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谈,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尽可能地宽容他的过错,艺术地引导他改正错误。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来对待学生行为的反复,采用赏识教育转化他。
【关键词】尊重;宽容;赏识
陈某某,出生于1995年2月,个子一米七八,五观端正,皮肤黝黑,脾气暴躁,极易冲动,无组织纪律观念,不服管教,多次与老师冲突,还会欺负同学,受过记过处分,被“誉”为全校最难教育的一学生,智商偏高,成绩中等。以前的班主任说再与他打一年交道的话精神会崩溃的,今年他上初三,我不幸抓阀抓到他了,当了他的班主任。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他就因座位问题在教室里向我挑衅,让我品尝到了他的野性,以后他在课堂纪律、“两操”、卫生、与同学相处方面问题百出,其特征是藐视的眼神、满嘴的脏话、想走就走,不到一个月他跟我、所有的认课老师以及分管初三年级的领导都吵过了,更糟糕的是他父亲都不敢教育他了,他父亲说现在打不过他了,只好放任。但我的职业道德告诉我:不能放弃!我相信对他的教育虽然没能矫正他,但给效仿他的人敲了警钟。
一、尽可能地宽容他的过错,艺术地引导他改正错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教师对学生过失的宽容,决不是姑息、放纵,而是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对犯错误的学生理解、尊重,给予反思的充分时间,给以改过自新的机会,使他们最终改正错误。同时,教师的宽容也能唤醒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老师的教育方式必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迹,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我们“苦口婆心”式的教育方式无可比拟的。回想前期对他的教育,尽管我也动了脑筋,尝试了不少方法,但在我的思想深处他就是一坏学生,在这种情境下的教育怎么可能有收获呢?例如,他见到老师从来不请教,好几次,他都是目中无人从我们身边大摇大摆地走过。我想改变这种局面,一天早上,我们又碰上了,我主动和他打招呼:“陈某某,你今天来的蛮早的。”他疑惑地看看我,冲我淡淡一笑。这一天课间,我们在走廊上又撞上了,我主动上前:“陈某某,刚才上的是什么课,你听懂了吗?”他腼腆的抓抓自己的头,回道:“语文,有的听懂,有的不懂。”以后,我们碰上了,他要么躲着我,要么和我打招呼,变得比以前有札貌多了。
二、学生、家长及老师三方沟通——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
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然而家庭教育却起着关键作用,由于这种关系,二者必须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合谐统一。我及时地向家长传达了他儿子那次的心声,和家长一起分析原因,家长完全赞同我的观点,鉴于该家长以前的表现,我当时对家长提了四个要求:(一)做父亲的要同孩子多谈心,打开孩子的心结,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愿,争取建立和睦的朋友式父子关系;(二)在家不要老对他说你哥怎么样怎么样;(三)他在校犯了事随叫随到,不要自己认为来了没用就不来。来了后不许打骂孩子;(四)家长一方面要尊重学校,尊重老师。不拆学校老师的台,一方面要有自己的一套鼓励孩子的教育方法。孩子的前途是家长的事,学校和老师只是“铁路警察”,只管孩子一生中某个阶段的教育,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终生老师,无论孩子怎么让自己失望都不要说放弃的话。以后他犯了大错我才通知家长到校争取合力教育他,说是教育其实更是沟通。
三、采用赏识教育转化他
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足交汇的桥梁,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于是我用心找他的找闪光点,以此人手,帮他重树自信,通过了解我知道他的篮球打的不错,为此我组织了几场篮球赛,我班每场都赢,我特意大力表扬他为我班立下汗马功劳。我还发现他穿衣不讲究,就两件掉了色的衣服换来换去,我在班会课上批评赶时髦攀比之风,不经意地表扬他朴实,说他看人绝不会以貌取人,绝不会做势利小人。瞧他受表扬时那个腼腆的样,显然是个很少受表扬的孩子。往日的目空一切荡然无存。班上有力气活爬高的活都叫他干,干完后我都会发自内心说:“哎!还是儿子好,有的是力气,能干活,可惜我家是个女儿”。同学们听到了起哄说,认陈某某给你作干儿子吧!我不愿说违心话,又不想伤他自尊心,每次都只是望着他笑。不是我吝啬,他是个聪明人,有自知之明,我不能在他面前虚伪做作,要不然他会认为我对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别有用心。有一次我上公开课,第二遍铃刚过,其他同学早在教室里坐好等着上课,教室后面坐满了听课的领导与教师,而陈某某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他,我看着他,只是平常地说了句:“虽然你迟到了,但看你的样子是跑过来的,不错!时间观念增强了,快上坐位课吧。”没想到这节课他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尔后,他经常主动找我谈心,说他的苦恼,谈他的快乐,而在他面前,我常常只是一个积极的倾听者,让他知道老师在乎他说的话,重视他的感受。明显地,他对所有老师温和多了,还主动跟任课老师打招呼,犯了错你不批评他他自己会露出羞涩之情,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后,我经常去找他的闪光点,经常表扬他,他也在一天一天的变好,这时我发现他其实很可爱。
