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6年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公布了名为《2016年俄罗斯的春天:不安与希望》的民意调查报告,该报告为观察和分析俄罗斯经济危机期间民众生活和政治认同状况提供了重要视角和调查资料。经济危机期间,俄罗斯民众虽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恐慌,但是对未来依然充满希望。当前俄罗斯民众的政治认同表现为信任与危机同在,既对总统保持了较高的支持,又对国家政权体系不信任。俄罗斯民众政治认同之路依然艰难,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俄罗斯;政治认同;经济危机;信任
中图分类号:D5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2-0110-007
政治认同是特定共同体成员在其政治生活中所产生的对其生活的政治系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包括对国家、政党、制度和政策等的认同。政治认同体现了民众与国家间的深层关系,民众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度也是衡量社会团结、政治稳定与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标准。近年来,俄罗斯学术界高度关注民众政治认同的研究。自2014年10月起,每隔半年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就对俄罗斯居民展开相关民意调查的对比研究,主要围绕2014—2016年俄罗斯社会经济危机期间公民个人的心理状态、公民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以及公民与社会的关系这三个主题展开。(1)该调查报告提供了大量信息,对于俄罗斯政府来说,既有利于预测俄罗斯选举,也可以为促进政府和社会公众有效沟通提供帮助,还可以为俄罗斯国家治理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对于研究者来说,该报告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把握俄罗斯民众的政治倾向及其对俄罗斯政治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比较研究国家治理问题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研究主要是基于该报告所作出的进一步分析。
一、积极与消极并存:经济危机下
俄罗斯民众的社会心理
(一)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压力
201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严重依赖石油天然气出口的俄罗斯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并逐步陷入经济危机。同时,因为“乌克兰冲突”,西方国家开始对俄罗斯进行严厉的经济制裁,卢布大幅贬值,使得俄罗斯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2015年,俄罗斯主要经济数据大幅下滑,GDP同比下降3.7%,通胀率高达12.9%。[1]俄罗斯民生状况堪忧,2015年居民实际工资与2014年初相比下降15%,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4%,实际养老金缩水3.8%。2015年与2014年相比俄罗斯的贫困率增加近2个百分点,新增贫困人口(120美元以下)200万,缺乏资金购买食品和衣物的家庭,从22%上升到39%。通胀因素和大部分人收入下降导致俄罗斯中产阶级资产大幅减少,俄罗斯总统国民经济与行政学院的研究结果显示,2015年俄中产阶级占总人口的比例已从之前的20%降至15%。[2]以布伦特市场石油价格50美元每桶为基础的2016年预算草案与2015年数据相比,教育支出占联邦财政预算比例由4.05%降至3.60%,医疗卫生支出占比由2.59%升至3.00%,但2016年以来石油价格一直在30美元每桶上下浮动,这意味着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实际上会大大缩水,民生状况难以得到改善。2016年国际油价持续低迷,俄罗斯仍难以扭转衰退的经济形势,对于俄罗民众而言经济社会生活仍处在困难时期。
(二)俄罗斯民众对生活环境的认识
随着危机的不断加剧,俄罗斯民众在看待国内外大事和认识周边环境等问题上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大多数民众并没有受到某些舆论媒体的煽动,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个人兴趣和家庭生活方面。
在对待国内外大事上,如果说2014年俄罗斯政府在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问题上的强硬态度获得了人民的广泛支持,那么到了2016年,这种共识已经开始慢慢瓦解。俄罗斯人对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的支持率由70%降至59%。一半的受访者认为俄罗斯在乌克兰东南部参与解决该区域冲突的军事行动中没有使本国受益。在看待反制裁问题上,在2014年末,60%的俄罗斯人仍持有积极的态度,大约25%的俄罗斯居民认为禁止从美国和欧盟国家进口货物反而会有益于本国的经济发展。但到2016年,有38%的人明确表示经济危机必将危害国内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卢布贬值,石油价格下跌,90%的俄羅斯居民认为将会在未来几年里对国家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阻碍国家走出危机。
对于西方舆论和某些预测机构提出的关于“大规模军事冲突,俄罗斯将丧失主权”等言论,并没有对大多数俄罗斯民众的主观判断产生太大影响。调查数据显示:有28%的俄罗斯人认为很有可能与乌克兰、土耳其、波罗的海国家出现真正的军事冲突,49%的受访者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关于“俄罗斯将会被外人管理,丧失俄罗斯国家主权”的预测,70%的受访者表示不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仅有4%的受访者(在首都莫斯科只有2%)赞同;关于国家将被瓦解的论调,71%的认为不可能,有6%的受访者持相反意见。
