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全业务竞争和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社会已快速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使更加丰富的业务和服务得以从PC机上转移,借助移动终端实现。
相比以往单纯的移动通信网络,移动互联网充分融合了通信网络的移动便捷性和互联网的开放性、草根性,不仅重新架构了整个通信产业链中各类企业的角色和地位,而且还大幅缩短了电信运营商和客户的距离,充分放大了客户的个性化、多变需求。
上海电信成立移动互联网学院
2013年11月29日,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移动互联网学院在沪揭牌,“中国电信天翼终端应用辅导师培训基地”与“中国电信移动终端维修工程师培训基地”也在该学院同步成立。
据悉,上海电信移动互联网学院将力争实现“三大平台、两个基地”的目标:在上海电信内部成为贯彻经营理念和转型思维的平台、专业化实操型技能培训提升能力和促进发展的平台、员工贡献智慧和展现价值的平台;支撑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打造“中国电信天翼终端应用辅导师培训基地”与“中国电信移动终端维修工程师培训基地”,为上海电信、各省市公司以及业务价值链的合作伙伴培养更多的移动互联网人才。
据悉,该学院成立后,将紧密聚焦移动互联网领域,探索创新培训方式,集中企业优势资源和社会合作资源,培训方向主要围绕移动互联网业务与应用、渠道营销管理、行业信息化应用、移动终端及应用、服务与销售技巧、无线网络优化与建设等,并逐步建立相应的岗位认证体系,有计划地申报纳入政府、行业的鉴定认证体系,在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业务领域内体系化培养与输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另外,该学院将提供电信员工岗位业务技能培训和认证、合作伙伴和重要客户的委托培训等服务,开设并组织营业员实践操作技能分级认证培训、营业店长认证培训、渠道经理移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移动终端新应用滚动式培训、无线网优人员分级认证培训等多门重点课程培训和认证。
该学院的成立,是为进一步承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提出“一去两化新三者”的指导精神,适应业务转型和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要求,聚焦自有及合作渠道的市场经营、销售尤其是流量经营能力,充分体现企业培养资源使用在用人之前的理念,探索推进公司培训工作的能力变现,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移动互联网时代亟需提升创新力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竞争不再局限于行业内的三大运营商之间,客户群的性质和范围发生巨大调整,业务和服务的内容、形式、渠道等也发生显著变化,电信运营企业面临全面转型的重大挑战。竞争不再基于资源的优势,创新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唯有通过持续创新才能让电信运营企业发掘新的蓝海市场,保持稳定的竞争优势,在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但现实的情况是,受封闭式通信网络运营的长期影响,与新时期的竞争对手互联网企业相比,电信运营企业在创新能力上表现出严重的先天不足。
首先,组织运作模式的创新活力不足。在长期发展的基础上,电信运营企业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全适应于通信行业内竞争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且在充分发挥公司资源优势,实现低成本高效率运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面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原有的组织运作模式则显得有些活力不足。
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仅要求企业能够快速捕捉市场的变化,而且单凭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已完全不可能满足新的客户群的复杂的个性化需求。企业必须充分借助产业链上各类企业的力量,统筹资源为我所用,快速感触和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
其次,企业文化营造的创新氛围不足。企业文化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灵魂,对企业运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移动运营商的企业文化中普遍存在着创新意识不足,或者虽然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但仅仅流于口头或表面的现象。未能形成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不能为创新活动提供营养丰富的沃土,不利于员工创新行为的开展。
再者,创新人才的培养激励机制不足。创新型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核心要素,对创新型人才的吸引、使用、培养、激励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开展及成效。此前的创新对电信运营商来说仅仅是锦上添花,对创新人才的关注程度相去互联网企业甚远。
另外,电信企业缺乏长效的创新机制。目前电信运营企业的创新多是运动式、评奖式,流于形式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尚未建立起持续创新的机制和相应管理制度。
