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痴陆游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091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在一个慵懒的夏日午后,陆游斜靠在榻上,信手涂鸦,几行草书跃然纸上。无事而作草书,睛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无人知晓,在这背后,是否藏着诗人对多事之秋的国家的感慨,是否藏着对报国无门、爱国之士被冷落的牢骚?
  诗中所述的“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碾茶为末,注之于汤,以筅击拂”,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烹茶游戏,善于此道者,能在茶盏上用水纹和茶沫形成各种图案,因而有“水丹青”之说。其实,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所谓的“分茶”,更像是以茶艺为依托的游戏或娱乐。主要是观察“细乳”——即煎茶时茶叶的泡沫变幻出的各种各样的形状,蓬起的泡沫很像玻璃窗,是谓“晴窗”。
  陆游曾经入闽当过三年茶官,职务是提举福建常平茶事,署司在建州(今福建建瓯市)。宋代是建茶的鼎盛时期,官、私茶厂有千余家。陆游毫不掩饰对建茶的喜爱,他将对建茶的情感糅入诗中,留下诸如“绿地毫瓯雪花乳,不妨也道入闽来”的诗句。
  陆游茶趣之浓,是历代诗人中最突出的一个。他一生中所作的咏茶的诗多达二百多首,为历代诗人之冠。“我是江南桑苎翁,汲泉闲品故园茶”。这“故园茶”就是当时的绍兴日铸茶 。他认为“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 日铸茶为宋时佳茗,陆游在诗中为日铸茶叫好,甚至去福建、江西、四川、镇江做官任事,也不忘随身要带去日铸茶,而且要得到了名泉才愿冲泡这一名茶。所谓“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
  陆游的诗中还有不少试茶诗,可见陆游也是品茶高手。因做茶官,他尽品各地名茶。“舌本常留甘尽日,鼻端无复鼾如雪”(《喜得建茶》),这是得到建茶后的美味。“遥想解醒须底物,隆兴第一壑源春。”这是品啜壑源春茶。由于了解各地名茶特点,深为茶中所含的文化品位、至味、至道所浸淫,所以他曾经热烈而急切地向往作茶神。
  从陆游的诗句中不难看出,他爱茶至深,已近乎痴。人有一痴,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啊!也多亏了茶,抚慰了诗人凄清贫寒的晚年。陆游的《晚秋杂兴十二首》反映了他晚年生活窘迫,无钱置酒,以茶代酒的情景。好在,他乐得以茶代酒,自己亲自碾茶,自有一番不足为外人道的乐趣。陆游寄深情于茶中,用一生的深情把茶冲泡,寂寞从品茗中得以排遣,苍凉在茶香中变得温馨。一盏茶,泡了八十三载。
  江南桑苎翁陆游,无疑是中国文人饮茶中最典型的一位大家。
其他文献
在潮州,凤凰单丛茶是一种几乎被神话了的名茶,大部分潮州人只喝凤凰茶,而所有的凤凰茶,必定是以来自凤凰山上乌岽村的为上品。  凤凰山,乌岽村,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洞天福地?以前山岭险阻,这个终年云雾缭绕的山村,常人难得一近,充满神秘感,而今天则大路通衢,给了我们这些寻茶人一个一亲芳泽的机会。2006年10月的一个晴日,从潮州古城开始,我们寻着单丛茶香而去……    古城拾遗    探访凤凰山茶乡,切
期刊
中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其中书画文化与茶文化堪称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既各具特色,又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相得益彰。那么,书画与茶各自的魅力何在?它们有哪些相通之处?又何以结缘?从中给我们带来哪些感悟?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4位在书画领域颇负盛名的书画家,请他们就上述问题一一进行了明析,引领我们步入一个绚丽多彩的书画茶缘世界。    范华——斗室茶天地    人物素描  范华,中国美协会员,西安中
期刊