四、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来对待学生行为的反复
著名的心理实验“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老师的爱与期待是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对于后进生来说更是如此。在陈某某前进的过程中,我发现有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不是他有心去做的,而是一种不良的习惯,所以我很注意发现他在行为反复中的进步因素,让他有时间有目标一点点去自我转化。比如陈某某上课一事,他从小就没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以前上课老讲话影响课堂纪律,经教育后他决定给我一个面子(他的原话)不影响别人,还真做到了,据任课老师反映他上课安安静静的,着实把我高兴了一阵子。可不久我们发现他上课经常偷看小说,真是治好了“旧病”又发“新病”实在令人恼火,巡课时看此情景,真想跑过去一把把他揪出来并大骂一顿,但我的脑海中有一个声音在大声告诫自己:耐心,千万要有耐心,否则将会前功尽弃。再说他现在不影响别人了,而且是在偷着看,他不再像以前那么嚣张了。于是我从后门进去悄悄地走到他身边把他的小说合上塞到他课桌最里面,我搅了他的好事,他刚要发火,我颜色和悦地看着他指指黑板,然后就面无表情静静地站在他身边听老师讲课,他毕竟是有血有肉的人,不仅火没发出来,还跟着听课了。课后我没有就此找他谈话,但这样的情景不下三十次,有时一天就三次,那段时间我觉得很累,有时他碰到我会主动对我说:“对不起,老班我错了,以后我保证不再这样了”。可他下次又看,或许是因为这或许是因为我自己的韧劲,我就坚持这么做下去,后来他终于彻底改正了,学习成绩也有明显进步,他越来越可爱。
通过以上几种教育方法,他对待老师的态度变了,也能接受老师的批评,与同学相处的也好了,也听不到他打架斗殴的事了。我想:特殊生毕竟很少,教育过程中尤其不能把他当病毒对待,要把他看成有血有肉的人。只要我们善于发现他的优点,就会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对特殊生的教育尤其要做到“润物细无声”,要从心里关心他们,做他们的无话不谈的朋友。对特殊生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难的工作,他需要家庭、学校、科任老师积极配合与支持,更需要班主任的耐心细致的教育。辛勤的付出。
【关键词】尊重;宽容;赏识
陈某某,出生于1995年2月,个子一米七八,五观端正,皮肤黝黑,脾气暴躁,极易冲动,无组织纪律观念,不服管教,多次与老师冲突,还会欺负同学,受过记过处分,被“誉”为全校最难教育的一学生,智商偏高,成绩中等。以前的班主任说再与他打一年交道的话精神会崩溃的,今年他上初三,我不幸抓阀抓到他了,当了他的班主任。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他就因座位问题在教室里向我挑衅,让我品尝到了他的野性,以后他在课堂纪律、“两操”、卫生、与同学相处方面问题百出,其特征是藐视的眼神、满嘴的脏话、想走就走,不到一个月他跟我、所有的认课老师以及分管初三年级的领导都吵过了,更糟糕的是他父亲都不敢教育他了,他父亲说现在打不过他了,只好放任。但我的职业道德告诉我:不能放弃!我相信对他的教育虽然没能矫正他,但给效仿他的人敲了警钟。
一、尽可能地宽容他的过错,艺术地引导他改正错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教师对学生过失的宽容,决不是姑息、放纵,而是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对犯错误的学生理解、尊重,给予反思的充分时间,给以改过自新的机会,使他们最终改正错误。同时,教师的宽容也能唤醒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老师的教育方式必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迹,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我们“苦口婆心”式的教育方式无可比拟的。回想前期对他的教育,尽管我也动了脑筋,尝试了不少方法,但在我的思想深处他就是一坏学生,在这种情境下的教育怎么可能有收获呢?例如,他见到老师从来不请教,好几次,他都是目中无人从我们身边大摇大摆地走过。我想改变这种局面,一天早上,我们又碰上了,我主动和他打招呼:“陈某某,你今天来的蛮早的。”他疑惑地看看我,冲我淡淡一笑。这一天课间,我们在走廊上又撞上了,我主动上前:“陈某某,刚才上的是什么课,你听懂了吗?”他腼腆的抓抓自己的头,回道:“语文,有的听懂,有的不懂。”以后,我们碰上了,他要么躲着我,要么和我打招呼,变得比以前有札貌多了。
二、学生、家长及老师三方沟通——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