三大关键要素打造持续创新力
“打造持续创新能力,要求电信运营企业必须建立一套相对健全且能不断自我完善的创新管理体系。”一位长期专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业内专家表示,在该体系的构建上要主要考虑以下三大关键要素:
一是要从观念上改变对创新的认识。首先,创新不是锦上添花,创新不仅要解决生产运营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而且应通过对市场、业务、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前瞻性研究,实现对公司运营的有力指导。其次,企业领导层要加强对创新的关注度,不能局限于口头上,要从具体行动和制度上落实并引导创新开展。再次,创新要融入企业文化,变成内生的创新基因。只有从观念上彻底重新认识创新,真正意识到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才能根本性地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二是要探索差异化、立体化的创新组织模式。创新活动有别于日常的生产运营,相应地其组织开展模式也与常态化的正式组织有较大差异。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在创新的组织运作上应加强灵活性、开放性和协同性。
灵活性是指创新团队要虚拟化和正式化相结合,应运而生、动态调整,保持高度敏感性,及时感触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开放性是指创新团队不能囿于本部门或企业内部,应打开眼界,搭建开放的创新平台,充分吸纳产业链上下游的设备商、产品和内容服务商、客户等加入到企业的创新活动中,甚至包括竞争对手和其他行业企业;要积极探索创新外部合作的最佳实践方式,以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带动产学研落地。
协同性不仅指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创新协同,在企业创新战略的指引下统一部署,全面创新;而且指企业内、外部的协同,充分统筹外部企业、用户个人、政府等多方资源和能力,推动本企业创新开展,实现企业绩效提升。
三要建立促进创新的保障机制。具体包括稳定的创新投入机制、包容的失败容忍机制、与晋升挂钩的人才激励机制等。
在创新投入机制上,一方面要保障创新活动有持续、稳定、充足的资源投入,抓大放小,集中资源实现关键突破;另一方面,在创新资源的申请上要建立规范化、快捷化的流程和管理制度。
在失败容忍机制上,要树立对创新风险的正确认识;以公司领导为切入点推动允许失败的创新环境建立;注重对创新失败容忍机制的宣传和行动上的落地。
在人才激励机制上,要加强对创新成果的充分认可和表彰,精神和物质激励相结合,探索多样化的激励模式;另外,关键是要打通创新工作绩效与员工岗位晋升之间的连接通道,从根本上解决创新激励不足的问题。
更重要的一点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创新力的建设至关重要,但不能一蹴而就,尤其不能搞成运动式或评奖式。电信运营商应在创新实践中积极尝试,抓住关键窗口期,持续优化和完善创新管理体系,助力企业转型,实现效益提升。
相比以往单纯的移动通信网络,移动互联网充分融合了通信网络的移动便捷性和互联网的开放性、草根性,不仅重新架构了整个通信产业链中各类企业的角色和地位,而且还大幅缩短了电信运营商和客户的距离,充分放大了客户的个性化、多变需求。
上海电信成立移动互联网学院
2013年11月29日,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移动互联网学院在沪揭牌,“中国电信天翼终端应用辅导师培训基地”与“中国电信移动终端维修工程师培训基地”也在该学院同步成立。
据悉,上海电信移动互联网学院将力争实现“三大平台、两个基地”的目标:在上海电信内部成为贯彻经营理念和转型思维的平台、专业化实操型技能培训提升能力和促进发展的平台、员工贡献智慧和展现价值的平台;支撑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打造“中国电信天翼终端应用辅导师培训基地”与“中国电信移动终端维修工程师培训基地”,为上海电信、各省市公司以及业务价值链的合作伙伴培养更多的移动互联网人才。
据悉,该学院成立后,将紧密聚焦移动互联网领域,探索创新培训方式,集中企业优势资源和社会合作资源,培训方向主要围绕移动互联网业务与应用、渠道营销管理、行业信息化应用、移动终端及应用、服务与销售技巧、无线网络优化与建设等,并逐步建立相应的岗位认证体系,有计划地申报纳入政府、行业的鉴定认证体系,在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业务领域内体系化培养与输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另外,该学院将提供电信员工岗位业务技能培训和认证、合作伙伴和重要客户的委托培训等服务,开设并组织营业员实践操作技能分级认证培训、营业店长认证培训、渠道经理移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移动终端新应用滚动式培训、无线网优人员分级认证培训等多门重点课程培训和认证。
该学院的成立,是为进一步承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提出“一去两化新三者”的指导精神,适应业务转型和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要求,聚焦自有及合作渠道的市场经营、销售尤其是流量经营能力,充分体现企业培养资源使用在用人之前的理念,探索推进公司培训工作的能力变现,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移动互联网时代亟需提升创新力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竞争不再局限于行业内的三大运营商之间,客户群的性质和范围发生巨大调整,业务和服务的内容、形式、渠道等也发生显著变化,电信运营企业面临全面转型的重大挑战。竞争不再基于资源的优势,创新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唯有通过持续创新才能让电信运营企业发掘新的蓝海市场,保持稳定的竞争优势,在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但现实的情况是,受封闭式通信网络运营的长期影响,与新时期的竞争对手互联网企业相比,电信运营企业在创新能力上表现出严重的先天不足。
