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科学发展观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灵魂,本文在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后,分析了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促进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职院校 学生工作 创新
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是商职院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广大高职院校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面临着新的历史使命,也遇到了新的困难和挑战。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科学创新,这是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大问题。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创新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指明了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因此,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是当代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所面l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在21世纪初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也是我们党为适应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而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观上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的首要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实质就是指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不是我们的首创,但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并概括为科学发展观,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则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理论贡献。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这正是科学发展观找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山来的。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决不是拘泥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将统领一切领域,包括各项工作。科学发展观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灵魂。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坚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党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也是高职院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的基本办学指导思想。对于高职院校来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正确之选择。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是发展,关键是科学。发展是高职院校办学兴校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是高职院校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我国新兴的一利r高等教育方式,在国家大力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高职教育不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人数都占到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然而,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其他一系列复杂因索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却显得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者经常抱怨,现在的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不听话”、“不服管”、“不愿学”,甚至经常“闹事”,以至于把部分学生称为“后进生”、“问题生”、“不放心学生”等等。凡此种种,都折射出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面临诸多的困惑和难题。因此,我们要在紧紧抓住和切实利用好这一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期的同时,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以正确地处理高职院校发展所面临的学生工作的难题。
2.1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工作方式的更新。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观念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人们的行为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不良思潮,使学生在这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中感到茫然。在市场经济体制和文化多元化的双重影响下,面对科技发展和信息发达的社会状态,面对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社会压力,学生的独立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传统学生工作的理念、模式、方法明显暴露小其不足,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再者,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90后出生的,80%的家庭属于独生子女家庭,家长过分听任和溺爱孩子,使其在家庭中形成所谓的“小皇帝”,这样使其习惯了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来到学校后仍然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无疑又增加了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难度。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无论从学生素质还是从招生生源等方面来看,本来就存在很大差距,所以以上这些现象在高职院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这就更要求现时期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者要更新传统的工作方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与发展。则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者,应改变传统的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的工作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改变学生工作者在学生中长期以来形成的“高级保姆”和“消防队员”的形象,以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构建新型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模式。一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目标必须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归宿;二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学生工作的内容必须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三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要以促进 学生实际技能的全面提升为重点。
2.2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沟通方式的创新。21世纪以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处于全新的环境,给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是网络的开放性严重冲击了以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二是网络运行的方便快捷、多向平等交流方式使得学生工作者在高职学生学习接受中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网络以其亦真亦幻的虚拟现实、交互共享的信息资源、快捷友好的界面操作、引人入胜的情境,“比电视对人类文明具有更大、更深远的冲击,并把人类文明带向一个新的里程。”网络文化正深刻改变着当代青少年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貌和精神世界,使得当代青少年表现出与以往任何青少年群体不同的心理面貌、心理矛盾和心理问题。
网络社会是实体社会的延伸和扩展,现实世界的意识形态和道德标准都会渗透到网络社会并影响着广大青年学生,从而使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诸多不良、偏激甚至愚昧落后的非主流文化的巨大冲击,增加高职生自主判断与选择的难度,从而加大了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难度。这些问题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进行深入思考,也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创新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以把握网络时代的脉搏,创新变革学生工作新理念。针对网络时代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者应转变传统的与学生“说教式”的沟通方式,进一步拓宽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如以QQ形式、E-mail等新的沟通方式与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沟通,以切实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以探求网络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创新之路。
2.3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角色地位的变更。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当各种“声音”悄然走进大学校园里的时候,这一方静土沸腾了,大学生这个高智商的群体有自己的思考。世界与中国的变化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大学生的心理、头脑里,影响在他们的行为上。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大学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他们的感情随着国家、民族命运的跌宕而起伏。尤其当他们在高手如云的大学校园里发现自己的优势不再,面对感情上的纠葛丛生、同学关系的紧张、自我角色的转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感到无所适从,在心理上十分痛苦时,学生工作就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学生工作应当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时俱进”的理念,针对大学生心理、思想的新变化而革新。这就更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变更自身的角色地位,从传统的“高级保姆”、“消防队员”、“防洪兵”的角色地位,转变成为学生成长的关怀者、学生思想政治的引领者、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者和学生行为方式的引导者。例如,可以尝试推行“导师”制,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学生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
2.4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品性修养的提高。随着高校扩招,生源质量有所下降,特别是对第三批、第四批才录取的高职院校来说,生源质量和学生素质更有所下降,这给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带来很大压力。高职院校的学生有时确实很“气人”,甚至让老师下不了台,严重伤害老师的自尊心,经常做出一些让老师不能“容忍”的事情,老师在大庭广众面前很没面子。但如果我们来一个换位思考:他们(学生)虽然“老大不小”了,但毕竟还是孩子。既然是孩子,就意味着不成熟。谁家的孩子不气人呢?如果这样一想,有很多过不去的事情就会云开雾散了。面对一群天真活泼的孩予,教师必须“大仁大量”、“宰相肚里能行船”;必须有长者风范,学会包容。当然,包容决不是纵容。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我们不仅不能让步,而且必须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其社会影响和危害性,明确要求下不为例。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要有更高的品性修养,才能以博大的胸襟去包容学生,才能以真实的情感去关爱学生,才能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品性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开创新世纪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总之,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思考与实践。因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高瞻远瞩,统领全局,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望、闻、问、切”之后再“对症下药”,以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当然,新时期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既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困难和问题,也提供了新的课题和机遇。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操作性,就一定能够开创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职院校 学生工作 创新
