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我也在新课程理念的熏陶下受益匪浅。然而,在平常学习交流、听课、评课等活动中,以及对学生的调查了解中,觉得一些课堂教学存在许多形式化、表面化的现象。下面结合几个现象,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现象一:课堂一定用情境引入教学
许多教师片面地把“问题情境”理解为“实际问题”,并且每个概念、公式、法则的引出都要紧密地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因而导致许多应用问题人为拼凑的痕迹很浓,给人以“现实问题”不现实的感觉。
现象二:课堂一定搞得轰轰烈烈
(1)有些课堂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气氛,教师所提的问题,以记忆性问题居多,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可不假思索地齐声回答,场面热闹,结果不落实。
(2)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不敢“讲”的现象,把“少讲”作为教学的一个原则。在听课中发现原本只要教师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与学生“兜圈子”让学生不断地猜。教师认为,如果教师讲出来了就会有“灌输”的嫌疑。
(3)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装饰效应,只要一讲课就使用多媒体,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能体现新课程。有的课件只是课本的翻版,有的课件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学生的注意力只是被精美的画面吸引并不是其中的数学内容所吸引,多媒体没有发挥辅助教学的优越性。
(4)为探究而探究、探究效益低。具体表现在:①探究的问题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根本不会探究的地方也要探究;②探究的问题在学生的“现有发展区”内,学生已经知道的也要探究;③不需要探究或无法探究的问题也要探究。④教师把问题分解得过小、过细,学生不需要经过认真思考就能得出结果,学生探究的空间很小、格调太低,实际上变成了教师指令的执行者;⑤教师往往压缩学生的思维空间,强制性地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思维的轨道,迫使学生用教师预设的方法解决教师预设的问题,得到与教师预设相一致的结果;⑥没有在探究方法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而当学生真正有困难时,教师不是从思维策略、方法等方面指导学生,而是在学生想过或讨论过后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似乎学生想过了、讨论了就是探究。
(5)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常常出现“形式多于实质”,往往是为“小组讨论”而“小组讨论”,没有真正从教与学的需要和实际出发。这具体表现在:一是不需要合作学习、不适宜合作学习的,也要搞合作学习,似乎不这样,就是理念不新;二是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学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三是有的合作学习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四是有的把合作学习当作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用两三分时间,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就草草收场;五是有的课堂气氛看似很活跃,但思维含量很低,合作学习没有与个体的独立思考相结合,反而影响和妨碍了学生的思考。
现象三:课堂一定圆满解决问题
(1)许多教师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让学生自我小结、自我评价。但笔者发现课堂小结有三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做秀”的味道很浓。例如,小结时学生都会说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或者“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给人以形式化、模式化的感觉。二是许多教师仍习惯于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在课堂上解决,而没有想到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去自己探索。三是往往从学到了哪些知识角度去小结,而对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关注不够。
(2)为了体现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例题、习题选取常常出现量大题难的现象,与新课程的基础性和普及性相违背。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进行以下几点思考:
(1)数学课程标准提倡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通用的模式,并且“问题情境”并不等于“实际问题”。片面地、机械地从实际问题引入教学,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数学的实际。因为数学问题除了来自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更多地来自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发展。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发展的自然性与必然性,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本质与内在联系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精神。
(2)学生学习数学与数学家研究、探索数学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一致的。数学思维有顿悟的时候,但更多的是自然的、合理的、有条理的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感受发现的乐趣,不断增强探索的信心和积極性。教师应以教会学生思考、学习、应用为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对于多媒体的运用要因课而用,多媒体并不是适用于每一堂课,仅起教学的辅助作用。教师应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好的境界。
(4)只有适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自然的小结才是好的小结。课堂小结有两个基本任务:一是回顾、总结、反思所学的内容与方法;二是拓展、深化、提出新的问题。因此教师课堂收尾时,一要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方法、思路、注意点、收获与体会、问题与困惑等方面进行回顾、总结、反思,让学生有感而发,而不是追求形式化、表面化的迎合教师需要的所谓的“体会与小结”;二要把握知识之内的本质联系,引导学生用变维(改变问题的维度)、变序(改变问题的条件和结论)、扩展、深化等方式提出新问题,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
(5)例题的选取不应舍本逐末,教材中众多的实例都可以作为例题。在习题的处理上,可把随堂练习作为课堂练习,习题作为课外作业,再配一、二题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教材和教师是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角色。教材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日渐完善。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全方位地主动参与教学。
参考文献:
[1]黄崇燕,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2010(08)