首先,组织运作模式的创新活力不足。在长期发展的基础上,电信运营企业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全适应于通信行业内竞争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且在充分发挥公司资源优势,实现低成本高效率运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面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原有的组织运作模式则显得有些活力不足。
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仅要求企业能够快速捕捉市场的变化,而且单凭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已完全不可能满足新的客户群的复杂的个性化需求。企业必须充分借助产业链上各类企业的力量,统筹资源为我所用,快速感触和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
其次,企业文化营造的创新氛围不足。企业文化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灵魂,对企业运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移动运营商的企业文化中普遍存在着创新意识不足,或者虽然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但仅仅流于口头或表面的现象。未能形成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不能为创新活动提供营养丰富的沃土,不利于员工创新行为的开展。
再者,创新人才的培养激励机制不足。创新型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核心要素,对创新型人才的吸引、使用、培养、激励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开展及成效。此前的创新对电信运营商来说仅仅是锦上添花,对创新人才的关注程度相去互联网企业甚远。
另外,电信企业缺乏长效的创新机制。目前电信运营企业的创新多是运动式、评奖式,流于形式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尚未建立起持续创新的机制和相应管理制度。
三大关键要素打造持续创新力
“打造持续创新能力,要求电信运营企业必须建立一套相对健全且能不断自我完善的创新管理体系。”一位长期专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业内专家表示,在该体系的构建上要主要考虑以下三大关键要素:
一是要从观念上改变对创新的认识。首先,创新不是锦上添花,创新不仅要解决生产运营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而且应通过对市场、业务、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前瞻性研究,实现对公司运营的有力指导。其次,企业领导层要加强对创新的关注度,不能局限于口头上,要从具体行动和制度上落实并引导创新开展。再次,创新要融入企业文化,变成内生的创新基因。只有从观念上彻底重新认识创新,真正意识到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才能根本性地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二是要探索差异化、立体化的创新组织模式。创新活动有别于日常的生产运营,相应地其组织开展模式也与常态化的正式组织有较大差异。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在创新的组织运作上应加强灵活性、开放性和协同性。
灵活性是指创新团队要虚拟化和正式化相结合,应运而生、动态调整,保持高度敏感性,及时感触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开放性是指创新团队不能囿于本部门或企业内部,应打开眼界,搭建开放的创新平台,充分吸纳产业链上下游的设备商、产品和内容服务商、客户等加入到企业的创新活动中,甚至包括竞争对手和其他行业企业;要积极探索创新外部合作的最佳实践方式,以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带动产学研落地。
协同性不仅指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创新协同,在企业创新战略的指引下统一部署,全面创新;而且指企业内、外部的协同,充分统筹外部企业、用户个人、政府等多方资源和能力,推动本企业创新开展,实现企业绩效提升。
三要建立促进创新的保障机制。具体包括稳定的创新投入机制、包容的失败容忍机制、与晋升挂钩的人才激励机制等。
在创新投入机制上,一方面要保障创新活动有持续、稳定、充足的资源投入,抓大放小,集中资源实现关键突破;另一方面,在创新资源的申请上要建立规范化、快捷化的流程和管理制度。
在失败容忍机制上,要树立对创新风险的正确认识;以公司领导为切入点推动允许失败的创新环境建立;注重对创新失败容忍机制的宣传和行动上的落地。
在人才激励机制上,要加强对创新成果的充分认可和表彰,精神和物质激励相结合,探索多样化的激励模式;另外,关键是要打通创新工作绩效与员工岗位晋升之间的连接通道,从根本上解决创新激励不足的问题。
更重要的一点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创新力的建设至关重要,但不能一蹴而就,尤其不能搞成运动式或评奖式。电信运营商应在创新实践中积极尝试,抓住关键窗口期,持续优化和完善创新管理体系,助力企业转型,实现效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