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饮用水的水质安全问题十分重要,供水企业管网水在输配过程中如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管网水质指标值会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管网末梢,有的已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预防水质污染事故、保障公共安全、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出发,仅就供水企业而言,可采取以下预防控制措施,防止水质在用户终端恶化。
一、改进净水生产工艺,采取水质稳定处理,提高出厂水的水质及其稳定性,严格控制浊度超标。稳定管网水中的余氯,降低出厂水的有机物含量,用石灰调节出厂水pH值,降低水的腐蚀性。逐步试验采用新型消毒剂如臭氧等作为氯的替代品,以便更好地提高水质。
二、更新改造陈旧管网,应用新型管材。在管材方面要选用产品质量较好的厂家,对生活饮用水的设备及防护材料要进行安全卫生评价,对选用管材做浸泡试验。管道内壁要质量可靠,既能抗腐蚀又不析出有害物质。
三、是推行管道不停水引接分支管和维修作业,减少管道停水机率,减少管内流向、流速的剧变,减少管道中的“死水”。供水管网过多的预留口带来诸多问题,管网预留口的闲置不仅是管道建设的一种浪费,而且预留口管内滞留水质腐败也影响了管网水质。随着不停水开口技术的日趋完善,在市政管网设计上可取消或减少新装管道的预留口。需要开口接驳管道时可采用不停水开口技术解决用户的用水接口问题。不停水开口技术是应用新技术保护水质的一个重要举措。一方面可避免停水导致水资源的白白浪费,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停水,导致水质的二次污染。
四、是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实施管道工程施工、维修与验收的管理。对柔性逗管连接安装,禁用对水质有影响即对人体有害或对橡胶圈有腐蚀作用的润滑剂。对隔日继续安装管道的,应采用不透水玻纤布封堵其管口,避免因槽脏(污)水或漂浮异物等倒灌入管内。加强新装管道、抢修管道完毕的冲洗消毒方案制定与措施的实施力度。被冲洗管与排出水管截面比率应满足1/2,冲洗流速应达1—1.5m/s,冲洗时间的排出水浊度小于3NTU,检验符合国家水质卫生标准的规定。
五、加强对枝状管网末梢泄水阀或消火栓的定期吐水排放,每半年对消火栓必须进行排放一次,并视情况制订临时排放措施。为了清除或避免管网水质的坏死,对处于长期关阀的管道两端应装泄水阀,并增装旁通调控阀门,避免水停留时间长产生坏死现象。在设计上改善管网中出现的“枝、盲”管。
六、给水管道与其它管(尤其是排水管)交叉时,要保证规范要求的最小间距,与自备水源或非饮用水管道连接时,应采取空气隔断装置等措施,防止饮用水的污染。泄水阀安装位置要合理,不要淹没在水中。
七、加强管网巡检,禁止用泵直接从管网抽水,确需加压时,最好增设蓄水池,以免管网产生负压,使污物浸入。加强管网检漏工作,及时检修漏水管道;对淹没在水中的水表、阀门要及时清理。
八、加强对水厂、转压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避免因人为操作故障引发停产停泵。对大口径管网阀门的操作和维护,应加强严格的管理,避免因快关或快开引发管网水流急剧变化而产生水锤,严禁对在运行管网进行带压拆卸维修或更换蝶阀传动齿轮箱。调研与控制管网的流态,减少低流速管段,消除死水管段。加强对接至河堤岸或接至下水管道井中排水阀的维护管理,使其处于绝对完好状态。防止汛期排水口低于河床水位,泄水阀关闭不严,引起脏水倒灌,继而污染管网。
九、是加強对施工维修的管理。管道维修不得已采用截断管更换施工或更换DN≥75mm水管时,要求对工作坑(井)内采用清洁不透水的“彩条布”隔封坑(井)的措施,并备足潜水泵抽排。一般情况的维修,应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方法,如应用快速堵漏剂或堵漏节等进行维修。
十、加强对居民小区物业的监督管理,加快小区内部的管网改造步伐和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定期抽检水质,督促业主自管水箱做定期清洗工作。
十一、对食品、化工、印染等易产生污染的企业建立适时跟踪检查监测用水情况制度。防止生活饮用水管网和非生活饮用水管道或非城市自来水管网直接连通,预防因阀门、倒流防止器关闭不严、失效,其它管网的水倒流入城市生活饮用水管网造成污染。同时,加强对在化工污染企业周边管道施工监控,防止重污染土质落入管内,造成水质污染。
十二、加快实现管网水质的数字化管理,使管理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加强管网水质的测定和研究分析计算水在管网中的停留时间、分析氯水浓度扩散过程,进行余氯分布分析。以便实时监控水质,优化调度,预警决策。为了掌握管网水质变化动态,供水企业应按规定对管网采样点设置余氯连续测定仪、浊度测定仪、细菌测定仪,超过一定数值就报警。指导水厂和管线管理部门,及时发现水源水质变化,调整各种内控指标,优化水厂水处理工艺过程,建立数据库,确保管网高效长期稳定运行。在加快管网改造步伐以及采用先进维修施工技术外,还应对给水管道工程的水质在线监测、施工、维修每项工作内容和每一道工序过程质量进行控制管理,形成管网水质的对策措施,并逐一全面落实,以应对突发事件,预防污染事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饮用水的水质安全问题十分重要,供水企业管网水在输配过程中如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管网水质指标值会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管网末梢,有的已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预防水质污染事故、保障公共安全、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出发,仅就供水企业而言,可采取以下预防控制措施,防止水质在用户终端恶化。
