印度”文明史的人来说,这一故事里却暗藏着诸多“玄机”。首先,此“印度”并不是现在的印度;其次,此“印度”与中国的接触和交往也不是从唐代才开始;再次,此“印度”与中国的交往也不仅有“西去”一条路线;最后,此“印度”的文明史更为久远和丰富多彩,佛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而已。  借着参加印度河流域古代遗址考古发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