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访是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是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共同商议教育学生的方法。令人信服的结果不仅增加教师的威信,更重要的是它架起了家长与教师之间信任的桥梁,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起到重要作用。本人担任班主任多年,家访是常事。在家访中,我发现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故事,而这故事中最闪光的主人公就是我的学生。每次家访与家长交流沟通,本人均受益匪浅。家长们不仅非常配合教师教育学生的工作,而且也都大力支持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下面我就家访有关问题,谈四类应注意的原则。
一、要准备充分
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事实表明,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我们不该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应该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在家访中要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不能戴“有色眼镜”瞅人。
家访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我们应抓住时机,倾注心血,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统一起来,强化教育效果。在平时工作中,我手中有一本记事本,清楚地记录了每个学生家访前后变化和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以便查看。到时出了问题,一目了然,到底是哪个环节没做好,再对症施方。譬如,本班小丘同学在校无心向学,经常违反学校纪律,上课不听,常玩小动作影响同学学习,且有抽烟行为。但他讲礼貌,遇到教师、同学能大声招呼,有次英语听写得了65分。家访中,本人在充分肯定该生表现良好的基础上,委婉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使家长和学生都能够接受,并对改进缺点充满信心。可见,有准备、有目的的家访不仅能提高家访的效果,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增强教育的力量。
二、要诚恳热情
负责任的教师所进行的家访一般都是态度端正的,惟其如此,他才能赢得家长的合作。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坦诚、平等、合作,而不是居高临下或奉承逢迎。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使许多家长真切意识到,只有真才实学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立足、生存。所以班主任只有急家长这所急,想家长之所想,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只有平等对待家长,在与家长的交往中形成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气氛,才容易说服家长并取得家长的支持;只有态度诚恳、善于合作,才能争取到家长的配合,使家长避免陷入撇开学校,另搞一套的误区。
三、要以理服人
教师要用教育学、心理学和其它科学知识影响家长,对家庭教育真正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因为学生家长中虽有一些中、高级知识分子,但大部分都是农民。他们中有许多人并未系统地接触过教育学、心理学,对教育理论不甚了解。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总是用自己的坎坷成长经历甚至以暴力那套方法来教育子女。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要通过家长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而要说服并影响这批家长,取得他们的合作与支持。班主任必须借助科学知识和教育理论。这并不是给家长们讲什么大道理,而是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在教育过程中,注意积累丰富的生活和教育经验,用这些常识性的知识解决家长在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困惑与盲点;进而有针对性的指出学生家长在教育工作者中存在的问题,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思想给学生家长。利用改变家长观念的教育方式来争取更多的教育力量,巩固、强化、协助学校教育。
四、要面向全体
家访要面向全班学生。对于各方面都表现不错的好学生也有必要进行家访,不能仅仅局限于“出了问题之后”或是差生。同时对于中等学生进行家访更有必要,因为许多问题往往出在他们的身上。中等生不像优等生那样自信而有优越感,也不像差生那样敢于放开自己。他们一般比较刻苦,而又受到许多无形的压力。心理能否得到健康的发展往往是这些学生最大的问题。例如,我班小张同学是位沉默寡言的女孩,在校表现好成绩中等。谁知到她家后才知道她的家境潦倒,是家中老大还有三个妹妹一个弟读书,每天需干大量农活。谈话中她父母还有让她辍学的想法。经本人多次对其家长的勸说和支持下,最终让她能安心留校继续读书。
一次家访并不能就彻底解决学生的问题。因此班主任要继续跟踪学生在校的表现,于是我赋予家访新的方式内涵:1.用电话,校讯通,微信或QQ与家长紧密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2.不再像以往教师去学生家中家访的单向形式,而是积极演变为双向互动,鼓动家长也主动找教师了解子女学习情况;3.利用班级的优生资源,建立互助小组、通过由小组长帮助组员或组员互助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互相提醒;在劳动生活上互相帮助,共同实现目标。