一、改进净水生产工艺,采取水质稳定处理,提高出厂水的水质及其稳定性,严格控制浊度超标。稳定管网水中的余氯,降低出厂水的有机物含量,用石灰调节出厂水pH值,降低水的腐蚀性。逐步试验采用新型消毒剂如臭氧等作为氯的替代品,以便更好地提高水质。
二、更新改造陈旧管网,应用新型管材。在管材方面要选用产品质量较好的厂家,对生活饮用水的设备及防护材料要进行安全卫生评价,对选用管材做浸泡试验。管道内壁要质量可靠,既能抗腐蚀又不析出有害物质。
三、是推行管道不停水引接分支管和维修作业,减少管道停水机率,减少管内流向、流速的剧变,减少管道中的“死水”。供水管网过多的预留口带来诸多问题,管网预留口的闲置不仅是管道建设的一种浪费,而且预留口管内滞留水质腐败也影响了管网水质。随着不停水开口技术的日趋完善,在市政管网设计上可取消或减少新装管道的预留口。需要开口接驳管道时可采用不停水开口技术解决用户的用水接口问题。不停水开口技术是应用新技术保护水质的一个重要举措。一方面可避免停水导致水资源的白白浪费,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停水,导致水质的二次污染。
四、是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实施管道工程施工、维修与验收的管理。对柔性逗管连接安装,禁用对水质有影响即对人体有害或对橡胶圈有腐蚀作用的润滑剂。对隔日继续安装管道的,应采用不透水玻纤布封堵其管口,避免因槽脏(污)水或漂浮异物等倒灌入管内。加强新装管道、抢修管道完毕的冲洗消毒方案制定与措施的实施力度。被冲洗管与排出水管截面比率应满足1/2,冲洗流速应达1—1.5m/s,冲洗时间的排出水浊度小于3NTU,检验符合国家水质卫生标准的规定。
五、加强对枝状管网末梢泄水阀或消火栓的定期吐水排放,每半年对消火栓必须进行排放一次,并视情况制订临时排放措施。为了清除或避免管网水质的坏死,对处于长期关阀的管道两端应装泄水阀,并增装旁通调控阀门,避免水停留时间长产生坏死现象。在设计上改善管网中出现的“枝、盲”管。
六、给水管道与其它管(尤其是排水管)交叉时,要保证规范要求的最小间距,与自备水源或非饮用水管道连接时,应采取空气隔断装置等措施,防止饮用水的污染。泄水阀安装位置要合理,不要淹没在水中。
七、加强管网巡检,禁止用泵直接从管网抽水,确需加压时,最好增设蓄水池,以免管网产生负压,使污物浸入。加强管网检漏工作,及时检修漏水管道;对淹没在水中的水表、阀门要及时清理。
八、加强对水厂、转压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避免因人为操作故障引发停产停泵。对大口径管网阀门的操作和维护,应加强严格的管理,避免因快关或快开引发管网水流急剧变化而产生水锤,严禁对在运行管网进行带压拆卸维修或更换蝶阀传动齿轮箱。调研与控制管网的流态,减少低流速管段,消除死水管段。加强对接至河堤岸或接至下水管道井中排水阀的维护管理,使其处于绝对完好状态。防止汛期排水口低于河床水位,泄水阀关闭不严,引起脏水倒灌,继而污染管网。
九、是加強对施工维修的管理。管道维修不得已采用截断管更换施工或更换DN≥75mm水管时,要求对工作坑(井)内采用清洁不透水的“彩条布”隔封坑(井)的措施,并备足潜水泵抽排。一般情况的维修,应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方法,如应用快速堵漏剂或堵漏节等进行维修。
十、加强对居民小区物业的监督管理,加快小区内部的管网改造步伐和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定期抽检水质,督促业主自管水箱做定期清洗工作。
十一、对食品、化工、印染等易产生污染的企业建立适时跟踪检查监测用水情况制度。防止生活饮用水管网和非生活饮用水管道或非城市自来水管网直接连通,预防因阀门、倒流防止器关闭不严、失效,其它管网的水倒流入城市生活饮用水管网造成污染。同时,加强对在化工污染企业周边管道施工监控,防止重污染土质落入管内,造成水质污染。
十二、加快实现管网水质的数字化管理,使管理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加强管网水质的测定和研究分析计算水在管网中的停留时间、分析氯水浓度扩散过程,进行余氯分布分析。以便实时监控水质,优化调度,预警决策。为了掌握管网水质变化动态,供水企业应按规定对管网采样点设置余氯连续测定仪、浊度测定仪、细菌测定仪,超过一定数值就报警。指导水厂和管线管理部门,及时发现水源水质变化,调整各种内控指标,优化水厂水处理工艺过程,建立数据库,确保管网高效长期稳定运行。在加快管网改造步伐以及采用先进维修施工技术外,还应对给水管道工程的水质在线监测、施工、维修每项工作内容和每一道工序过程质量进行控制管理,形成管网水质的对策措施,并逐一全面落实,以应对突发事件,预防污染事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