(三)积极与消极并存的民众心理
调查显示,俄罗斯民众的心理情绪呈现出积极与消极并存的现状,持正面心理情绪的居民与持负面心理情绪的居民比例各占一半,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俄罗斯居民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
2014年初大多数俄罗斯人表现得较为乐观,当时他们认为危机将很快过去,但是,持续的经济危机使俄民众逐渐意识到这次危机的严重性。从2014年底至2016年上半年,随着危机的持续蔓延,俄罗斯民众的负面情绪逐渐堆积,慢慢扩散,相互影响,大多数俄罗斯人开始不同程度地出现焦虑和恐慌情绪。一部分人经常表现出意志消沉,漠不关心。到了2016年,免费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的缩减、物价上涨、住宅公共费用(煤气水电等)上涨、生活水平下降以及失业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恐慌,使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深切感受到了经济危机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压力。
在危机面前,大多数俄罗斯民众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保障家庭开支,他们开始重新规划收支以确保家庭基础支出。一部分俄罗斯人希望通过其他投资或者寻找临时工作机会改善目前的经济窘况,但是事实证明,这些想法和做法并非如人所愿,更多的民众还是通过亲戚帮助和自身努力挺过难关。 大多数俄罗斯人坚持认为,虽然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基本生活尚可以保障。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大部分俄罗斯民众减少了在购买衣物和旅游休闲方面的开支。同时,他们认为家庭及其子女的支出不能删减。因为俄罗斯民众生活中最为看重、最充满期待的三件事依次是:家庭和孩子、个人收入、个人工作或事业。虽然富足的生活是大多数人毕生追求的,但对于俄罗斯人而言,家人、亲朋好友之间的友谊以及相互交流更为重要。正如俄罗斯社会学家季霍诺娃解释的,这是俄罗斯人独特的价值体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家庭、朋友、孩子,生活不比别人差,诚实地生活,即关注自己的小世界。[3]由此可见,俄罗斯文化受东正教伦理的影响很大,在生活价值观上,轻物质,重精神。危机时期,尽管俄罗斯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所下降,但是并没有撼动主导其价值观的基础。
可见,尽管当前俄罗斯国内外危机重重,但经历过多次社会经济危机的俄罗斯民众,已经学会了如何在危机中保持冷静和乐观。在持续经济危机下,俄罗斯人虽然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表现出了焦虑和恐慌,总体而言仍然保持了稳定、理性和平静。俄罗斯人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自我实现和发展上,依然对生命中最珍视的家庭和未来充满希望。但是,与对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影响不同,经济危机还是对民众的政治与社会观念产生了别样的影响。
二、信任与危机共生:俄罗斯民众的政治认同
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在人类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发展也是人们政治认同的重要基础和来源。当前经济形势下,俄罗斯民众的政治认同表现出信任与危机共生的特性,一方面对总统普京高度支持,另一方面对国家职能机构严重不信任。
(一)民众对总统的高度支持
根据2014—2016年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民众对总统普京支持率仍居高不下。在2014年春天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之后,普京的总体支持率开始上升:2014年3月份为76.2%,4月份为82.2%,5月份为86.2%。此后,普京的总体支持率大多数时间都保持在80%以上。2015年10月俄罗斯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俄总统普京的总体支持率接近90%,创历史新高。
调查结果显示,在垂直权力系统中,俄罗斯人最为信任的当属总统,但普京总统的支持人群组成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低收入受访者对普京的支持比例从2014年的38%增长到2016年的47%,年纪超过60岁的受访者对普京的支持率从25%增长至35%。值得注意的是,如表1所示,2016年对普京总统在任期间作为的支持态度的调查中,有6%的受访者回答为“不确定,难以回答”,持这种意见的主要是物质条件优越和较年轻的受访者。
(二)民众对国家职能机构的信任危机
虽然总统普京在俄民众中间保持了较高的支持率,但是俄罗斯国家政权体系正面临着严峻的信任危机。当前,俄罗斯民众对整个国家政权体系的信任度在下降。
如表2所示,除了总统和军队之外,俄罗斯人对国家政权组成的其他所有部分的认同度都不高。2016年3月的调查显示,俄罗斯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至38%,对地方领导人的信任水平下降至30%,对政党的信任度则从17%降至12%。民众对国家杜马的信任度也很低,这意味着民众对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开始产生质疑。在2014年,还有近三分之一的俄罗斯公民选择信任国家杜马和联邦议会,但到了2016年,这一比例剩下不到四分之一,只有22%。这些说明,俄罗斯民众对国家政权系统存有全面的不信任,俄罗斯面临较严峻的政治认同危机。
(三)民众的政治参与度和政治期待