总之,家访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尽管我在这方面积累一些经验,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本人深知:家访是门深奥的学问,更是一项永无止境的艺术。要想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培育更多的国家栋梁,今后必须在家访这一方面下更多更深的功夫。
一、要准备充分
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事实表明,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我们不该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应该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在家访中要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不能戴“有色眼镜”瞅人。
家访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我们应抓住时机,倾注心血,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统一起来,强化教育效果。在平时工作中,我手中有一本记事本,清楚地记录了每个学生家访前后变化和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以便查看。到时出了问题,一目了然,到底是哪个环节没做好,再对症施方。譬如,本班小丘同学在校无心向学,经常违反学校纪律,上课不听,常玩小动作影响同学学习,且有抽烟行为。但他讲礼貌,遇到教师、同学能大声招呼,有次英语听写得了65分。家访中,本人在充分肯定该生表现良好的基础上,委婉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使家长和学生都能够接受,并对改进缺点充满信心。可见,有准备、有目的的家访不仅能提高家访的效果,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增强教育的力量。
二、要诚恳热情
负责任的教师所进行的家访一般都是态度端正的,惟其如此,他才能赢得家长的合作。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坦诚、平等、合作,而不是居高临下或奉承逢迎。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使许多家长真切意识到,只有真才实学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立足、生存。所以班主任只有急家长这所急,想家长之所想,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只有平等对待家长,在与家长的交往中形成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气氛,才容易说服家长并取得家长的支持;只有态度诚恳、善于合作,才能争取到家长的配合,使家长避免陷入撇开学校,另搞一套的误区。
三、要以理服人
教师要用教育学、心理学和其它科学知识影响家长,对家庭教育真正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因为学生家长中虽有一些中、高级知识分子,但大部分都是农民。他们中有许多人并未系统地接触过教育学、心理学,对教育理论不甚了解。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总是用自己的坎坷成长经历甚至以暴力那套方法来教育子女。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要通过家长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而要说服并影响这批家长,取得他们的合作与支持。班主任必须借助科学知识和教育理论。这并不是给家长们讲什么大道理,而是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在教育过程中,注意积累丰富的生活和教育经验,用这些常识性的知识解决家长在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困惑与盲点;进而有针对性的指出学生家长在教育工作者中存在的问题,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思想给学生家长。利用改变家长观念的教育方式来争取更多的教育力量,巩固、强化、协助学校教育。
四、要面向全体
家访要面向全班学生。对于各方面都表现不错的好学生也有必要进行家访,不能仅仅局限于“出了问题之后”或是差生。同时对于中等学生进行家访更有必要,因为许多问题往往出在他们的身上。中等生不像优等生那样自信而有优越感,也不像差生那样敢于放开自己。他们一般比较刻苦,而又受到许多无形的压力。心理能否得到健康的发展往往是这些学生最大的问题。例如,我班小张同学是位沉默寡言的女孩,在校表现好成绩中等。谁知到她家后才知道她的家境潦倒,是家中老大还有三个妹妹一个弟读书,每天需干大量农活。谈话中她父母还有让她辍学的想法。经本人多次对其家长的勸说和支持下,最终让她能安心留校继续读书。
一次家访并不能就彻底解决学生的问题。因此班主任要继续跟踪学生在校的表现,于是我赋予家访新的方式内涵:1.用电话,校讯通,微信或QQ与家长紧密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2.不再像以往教师去学生家中家访的单向形式,而是积极演变为双向互动,鼓动家长也主动找教师了解子女学习情况;3.利用班级的优生资源,建立互助小组、通过由小组长帮助组员或组员互助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互相提醒;在劳动生活上互相帮助,共同实现目标。
总之,家访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尽管我在这方面积累一些经验,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本人深知:家访是门深奥的学问,更是一项永无止境的艺术。要想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培育更多的国家栋梁,今后必须在家访这一方面下更多更深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