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然而家庭教育却起着关键作用,由于这种关系,二者必须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合谐统一。我及时地向家长传达了他儿子那次的心声,和家长一起分析原因,家长完全赞同我的观点,鉴于该家长以前的表现,我当时对家长提了四个要求:(一)做父亲的要同孩子多谈心,打开孩子的心结,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愿,争取建立和睦的朋友式父子关系;(二)在家不要老对他说你哥怎么样怎么样;(三)他在校犯了事随叫随到,不要自己认为来了没用就不来。来了后不许打骂孩子;(四)家长一方面要尊重学校,尊重老师。不拆学校老师的台,一方面要有自己的一套鼓励孩子的教育方法。孩子的前途是家长的事,学校和老师只是“铁路警察”,只管孩子一生中某个阶段的教育,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终生老师,无论孩子怎么让自己失望都不要说放弃的话。以后他犯了大错我才通知家长到校争取合力教育他,说是教育其实更是沟通。
三、采用赏识教育转化他
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足交汇的桥梁,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于是我用心找他的找闪光点,以此人手,帮他重树自信,通过了解我知道他的篮球打的不错,为此我组织了几场篮球赛,我班每场都赢,我特意大力表扬他为我班立下汗马功劳。我还发现他穿衣不讲究,就两件掉了色的衣服换来换去,我在班会课上批评赶时髦攀比之风,不经意地表扬他朴实,说他看人绝不会以貌取人,绝不会做势利小人。瞧他受表扬时那个腼腆的样,显然是个很少受表扬的孩子。往日的目空一切荡然无存。班上有力气活爬高的活都叫他干,干完后我都会发自内心说:“哎!还是儿子好,有的是力气,能干活,可惜我家是个女儿”。同学们听到了起哄说,认陈某某给你作干儿子吧!我不愿说违心话,又不想伤他自尊心,每次都只是望着他笑。不是我吝啬,他是个聪明人,有自知之明,我不能在他面前虚伪做作,要不然他会认为我对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别有用心。有一次我上公开课,第二遍铃刚过,其他同学早在教室里坐好等着上课,教室后面坐满了听课的领导与教师,而陈某某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他,我看着他,只是平常地说了句:“虽然你迟到了,但看你的样子是跑过来的,不错!时间观念增强了,快上坐位课吧。”没想到这节课他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尔后,他经常主动找我谈心,说他的苦恼,谈他的快乐,而在他面前,我常常只是一个积极的倾听者,让他知道老师在乎他说的话,重视他的感受。明显地,他对所有老师温和多了,还主动跟任课老师打招呼,犯了错你不批评他他自己会露出羞涩之情,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后,我经常去找他的闪光点,经常表扬他,他也在一天一天的变好,这时我发现他其实很可爱。
四、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来对待学生行为的反复
著名的心理实验“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老师的爱与期待是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对于后进生来说更是如此。在陈某某前进的过程中,我发现有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不是他有心去做的,而是一种不良的习惯,所以我很注意发现他在行为反复中的进步因素,让他有时间有目标一点点去自我转化。比如陈某某上课一事,他从小就没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以前上课老讲话影响课堂纪律,经教育后他决定给我一个面子(他的原话)不影响别人,还真做到了,据任课老师反映他上课安安静静的,着实把我高兴了一阵子。可不久我们发现他上课经常偷看小说,真是治好了“旧病”又发“新病”实在令人恼火,巡课时看此情景,真想跑过去一把把他揪出来并大骂一顿,但我的脑海中有一个声音在大声告诫自己:耐心,千万要有耐心,否则将会前功尽弃。再说他现在不影响别人了,而且是在偷着看,他不再像以前那么嚣张了。于是我从后门进去悄悄地走到他身边把他的小说合上塞到他课桌最里面,我搅了他的好事,他刚要发火,我颜色和悦地看着他指指黑板,然后就面无表情静静地站在他身边听老师讲课,他毕竟是有血有肉的人,不仅火没发出来,还跟着听课了。课后我没有就此找他谈话,但这样的情景不下三十次,有时一天就三次,那段时间我觉得很累,有时他碰到我会主动对我说:“对不起,老班我错了,以后我保证不再这样了”。可他下次又看,或许是因为这或许是因为我自己的韧劲,我就坚持这么做下去,后来他终于彻底改正了,学习成绩也有明显进步,他越来越可爱。
通过以上几种教育方法,他对待老师的态度变了,也能接受老师的批评,与同学相处的也好了,也听不到他打架斗殴的事了。我想:特殊生毕竟很少,教育过程中尤其不能把他当病毒对待,要把他看成有血有肉的人。只要我们善于发现他的优点,就会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对特殊生的教育尤其要做到“润物细无声”,要从心里关心他们,做他们的无话不谈的朋友。对特殊生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难的工作,他需要家庭、学校、科任老师积极配合与支持,更需要班主任的耐心细致的教育。辛勤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