对于2016年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选举和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所进行的调查表明:当前俄民众对政治表现的漠不关心,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比如,对于国家杜马选举,虽然大多数俄罗斯人都认同选举是政权合法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选举、传达自己对政权的某种态度也是公民的义务,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还是认为选举只是一种形式,对他们而言,谁当选并无太大意义。俄罗斯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非常怀疑自己可以通过参与政治从而影响国家政策。只有13%的人認为自己“可能可以”影响国家政策,18%的人和22%的人认为可能会对地区政权和本市政权产生影响,而只有2%到3%的人认为对以上政权“毫无疑问”能产生影响(如表3所示)。
报告还披露,被访者中有56%的民众表示对政党不信任,35%的人表示对政治不感兴趣,68%的人表示将不会参与政治活动。在2016年9月结束的国家杜马选举中,俄罗斯民众的投票率只有47.8%,由此也可以看出民众对政党和政治的冷漠。40%的受访者在面对“为什么需要政党”这个问题时表示很难回答。相对于政党和政治体系,民众更愿意选择信任媒体和社会组织,如民众对新闻媒体保持了一定的信任度,对工会的信任度始终保持在25%左右,选择信任社会组织和权利保护组织的人则达到30%以上。
调查研究发现,物质水平和区域坏境是影响政权信任度的两个重要因素。物质条件越优越的人群对政权体系的信任程度越高,“经济收入和物质保障自我评价良好者”人群对政权的信任度基本上都是“经济收入和物质保障自我评价较差者”人群的两至三倍。调查发现,地方州居民,经济水平、生活质量和文化程度偏低人群,与大城市居民相比,各项信任度都较低(如表4所示)。
尽管俄罗斯民众对当前国家机构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但他们对未来国家杜马仍抱有诸多期许,这说明俄罗斯民众对国家政治仍保持一定程度的信任和信心。
如图1所示,俄罗斯民众对于未来议员的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多数被访者希望议员是经济学家、律师、学者等,只有6%的人希望议员是政党成员或者官员。俄民众希望社会各阶层都能有机会进入议会,比如教师、医生、军人、农民等,持这一观点的受访者比例由18%增至28%;有将近四分之一的被访者表示希望一些有政治分量的知名社会活动家和公民积极分子能够成为议员。当然,我们也不应忽视,也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什么人进入议会“没有区别”。 除了对候选议员在职业上提出更多要求之外,俄罗斯民众对他们的个人才干、道德品质同样寄予希望。调查发现,大多数受访民众最为看重的个人素养是道德品质,排在最前面的是诚实、爱国、亲民等品质,分别达到92%、84%、81%,而传统素质,除了教育,婚姻、年龄甚至国家机关工作经历等要求都没有占到很高比例(如表5所示)。
当前俄罗斯国家杜馬主要由各个政党代表,商人和所谓“公众人物”(运动员、演员等)组成,但是俄罗斯人对这种议员组成结构已经不满。通过选举有可能使政治精英轮转,尤其在立法机构有可能出现新的政治代表。选民对候选人在个人教育和职业背景以及道德品质方面提出了新的需求,他们希望在议会中能够包括最广泛的社会阶层,既有经济学家、律师这些社会精英,又有工人、农民等社会中低收入人群。与此同时,民众把道德品质放在了议员应具备素质的首位,说明他们更加信任那些诚实守信、热爱国家、与民亲善的人,希望他们能够代表自己的利益,行使立法权力。
三、机遇与挑战同在:俄罗斯
民众政治认同的希望与困难
综上所述,当前俄民众的政治认同感既存在信任又充满各种潜在的危机,因此俄罗斯在未来提升政治认同的道路上,既面临机遇又充斥方方面面的挑战。
(一)爱国的传统:俄罗斯民众走向政治认同的精神基础
传统的爱国主义和强国意识为国家的团结稳定和政治认同奠定了重要的精神基础。长期以来俄罗斯人普遍认同的传统价值观主要包括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和社会团结。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国家性”(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сть),指的是俄罗斯人信奉强有力的领导人和强有力的国家权力。2014年俄罗斯将克里米亚并入自己的版图,2015年起重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俄罗斯老百姓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久违的强力国家和强势领导人。普京总统在外交领域的强势作风唤起了民众的帝国情怀,让民众感受到了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为了实现强国梦,恢复昔日超级大国的荣耀,俄罗斯民众宁愿忍受经济上的苦难,“我不在乎禁令,我不害怕,二战都熬过来了,我们能度过这一关。”[4]这是许多俄罗斯人的想法,尤其是老一辈俄罗斯人,他们对普京总统的支持反映了传统的朴实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怀在一大批苏联时期甚至是更艰苦时期生活过的俄罗斯人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即便物质生活明显下降,他们仍然支持普京,因为他们坚信总统普京维护了他们的大国尊严,给他们带来了荣光。
(二)强大的控制力:俄罗斯推进社会政治认同的制度保障
总统集权体制和国家政权机关的稳定为社会安定提供了制度保障,为保证民众基本政治认同带来希望。普京上台以后,为了结束国内政治乱局,整肃地方、控制舆论、打击三股势力、整顿社会秩序,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了“有行为能力的国家”。普京通过加强国家权力,建立和巩固国家垂直权力体系,逐渐形成了总统集权体制。许多人认为,正是俄罗斯人对普京总统极高的支持率以及总统集权体制的形成使国家政权机关实现了稳定,从而使俄罗斯在经济危机期间没有出现社会动荡。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尚不存在对当局和社会政治稳定构成致命威胁的反对派力量。普京早就未雨绸缪,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确保“统一俄罗斯”党在俄罗斯议会(国家杜马)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绝对优势地位,牢牢掌控政治局面。统一俄罗斯党以外的党团代表势力,包括俄罗斯共产党、“公正俄罗斯”党和俄罗斯自由民主党更加式微。2013年6月,普京将全俄人民阵线改组为社会运动,联合1000多个社会组织,组成“人民阵线—为了俄罗斯”社会运动组织。[5]普京总统把统一俄罗斯党和“人民阵线—为了俄罗斯”社会运动作为执政基础的双保险,构成雄厚的政党和社会团体的民意基础,确保民众对政治系统的基本认同,以应对政治局势的复杂变化。
