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讨论研究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后并发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肛肠科剖宫产后并发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50例,分为A、B两组。A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合综合优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程度护理后病情恢复程度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显示B组患者经过完善护理干预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0%(P<0.05)。护理满意度人数 完善护理干预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后并发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行护理干预疗效确切。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疼痛不适等症状,加快疾病恢复速度,提高治疗效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剖宫产后并发肠系膜静脉血栓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449【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72-01
肠系膜静脉血栓使一种肠道缺血性疾病,其发病率占肠缺血性疾病的15%至20%左右且误诊率及死亡率较高[1]。本实验为研究护理干预英语剖宫产后并发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意义,特选取50例本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肛肠科50例剖宫产后并发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腹部疼痛且不能缓解症状。腹部检查示腹膨隆,肠型蠕动波未见且移动性浊音呈阳性。随机分组为A、B两组。A组患者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9.1±6.2)岁。B组患者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9.1±7.3)岁。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围手术期对A组患者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行完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术前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告知其疾病发作的原因以及治疗方式。为其解决内心存在的疑虑与困扰,并从语言上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嘱其放松心态积极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帮助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②密切观察患者腹部情况以及体征变化。每1至2小时对腹部肠鸣音进行听诊并观察是否存在腹肌紧张、反跳痛、压痛等腹膜炎、肠坏死症状。另外,确保患者术后胃管、引流管、导尿管均妥善固定且通常;记录引流液形状、颜色、引流量的变化。患者手术病情稳定后可进行拔管并使用清洁干燥的辅料进行包敷,确保创口无渗液及渗血。③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留意其腹腔引流管引流液的变化情况,一旦有出血现象应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④给予患者胃肠外营养液以提供营养支持。⑤为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需穿防血栓弹力袜并使用下肢深静脉血栓仪。
1.3疗效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程度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B组患者经过完善护理干预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0%(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同程度肿胀人数比较(n)
组别显效有效無效总有效率A组(n=25)812580%B组(n=25)12130100%注:与A组对比,#P<0.05。
2.2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人数。完善护理干预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不同干预后满意度人数比较(n)
组别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A组(n=25)12103 B组(n=25)1960注:与A组对比,#P<0.05。
3讨论
血栓栓塞性疾病使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肠系膜静脉血栓症状发展较缓慢,早期仅为白细胞增高、便秘或腹泻等前驱症状,数日后可突发剧烈腹痛、呕吐,肠鸣音减少等。本病发病率相对较低,因此易造成误诊漏诊[2]。由于疾病发现时病情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因此及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及护理是提高疾病治疗效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通过知识宣传教育使患者正确全面的认识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式,使其放下思想包袱,调整自身情绪,以最好的心理状态及身体状态积极配合治疗[3]。另外,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可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树立面对治疗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在此基础上严格观察患者疾病发展情况并随时记录并指导其进行肢下肢按摩等可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其他并发症发生;对其进行营养支持可促进患者疾病恢复速度;进行出院指导可避免患者出院后错服漏服药物,影响疾病治疗效果。本次实验为研究护理干预用于剖宫产后并发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康复的疗效特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护理,结果显示经过完善护理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以护理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人员在患者疾病治疗及恢复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对患者进行完善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另外可促进疾病恢复速度,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率,促进患者预后。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不适症状,提高疾病治疗效率,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出院,提高其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2]盖明英审泽.高级产科[M].第 4版.北京:中国协和大学医科出版社,2006,9
[3]裘法祖.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关键词:护理干预剖宫产后并发肠系膜静脉血栓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449【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72-01
肠系膜静脉血栓使一种肠道缺血性疾病,其发病率占肠缺血性疾病的15%至20%左右且误诊率及死亡率较高[1]。本实验为研究护理干预英语剖宫产后并发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意义,特选取50例本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肛肠科50例剖宫产后并发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腹部疼痛且不能缓解症状。腹部检查示腹膨隆,肠型蠕动波未见且移动性浊音呈阳性。随机分组为A、B两组。A组患者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9.1±6.2)岁。B组患者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9.1±7.3)岁。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围手术期对A组患者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行完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术前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告知其疾病发作的原因以及治疗方式。为其解决内心存在的疑虑与困扰,并从语言上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嘱其放松心态积极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帮助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②密切观察患者腹部情况以及体征变化。每1至2小时对腹部肠鸣音进行听诊并观察是否存在腹肌紧张、反跳痛、压痛等腹膜炎、肠坏死症状。另外,确保患者术后胃管、引流管、导尿管均妥善固定且通常;记录引流液形状、颜色、引流量的变化。患者手术病情稳定后可进行拔管并使用清洁干燥的辅料进行包敷,确保创口无渗液及渗血。③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留意其腹腔引流管引流液的变化情况,一旦有出血现象应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④给予患者胃肠外营养液以提供营养支持。⑤为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需穿防血栓弹力袜并使用下肢深静脉血栓仪。
1.3疗效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程度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B组患者经过完善护理干预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0%(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同程度肿胀人数比较(n)
组别显效有效無效总有效率A组(n=25)812580%B组(n=25)12130100%注:与A组对比,#P<0.05。
2.2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人数。完善护理干预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不同干预后满意度人数比较(n)
组别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A组(n=25)12103 B组(n=25)1960注:与A组对比,#P<0.05。
3讨论
血栓栓塞性疾病使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肠系膜静脉血栓症状发展较缓慢,早期仅为白细胞增高、便秘或腹泻等前驱症状,数日后可突发剧烈腹痛、呕吐,肠鸣音减少等。本病发病率相对较低,因此易造成误诊漏诊[2]。由于疾病发现时病情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因此及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及护理是提高疾病治疗效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通过知识宣传教育使患者正确全面的认识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式,使其放下思想包袱,调整自身情绪,以最好的心理状态及身体状态积极配合治疗[3]。另外,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可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树立面对治疗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在此基础上严格观察患者疾病发展情况并随时记录并指导其进行肢下肢按摩等可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其他并发症发生;对其进行营养支持可促进患者疾病恢复速度;进行出院指导可避免患者出院后错服漏服药物,影响疾病治疗效果。本次实验为研究护理干预用于剖宫产后并发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康复的疗效特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护理,结果显示经过完善护理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以护理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人员在患者疾病治疗及恢复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对患者进行完善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另外可促进疾病恢复速度,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率,促进患者预后。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不适症状,提高疾病治疗效率,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出院,提高其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2]盖明英审泽.高级产科[M].第 4版.北京:中国协和大学医科出版社,2006,9
[3]裘法祖.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