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强调运用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并提高写作水平。,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大文学作品的渗透也是当前历史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有效手段之一。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正是在这史无前例的课改大背景下,广大历史教师纷纷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自主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这些教学实践行为也直接促进了课程改革向新的更高层次进一步推进。这样的课改大背景为我们开展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机遇。下面就历史教学中文化作品的运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文学作品的界定和渗透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学作品不胜枚举。文学体裁主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其内容囊括了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涉及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的每个阶级阶层,可以说包罗万象,无所不及。与高中历史教材紧密结合,并能为教材服务的文学作品也为数不少。在教学中究竟选取哪种类型,采用哪些内容进行渗透,必须根据教材所处的历史时期,结合其阶段特征,以及该时期杰出的文学成就等方面综合考虑。
二、主动渗透文学材料,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文学作品的选取应本着“源于教材,服务于教材”的原则,文学作品的渗透应采用“文学鉴赏”的思路与方法。课堂上,要根据教材不同阶段的内容和特点确定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渗透。比如,先秦阶段主要讲述了从夏朝建立到秦朝统一以前的历史,时间漫长,内容众多。为了改变古代史教材枯燥无味的现状,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文学与历史的联系意识,从成语典故、《诗经》两个方面进行渗透。
1.成语典故。在具体操作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程度,利用成语典故之都——邯郸的丰富信息,先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成语典故人手。第一步,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并通过多种渠道(如剪报、查阅资料或实地访问等)自主搜集先前所了解的成语典故。第二步,指导学生总结、归类与教材紧密相关的成语,如与商有关的酒池肉林、倒戈相向,与西周衰落有关的道路以目、烽火戏诸侯,与春秋争霸有关的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另外再延伸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等。第三步,对自己感兴趣的成语进行再次学习,并结合对教材的理解写出心得体会。
2.《诗经》。先秦部分的历史以奴隶社会为主,因此,学生全面把握奴隶社会的阶级斗争和经济状况就非常重要。《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奴隶社会繁荣时期的西周到奴隶社会的瓦解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收录的内容涉及到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大量诗篇,反映了奴隶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学生对《诗经》的许多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都有接触,也就容易接受。所以,选取了《诗经》的典型篇章进行学习,以教案和课外阅读两种方式进行。选取了《诗经》中的《诗经?硕鼠》和《诗经?伐檀》,并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首先让学生全面阅读《诗经,硬鼠》文章,为便于理解原文把译文也一并发给学生,让他们对材料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新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设问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获取有效信息;最后转化成历史术语进行答题。为了加深对《诗经》的理解,把《诗经?伐檀》设计成了课下作业,并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或按学习小组设计一个自认为比较满意的教案。通过这种做法,学生对奴隶社会的特点、政策的实质、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等问题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古代文化典籍的热情,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正确指导,形成方法
为进一步完善文学渗透的教学方法,真正激活历史课堂的生命力,提高历史课堂效果,在进行这种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文学渗透过程中应时刻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争做到以下两点。文学作品的搜集应鼓励学生动手搜集、整理,然后,由教师筛选使用。课堂上要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合作。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2.指导学生掌握文学鉴赏的原则和方法。时代性原则:把人物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进行评价,避免跨越时空的“超人”评价观点。阶级性原则:从这个人的阶级立场出发看待他的活动目酌,不可戴上“无产阶级”的变色镜去苛求。客观公正性原则:摆脱“先人为主”的倾向,学会由“材料说话”,用“事实说话”。前进性原则:用发展的观点,把某个人放在特定睁乒史阶段去评价其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3.文學作品选取以后对其如何设问就成为教学的关键,要做好这一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设问应深入浅出,“平易近人”。设问要与教材紧密结合,突出教材重点。设问要难易结合,循序渐进。设问要具有启发性,体现探究性和合作性。设问要具备发展性,体现时代性和前瞻性。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正是在这史无前例的课改大背景下,广大历史教师纷纷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自主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这些教学实践行为也直接促进了课程改革向新的更高层次进一步推进。这样的课改大背景为我们开展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机遇。下面就历史教学中文化作品的运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文学作品的界定和渗透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学作品不胜枚举。文学体裁主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其内容囊括了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涉及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的每个阶级阶层,可以说包罗万象,无所不及。与高中历史教材紧密结合,并能为教材服务的文学作品也为数不少。在教学中究竟选取哪种类型,采用哪些内容进行渗透,必须根据教材所处的历史时期,结合其阶段特征,以及该时期杰出的文学成就等方面综合考虑。
二、主动渗透文学材料,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文学作品的选取应本着“源于教材,服务于教材”的原则,文学作品的渗透应采用“文学鉴赏”的思路与方法。课堂上,要根据教材不同阶段的内容和特点确定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渗透。比如,先秦阶段主要讲述了从夏朝建立到秦朝统一以前的历史,时间漫长,内容众多。为了改变古代史教材枯燥无味的现状,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文学与历史的联系意识,从成语典故、《诗经》两个方面进行渗透。
1.成语典故。在具体操作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程度,利用成语典故之都——邯郸的丰富信息,先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成语典故人手。第一步,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并通过多种渠道(如剪报、查阅资料或实地访问等)自主搜集先前所了解的成语典故。第二步,指导学生总结、归类与教材紧密相关的成语,如与商有关的酒池肉林、倒戈相向,与西周衰落有关的道路以目、烽火戏诸侯,与春秋争霸有关的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另外再延伸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等。第三步,对自己感兴趣的成语进行再次学习,并结合对教材的理解写出心得体会。
2.《诗经》。先秦部分的历史以奴隶社会为主,因此,学生全面把握奴隶社会的阶级斗争和经济状况就非常重要。《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奴隶社会繁荣时期的西周到奴隶社会的瓦解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收录的内容涉及到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大量诗篇,反映了奴隶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学生对《诗经》的许多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都有接触,也就容易接受。所以,选取了《诗经》的典型篇章进行学习,以教案和课外阅读两种方式进行。选取了《诗经》中的《诗经?硕鼠》和《诗经?伐檀》,并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首先让学生全面阅读《诗经,硬鼠》文章,为便于理解原文把译文也一并发给学生,让他们对材料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新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设问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获取有效信息;最后转化成历史术语进行答题。为了加深对《诗经》的理解,把《诗经?伐檀》设计成了课下作业,并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或按学习小组设计一个自认为比较满意的教案。通过这种做法,学生对奴隶社会的特点、政策的实质、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等问题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古代文化典籍的热情,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正确指导,形成方法
为进一步完善文学渗透的教学方法,真正激活历史课堂的生命力,提高历史课堂效果,在进行这种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文学渗透过程中应时刻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争做到以下两点。文学作品的搜集应鼓励学生动手搜集、整理,然后,由教师筛选使用。课堂上要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合作。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2.指导学生掌握文学鉴赏的原则和方法。时代性原则:把人物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进行评价,避免跨越时空的“超人”评价观点。阶级性原则:从这个人的阶级立场出发看待他的活动目酌,不可戴上“无产阶级”的变色镜去苛求。客观公正性原则:摆脱“先人为主”的倾向,学会由“材料说话”,用“事实说话”。前进性原则:用发展的观点,把某个人放在特定睁乒史阶段去评价其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3.文學作品选取以后对其如何设问就成为教学的关键,要做好这一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设问应深入浅出,“平易近人”。设问要与教材紧密结合,突出教材重点。设问要难易结合,循序渐进。设问要具有启发性,体现探究性和合作性。设问要具备发展性,体现时代性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