(三)监督的缺失:俄罗斯凝聚民众政治认同的突出阻力
总统集权体制下民主制度被弱化,民众舆论监督匮乏,给提升民众政治认同带来困难。普京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的的一系列制度改革,虽然促进了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维护了政治秩序稳定,但也带来某种制度上的矫枉过正,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如普京对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的改革内容明显带有“扶持执政党”的意味,在议会中形成了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的局面,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政党竞争、协商和监督,违背了政党政治和政治选举的本义,使国家政治生活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和活力。民主被弱化的结果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失衡,导致“政权党”过分强大,造成其对国家政治经济资源的全面垄断,形成了一个“新的官僚集团”。国家对舆论的控制,影响了舆论监督机制作用的发挥,反过来又进一步抑制了民主机制的发展。民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在下降,也加剧了政治认同危机。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政治腐败和行政效率低下成为当前俄罗斯政权最大的问题。
在此情况下形成的国家政权体系自然难以获得人民的自觉拥护,至多也不过是一种被逼无奈的赞同。但这种“被逼无奈”往往可能激起民众的直接反弹。在2011—2012年期间,莫斯科等地就爆发了持续不断的要求“公平选举”的大规模民众抗议活动,表达了民众对当前选举制度和政府政策的强烈不满。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普通民众表达政治意愿和政治诉求的有效平台,一些要求实现真正民主选举的社会群体正是以互联网为纽带走上街头,网络中各种针对政治腐败的批评和舆论监督,也对当前政权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四)自身建设的忽视:维系俄罗斯民众政治认同的内在压力
长期以来,俄罗斯政府和媒体一直将俄罗斯面临的主要问题转嫁到外部,将危机责任推给“国际上的恶势力”,向民众宣传俄罗斯眼下所面临的困境,如卢布崩盘、物价上涨、经济状况恶化等问题主要归因于西方,强调俄罗斯的发展困境完全是西方干涉俄罗斯内政的结果。这些宣传触动了俄罗斯民族心底最强烈的屈辱感和自尊心,激起了俄罗斯民族内心深处强烈的爱国主义和种族主义情怀,进一步支持总统和政府强硬的对外政策,从而实现俄民众对政治系统暂时的认同。事实上,外因只是造成俄罗斯经济危机的条件性因素,决定性的原因还是其内部政治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俄罗斯经济结构过于单一、过分依赖进口、政府丧失对外汇市场监管的主动权等都是导致俄罗斯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虽然调整经济结构一直是俄罗斯政府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之一,但是持续的高油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项工作的落实和发展。此次的经济危机再一次显露了过度依赖能源出口的弊端,凸显了调整经济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加快实现经济多元化,切实保障民生才能带来民众对政治体系长久的支持和认同。
综上所述,提升俄罗斯民众政治认同,需要政府充分意识到正视自身问题的重要性,主动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不断增强民众政治认同的物质基础;继续坚持发扬俄罗斯传统价值观,尤其重视对年轻一代俄罗斯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为提升政治认同奠定扎实的精神文化基础;加强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真正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民主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民众对政治系统的长久高度认同。
注释:
(1)《2016年俄罗斯的春天:不安与希望》,这项研究的调查样本量共4000个,为分布在各个联邦主体城乡的18岁以上的受访者,基本涵盖了各社会和职业群体。本文以下出现的数据,如无说明,皆出自该报告。资料来源:http://www.isras.ru/rezyume_ross_obschestvo_vesna_2016_trevogi_i_nadezhdy。
参考文献:
[1]俄罗斯联邦统计局.2015年俄罗斯GDP下降3.7%[EB/OL].https://rg.ru/2016/02/02/rosstat-podtverdil-snizhenie-vvp-na-37-procenta-v-2015-godu.html.
[2]公民如何应对实际收入下降[EB/OL]. http://www.kommersant.ru/Doc/2867013.
[3]生活质量下降,但是并不可怕: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研究所解释,俄罗斯人如何能够长时间忍受经济危机[EB/OL].http://www.kommersant.ru/doc/2862379.