水,乃生命之源,亦是茶之基质。谈茶就要论水。明朝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清代茶人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讲得更为透彻:“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曹雪芹作为一位资深的茶道中人,在《红楼梦》中所写的煎茶用水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雨水煎茶  《红楼梦》写煎茶用雨水的有两处。  第41回,贾母一行人
期刊
说到茶饼或茶砖,一般人脑子里马上想到的就是普洱茶。几百年前一个马背上的意外,让普洱茶成为了茶饼的代名词,也让许多见多了纤瘦的绿茶,喝惯了颗粒状铁观音的茶客们第一次发现,原来茶叶可以做成饼状或砖头状,原来喝茶需要一片片掰下来冲泡。  普洱茶的兴起,把许多茶客的目光吸引到了这种特殊的茶形身上,紧压茶一时成为众多茶客关注的对象。其实除了普洱茶,全国各地都有生产紧压茶,黑茶中的千两茶、茯砖等都是做成茶饼、
期刊
这两年人们在品茶的时候开始更注重茶的保健功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说:“能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许多有益成分,茶叶中多数具备。对于茶抗癌、防衰老以及提高人体生理活性的机理也都基本研究清楚。所以,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最佳饮料。”鲁迅先生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就目前而言,绿茶、铁观音、普洱茶在国内可谓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除了茶叶多数都具备的保健功能外,究竟这三种在国内最火的茶在保健功能
期刊
从天心岩九龙窠的“大红袍”产地,岩壁上遗留的天心寺和尚所作“大红袍”石刻,到今天天心村世世代代的制茶人,“天心”二字一直被誉为“大红袍”是否正宗的标志。而当我们追溯“天心”二字与“大红袍”的缘分时,才发现这份难以割舍的因缘在武夷山的天心永乐禅寺显得尤为殊胜。    大红袍传说起源地    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是武夷山最大的寺院,佛教“华胄八名山”之一。隋唐以来,全国寺院的收入除了靠
期刊
鹤鸣茶社在成都人民公园(即“少城公园”)内,自1920年代开始挂牌经营,近百年来风格不改,依旧是竹椅、矮桌、盖碗茶,而且是标准坝坝茶社。在高档茶楼、茶馆林立的今天,鹤鸣茶社是成都仅有的具有“川西民风古俗风味”的茶馆之一。    在鹤鸣晒太阳、喝香片    鹤鸣茶社位于今天的成都人民公园内,旧名少城公园,园内的茶社在建园之初即有规划。到了1920年,少城公园东部开辟餐馆茶舍区,有静宁、桃花源等饭馆,
期刊
说茶艺来自茶道,但茶道是什么,没有人解释过,大凡文化的东西,往往难有具体的、准确的含义,全凭个人的悟性去贴近和理解。如果茶艺不来自茶道,那就与商业操作有一定关系,好比卖布的叫布艺,卖陶的叫陶艺,卖灯饰的叫灯艺,开发廊的叫发艺。“艺”之所以有个特性,就是场所华丽、装饰精致、收费高档,卖茶也就如此“艺”为大观了。  什么事讲究多了,就有了文化的韵味,一个很粗的人进了茶艺馆,即使只喝三五小杯的茶,出来之
期刊
一百多年,在历史课本里也许只是一页纸的厚度,但对于吴裕泰来说却是几代人的奉献与追求;跨越三个世纪,北京北新桥街市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店铺均已荡然无存,数易其主,数改其业,而吴裕泰茶庄依然历久不衰,旺盛地在旧址发展壮大。在吴裕泰和老北京的彼此融合与见证中,百年的烟云就这样倏忽而过……    5块银元题写第一块牌匾    吴裕泰茶庄原名吴裕泰茶栈,创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至今已有
期刊
若深小盏孟臣壶,更有哥盘仔细铺。破得工夫来瀹茗,一杯风味胜醍醐。  这首诗撷自台湾已故著名史学家连横的《剑花室诗集》,堪称名器、茶境完美结合的情景画卷。深谙工夫茶的连横还在其《茗谈》中写道:“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由此可见,“若深杯”在工夫茶器具中之重要。但遗憾的是,长久以来,许多人把“若深”误作“若琛”,以讹传讹,谬传甚广。    “若深”探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