[2]吴玉姣,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浅谈[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05)
现象一:课堂一定用情境引入教学
许多教师片面地把“问题情境”理解为“实际问题”,并且每个概念、公式、法则的引出都要紧密地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因而导致许多应用问题人为拼凑的痕迹很浓,给人以“现实问题”不现实的感觉。
现象二:课堂一定搞得轰轰烈烈
(1)有些课堂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气氛,教师所提的问题,以记忆性问题居多,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可不假思索地齐声回答,场面热闹,结果不落实。
(2)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不敢“讲”的现象,把“少讲”作为教学的一个原则。在听课中发现原本只要教师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与学生“兜圈子”让学生不断地猜。教师认为,如果教师讲出来了就会有“灌输”的嫌疑。
(3)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装饰效应,只要一讲课就使用多媒体,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能体现新课程。有的课件只是课本的翻版,有的课件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学生的注意力只是被精美的画面吸引并不是其中的数学内容所吸引,多媒体没有发挥辅助教学的优越性。
(4)为探究而探究、探究效益低。具体表现在:①探究的问题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根本不会探究的地方也要探究;②探究的问题在学生的“现有发展区”内,学生已经知道的也要探究;③不需要探究或无法探究的问题也要探究。④教师把问题分解得过小、过细,学生不需要经过认真思考就能得出结果,学生探究的空间很小、格调太低,实际上变成了教师指令的执行者;⑤教师往往压缩学生的思维空间,强制性地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思维的轨道,迫使学生用教师预设的方法解决教师预设的问题,得到与教师预设相一致的结果;⑥没有在探究方法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而当学生真正有困难时,教师不是从思维策略、方法等方面指导学生,而是在学生想过或讨论过后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似乎学生想过了、讨论了就是探究。
(5)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常常出现“形式多于实质”,往往是为“小组讨论”而“小组讨论”,没有真正从教与学的需要和实际出发。这具体表现在:一是不需要合作学习、不适宜合作学习的,也要搞合作学习,似乎不这样,就是理念不新;二是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学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三是有的合作学习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四是有的把合作学习当作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用两三分时间,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就草草收场;五是有的课堂气氛看似很活跃,但思维含量很低,合作学习没有与个体的独立思考相结合,反而影响和妨碍了学生的思考。
现象三:课堂一定圆满解决问题
(1)许多教师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让学生自我小结、自我评价。但笔者发现课堂小结有三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做秀”的味道很浓。例如,小结时学生都会说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或者“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给人以形式化、模式化的感觉。二是许多教师仍习惯于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在课堂上解决,而没有想到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去自己探索。三是往往从学到了哪些知识角度去小结,而对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关注不够。
(2)为了体现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例题、习题选取常常出现量大题难的现象,与新课程的基础性和普及性相违背。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进行以下几点思考:
(1)数学课程标准提倡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通用的模式,并且“问题情境”并不等于“实际问题”。片面地、机械地从实际问题引入教学,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数学的实际。因为数学问题除了来自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更多地来自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发展。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发展的自然性与必然性,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本质与内在联系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精神。
(2)学生学习数学与数学家研究、探索数学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一致的。数学思维有顿悟的时候,但更多的是自然的、合理的、有条理的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感受发现的乐趣,不断增强探索的信心和积極性。教师应以教会学生思考、学习、应用为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对于多媒体的运用要因课而用,多媒体并不是适用于每一堂课,仅起教学的辅助作用。教师应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好的境界。
(4)只有适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自然的小结才是好的小结。课堂小结有两个基本任务:一是回顾、总结、反思所学的内容与方法;二是拓展、深化、提出新的问题。因此教师课堂收尾时,一要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方法、思路、注意点、收获与体会、问题与困惑等方面进行回顾、总结、反思,让学生有感而发,而不是追求形式化、表面化的迎合教师需要的所谓的“体会与小结”;二要把握知识之内的本质联系,引导学生用变维(改变问题的维度)、变序(改变问题的条件和结论)、扩展、深化等方式提出新问题,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
(5)例题的选取不应舍本逐末,教材中众多的实例都可以作为例题。在习题的处理上,可把随堂练习作为课堂练习,习题作为课外作业,再配一、二题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教材和教师是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角色。教材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日渐完善。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全方位地主动参与教学。
参考文献:
[1]黄崇燕,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2010(08)
[2]吴玉姣,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浅谈[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05)