[4][俄]Anna pivovarchuk. Russian Culture:Back in the U.S.S.R [N]. The Moscow Times,2014-10-9.
[5]李永全.俄罗斯发展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吴 楠)
关键词:俄罗斯;政治认同;经济危机;信任
中图分类号:D5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2-0110-007
政治认同是特定共同体成员在其政治生活中所产生的对其生活的政治系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包括对国家、政党、制度和政策等的认同。政治认同体现了民众与国家间的深层关系,民众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度也是衡量社会团结、政治稳定与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标准。近年来,俄罗斯学术界高度关注民众政治认同的研究。自2014年10月起,每隔半年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就对俄罗斯居民展开相关民意调查的对比研究,主要围绕2014—2016年俄罗斯社会经济危机期间公民个人的心理状态、公民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以及公民与社会的关系这三个主题展开。(1)该调查报告提供了大量信息,对于俄罗斯政府来说,既有利于预测俄罗斯选举,也可以为促进政府和社会公众有效沟通提供帮助,还可以为俄罗斯国家治理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对于研究者来说,该报告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把握俄罗斯民众的政治倾向及其对俄罗斯政治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比较研究国家治理问题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研究主要是基于该报告所作出的进一步分析。
一、积极与消极并存:经济危机下
俄罗斯民众的社会心理
(一)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压力
201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严重依赖石油天然气出口的俄罗斯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并逐步陷入经济危机。同时,因为“乌克兰冲突”,西方国家开始对俄罗斯进行严厉的经济制裁,卢布大幅贬值,使得俄罗斯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2015年,俄罗斯主要经济数据大幅下滑,GDP同比下降3.7%,通胀率高达12.9%。[1]俄罗斯民生状况堪忧,2015年居民实际工资与2014年初相比下降15%,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4%,实际养老金缩水3.8%。2015年与2014年相比俄罗斯的贫困率增加近2个百分点,新增贫困人口(120美元以下)200万,缺乏资金购买食品和衣物的家庭,从22%上升到39%。通胀因素和大部分人收入下降导致俄罗斯中产阶级资产大幅减少,俄罗斯总统国民经济与行政学院的研究结果显示,2015年俄中产阶级占总人口的比例已从之前的20%降至15%。[2]以布伦特市场石油价格50美元每桶为基础的2016年预算草案与2015年数据相比,教育支出占联邦财政预算比例由4.05%降至3.60%,医疗卫生支出占比由2.59%升至3.00%,但2016年以来石油价格一直在30美元每桶上下浮动,这意味着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实际上会大大缩水,民生状况难以得到改善。2016年国际油价持续低迷,俄罗斯仍难以扭转衰退的经济形势,对于俄罗民众而言经济社会生活仍处在困难时期。
(二)俄罗斯民众对生活环境的认识
随着危机的不断加剧,俄罗斯民众在看待国内外大事和认识周边环境等问题上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大多数民众并没有受到某些舆论媒体的煽动,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个人兴趣和家庭生活方面。
在对待国内外大事上,如果说2014年俄罗斯政府在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问题上的强硬态度获得了人民的广泛支持,那么到了2016年,这种共识已经开始慢慢瓦解。俄罗斯人对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的支持率由70%降至59%。一半的受访者认为俄罗斯在乌克兰东南部参与解决该区域冲突的军事行动中没有使本国受益。在看待反制裁问题上,在2014年末,60%的俄罗斯人仍持有积极的态度,大约25%的俄罗斯居民认为禁止从美国和欧盟国家进口货物反而会有益于本国的经济发展。但到2016年,有38%的人明确表示经济危机必将危害国内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卢布贬值,石油价格下跌,90%的俄羅斯居民认为将会在未来几年里对国家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阻碍国家走出危机。
对于西方舆论和某些预测机构提出的关于“大规模军事冲突,俄罗斯将丧失主权”等言论,并没有对大多数俄罗斯民众的主观判断产生太大影响。调查数据显示:有28%的俄罗斯人认为很有可能与乌克兰、土耳其、波罗的海国家出现真正的军事冲突,49%的受访者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关于“俄罗斯将会被外人管理,丧失俄罗斯国家主权”的预测,70%的受访者表示不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仅有4%的受访者(在首都莫斯科只有2%)赞同;关于国家将被瓦解的论调,71%的认为不可能,有6%的受访者持相反意见。
(三)积极与消极并存的民众心理
调查显示,俄罗斯民众的心理情绪呈现出积极与消极并存的现状,持正面心理情绪的居民与持负面心理情绪的居民比例各占一半,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俄罗斯居民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