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是商职院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广大高职院校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面临着新的历史使命,也遇到了新的困难和挑战。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科学创新,这是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大问题。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创新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指明了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因此,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是当代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所面l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在21世纪初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也是我们党为适应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而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观上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的首要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实质就是指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不是我们的首创,但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并概括为科学发展观,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则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理论贡献。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这正是科学发展观找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山来的。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决不是拘泥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将统领一切领域,包括各项工作。科学发展观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灵魂。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坚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党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也是高职院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的基本办学指导思想。对于高职院校来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正确之选择。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是发展,关键是科学。发展是高职院校办学兴校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是高职院校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我国新兴的一利r高等教育方式,在国家大力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高职教育不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人数都占到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然而,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其他一系列复杂因索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却显得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者经常抱怨,现在的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不听话”、“不服管”、“不愿学”,甚至经常“闹事”,以至于把部分学生称为“后进生”、“问题生”、“不放心学生”等等。凡此种种,都折射出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面临诸多的困惑和难题。因此,我们要在紧紧抓住和切实利用好这一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期的同时,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以正确地处理高职院校发展所面临的学生工作的难题。
2.1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工作方式的更新。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观念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人们的行为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不良思潮,使学生在这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中感到茫然。在市场经济体制和文化多元化的双重影响下,面对科技发展和信息发达的社会状态,面对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社会压力,学生的独立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传统学生工作的理念、模式、方法明显暴露小其不足,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再者,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90后出生的,80%的家庭属于独生子女家庭,家长过分听任和溺爱孩子,使其在家庭中形成所谓的“小皇帝”,这样使其习惯了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来到学校后仍然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无疑又增加了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难度。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无论从学生素质还是从招生生源等方面来看,本来就存在很大差距,所以以上这些现象在高职院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这就更要求现时期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者要更新传统的工作方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与发展。则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者,应改变传统的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的工作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改变学生工作者在学生中长期以来形成的“高级保姆”和“消防队员”的形象,以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构建新型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模式。一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目标必须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归宿;二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学生工作的内容必须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三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要以促进 学生实际技能的全面提升为重点。
2.2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沟通方式的创新。21世纪以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处于全新的环境,给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是网络的开放性严重冲击了以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二是网络运行的方便快捷、多向平等交流方式使得学生工作者在高职学生学习接受中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网络以其亦真亦幻的虚拟现实、交互共享的信息资源、快捷友好的界面操作、引人入胜的情境,“比电视对人类文明具有更大、更深远的冲击,并把人类文明带向一个新的里程。”网络文化正深刻改变着当代青少年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貌和精神世界,使得当代青少年表现出与以往任何青少年群体不同的心理面貌、心理矛盾和心理问题。
网络社会是实体社会的延伸和扩展,现实世界的意识形态和道德标准都会渗透到网络社会并影响着广大青年学生,从而使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诸多不良、偏激甚至愚昧落后的非主流文化的巨大冲击,增加高职生自主判断与选择的难度,从而加大了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难度。这些问题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进行深入思考,也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创新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以把握网络时代的脉搏,创新变革学生工作新理念。针对网络时代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者应转变传统的与学生“说教式”的沟通方式,进一步拓宽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如以QQ形式、E-mail等新的沟通方式与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沟通,以切实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以探求网络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创新之路。
2.3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角色地位的变更。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当各种“声音”悄然走进大学校园里的时候,这一方静土沸腾了,大学生这个高智商的群体有自己的思考。世界与中国的变化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大学生的心理、头脑里,影响在他们的行为上。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大学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他们的感情随着国家、民族命运的跌宕而起伏。尤其当他们在高手如云的大学校园里发现自己的优势不再,面对感情上的纠葛丛生、同学关系的紧张、自我角色的转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感到无所适从,在心理上十分痛苦时,学生工作就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学生工作应当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时俱进”的理念,针对大学生心理、思想的新变化而革新。这就更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变更自身的角色地位,从传统的“高级保姆”、“消防队员”、“防洪兵”的角色地位,转变成为学生成长的关怀者、学生思想政治的引领者、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者和学生行为方式的引导者。例如,可以尝试推行“导师”制,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学生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
2.4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品性修养的提高。随着高校扩招,生源质量有所下降,特别是对第三批、第四批才录取的高职院校来说,生源质量和学生素质更有所下降,这给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带来很大压力。高职院校的学生有时确实很“气人”,甚至让老师下不了台,严重伤害老师的自尊心,经常做出一些让老师不能“容忍”的事情,老师在大庭广众面前很没面子。但如果我们来一个换位思考:他们(学生)虽然“老大不小”了,但毕竟还是孩子。既然是孩子,就意味着不成熟。谁家的孩子不气人呢?如果这样一想,有很多过不去的事情就会云开雾散了。面对一群天真活泼的孩予,教师必须“大仁大量”、“宰相肚里能行船”;必须有长者风范,学会包容。当然,包容决不是纵容。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我们不仅不能让步,而且必须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其社会影响和危害性,明确要求下不为例。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要有更高的品性修养,才能以博大的胸襟去包容学生,才能以真实的情感去关爱学生,才能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品性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开创新世纪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总之,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思考与实践。因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高瞻远瞩,统领全局,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望、闻、问、切”之后再“对症下药”,以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当然,新时期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既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困难和问题,也提供了新的课题和机遇。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操作性,就一定能够开创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