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理念
笔者以“奇妙的二氧化碳”课例说明如何建构生活化化学启蒙课堂。本节教材有两大特点:一是实验较多,教材中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的讲解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二是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很多,教材通过对大量的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进行分析、讲解和讨论,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学设计中,通过创设探究情境,紧紧抓住实验探究这个突破口,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活动,去体验探究过程,从而达到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生活处处有化学,培养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意识、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2.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通过实验培养我们观察能力、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培育科学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二氧化碳与人类的关系;2.感悟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培养观察生活、爱护环境的观念;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 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
【课堂学习研讨】情景引入 视频——西游记中“云雾缭绕”的场景。
问题展示 你已经知道什么?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占多少?
2.二氧化碳有哪些来源?二氧化碳又是怎样被消耗掉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吗?你知道“温室效应”吗?
3.你知道舞台上“云雾缭绕”的场景如何得来的?“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
4.雪碧中冒出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
5.二氧化碳气体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视频——CO2循环示意图
拓展视野 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阅读课本第40页)
奇妙的二氧化碳,它奇妙在什么地方呢?
1.奇妙变化一 CO2的状态变化
CO2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状态变化。如何证明C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如何证明CO2气体能溶于水?(引导学生思考验证方案并进行探究)
视频——干冰制作与升华
2.奇妙变化二 CO2与石灰水的反应
雪碧中冒出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
学生探究实验: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观察。
3.奇妙变化三 CO2与水的反应
问题:由日常生活我们知道鱼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水中溶解有少量的氧气,氧气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通过上面的实验探究,我们得知CO2也能溶于水,那么它溶于水时究竟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学生探究实验: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再加热,观察。
二氧化碳+水→碳酸
CO2 H2O H2CO3
(使紫色石蕊变红) 化合反应
碳酸→二氧化碳+水
H2CO3 CO2 H2O
(石蕊变为紫色) 分解反应
4.奇妙变化四 CO2与灭火
为什么二氧化碳能够灭火?学生探究实验:CO2灭火实验
灭火原因分析: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阅读课本第45页) 提示窗口边同学打开窗户,引出内容。
问题:我国北方,冬天有人进入储藏白菜的地窖中,可能会因地窖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缺氧死亡。①说明地窖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的原因。②帮助找到判断进入地窖是否有生命危险的办法。
视频——“灯火实验”——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低
【收获知识】视频——CO2的用途 请根据生活经验及本节课所学知识,归纳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并找出与用途相关的性质。
【学以致用】
1.夏天我们喝过冰雪碧后你常感觉胃里胀气,还直打嗝,为什么?
2.长期存放的蒸馏水还纯净吗?
3.观察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的瓶壁、瓶口,你发现了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
【课后作业】完成本节导学案(一)
【课后拓展】
1.还有哪些事实能够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你还能有哪些办法证明CO2能溶于水?(学习化隐性为显性的思想方法)
2.结合本节课内容,查阅有关资料或上网查询,选择一个题目撰写一篇化学小论文,题目是:①假如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②做低碳生活的倡导者。
【音乐欣赏】让我们在欣赏北京大学前校长、著名化学家周其凤的《化学是你化学是我》的音乐中结束我们今天的化学课。(设计意图——感悟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演示实验——参与实验——引导探索——讨论总结”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边讲边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扩大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的成分,强化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环节,期望能促进教与学双边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多媒体动态展示与演示实验、学生参与实验有机结合起来,意在寻求充分发挥化学实验效能的新型教学方法;重视实验设计、改进传统实验,旨在强化逻辑推理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自己设计和动手进行一些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后白中学)
笔者以“奇妙的二氧化碳”课例说明如何建构生活化化学启蒙课堂。本节教材有两大特点:一是实验较多,教材中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的讲解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二是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很多,教材通过对大量的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进行分析、讲解和讨论,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学设计中,通过创设探究情境,紧紧抓住实验探究这个突破口,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活动,去体验探究过程,从而达到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生活处处有化学,培养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意识、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2.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通过实验培养我们观察能力、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培育科学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二氧化碳与人类的关系;2.感悟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培养观察生活、爱护环境的观念;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 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
【课堂学习研讨】情景引入 视频——西游记中“云雾缭绕”的场景。
问题展示 你已经知道什么?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占多少?
2.二氧化碳有哪些来源?二氧化碳又是怎样被消耗掉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吗?你知道“温室效应”吗?
3.你知道舞台上“云雾缭绕”的场景如何得来的?“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
4.雪碧中冒出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
5.二氧化碳气体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视频——CO2循环示意图
拓展视野 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阅读课本第40页)
奇妙的二氧化碳,它奇妙在什么地方呢?
1.奇妙变化一 CO2的状态变化
CO2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状态变化。如何证明C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如何证明CO2气体能溶于水?(引导学生思考验证方案并进行探究)
视频——干冰制作与升华
2.奇妙变化二 CO2与石灰水的反应
雪碧中冒出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
学生探究实验: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观察。
3.奇妙变化三 CO2与水的反应
问题:由日常生活我们知道鱼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水中溶解有少量的氧气,氧气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通过上面的实验探究,我们得知CO2也能溶于水,那么它溶于水时究竟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学生探究实验: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再加热,观察。
二氧化碳+水→碳酸
CO2 H2O H2CO3
(使紫色石蕊变红) 化合反应
碳酸→二氧化碳+水
H2CO3 CO2 H2O
(石蕊变为紫色) 分解反应
4.奇妙变化四 CO2与灭火
为什么二氧化碳能够灭火?学生探究实验:CO2灭火实验
灭火原因分析: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阅读课本第45页) 提示窗口边同学打开窗户,引出内容。
问题:我国北方,冬天有人进入储藏白菜的地窖中,可能会因地窖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缺氧死亡。①说明地窖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的原因。②帮助找到判断进入地窖是否有生命危险的办法。
视频——“灯火实验”——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低
【收获知识】视频——CO2的用途 请根据生活经验及本节课所学知识,归纳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并找出与用途相关的性质。
【学以致用】
1.夏天我们喝过冰雪碧后你常感觉胃里胀气,还直打嗝,为什么?
2.长期存放的蒸馏水还纯净吗?
3.观察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的瓶壁、瓶口,你发现了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
【课后作业】完成本节导学案(一)
【课后拓展】
1.还有哪些事实能够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你还能有哪些办法证明CO2能溶于水?(学习化隐性为显性的思想方法)
2.结合本节课内容,查阅有关资料或上网查询,选择一个题目撰写一篇化学小论文,题目是:①假如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②做低碳生活的倡导者。
【音乐欣赏】让我们在欣赏北京大学前校长、著名化学家周其凤的《化学是你化学是我》的音乐中结束我们今天的化学课。(设计意图——感悟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演示实验——参与实验——引导探索——讨论总结”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边讲边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扩大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的成分,强化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环节,期望能促进教与学双边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多媒体动态展示与演示实验、学生参与实验有机结合起来,意在寻求充分发挥化学实验效能的新型教学方法;重视实验设计、改进传统实验,旨在强化逻辑推理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自己设计和动手进行一些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后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