2014年初大多数俄罗斯人表现得较为乐观,当时他们认为危机将很快过去,但是,持续的经济危机使俄民众逐渐意识到这次危机的严重性。从2014年底至2016年上半年,随着危机的持续蔓延,俄罗斯民众的负面情绪逐渐堆积,慢慢扩散,相互影响,大多数俄罗斯人开始不同程度地出现焦虑和恐慌情绪。一部分人经常表现出意志消沉,漠不关心。到了2016年,免费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的缩减、物价上涨、住宅公共费用(煤气水电等)上涨、生活水平下降以及失业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恐慌,使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深切感受到了经济危机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压力。
在危机面前,大多数俄罗斯民众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保障家庭开支,他们开始重新规划收支以确保家庭基础支出。一部分俄罗斯人希望通过其他投资或者寻找临时工作机会改善目前的经济窘况,但是事实证明,这些想法和做法并非如人所愿,更多的民众还是通过亲戚帮助和自身努力挺过难关。 大多数俄罗斯人坚持认为,虽然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基本生活尚可以保障。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大部分俄罗斯民众减少了在购买衣物和旅游休闲方面的开支。同时,他们认为家庭及其子女的支出不能删减。因为俄罗斯民众生活中最为看重、最充满期待的三件事依次是:家庭和孩子、个人收入、个人工作或事业。虽然富足的生活是大多数人毕生追求的,但对于俄罗斯人而言,家人、亲朋好友之间的友谊以及相互交流更为重要。正如俄罗斯社会学家季霍诺娃解释的,这是俄罗斯人独特的价值体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家庭、朋友、孩子,生活不比别人差,诚实地生活,即关注自己的小世界。[3]由此可见,俄罗斯文化受东正教伦理的影响很大,在生活价值观上,轻物质,重精神。危机时期,尽管俄罗斯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所下降,但是并没有撼动主导其价值观的基础。
可见,尽管当前俄罗斯国内外危机重重,但经历过多次社会经济危机的俄罗斯民众,已经学会了如何在危机中保持冷静和乐观。在持续经济危机下,俄罗斯人虽然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表现出了焦虑和恐慌,总体而言仍然保持了稳定、理性和平静。俄罗斯人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自我实现和发展上,依然对生命中最珍视的家庭和未来充满希望。但是,与对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影响不同,经济危机还是对民众的政治与社会观念产生了别样的影响。
二、信任与危机共生:俄罗斯民众的政治认同
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在人类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发展也是人们政治认同的重要基础和来源。当前经济形势下,俄罗斯民众的政治认同表现出信任与危机共生的特性,一方面对总统普京高度支持,另一方面对国家职能机构严重不信任。
(一)民众对总统的高度支持
根据2014—2016年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民众对总统普京支持率仍居高不下。在2014年春天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之后,普京的总体支持率开始上升:2014年3月份为76.2%,4月份为82.2%,5月份为86.2%。此后,普京的总体支持率大多数时间都保持在80%以上。2015年10月俄罗斯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俄总统普京的总体支持率接近90%,创历史新高。
调查结果显示,在垂直权力系统中,俄罗斯人最为信任的当属总统,但普京总统的支持人群组成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低收入受访者对普京的支持比例从2014年的38%增长到2016年的47%,年纪超过60岁的受访者对普京的支持率从25%增长至35%。值得注意的是,如表1所示,2016年对普京总统在任期间作为的支持态度的调查中,有6%的受访者回答为“不确定,难以回答”,持这种意见的主要是物质条件优越和较年轻的受访者。
(二)民众对国家职能机构的信任危机
虽然总统普京在俄民众中间保持了较高的支持率,但是俄罗斯国家政权体系正面临着严峻的信任危机。当前,俄罗斯民众对整个国家政权体系的信任度在下降。
如表2所示,除了总统和军队之外,俄罗斯人对国家政权组成的其他所有部分的认同度都不高。2016年3月的调查显示,俄罗斯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至38%,对地方领导人的信任水平下降至30%,对政党的信任度则从17%降至12%。民众对国家杜马的信任度也很低,这意味着民众对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开始产生质疑。在2014年,还有近三分之一的俄罗斯公民选择信任国家杜马和联邦议会,但到了2016年,这一比例剩下不到四分之一,只有22%。这些说明,俄罗斯民众对国家政权系统存有全面的不信任,俄罗斯面临较严峻的政治认同危机。
(三)民众的政治参与度和政治期待
对于2016年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选举和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所进行的调查表明:当前俄民众对政治表现的漠不关心,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比如,对于国家杜马选举,虽然大多数俄罗斯人都认同选举是政权合法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选举、传达自己对政权的某种态度也是公民的义务,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还是认为选举只是一种形式,对他们而言,谁当选并无太大意义。俄罗斯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非常怀疑自己可以通过参与政治从而影响国家政策。只有13%的人認为自己“可能可以”影响国家政策,18%的人和22%的人认为可能会对地区政权和本市政权产生影响,而只有2%到3%的人认为对以上政权“毫无疑问”能产生影响(如表3所示)。
报告还披露,被访者中有56%的民众表示对政党不信任,35%的人表示对政治不感兴趣,68%的人表示将不会参与政治活动。在2016年9月结束的国家杜马选举中,俄罗斯民众的投票率只有47.8%,由此也可以看出民众对政党和政治的冷漠。40%的受访者在面对“为什么需要政党”这个问题时表示很难回答。相对于政党和政治体系,民众更愿意选择信任媒体和社会组织,如民众对新闻媒体保持了一定的信任度,对工会的信任度始终保持在25%左右,选择信任社会组织和权利保护组织的人则达到30%以上。
调查研究发现,物质水平和区域坏境是影响政权信任度的两个重要因素。物质条件越优越的人群对政权体系的信任程度越高,“经济收入和物质保障自我评价良好者”人群对政权的信任度基本上都是“经济收入和物质保障自我评价较差者”人群的两至三倍。调查发现,地方州居民,经济水平、生活质量和文化程度偏低人群,与大城市居民相比,各项信任度都较低(如表4所示)。
尽管俄罗斯民众对当前国家机构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但他们对未来国家杜马仍抱有诸多期许,这说明俄罗斯民众对国家政治仍保持一定程度的信任和信心。
如图1所示,俄罗斯民众对于未来议员的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多数被访者希望议员是经济学家、律师、学者等,只有6%的人希望议员是政党成员或者官员。俄民众希望社会各阶层都能有机会进入议会,比如教师、医生、军人、农民等,持这一观点的受访者比例由18%增至28%;有将近四分之一的被访者表示希望一些有政治分量的知名社会活动家和公民积极分子能够成为议员。当然,我们也不应忽视,也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什么人进入议会“没有区别”。 除了对候选议员在职业上提出更多要求之外,俄罗斯民众对他们的个人才干、道德品质同样寄予希望。调查发现,大多数受访民众最为看重的个人素养是道德品质,排在最前面的是诚实、爱国、亲民等品质,分别达到92%、84%、81%,而传统素质,除了教育,婚姻、年龄甚至国家机关工作经历等要求都没有占到很高比例(如表5所示)。
当前俄罗斯国家杜馬主要由各个政党代表,商人和所谓“公众人物”(运动员、演员等)组成,但是俄罗斯人对这种议员组成结构已经不满。通过选举有可能使政治精英轮转,尤其在立法机构有可能出现新的政治代表。选民对候选人在个人教育和职业背景以及道德品质方面提出了新的需求,他们希望在议会中能够包括最广泛的社会阶层,既有经济学家、律师这些社会精英,又有工人、农民等社会中低收入人群。与此同时,民众把道德品质放在了议员应具备素质的首位,说明他们更加信任那些诚实守信、热爱国家、与民亲善的人,希望他们能够代表自己的利益,行使立法权力。
三、机遇与挑战同在:俄罗斯
民众政治认同的希望与困难
综上所述,当前俄民众的政治认同感既存在信任又充满各种潜在的危机,因此俄罗斯在未来提升政治认同的道路上,既面临机遇又充斥方方面面的挑战。
(一)爱国的传统:俄罗斯民众走向政治认同的精神基础
传统的爱国主义和强国意识为国家的团结稳定和政治认同奠定了重要的精神基础。长期以来俄罗斯人普遍认同的传统价值观主要包括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和社会团结。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国家性”(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сть),指的是俄罗斯人信奉强有力的领导人和强有力的国家权力。2014年俄罗斯将克里米亚并入自己的版图,2015年起重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俄罗斯老百姓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久违的强力国家和强势领导人。普京总统在外交领域的强势作风唤起了民众的帝国情怀,让民众感受到了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为了实现强国梦,恢复昔日超级大国的荣耀,俄罗斯民众宁愿忍受经济上的苦难,“我不在乎禁令,我不害怕,二战都熬过来了,我们能度过这一关。”[4]这是许多俄罗斯人的想法,尤其是老一辈俄罗斯人,他们对普京总统的支持反映了传统的朴实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怀在一大批苏联时期甚至是更艰苦时期生活过的俄罗斯人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即便物质生活明显下降,他们仍然支持普京,因为他们坚信总统普京维护了他们的大国尊严,给他们带来了荣光。
(二)强大的控制力:俄罗斯推进社会政治认同的制度保障
总统集权体制和国家政权机关的稳定为社会安定提供了制度保障,为保证民众基本政治认同带来希望。普京上台以后,为了结束国内政治乱局,整肃地方、控制舆论、打击三股势力、整顿社会秩序,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了“有行为能力的国家”。普京通过加强国家权力,建立和巩固国家垂直权力体系,逐渐形成了总统集权体制。许多人认为,正是俄罗斯人对普京总统极高的支持率以及总统集权体制的形成使国家政权机关实现了稳定,从而使俄罗斯在经济危机期间没有出现社会动荡。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尚不存在对当局和社会政治稳定构成致命威胁的反对派力量。普京早就未雨绸缪,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确保“统一俄罗斯”党在俄罗斯议会(国家杜马)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绝对优势地位,牢牢掌控政治局面。统一俄罗斯党以外的党团代表势力,包括俄罗斯共产党、“公正俄罗斯”党和俄罗斯自由民主党更加式微。2013年6月,普京将全俄人民阵线改组为社会运动,联合1000多个社会组织,组成“人民阵线—为了俄罗斯”社会运动组织。[5]普京总统把统一俄罗斯党和“人民阵线—为了俄罗斯”社会运动作为执政基础的双保险,构成雄厚的政党和社会团体的民意基础,确保民众对政治系统的基本认同,以应对政治局势的复杂变化。
(三)监督的缺失:俄罗斯凝聚民众政治认同的突出阻力
总统集权体制下民主制度被弱化,民众舆论监督匮乏,给提升民众政治认同带来困难。普京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的的一系列制度改革,虽然促进了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维护了政治秩序稳定,但也带来某种制度上的矫枉过正,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如普京对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的改革内容明显带有“扶持执政党”的意味,在议会中形成了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的局面,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政党竞争、协商和监督,违背了政党政治和政治选举的本义,使国家政治生活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和活力。民主被弱化的结果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失衡,导致“政权党”过分强大,造成其对国家政治经济资源的全面垄断,形成了一个“新的官僚集团”。国家对舆论的控制,影响了舆论监督机制作用的发挥,反过来又进一步抑制了民主机制的发展。民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在下降,也加剧了政治认同危机。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政治腐败和行政效率低下成为当前俄罗斯政权最大的问题。
在此情况下形成的国家政权体系自然难以获得人民的自觉拥护,至多也不过是一种被逼无奈的赞同。但这种“被逼无奈”往往可能激起民众的直接反弹。在2011—2012年期间,莫斯科等地就爆发了持续不断的要求“公平选举”的大规模民众抗议活动,表达了民众对当前选举制度和政府政策的强烈不满。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普通民众表达政治意愿和政治诉求的有效平台,一些要求实现真正民主选举的社会群体正是以互联网为纽带走上街头,网络中各种针对政治腐败的批评和舆论监督,也对当前政权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四)自身建设的忽视:维系俄罗斯民众政治认同的内在压力
长期以来,俄罗斯政府和媒体一直将俄罗斯面临的主要问题转嫁到外部,将危机责任推给“国际上的恶势力”,向民众宣传俄罗斯眼下所面临的困境,如卢布崩盘、物价上涨、经济状况恶化等问题主要归因于西方,强调俄罗斯的发展困境完全是西方干涉俄罗斯内政的结果。这些宣传触动了俄罗斯民族心底最强烈的屈辱感和自尊心,激起了俄罗斯民族内心深处强烈的爱国主义和种族主义情怀,进一步支持总统和政府强硬的对外政策,从而实现俄民众对政治系统暂时的认同。事实上,外因只是造成俄罗斯经济危机的条件性因素,决定性的原因还是其内部政治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俄罗斯经济结构过于单一、过分依赖进口、政府丧失对外汇市场监管的主动权等都是导致俄罗斯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虽然调整经济结构一直是俄罗斯政府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之一,但是持续的高油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项工作的落实和发展。此次的经济危机再一次显露了过度依赖能源出口的弊端,凸显了调整经济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加快实现经济多元化,切实保障民生才能带来民众对政治体系长久的支持和认同。
综上所述,提升俄罗斯民众政治认同,需要政府充分意识到正视自身问题的重要性,主动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不断增强民众政治认同的物质基础;继续坚持发扬俄罗斯传统价值观,尤其重视对年轻一代俄罗斯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为提升政治认同奠定扎实的精神文化基础;加强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真正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民主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民众对政治系统的长久高度认同。
注释:
(1)《2016年俄罗斯的春天:不安与希望》,这项研究的调查样本量共4000个,为分布在各个联邦主体城乡的18岁以上的受访者,基本涵盖了各社会和职业群体。本文以下出现的数据,如无说明,皆出自该报告。资料来源:http://www.isras.ru/rezyume_ross_obschestvo_vesna_2016_trevogi_i_nadezhdy。
参考文献:
[1]俄罗斯联邦统计局.2015年俄罗斯GDP下降3.7%[EB/OL].https://rg.ru/2016/02/02/rosstat-podtverdil-snizhenie-vvp-na-37-procenta-v-2015-godu.html.
[2]公民如何应对实际收入下降[EB/OL]. http://www.kommersant.ru/Doc/2867013.
[3]生活质量下降,但是并不可怕: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研究所解释,俄罗斯人如何能够长时间忍受经济危机[EB/OL].http://www.kommersant.ru/doc/2862379.
[4][俄]Anna pivovarchuk. Russian Culture:Back in the U.S.S.R [N]. The Moscow Times,2014-10-9.
[5]李永全.俄罗斯发展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吴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